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3-07-11 17:51:07 澤彪 古籍 我要投稿

          采蓮曲二首原文及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采蓮曲二首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

            采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她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

            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jìn)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注釋

            采蓮曲:古曲名。內(nèi)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fēng)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態(tài)。

            “吳姬”句:古時吳、越、楚三國(今長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蓮之戲,故此句謂采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

            浦(pǔ)口:江湖會合處。浦,水濱。

            羅裙:用細(xì)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標(biāo)時所做,約作于唐玄宗天寶七載(748)夏。有本事載,王昌齡任龍標(biāo)尉已經(jīng)有了一段時間,一次,王昌齡獨(dú)自一人在龍標(biāo)城外游玩,在東溪的荷池,見當(dāng)?shù)厍蹰L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采蓮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蓮曲》。

            賞析:

            第一首詩寫水鄉(xiāng)姑娘的采蓮活動。

            吳姬、越艷、楚王妃三個詞連用,鋪寫出蓮?fù)迋儬幏级峰郎姵实木跋蟆5诙湔龑懖缮徎顒樱瑥摹盃幣徶邸眮砜矗坪跏且环N采蓮的競賽游戲。唐汝詢說:“采蓮之戲盛于三國,故并舉之。”(《唐詩解》)因為要劃船竟采,顧不得水濕衣衫。采蓮姑娘那好勝、活潑、開朗的情態(tài)就通過“水濕衣”這個細(xì)節(jié)表現(xiàn)出來。

            她們劃著采蓮船來到一個花的世界,而最后兩句點出她們直到月上江頭才回去。詩人不急著寫回程,而是插敘采蓮女來的情境,她們來時被花兒所迎接,可見花兒是很樂意為她們所造訪,而隱著一層寫她們對采蓮這一活動是非常喜愛,近乎于享受。當(dāng)她們回去時,那月兒實際上也就是花兒,便依依不舍地送她們了。“花迎人”和“月送歸”運(yùn)用了擬人手法,把整個采蓮活動的現(xiàn)場給寫活了,極富詩意,寫荷花迎接采蓮女和月亮送別采蓮女,實際上還是為了表現(xiàn)采蓮女之可愛。

            這首詩通過幾個動詞淋漓盡致地將采蓮女應(yīng)有的性格——活潑開朗表現(xiàn)出來,并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說這就是一部小電影,對刻畫人物形象非常生動形象而別有韻味。

            第二首詩可以說是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xiàn),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這樣的藝術(shù)構(gòu)思,是獨(dú)具匠心的。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詩歌在開始就展現(xiàn)出一幅人與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美麗畫面采蓮女的羅裙和荷葉的顏色一樣青翠欲滴。比喻雖不新奇,但用在此處卻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繪了田田的荷葉,又寫了采蓮女美麗的衣裳,兩者相互映襯,恍若一體。尤其是“裁”字,用得極其巧妙,羅裙是裁出的,可是此處也用在荷葉上,似從賀知章《詠柳》詩“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句中得到了靈感,讓人感到荷葉與羅裙不僅顏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雙巧手以同一種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屈原《離騷》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感受到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靈。嬌艷的芙蓉花似乎都朝著采蓮女美麗的臉龐開放,明寫荷花,實則為了襯出人之美,采蓮女的美麗,不是閉月羞花式的驚艷,而是如陽光般健康溫暖,似乎能催開滿池的荷花。這兩句詩本自梁元帝《碧玉詩》“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王昌齡的這篇較之則更勝一籌,意義更為雋永。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詩的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是對前兩句的補(bǔ)充和深入。它有兩重含義: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實可信;二是突出了觀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動。其中“亂”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聞歌始覺有人來”除了從另一面說明少女被荷田遮蔽與消融,難以被觀望者發(fā)現(xiàn)以外,又寫出一種聲音的美,增添了詩的活潑情趣“。亂”字既指采蓮女紛紛入池嬉笑歡鬧的場面,也可指人與花同樣嬌嫩難以辨別,眼前一亂的感覺而“看不見”唿應(yīng)上文,也更顯荷葉羅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時也虛寫了荷塘中花葉繁茂,人在其中若隱若現(xiàn)之景,并引出下句:“聞歌始覺有人來。”這一句描寫細(xì)膩入微,仿佛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詩人當(dāng)時真實的感受。“始覺”與上句“看不見”唿應(yīng),共同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蓮花過人頭”的意境。“聞歌”也與“亂”字唿應(yīng),悠揚(yáng)動聽的歌聲表現(xiàn)出她們活潑開朗的天性,同時也為整個采蓮的場景添上了動人的一筆。

            這首詩句與句聯(lián)系緊密,意蘊(yùn)深遠(yuǎn),精雕細(xì)琢卻給人帶來清麗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齡煉字煉意的高超技藝,對中晚唐的詩歌有著重要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年-757年),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盛唐時期邊塞詩人、大臣。

            王昌齡于開元十五年(727年),登進(jìn)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又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縣尉。二十七年(739年),因事被貶謫嶺南。次年,由嶺南北返長安,并在冬天被任命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在江寧數(shù)年,又受謗毀,被貶為龍標(biāo)(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之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后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其詩境雄渾開闊,自成一格。明王世貞論盛唐七絕時,認(rèn)為只有王昌齡可與李白爭勝,列為“神品”。王昌齡的邊塞詩,慷慨豪邁,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邊塞詩,后人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chuàng)始和先驅(qū)。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yù),又被后人譽(yù)為“七絕圣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有文集六卷,編詩四卷。主要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閨怨》等。

            文學(xué)成就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shù)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zhì)量很高。邊塞詩可并高適、岑參而三,四杰以后,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游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邊塞詩,此時岑參11歲,高適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證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chuàng)始和先驅(qū)。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fēng)光及邊關(guān)戰(zhàn)場場景進(jìn)行細(xì)致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xì)膩的內(nèi)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yùn)藉,音調(diào)婉轉(zhuǎn)和諧,耐人尋味,在抒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dú)道之處。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嬪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xì)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xiàn)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yùn),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diào),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艷色情之污穢,有力地扭轉(zhuǎn)了齊梁歌詠的不良文風(fēng)另一方面,就藝術(shù)表現(xiàn)而言,王昌齡又發(fā)揚(yáng)了六朝華美艷麗、精雕細(xì)琢的表現(xiàn)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yù)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采蓮曲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采蓮曲原文及賞析12-09

          采蓮曲原文及賞析11-25

          采蓮曲原文賞析及翻譯04-26

          采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12-26

          采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11-08

          采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03-09

          《采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03-30

          采蓮曲原文及賞析(實用)07-04

          (實用)采蓮曲原文及賞析07-04

          白居易采蓮曲原文及賞析11-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 |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看片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阿v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