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2-17 19:43:45 古籍 我要投稿

          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原文翻譯及賞析

          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原文翻譯及賞析1

            候曉逾閩嶂,乘春望越臺。

            宿云鵬際落,殘月蚌中開。

            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抱葉玄猿嘯,銜花翡翠來。

            南中雖可悅,北思日悠哉。

            鬒發(fā)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

            翻譯

            等到天亮便越過閩地的山障,乘風向粵進發(fā)。

            宿云如落鵬之翼,殘月如開于蚌中之珠。

            碧綠的薜荔如青氣在搖動,茂密的桄榔樹遮蔽著碧臺。

            桂花帶露開放,香氣襲人,流水擊打溪石,叮咚有聲。

            黑猿抱葉啼叫,翡翠鳥銜花飛來。

            南中的景象雖娛心悅目,但我留戀北方的思緒卻更長了。

            黑發(fā)忽然變成了白發(fā),赤心已經(jīng)化作冷灰。

            仕進的路已絕,不如回頭返故鄉(xiāng)去剪來草過日子罷了。

            注釋

            候:等候,等待。

            曉:天亮。

            逾:逾越。

            閩:福建。

            嶂:山障。

            越:廣東。

            越臺:昔尉陀立臺,以朝漢室,號為“朝臺”。

            宿云:隔宿之云。

            鵬:大鳥。

            際:天際。

            殘月:夜闌之月。

            蚌中開:明月之珠,藏于蚌中,故見曉月,如珠在蚌中開也。

            薜荔:香草。

            桄榔:桄榔樹,大四五圍,長五六丈,無枝,至頭生葉。

            翳:遮蔽。

            裛:通“浥”,沾濕。

            玄猿:黑猿。

            嘯:啼叫。

            南中:中國南部。

            思:思緒。

            悠:時間之長。

            鬒發(fā):黑發(fā)。

            俄:忽然。

            素:白色。

            灰:冷灰。

            首:向,朝。

            行:去。

            萊:草名,即藜。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神龍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這首詩作于詩人貶官南行途中。

            賞析

            從詩中所寫景物表現(xiàn)出來的新鮮感看來,似為他初貶嶺南時所作。開頭四句,點題中的“早發(fā)”,交代了時間是在“春”、“曉”,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殘月”極力渲染早發(fā)時的景象。這里用以借指從始興縣的江口地方至虛氏村途中經(jīng)過的高山峻嶺。從詩題看,當時詩人已經(jīng)抵達虛氏村,村子離動身地點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內(nèi),距離廣州尚有數(shù)百里之遙,是無法望見越王臺的。宋之問與沈佺期一樣,上承齊梁余緒,講究詞采聲律,從“宿云”二句的鋪張筆法中,也可想見其“如錦繡成文”(《新唐書》本傳)的詩風。

            從“薜荔搖青氣”開始的六句極寫賞心悅目的南國景色,鋪排有序,很見功力。前三句寫樹,錯落有致,句中用一個富有動感并充滿了生命力的“搖”字,生動地描畫出了枝葉攀騰、扶搖直上與青氣郁勃、無以自守的'情態(tài)。在上三句中,詩人用筆由視覺而到嗅覺,“石響”句更進而寫到聽覺,由泉水奔瀉的“石響”又轉(zhuǎn)而看到回環(huán)流轉(zhuǎn)的細泉。“抱葉”二句轉(zhuǎn)寫動物,這就使畫面更充滿活力,線條、色彩、音響以至整個情調(diào)更其動人了。

            最后六句指詩人前面的鋪排繪景是為了后面的寫情抒懷。“南中”句使全詩的感情為之一頓,承上啟下。“南中可悅”四字總括前面寫景的筆墨,在文勢上,這兩句稍作頓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轉(zhuǎn)之勢,并暗示官場的榮辱無常,增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末兩句的感情直承“鬒發(fā)”二句,并與“北思”二字相呼應。詩人直抒胸臆道:何時能走向返回故鄉(xiāng)的路呢?“行剪故園萊”,與謝朓“去剪北山萊”、王績的“去剪故園萊”同義,都是要歸隱田園的意思。從文勢上來說,最后六句渾然一體,同時又有內(nèi)在的節(jié)奏。比之于水勢,“南中”二句似高江急峽,大起大落,“鬒發(fā)”二句江面漸寬,水勢漸緩,至末兩句化成一片汪洋,隱入無邊的平蕪之中。

            這首詩用詞的艷麗雕琢與結(jié)構藝術的高妙,可以使我們對宋之問詩風略解一二。詩用的是以景襯情的寫法。詩人不惜濃墨重彩去寫景,從而使所抒之情越發(fā)顯得真摯深切。然而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這首詩的價值倒不在于詩人抒發(fā)了何種思想感情,而在于詩中對南中景物的出色描繪。詩人筆下的樹木、禽鳥、泉石所構成的統(tǒng)一畫面是南國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無不滲透著詩人初見時所特有的新鮮感。特定的情與特有的景相統(tǒng)一,使這首詩有著很強的藝術魅力。

