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鷹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2-04-23 16:34:35 古籍 我要投稿

          畫鷹原文賞析及翻譯

          畫鷹原文賞析及翻譯1

            畫鷹

            唐代 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譯文

            潔白畫絹之上,突然騰起風霜氣,原來紙上蒼鷹,兇猛不同一般。

            竦起身軀,想要捕殺狡兔;側目而視,目光深碧銳利。

            只要解開絲繩鐵環,畫鷹就會凌空飛去;只要輕輕呼喚一聲,畫鷹就會拍翅飛來。

            何時讓它搏擊凡鳥,我們就會見到凡鳥血灑草原的壯觀景象。

            注釋

            素練:作畫用的白絹。風霜:指秋冬肅殺之氣。這里形容畫中之鷹兇猛如挾風霜之殺氣。風:一作“如”。

            畫作:作畫,寫生。殊:特異,不同凡俗。

            ?(sǒng)身:即竦身,收斂軀體準備搏擊的樣子。思狡免:想捕獲狡兔。

            側目:斜視。《漢書·李廣傳》:“側目而視,號曰蒼鷹。”似愁胡:形容鷹的眼睛色碧而銳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為喻。愁胡:指發愁神態的胡人。孫楚《鷹賦》:“深目峨眉,狀如愁胡。”傅玄《猿猴賦》:“揚眉蹙額,若愁若嗔。”

            絳:絲繩,指系鷹用的絲繩。鏇:金屬轉軸,指鷹繩另一端所系的金屬環。堪擿(zhāi):可以解除。擿:同“摘”。

            軒楹:堂前廊柱,指懸掛畫鷹的地方。勢可呼:畫中的鷹勢態逼真,呼之欲飛。

            何當:安得,哪得。這里有假如的意思。擊凡鳥:捕捉凡庸的鳥。

            平蕪:草原。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作者借鷹言志,通過描繪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和飛動的神情,以及搏擊的激情,“曲盡其妙”(《瀛奎律髓》),從而表現了作者青年時代昂揚奮發的心志和鄙視平庸的性情。

            全詩共八句,可分三層意思:一、二兩句為第一層,點明題目。起用驚訝的口氣:說是潔白的畫絹上,突然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這種肅殺之氣,第二句隨即點明:原來是矯健不凡的畫鷹仿佛挾風帶霜而起,極贊繪畫的特殊技巧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這首詩起筆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的起筆說:“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先從畫鷹之人所畫的角鷹寫起,然后描寫出畫面上所產生的肅殺之氣,這是正起。而此詩則先寫“素練風霜起”,然后再點明“畫鷹”,所以叫作倒插法。這種手法,一起筆就有力地刻畫出畫鷹的氣勢,吸引著讀者。杜甫的題畫詩善用此種手法,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的起筆說:“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畫鶻行》的起筆說:“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的起筆說:“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這些起筆詩句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描寫畫面上蒼鷹的神態,是正面文章。頷聯兩句是說蒼鷹的眼睛和猢猻的眼睛相似,聳起身子的樣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從而刻畫出蒼鷹搏擊前的動作及其心理狀態,是傳神之筆,把畫鷹一下子寫活了,宛如真鷹。頸聯兩句是說系著金屬圓軸的蒼鷹,光彩照人,只要把絲繩解掉,即可展翅飛翔;懸掛在軒楹上的畫鷹,神采飛動,氣雄萬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從而描寫出畫鷹躍躍欲試的氣勢。作者用真鷹來作比擬,以這兩聯詩句,把畫鷹描寫得栩栩如生。

            以上這兩聯中,“思”與“似”、“擿”與“呼”兩對詞,把畫鷹刻畫得極為傳神。“思”寫其動態,“似”寫其靜態,“擿”寫其情態,“呼”寫其神態。詩人用字精工,頗見匠心。通過這些富有表現力的字眼,把畫鷹描寫得同真鷹一樣。是真鷹,還是畫鷹,幾難分辨。但從“堪”與“可”這兩個推論之詞來玩味,畢竟仍是畫鷹。

            最后兩句進到第三層,承上收結,直把畫鷹當成真鷹,寄托著作者的思想。“何當”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畫鷹能夠變成真鷹,奮飛碧霄去搏擊凡鳥。“毛血”句,見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至于“凡鳥”,張上若說:“天下事皆庸人誤之,末有深意。”這是把“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似有鋤惡之意。由此看來,此詩借詠《畫鷹》以表現作者嫉惡如仇之心,奮發向上之志。作者在《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一詩的結尾,同樣寄寓著他自己的感慨:“為君除狡兔,會是翻鞲上。”

            總起來看,這首詩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托著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

            創作背景

            這首題畫詩寫于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末期,與《房兵曹胡馬》約作于同時,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于理想,也過著“快意”的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

          畫鷹原文賞析及翻譯2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譯文及注釋

            「翻譯」

            潔白的畫絹上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原來是畫鷹矯健不凡仿佛挾風帶霜而起。

            聳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蒼鷹的眼睛側目而視和猢猻的眼睛相似。

            蒼鷹神采飛揚可摘除系著私繩的銅環,懸掛在桿楹上的畫鷹氣勢靈動能呼出。

            何時讓這樣卓然不凡的蒼鷹展翅搏擊,將那些“凡鳥”的毛血灑落在原野上。

            「注釋」

            ⑴素練:作畫用的白絹。風霜:指秋冬肅殺之氣。這里形容畫中之鷹兇猛如挾風霜之殺氣。

            ⑵畫作:作畫,寫生。殊:特異,不同凡俗。

            ⑶聳身:即竦身。是收斂軀體準備搏擊的樣子。思狡免:想捕獲狡兔。

            ⑷側目:斜視。似愁胡:形容鷹的眼睛色碧而銳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為喻。愁胡:指發愁神態的胡人。孫楚《鷹賦》:“深目峨眉,狀如愁胡。”

