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1-10 13:21:18 古籍 我要投稿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1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翻譯

            往日聽說南畝田,未曾躬耕甚遺憾。

            我常貧困似顏回,春耕豈能袖手觀?

            早晨備好我車馬,上路我情已馳遠。

            新春時節鳥歡鳴,和風不盡送親善。

            荒蕪小路覆寒草,人跡罕至地偏遠。

            所以古時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遷。

            此理愧對通達者,所保名節豈太淺?

            先師孔子留遺訓:“君子憂道不優貧”。

            仰慕高論難企及,轉思立志長耕耘。

            農忙時節心歡喜,笑顏勸勉農耕人。

            遠風習習來平野,秀苗茁壯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勞作已使我開心。

            耕種之余有歇息,沒有行人來問津。

            日落之時相伴歸,取酒慰勞左右鄰。

            掩閉柴門自吟詩,姑且躬耕做農民。

            注釋

            在昔:過去,往日。與下句“當年”義同。

            南畝:指農田。

            未踐:沒去親自耕種過。

            屢空:食用常缺,指貧窮。

            既有人:指顏回。詩人用以自比像顏回一樣貧窮。

            春興:指春天開始耕種。

            興: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裝吾駕:整理備好我的車馬。這里指準備農耕的車馬和用具。

            啟涂:啟程,出發。涂通“途”。

            緬:遙遠的樣子。

            伶風:小風,和風。

            被荒蹊:覆蓋著荒蕪的小路。

            地為罕人遠:所至之地因為人跡罕至而顯得偏遠。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見的一位隱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閑適的樣子。

            不復返:不再回到世俗社會。

            即理:就這種事理。指隱而耕。

            通識:識見通達高明的人。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個人的名節。詎(jǜ巨):豈。

            淺:淺陋,低劣。

            先師:對孔子的尊稱。

            遺訓:留下的教誨。

            憂道不憂貧:君子只憂愁治國之道不得行,不憂愁自己生活的貧困。

            瞻望:仰望。

            邈:遙遠。

            逮:及。

            勤:勞。

            長勤:長期勞作。

            秉:手持。

            耒:犁柄,這里泛指農具。

            時務:及時應做的事,指農務。

            解顏:面呈笑容。

            勸:勉。

            疇:田畝。

            平疇:平曠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麥苗,是“始春”的景象。

            懷新:指麥苗生意盎然。

            歲功:一年的農業收獲。

            即事:指眼前的勞動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問津:用長沮、桀溺的事。。

            相與:結伴。

            勞:慰勞。這兩句是說黃昏時和農民結伴而歸,再提一壺酒漿去慰勞近鄰。

            聊:且。

            隴畝民:田野之人。

            鑒賞

            陶淵明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堪稱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是詩人用田園風光和懷古遐想所編織成的一幅圖畫。詩分兩首,表現則是同一題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聞南畝”起句,敘述了勞動經過,描繪了自然界的美景,緬懷古圣先賢,贊頌他們躬耕田畝、潔身自守的高風亮節。他早就聽說過南畝,只恨自己沒有盡早趕來,過這俯身躬耕的日子。這里他提到《論語》里“屢空”的顏回。陶淵明不怕貧窮。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貧樂道。他喜歡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他從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來,架好車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飽脹著自然的情懷。鳥聲婉轉,風中送來彌漫的花草清香,涼爽,和善,絕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蓋了冬后大地的無數小徑。這偏遠的、人跡罕至的地方叫人驚喜。他可以在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華、光榮和熱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個多余的人。他甚至覺得,汲汲于功名的人類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選擇。陶淵明覺得隱居的道理應該為人生的通識感到慚愧。隱,還是不隱,一直是個問題。這個世界的通識就是,不隱,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頭地。陶淵明還不想歸隱,時候還沒到,但他的愧對只是暫時的不安。他終將心安理得地歸去。

            但是,作者卻意猶未盡,緊接著便以第二首的先師遺訓“憂道不憂貧”之不易實踐,夾敘了田間勞動的歡娛,聯想到古代隱士長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憂道之人的難得,最后以掩門長吟“聊作隴畝民”作結。陶淵明一向把孔子視為先師。孔子說過的“憂道不憂貧”,他記在心里。但他更喜歡這種“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的農耕生活。陶淵明想成為長沮、桀溺那樣的隱士。他的內心有掙扎,有焦慮,本想有所作為,世界卻使他望而卻步。他很失望,漸漸生出一顆叛逆之心,甘愿“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這將是他生命的歸宿。

