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1-08-16 10:13:32 古籍 我要投稿

          樵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樵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樵夫詞

            清代:朱景素

            白云堆里撿青槐,慣入深林鳥不猜。

            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譯文:

            白云堆里撿青槐,慣入深林鳥不猜。

            在白云之中撿青槐枝,經常進入深林中連鳥都不會起疑心。

            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無意之間身上帶著幾朵花,連落在花上的蝴蝶也被他用肩膀“挑”了下來。

            注釋:

            白云堆里撿青槐(huái),慣入深林鳥不猜。

            慣:習以為常,積久成性;習慣。

            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賞析:

            這是一首唯美的詩歌,通篇采用白描手法,通過對樵夫打柴以及下山回家情景的生動描寫,營造了明凈、清幽的意境,成功地刻畫了樵夫的形象,寄托了詩人對“樵夫式”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詩歌情景交融、詩意濃厚、獨具匠心,具有意境美、人物美、生活美的特點,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意境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歌的意境清、靜、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遠處,早晨的山林,干凈清爽,幽深寧靜,白霧升騰彌漫,雪白明麗,與蒼翠的山林輝映成趣。鳥鳴聲聲,打破了山林的沉寂,使原本清凈的山林,顯得更加清幽。近處,樵夫挑著柴禾,挑著翩翩起舞的蝴蝶而歸。遠景近景,色調分明,布局巧妙;靜景動景,搭配和諧,烘托有致,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畫。這幅美麗的畫卷,情景交融,美化了樵夫勞動生活的場景,使樵夫艱辛的勞動富有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人物美:詩人理想的藝術形象

            山林茂密,霧靄升騰,樵夫在霧靄中拾柴的身影若隱若現,那一低頭、一彎腰、一伸手的動作是那么的舒展,那么的愜意。他哪里是在拾柴,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神仙在云中漫步。樵夫是山林受歡迎的常客。他勤勞善良,山林中的鳥雀喜歡他,和他嬉戲,與他唱和;山林中的蝴蝶親近他,成了他的朋友,愿意和他一起回家。樸實厚道的樵夫,安貧樂道,無欲無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活回報了他美麗“蝴蝶”。巧妙的景物描寫與人物刻畫,使詩歌的意境美與人物的心靈互相映襯,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內涵。樵夫是一個被美化的藝術形象,是詩人理想人生的寄托。詩歌中的樵夫自由自在,無欲無求,樂觀曠達,是詩人現實生活中久違的人,也是詩人苦苦尋覓的人。

            生活美:追求隨心如愿的自我

            詩歌中描繪的樵夫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樵夫早出晚歸,一邊拾柴,一邊欣賞山林中的美景,還有鳥雀、蝴蝶、野花陪伴,不孤獨,也不寂寞,餓了飲山泉,吃山果,累了聽鳥雀唱歌。打柴回家,換取自己生活之需。生活自由、快活,沒有勞心之累,沒有欲望之困,也沒有塵世的喧嚷。生活中有鮮花,有蝴蝶,有美好的風景,追求的是平淡、真實、隨心如愿的自我。這樣的生活,在塵世中是無法找到的,當然也是閨閣生活無法比擬的。作者描寫樵夫的美好生活,托物言志,點出自己心中理想生活的方式,表達對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詩歌含蓄、優美,雖言志,卻蘊藉深遠,不顯山露水,以巧妙的構思、高超的手法、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濃淡相宜、幽曠深遠的山居圖。使人沉醉其間,不由對山林自然之趣產生向往之情,從而令讀者獲得情感的體悟,審美的享受,生活的啟迪。

          樵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樵夫

            宋代:蕭德藻

            一擔干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游。

            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譯文:

            樵夫每天挑著一擔干柴到古渡頭去賣,換的錢便足夠一天的開銷。

            回到家后又在山澗邊磨快刀斧,為籌集明天的生活費用做好準備。

            注釋:

            一擔干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pō)優游。

            盤纏:本意指路費,這里作開銷解。優游:悠閑。這里是寬裕的意思。

            歸來澗(jiàn)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謀:籌劃。

            賞析:

            這首絕句寫山中樵夫的生活。詩在表現藝術上有兩點值得贊賞:一是詩寫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沒有明說,通過“古渡”、“澗底”二詞,含隱不露地告訴大家;二是詩寫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謀”暗逗,說明樵夫天天如此,帶有典型性。這樣細微的構思,是宋人絕句的長處,也是值得后人借鑒的地方。

            詩人寫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場上來寫的呢?這點可以根據對詩的不同的理解來推敲解釋。如果著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謀”,則可如此解說:詩人認為樵夫的生活非常艱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遠遠地挑到市上去賣,賣了錢只夠一天的開銷;回到家中,又忙著磨快斧頭,為明天的生活考慮。再進一步擴大思維,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風下雪,他的“明日謀”豈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餓了。因此,詩人表現的是對樵夫辛勤勞累仍不能保證溫飽寄予同情,“頗優游”三字是有意調侃,發泄心中的不平。如果著眼于“盤纏一日頗優游”一句來推論,結果便完全不同了。

            中國古代詩人對隱居山中、水邊的自食其力逍遙容與的樵夫、漁翁一直抱贊賞企羨的態度,認為他們遠離擾亂紅塵,友麋鹿,伴煙霞,是最令人賞心適意的生活。《西游記》第九回開場時,有一大段漁樵問答,對各自的逍遙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說明問題。蕭德藻正是從此出發,說樵夫隱居深山,遠離人間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夠了當天的用費,便不再煩心。回到家中,面對青山綠水,悠閑地磨著斧子。這樣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無憂無慮的心態,也是歷來文人始終向往而難以擁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詩人寫深山樵夫,正是對他毫無爭競、自得其樂的生活作出歌頌。

          【樵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歲暮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30

          重陽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1-14

          柏舟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1-09

          東坡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29

          狼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28

          漁父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28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18

          勸學詩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4

          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4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01-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中文字幕在线网 |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进入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