          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候曉逾閩嶂,乘春望越臺。

            宿云鵬際落,殘月蚌中開。

            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抱葉玄猿嘯,銜花翡翠來。

            南中雖可悅,北思日悠哉。

            鬒發(fā)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

            譯文

            等到天亮便越過閩地的山障,乘風向粵進發(fā)。

            宿云如落鵬之翼,殘月如開于蚌中之珠。

            碧綠的薜荔如青氣在搖動,茂密的桄榔樹遮蔽著碧臺。

            桂花帶露開放,香氣襲人,流水擊打溪石,叮咚有聲。

            黑猿抱葉啼叫,翡翠鳥銜花飛來。

            南中的景象雖娛心悅目,但我留戀北方的思緒卻更長了。

            黑發(fā)忽然變成了白發(fā),赤心已經(jīng)化作冷灰。

            仕進的路已絕,不如回頭返故鄉(xiāng)去剪來草過日子罷了。

            注釋

            1.早發(fā):早上進發(fā)。

            2.始興:即曲江,在韶州府。

            3.虛氏村:地名。

            4.候:等候,等待。

            5.曉:天亮。

            6.逾:逾越。

            7.閩:福建。

            8.嶂:山障。

            9.越(yuè粵):廣東。越臺:昔尉陀立臺,以朝漢室,號為“朝臺”。

            10.宿云:隔宿之云。

            11.鵬:大鳥。

            12.際:天際。

            13.殘月:夜闌之月。

            14.蚌中開:明月之珠,藏于蚌中,故見曉月,如珠在蚌中開也。

            15.薜(bì)荔:香草。

            16.桄榔(guāng láng):桄榔樹,大四五圍,長五六丈,無枝,至頭生葉。

            17.翳(yì):遮蔽。

            18.裛(yì):通“浥”,沾濕。

            19.玄猿:黑猿。

            20.嘯:啼叫。

            21.南中:中國南部。

            22.思:思緒。

            23.悠:時間之長。

            24.鬒(zhěn診)發(fā):黑發(fā)。

            25.俄(é):忽然。

            26.素:白色。

            27.灰:冷灰。

            28.首:向,朝。

            29.行:去。

            30.萊(lái):草名,即藜。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謀誅宰相武三思(時張柬之被貶),這首詩作于詩人貶官南行途中。

            賞析

            從詩中所寫景物表現(xiàn)出來的新鮮感看來,似為他初貶嶺南時所作。開頭四句,點題中的“早發(fā)”,交代了時間是在“春”、“曉”,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殘月”極力渲染早發(fā)時的景象。這里用以借指從始興縣的江口地方至虛氏村途中經(jīng)過的高山峻嶺。從詩題看,當時詩人已經(jīng)抵達虛氏村,村子離動身地點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內(nèi),距離廣州尚有數(shù)百里之遙,是無法望見越王臺的。宋之問與沈佺期一樣,上承齊梁余緒,講究詞采聲律,從“宿云”二句的鋪張筆法中,也可想見其“如錦繡成文”(《新唐書》本傳)的詩風。

            從“薜荔搖青氣”開始的六句極寫賞心悅目的南國景色,鋪排有序,很見功力。前三句寫樹,錯落有致,句中用一個富有動感并充滿了生命力的“搖”字,生動地描畫出了枝葉攀騰、扶搖直上與青氣郁勃、無以自守的情態(tài)。在上三句中,詩人用筆由視覺而到嗅覺,“石響”句更進而寫到聽覺,由泉水奔瀉的“石響”又轉(zhuǎn)而看到回環(huán)流轉(zhuǎn)的細泉。“抱葉”二句轉(zhuǎn)寫動物,這就使畫面更充滿活力,線條、色彩、音響以至整個情調(diào)更其動人了。

            最后六句指詩人前面的鋪排繪景是為了后面的寫情抒懷。“南中”句使全詩的感情為之一頓,承上啟下。“南中可悅”四字總括前面寫景的筆墨,在文勢上,這兩句稍作頓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轉(zhuǎn)之勢,并暗示官場的榮辱無常,增強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末兩句的感情直承“鬒發(fā)”二句,并與“北思”二字相呼應。詩人直抒胸臆道:何時能走向返回故鄉(xiāng)的路呢?“行剪故園萊”,與謝朓“去剪北山萊”、王績的“去剪故園萊”同義,都是要歸隱田園的意思。從文勢上來說,最后六句渾然一體,同時又有內(nèi)在的節(jié)奏。比之于水勢,“南中”二句似高江急峽,大起大落,“鬒發(fā)”二句江面漸寬,水勢漸緩,至末兩句化成一片汪洋,隱入無邊的平蕪之中。

            這首詩用詞的艷麗雕琢與結(jié)構藝術的高妙,可以使我們對宋之問詩風略解一二。詩用的是以景襯情的寫法。詩人不惜濃墨重彩去寫景,從而使所抒之情越發(fā)顯得真摯深切。然而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這首詩的價值倒不在于詩人抒發(fā)了何種思想感情,而在于詩中對南中景物的出色描繪。詩人筆下的樹木、禽鳥、泉石所構成的統(tǒng)一畫面是南國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無不滲透著詩人初見時所特有的新鮮感。特定的情與特有的景相統(tǒng)一,使這首詩有著很強的藝術魅力。

          【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宋之問《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詩詞鑒賞09-27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02-08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2-08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2-08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8篇02-08

          《新年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2-04

          新年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1-25

          八至原文翻譯及賞析01-23

          早梅原文賞析及翻譯01-20

          村夜原文賞析及翻譯01-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看国产 |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 色鬼777久久免费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