            這兩首詩猶如一闋長調詞的上下片,內容既緊相聯系,表現上又反復吟詠,回環跌宕,言深意遠。可整首詩又和諧一致,平淡自然,不假雕飾,真所謂渾然天成。仿佛詩人站在讀者的面前,敞開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慮,又不擇言詞,只是娓娓地將其所作、所感、所想,毫無保留地加以傾吐。這詩,不是作出來的,也不是吟出來的,而是從詩人肺腑中流瀉出來的。明人許學夷在《詩源辯體》中,一則說:“靖節詩句法天成而語意透徹,有似《孟子》一書。謂孟子全無意為文,不可;謂孟子為文,琢之使無痕跡,又豈足以知圣賢哉!以此論靖節,尤易曉也。”再則說:“靖節詩直寫己懷,自然成文。”三則說:“靖節詩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寫己懷,不事雕飾,故其語圓而氣足;有一等見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徹,故其語簡而意盡。”這些,都道出了陶詩的獨特的風格和高度的藝術成就。

            沖淡自然是一種文學風格,這是一種特殊的文學藝術境界。在這種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無我;神與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隨景遷。這種境界的極致是悠遠寧謐、一派天籟。因此,陶淵明的“鳥哢歡新節,泠風送余善”,“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絕唱。不加雕飾卻又勝于雕飾,這是一種藝術的辯證法。不過,這中間確也有詩人的艱苦的藝術勞動在,那是一個棄絕雕飾,返璞歸真的藝術追求過程,沒有一番扎實的苦功是難以達到這種藝術創作境界的。

            這組詩寫田野的美景和親身耕耘的喜悅,也還由此抒發作者的緬懷。其遙想和贊美的是貧而好學、不事稼穡的顏回和安貧樂道的孔子,尤其是欽羨古代“耦而耕”的隱士荷蓧翁和長沮、桀溺。雖然,作者也表明顏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長沮、桀溺學習,似乎是樂于隱居田園的。不過,字里行間仍透露著對世道的關心和對清平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詩的寫作時代,這一層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寫這兩首詩后的兩年,作者還去做過八十多天的彭澤令,正是在這時,他才終于對那個黑暗污濁的社會徹底喪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決絕,滿懷憤懣地“自免去職”、歸隱田園了。這是陶淵明式的抗爭。如果不深入體會這一點,而過多地苛責于他的逸隱,那就不但是輕易地否定了陶淵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實情況也不啻萬里了。

            有人認為,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所表現的詩意與襟懷現實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說,借用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說”,可以認為《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淵明站在“天地境界”對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時超越。這就是陶淵明選擇返歸田園過耕讀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氣與智慧的思想資源,也是陶淵明為人為詩何以超絕凡俗的根本原因。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喪返歸,自此退職。元興元年(402年),進占荊州的桓玄又進一步攻陷京師,稱太尉,總攬朝政。國事無望,使陶淵明堅定了躬耕自資的決心,并付諸實際行動。這兩首詩便是陶淵明親自參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張谷田舍

            唐代:鄭谷

            縣官清且儉,深谷有人家。

            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

            碓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

            自說年來稔,前村酒可賒。

            譯文:

            縣官清且儉,深谷有人家。

            縣官清廉且節儉,深谷中住著人家人家。

            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

            一條小路蜿蜒進入清寒的竹林,一座小橋從開得絢爛的野花中穿過。

            碓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

            石碓舂米的聲音充滿了春天的山澗,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綠的桑樹上微微傾斜。

            自說年來稔,前村酒可賒。

            田舍主人說近年來莊稼成熟收成不錯,前村的酒都可以去賒。

            注釋:

