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時間:2022-07-25 03:04:49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故夫知效一官”中的“故”字意義相同的是( )(2分)

            A、故遣將守關者 B、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D、故曰: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12、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旬有五日而后反 B、而御六氣之辯

            C、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D、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13、翻譯以下句子。(6分,每小題2分)

            ⑴雖然,猶有未樹也。

            ⑵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⑶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參考答案

            11、 D

            12、 C

            13、⑴雖然這樣,還有沒樹立的。

            ⑵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⑶雄偉的大洲像霧一樣涌起,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樣。

            二:

            1.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夫知效一官——效:授予。

            B.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加:更加。

            C.雖然,猶有未樹也——樹:樹立。

            D.彼且惡乎待哉——惡:怎么,什么。

            2.宋榮子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的人的原因是( )

            A.他們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

            B.他們不能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C.他們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們自鳴得意,和斥鶿一樣所見甚小。

            D.他們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3.文中為什么要提到宋榮子、列御寇?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

            A.為了說明宋、列才智見識和修養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為了說明“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自視甚高之可笑。

            C.為了說明宋榮子修養雖高,仍有未樹;列御寇雖能免行,仍須御風。他們均有所待。

            D.為了襯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為了說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無所待而游于無窮。

            4.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參考答案

            1.A

            2.C

            3.D

            4.①他對于世俗的名譽,沒有拼命追求。雖然如此,還有沒樹立的東西。

            ②至于乘著天地的正氣,駕馭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來漫游于無窮無盡的空間和時間之中,那種人還依靠什么呀!

            附加注釋

            (1)效:勝任。官:官職。

            (2)行(xíng):品行。比:合。

            (3)合:使...滿意。而:通“能”,能夠。征:征服。

            (4)宋榮子:一名宋钘(jiān),宋國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猶然:喜笑的樣子;猶,通“繇”,喜。

            (5)舉:全。勸:勉勵。

            (6)非:責難,批評。沮(jǔ):沮喪。

            (7)定:認清。內外:這里分別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莊子看來,自主的精神是內在的,榮譽和非難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貴的。

            (8)境:界。

            (9)數數(shuò)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謀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樣子。

            (10)列子:鄭國人,名叫列御寇,戰國時代思想家。御:駕馭。

            (11)泠(líng)然:輕妙飄然的樣子。善:美好的。

            (12)旬:十天。有:又。

            (13)致福:求福。

            (14)雖:雖然。待:憑借,依靠。

            (15)乘:遵循,憑借。天地:這里指萬物,指整個自然界。正:本;這里指自然的本性。

            (16)御六氣之辯:駕馭六氣的變化。御,駕馭、把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辯:通“變”,變化的意思。

            (17)彼:他。且:將要。惡(wū):何,什么。

            (18)至人:莊子認為修養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義相近。 無己:清除外物與自我的界限,達到忘掉自己的境界。即物我不分。

            (19)神人: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脫于物外的人。無功:無作為,故無功利。

            (20)圣人:這里指思想修養臻于完美的人。無名:不追求名譽地位,不立名。

            參考譯文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一鄉群眾,道德合乎一國之君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自己很得意,其實如同斥鷃一樣(所見甚小)。而宋榮子嗤笑這四種人。而且世人都贊譽他,他卻并不會因此而更加奮勉,世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自身與物的區別,辨明榮譽與恥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在世間,沒有追求什么。即使如此,他還是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駕風行走,那樣子實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列子對于尋求幸福,沒有拼命追求。他這樣雖然免于步行,但還是有所依靠。如果能夠順應天地萬物之性,而駕馭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那又需要憑借什么呢?因此說,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修養臻于完美的“圣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的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塞寒行》原文譯文及賞析09-26

          王維桃源行原文,譯文及賞析04-08

          《山行》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11-19

          山行(杜牧)原文、注釋、譯文賞析09-20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賞析及譯文08-01

          效古詩原文及賞析12-05

          元行欽,幽州人原文及譯文賞析09-24

          《四知》的原文與譯文10-02

          《清平調·其一》原文譯文賞析07-07

          陶淵明《擬古 其一》原文譯文賞析03-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日本αv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青青久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中文 |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