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忠告》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7-28 11:54:37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事忠告二則》原文及譯文

            《三事忠告》二則 張養(yǎng)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嘗有是訓矣。蓋一家之事,無緩急巨細,皆所當知;有所不知,則有所不治也。況牧民之長,百責所叢,若庠序,若傳置,若倉廥,若囹圄,若溝洫,若橋障,凡所司者甚眾也。相時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潔之,堙者疏之,缺者補之,舊所無有者經營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墮矣。前輩謂:公家之務,一毫不盡其心,即為茍祿,獲罪于天。

            禁家人侵漁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給,其勢必當取于人,或營利以侵民,或因訟而納賄,或名假貸,或托姻屬,宴饋征逐,通室無禁,以致動相掣肘,威無所施。己雖日昌,民則日瘁,己雖日歡,民則日怨。由是而坐敗辱者,蓋駢首驪踵也。嗚呼!使為妻妾而為之,則妻妾不能我救也;使為子孫而為之,則子孫不能我救也;使為朋友而為之,則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孫、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職,而自為之為愈也哉!蓋自為雖闔門恒淡泊,而安榮及子孫;為人雖讙然如可樂,而禍患生幾席也。二者之間,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審擇焉。

            (選自《三事忠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常有是訓矣 訓:斥責

            B.況牧民之長,百責所叢 牧:治理

            C.相時度力,敝者葺之 相:觀察

            D.曷若廉勤乃職,而自為之為愈也哉 愈:更好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實詞的含義,要注意平時積累,注意課本知識的遷移。

            6.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最恰當?shù)囊唤M是

            二者之間,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審擇焉。

            A.之 與 而 B.者 與 其

            C.之 所 其 D.者 所 而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虛詞的理解判斷能力,平時學習中注意積累歸納,考場上注意知識各遷移。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墮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墮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墮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墮矣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斷句能力,可結合文意或句中有標志作用的詞語來斷句。

            8.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治官如治家,凡事當如,而官府所司范圍更廣,責任更重,因此治官更應盡心。

            B.管理若對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漁”行為不加禁止,那就會處處受制,禍生兒席。

            C.前一則談如何做事,后一則言如何做人,彰顯出張養(yǎng)浩勤奮而淡泊的為官態(tài)度。

            D.兩則忠告觀點鮮明,論證方法則有所區(qū)別,前者正反說理,后者重在反面論證。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對文章手法的分析,考生可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加以把握。

            9.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污者潔之,堙者疏之,缺者補之。(3分)

            譯文: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4分)

            譯文:

            (3)使為子孫而為之,則子孫不能我救也。(3分)

            譯文:

            【答案】

            (1)污穢的要使它清潔,堵塞的要疏通它,缺少的要補足它。

            (2)做官的人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皆是因為家里人喜好奢侈才導致這樣的。

            (3)假使為了子孫而這樣做(貪污受賄),那么子孫不能救我。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考生要注意落實重點字詞,結合文本內容來翻譯。

            參考譯文:

            治理官職好比治理家庭,古人曾經有這樣的教誨。大概一家的事情,不論緩急巨細,都應當知道;如果有些不知道,就不能治理好。何況治理百姓的長官,要做的事有那么多,比如學校、驛站、糧庫、監(jiān)獄、農田水利、橋梁堤壩等,凡是要做的事,都要適時努力去做。破舊的修葺它,骯臟的清掃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補上它,舊的地方沒有的把它經營好。如果認為,那些事情不去做,與我有什么相干?反正不久我就要卸任,為什么去自找苦吃呢?這樣的念頭一旦產生,那么一切政務都會做不成了。所以,前輩說:對待公家的事務,只要有一點不盡心思,就是無功而受俸祿,就會得罪了蒼天。

            (有的人)擔任官職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做官的本人不能滿足家人的欲望,他的趨勢一定是從別人那里獲取,有的謀取私利侵擾百姓,有的趁著打官司收受賄賂,有的以借貸為名,有的以婚姻相托,一個接一個宴請接受饋贈,全家人沒有禁止,以致于動不動就受到牽制,威力無處施展。自己雖然一天天興旺,老百姓卻一天天勞累;自己雖然一天天高興,老百姓卻一天天埋怨。因為這個而名聲敗壞,遭受污辱,最后一并被拘禁。唉,如果為了妻妾來做這些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為了子孫來做這些事,那么子孫是救不了我的;如果為了朋友來做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妻妾、子孫、朋友都不能來救我,哪里比得上任職時廉潔勤勉,自己把它做得更好呢!大概為了自己廉潔勤勉,即使全家總是清貧,但子孫安康榮耀。為了別人侵吞牟利即使歡然安樂,但禍患隨時會在身邊發(fā)生。上述兩種情況,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深切領悟的人,是不輕易與他講的。做官的君子,一定要謹慎作出選擇。

          【《三事忠告》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感事》原文及譯文10-13

          《書邊事》原文及譯文09-04

          《酬郭給事》原文及譯文04-11

          六事箴言原文及譯文09-26

          管子事語原文及譯文09-24

          山棲是勝事原文及譯文09-24

          《鄂州南樓書事》原文及譯文09-09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原文及譯文12-19

          《三衢道中》原文及譯文09-02

          《三事忠告》閱讀答案與翻譯06-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亚洲资源网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