            縣官清且儉,深谷有人家。

            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

            碓(duì)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

            碓:用來舂米谷的器具。

            自說年來稔(rěn),前村酒可賒(shē)。

            稔:莊稼成熟。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詩人在一個春日里,去拜訪深山谷中的農家。

            首句“縣官清且儉”,指出了這個縣的長官清廉正直、節儉愛民。中間四句都是景物描寫。其中有詩人一路訪問、游覽的行蹤,也有山村農民愉快地勞動的場面。

            詩人穿過青翠竹林掩映的小徑,走過小橋,邊走邊觀賞清澗兩岸盛開的野花。春水漲滿了山澗,嘩嘩地流淌著;設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轉動、起落,發出渲鬧的聲音。在詩人聽來,仿佛是唱著一首五谷豐登的歌。接著,詩人步入桑樹林。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樹旁邊。農民們正忙碌著采摘桑葉。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說明桑樹的豐茂,葉子的肥碩,也預示蠶繭的豐收。這四句順著詩人的游蹤,描寫田舍的美麗風光與農民們和平的勞動生活,寫得繪聲繪色,曲折有致,引人入勝。

            結尾兩句,是田舍主人對詩人的談話。他告訴來訪的客人:近年來這里的收成不錯。在前面的村子里,買酒還可以賒欠呢。這兩句以農民自己的語言,描寫他們以辛勤勞動換來的豐足生活。語言樸素而有情趣,形象而逼真地表現了農民的口吻和心理。

            鑒賞這首詩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第二聯的“入”、“穿”兩個詞的運用。“入”寫出了春天里此處茂林修竹生機勃勃空氣清新的景象,“穿”寫出了春天此處野花遍地的美好可愛而又淳樸自然的的'農村田園風光。而這一“入”一“穿”所引出的景象則又為下文描寫張谷田舍生活的情景起了烘托和映襯的作用:就在這樣的“寒竹”和“野花”的“深谷”之中,生活著淳樸閑適的農家。二是對農家生活情景的描繪,詩人用極其儉省的筆墨寫農家生活的環境,用農人的口表現農人對收成和生活滿足,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淳樸閑適而又自足自樂的農家生活的情景。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注釋:

            《世說新語》:王大將軍舊有田舍名。

            《晉書·陶潛傳》:惟至田舍及廬山游觀而已。《楚辭》:“隱岷山以清江。”

            元行恭詩:“草深斜徑成。”《風俗通》:“古音二十五畝為一井,因為市交易,故稱市井。”

            “櫸柳枝枝弱”:櫸一作楊。《本草衍義》:櫸木皮,今人呼為櫸柳。然葉謂柳非柳,謂槐非槐。吳曾《漫錄》:今本作櫸柳,非也。枇杷一物,櫸柳則二物矣。對對亦勝樹樹。

            《上林賦》:“盧橘夏熟。”注:“即枇杷也。”左思《蜀都賦》,“其園則有林檎枇杷。”李善注:“枇杷冬華黃實,本出蜀中。”仇兆鰲 《杜詩詳注》:《學林新編》曰:此詩以櫸柳對枇杷,或謂櫸柳者,柳之一種,其名為櫸柳,非雙聲字也。枇杷乃雙聲字,相對未工。予謂詩題曰“田舍”,則當在田舍時偶然見此二物,舉以成對耳。如《覓松苗子》詩云:“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楊梅乃梅之一種,以此相配,乃正對也。