            ⑸絳:絲繩,指系鷹的繩子。鏇:金屬轉軸,指鷹繩另一端所系的金屬環。堪摘:可以解除。

            ⑹軒楹:堂前窗柱,指懸掛畫鷹的地方。勢可呼:畫中的鷹勢態逼真,呼之欲飛。

            ⑺何當:安得,哪得。這里有假如的`意思。擊凡鳥:捕捉凡庸的鳥。

            ⑻平蕪:草原。

            「賞析」

            這首題畫詩大概寫于713年——741年(開元年間)的末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于理想,也過著“快意”的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詩人通過對畫鷹的描繪,抒發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壯志。

            這是一首題畫詩,“句句是鷹,句句是畫”(《杜詩解》)。與《房兵曹胡馬》約作于同時。作者借鷹言志,通過描繪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和飛動的神情,以及搏擊的激情,“曲盡其妙”(《瀛奎律髓》),從而表現了作者青年時代昂揚奮發的心志和鄙視平庸的性情。

            畫上題詩,是中國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古代文人畫家,為了闡發畫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畫面上題詩,收到了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的效果。為畫題詩自唐代始,但當時只是以詩贊畫,真正把詩題在畫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過,唐代詩人的題畫詩,對后世畫上題詩產生了極大影響。其中,杜甫的題畫詩數量之多與影響之大,在整個唐代沒有超過他的人。

            全詩共八句,可分三層意思:一、二兩句為第一層,點明題目。起用驚訝的口氣:說是潔白的畫絹上,突然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這種肅殺之氣,第二句隨即點明:原來是矯健不凡的畫鷹仿佛挾風帶霜而起,極贊繪畫的特殊技巧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這首詩起筆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的起筆說:“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先從畫鷹之人所畫的角鷹寫起,然后描寫出畫面上所產生的肅殺之氣,這是正起。而此詩則先寫“素練風霜起”,然后再點明“畫鷹”,所以叫作倒插法。這種手法,一起筆就有力地刻畫出畫鷹的氣勢,吸引著讀者。杜甫的題畫詩善用此種手法,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的起筆說:“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畫鶻行》的起筆說:“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的起筆說:“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這些起筆詩句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描寫畫面上蒼鷹的神態,是正面文章。頷聯的“?身”就是“竦身”。“側目”,句見《漢書·李廣傳》:“側目而視,號曰蒼鷹。”又見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如愁胡。”再見傅玄《猿猴賦》:“揚眉蹙額,若愁若嗔。”杜甫這兩句是說蒼鷹的眼睛和猢猻的眼睛相似,聳起身子的樣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從而刻畫出蒼鷹搏擊前的動作及其心理狀態,是傳神之筆,把畫鷹一下子寫活了,宛如真鷹。頸聯“絳鏇”的“絳”是系鷹用的絲繩;“鏇”是轉軸,系鷹用的金屬的圓軸。“軒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畫鷹懸掛之地。這兩句是說系著金屬圓軸的蒼鷹,光彩照人,只要把絲繩解掉,即可展翅飛翔;懸掛在軒楹上的畫鷹,神采飛動,氣雄萬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從而描寫出畫鷹躍躍欲試的氣勢。作者用真鷹來作比擬,以這兩聯詩句,把畫鷹描寫得栩栩如生。

            以上這兩聯中,“思”與“似”、“摘”與“呼”兩對詞,把畫鷹刻畫得極為傳神。“思”寫其動態,“似”寫其靜態,“摘”寫其情態,“呼”寫其神態。詩人用字精工,頗見匠心。通過這些富有表現力的字眼,把畫鷹描寫得同真鷹一樣。是真鷹,還是畫鷹,幾難分辨。但從“堪”與“可”這兩個推論之詞來玩味,畢竟仍是畫鷹。

            最后兩句進到第三層,承上收結,直把畫鷹當成真鷹,寄托著作者的思想。“何當”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畫鷹能夠變成真鷹,奮飛碧霄去搏擊凡鳥。“毛血”句,見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至于“凡鳥”,張上若說:“天下事皆庸人誤之,末有深意。”這是把“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似有鋤惡之意。由此看來,此詩借詠《畫鷹》以表現作者嫉惡如仇之心,奮發向上之志。作者在《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一詩的結尾,同樣寄寓著他自己的感慨:“為君除狡兔,會是翻鞲上。”

            總起來看,這首詩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托著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浦起龍《讀杜心解》評價說:“起作驚疑問答之勢。‘?身’、‘側目’此以真鷹擬畫,又是貼身寫。‘堪摘’、‘可呼’,此從畫鷹見真,又是飾色寫。結則竟以真鷹氣概期之。乘風思奮之心,疾惡如仇之志,一齊揭出。”這首詩不僅章法謹嚴,而且形象生動,寓意深遠,是題畫詩的杰作。

          【畫鷹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畫雞原文翻譯及賞析04-04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10

          畫雞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4-04

          贈郭季鷹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畫》高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3

          畫竹歌原文及賞析10-15

          鄭人買履原文翻譯及賞析04-20

          行宮原文翻譯及賞析04-19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4-18

          斷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午夜男女爽爽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天堂资源网最新版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