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內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10-12 10:49:25 古籍 我要投稿

          寄內原文及賞析

            原文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后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賞析

            這首詩可能作于詩人赴慧州途中,題為《寄內》,是寄給妻子的詩。他的別后心情,所謂“黯然消魂”者,在這首小詩里有充分而含蓄的表現。

            以途中景色,見別后離情,這是古代詩詞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實處見虛,則實處皆虛。不說“心情”,而只說沿途風物,風物雖是早已客觀存在,而行人此時此地的心頭滋味卻是其個人所有。其深度如何,其濃度如何,作者均未明言。且別情之濃,別情之亂,若一一說去,將花費太多筆墨,愈說得多,愈不能將此彌漫四野、飄忽惆悵的心情說全、說清,故將虛化實,使實處全虛,則更易感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這種表現手法。

            按一般敘述方法,詩的順序應為:“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說與途中景,方知別后心。”這里將詩句倒轉,是作者獨具匠心處。第一聯為第二聯作鋪墊,第二聯陡轉,轉折頗險而陡,因奇特而見警策,能于險中求警;若按意思順序來寫,則是平鋪直敘,而無跌宕之勢。讀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時,說出風雪亂山中的'感受,及因這種感受而思念家人的心情,雖流暢而失之淺淡。此則不同,首聯沒有說“別后心”究竟如何,次聯卻通過所寫的途中景色來表現作者情懷的極苦、極亂。首聯在字面上提出了“途中景”,卻全無一字說此“景”;提出了“別后心”,卻既不作心情的描述,又無形象以表現含義。詩到后面又轉回頭去接第一句,寫“途中景”。如此安排,等于告訴讀者景即心,心即景,與其寫不易著筆的抽象心情,不如寫引起此種情懷的實景,于實景中見到這種極苦、極亂的心情,一如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只著一“貧”字,使下聯實寫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變得實處全虛,一片蒼茫凄寒之感,彌天而來,一般人用很多言語也說不盡的地方,他只用百十個字就渲染出來了。孔平仲此詩的妙處也在于此。

          【寄內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寄人原文及賞析08-03

          《折桂令·寄遠》原文及賞析12-23

          寄黃幾復原文及賞析12-15

          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及賞析05-13

          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及賞析12-29

          沙丘城下寄杜甫原文及賞析07-19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寄韓諫議注的原文及賞析12-24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及賞析12-12

          九日寄秦覯原文及賞析08-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