            晉樂歌:“君非鸕鶿鳥。”洙曰:鸕鶿,水鳥,蜀人以之捕魚。

            《詩疏》:“敝敗之茍,在于魚梁。”宋趙次公曰:陶侃母責其為漁梁吏而寄鲊。

            賞析

            此詩載《全唐詩》卷二二六,當是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

            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

            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

            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翻譯

            貧居糊口靠農務,盡力勤耕東林邊。

            春種苦辛不必講,常恐辜負我心愿。

            田官關注秋收獲,傳語同我意相連。

            長期挨餓喜一飽,早起整裝待下田。

            劃動船槳渡平湖,山間清溪泛舟還。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緩聲哀怨。

            悲涼秋風夜呼嘯,清晨林間鳥唱歡。

            我自歸田務農來,至今已整十二年。

            華年已逝人漸老,依舊耕耘在田間。

            遙遙致意荷蓧翁,姑且隱居為君伴。

            注釋

            下潠(xùn):地勢低洼多水的地帶,即詩中所說的“東林隈”。

            田舍:指田間簡易的茅舍,可供臨時休息、避雨之用。

            獲:收獲。

            依:依靠。

            稼穡:指農業勞動。稼是耕種,穡是收獲。

            戮力:盡力。

            東林隈: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

            隈:山水等彎曲的地方;角落。

            春作:春耕。

            負所懷:違背自己的愿望。

            司田:管農事的官,即田官。

            眷:顧念,關注。

            有秋:指秋收,收獲。《尚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寄聲:托人帶口信。

            與我諧:同我的想法相一致。

            諧:和合。

            饑者:淵明自稱。

            初飽:剛剛能夠吃上頓飽飯。這兩句是說,經常挨餓的我,為吃了頓飽飯而非常高興,早早起身束好衣帶,等候天亮去秋收。

            揚揖:舉槳,即劃船。

            泛:浮行,指泛舟。

            清壑:清澈的山間溪流。

            壑:山溝。

            郁郁:一作“嚼嚼(jiào,潔白貌)。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閑且哀:悠緩而凄涼。

            悲風:指凄厲的秋風。

            愛靜夜:謂好在靜夜中呼嘯。

            晨開:指天明。

            曰:語助詞,無意義。

            此:指農業勞動。

            三四星火頹:指經歷了十二年。

            三四:即十二。

            星火:即火星。

            頹:下傾。每當夏歷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開始向西下傾。下傾十二次,即經歷了十二年。

            姿年:風姿年華,指青壯年。

            事:指農耕之事。

            云:語助詞,無意義。

            乖:違背,違棄。

            蓧:除草用的竹編農具。

            聊:姑且。

            棲:居住,指隱居。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是詩人在田舍中收獲時所作,當時陶淵明五十二歲。詩人自歸田以來,已經度過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勞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貧困的,但詩人卻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與安慰。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自己為了生活不辭辛苦“戮力東林隈”的勞動過程。當他看到豐收在望時,想起了自己已經渡過了十年艱苦的農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寫見到下溪田豐收時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這使他很覺得欣慰。看來這“寄聲”與詩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詩人在這里之所以提到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農耕生活并沒有脫離整個社會的生產活動,并且對社會生產有積極的意義。這是陶淵明農業社會理想和務實精神的表現。接下去就寫詩人怎樣雞一叫就到荒山去勞作,從而領略了山中的晨景。“饑者歡初飽”,這是多么深切的生活體驗,沒有親身嘗過饑餓的味道,就不知這“歡視飽"是怎么回事。正是為了求得一飽,他才天不亮就去勞動:進山是隨著山勢和河谷的迂伺劃船前進的。山里很荒涼;聽得見猿的哀啼。凄涼的夜風隨著殘夜逝去了,鳥兒歌唱善迎接早晨的到來。這是一個多么寂靜清冷的早晨他想到自己十年的農耕生活。十二年中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著初衷,付出了自己大好的年華這時陶淵明已五十歲了,老之將至,他怎能不感慨萬分。詩的最后一句就回答了這個問題,“遙謝荷榛翁,聊得從君棲”,致意古代隱居躬耕的先哲,我也在追隨著您呢。詩人心目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榜樣,這就是他固窮守節,雖老死田野也終不反悔的原因。

            這首詩比前期的田園詩更真實地反映了陶淵明農耕生活的實際情形,同時也說明,陶淵明的務農,并不只是作了個樣子而已。特別是在后期,他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了,餓肚子是常有的事,只有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賴以生存。這時他的田園詩中紀實的成分就多了,而不象前期那樣情趣盎然,那樣富于浪漫諦克。可是他并不抱怨生活的艱辛,在述其艱苦之中仍然時時表現出對生活和對自然景物的熱愛。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田舍

            唐代: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譯文: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注釋: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田舍:王大將軍舊有田舍名。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jǔ)柳枝枝弱,枇(pí)杷(pa)樹樹香。

            櫸:一作楊。《本草衍義》:櫸木皮,今人呼為櫸柳。然葉謂柳非柳,謂槐非槐。吳曾《漫錄》:今本作櫸柳,非也。枇杷一物,櫸柳則二物矣。對對亦勝樹樹。

            鸕(lú)鶿(cí)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鸕鶿:水鳥,蜀人以之捕魚。

            賞析:

            此詩載《全唐詩》卷二二六,當是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相關文章:

          原文翻譯及賞析11-27

          月夜原文翻譯及賞析12-04

          東山原文翻譯及賞析12-01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1-29

          《狡童》原文翻譯及賞析11-24

          鵲原文翻譯及賞析11-23

          題畫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

          秋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

          悲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蓮葉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欧美AⅤ资源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日本又大又粗又爽视频 | 五月天国产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