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的唐詩翻譯賞析

          時間:2022-12-08 11:34:51 古籍 我要投稿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的唐詩翻譯賞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的唐詩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的唐詩翻譯賞析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前言】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這兩句里,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里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注釋】

            1、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說在湖北省黃石市。

            3、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4、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5、箬笠:用竹葉、竹篾編的寬邊帽子,常作雨具。箬,一種竹子。

            6、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7、鱖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

            8、歸: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9、不須:不一定要。

            10、斜風:微風。

            【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賞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美。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遠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象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便于在水中尋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鷺飛”,它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更顯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于是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象,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鱖魚”是一種味道特別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春汛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歸”,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鮮明,構思巧妙,意境優美,使讀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春汛圖。這首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這首詞的前兩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風景長卷。“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夫的悠閑自得。“桃紅”與“流水”相映,顯現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末兩句描寫漁父捕魚的情態。與富有詩情畫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雖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從詞的言外之意中,讀者不難發現作者對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的向往。這首詞構思巧妙,意境優美,語言生動,格調清新,寄情于景,顯現出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純和淡泊,成為一首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詞作。

            作者簡介

            張志和(732年—774年),唐代詩人,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后有感于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張志和博學能文,曾經進士及第。其父張游一生在家閑居,他“清真好道”,精通莊列道家思想。張志和從幼受到其父道教文化熏陶,精通道教。

            張志和因生活在唐帝國從鼎盛跌落中衰的轉變期,“安史之亂”對他的思想和處世立身產生消極影響。張志和不過他志不在官,只是守持真元,葆養神氣,已有臥在雪地上不怕冷,進入水中不沾濕的功夫。

            唐肅宗年間,張志和離開了養育他的婺城到京城“游太學”,取得國子學士資格。不久一舉明經擢第,此年僅16歲。一個弱冠少年就能向玄宗皇帝獻策,可謂少年得志,因張志和才華出眾,受肅宗李亨賞識,特加獎掖,任命為待詔翰林,授予左金吾錄事參軍,玄宗同時還賜名“志和”與他,自此志和即為其名。正當他少年春風,榮寵之際,卻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貶為南浦(今重慶萬州)為尉官。雖然被貶時間不長,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長安,但卻在他心靈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場,泯滅仕念。于是趁家親亡故之機,以奔喪為由請求辭官返金華。

            其兄張松齡,擔心弟弟浪跡湖海,遁世不還,寫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召其歸來,張志和聽從兄長安排,回越居住。他生活簡樸,不修邊幅。常去水濱河溪效法姜太公無餌垂魚。如此逍遙隱居生活10年。

            唐大歷9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弟侄、賓客前來平望驛游覽,大家飲酒作詞,暢酣淋漓,張志和酒酣耳熱,忘乎所以,飄然若仙,他乘興要為眾人表演水上游戲。他將坐席鋪在水上,并坐上去,那坐席能在水上漂浮自如,左右來回,有行舟般的聲音。霎時間,一群白鶴飛來,圍繞著張志和委婉鳴叫,在岸上的人們無一不驚訝的。張志和向顏真卿擺擺手,以示謝意。最后,他與白鶴一起飛上云霄。

            顏真卿為他撰碑銘說:張志和自沉于水。這就是他的歸宿了。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的唐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翻譯賞析02-19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及翻譯賞析03-07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翻譯及賞析12-25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翻譯及賞析10-24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翻譯及賞析08-18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翻譯及賞析11-25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及賞析07-19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欣賞及翻譯04-11

          張志和唐詩《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09-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 | 亚洲熟女久久国产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无毒 | 亚洲资源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