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4-29 08:14:51 毅霖 古籍 我要投稿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1

            原文:

            梅雨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

            翻譯:

            楊梅結實正是陰雨連綿的時候,天地蒼茫一片,時間恰是晚春。

            愁深難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夢易醒禁不住越雞伺晨。

            雨霧朦朦從海隅直達南極邊的盡頭,江濤洶洶淹沒了北去的渡口。

            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卻不是京城的塵埃所為。

            注釋:

            ①梅雨:農歷四五月間,江南一帶在楊梅成熟時,常陰雨連綿,這段時間,就稱作梅雨季節。其雨叫梅雨,也叫黃梅雨。

            ②梅實:楊梅的果實,俗稱楊梅。

            ③楚、越:泛指江南。這兒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荊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處。

            ④海霧:海上的霧氣。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此處借其鄉思之苦的意。

            ⑤江雪:江濤如雪。北津:北去的渡口。

            ⑥素衣:白色的衣。這里是化用典故,謝脁詩云:“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這是說“京洛有許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楊梅結實正是陰雨連綿的時候,天地蒼茫一片,時間恰是晚春。愁深難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夢易醒禁不住越雞伺晨。雨霧朦朦從海隅直達南極邊的盡頭,江濤洶洶淹沒了北去的渡口。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卻不是京城的塵埃所為。

            賞析:

            梅雨,即黃梅雨,梅子成熟時多雨。楚、越,西周、春秋時南方國名。此時子厚被貶在柳州刺史任上。柳州在廣西,近海。作品借陰晦的節氣抒寫心中郁悶。首聯寫梅雨季節,扣題。頷聯寫柳州之荒涼,夜里能聽見猿猴悲啼,早晨被遠處的雞聲驚醒,皆言人煙稀少。愁與夢,更是詩人不得志的心態寫照。頸聯寫天氣景象,一片朦朧晦暗,恰好是詩人此時境遇的象征。尾聯用典。陸機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謝朓詩:“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緇,黑色,素,白色。字面寫白色的衣服變成了黑色,但不是京城塵埃所染,而是邊城氣候。言外之意卻是從此入京無份了——政治前途何其渺茫,怎能不愁?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2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

            姜夔〔宋代〕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淳熙十六年,客居吳興,收燈夜百無聊賴,記錄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所見。江南的早春,霏霏細雨浸潤梅枝。雨后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后,元宵的歡樂就告結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著料峭春寒,最后一次涌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于燈市街橋。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狂歡的人們在拂面春風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三句,兩平韻。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吳興:舊郡名,宋代為湖州,即今浙江湖州。收燈:指正月十六日夜,燈節結束的那一天,這是南宋放燈的風俗。俞商卿:白石之友:名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于西湖九里松筑室,作《青松居士集》。翦燈心事:收燈。峭(qiào)寒:料峭寒氣。蜜炬:蠟燭。蜜炬來時,指秉燭而游。吹徹:言笙聲不已。夜何其:夜已何時。東風落靨:此處比喻東風將梅花瓣吹落的樣子。靨(yè),面頰上的微渦。

            賞析

            上片首二句寫未出觀燈前的寂寞心情。“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兩句,真所謂“清空而義騷雅”。于情意講,惜梅心事,乃嘆息于春來匆匆,不過一般傷春意緒而已。但所謂“翦燈心事”,引出李商隱《夜雨寄北》情景,言外自有許多令人想象處:此處是否也有類似李商隱那樣的意思,比如:“何當共剪兩窗燭,卻話春點雨梅時?”何況,首句“春點”所塑造的“春點疏梅雨后枝”的意象,非常詩意化,清寒寂寥中帶來幾分雅潤清麗,很耐品味。

            第三句寫出行。“市橋攜手步遲遲”,“遲遲”兩字寫出層層心意,白石此行因收燈后百無聊賴引起,友人俞商卿呼之乃出,俞商卿不呼他人而單喚白石,顯然兩人情誼非同尋常,在舉城喧鬧過后攜手漫步,正是友人彼此交心的最佳時刻,步履緩慢,交談喁喁,生怕急促的'腳步破壞了這份心靈間的寧靜。

            下片首二句寫元宵燈市的熱鬧場面:蜜炬,是所見;笙歌,是所聞。結句寫看燈的人樂而忘返,到夜深不肯歸去。玉箏嗚嗚,江梅點點,行行走走,好不愜然。可惜一陣東風吹來,梅花吹落,望之不禁失神:“東風落靨”一句,以美人笑靨比嬌嫩梅花,韻致清絕,思之如圃,美不勝收。

            從整體看,這首小詞是寫元宵節收燈之夜作者與友人在吳興街頭散步所見。雨后疏梅著花,春寒料峭,街頭燈燭照耀,笙樂不停,直到夜深人們還遲遲不歸。

            全詞用正面白描,勾畫出燈節的熱鬧氣象。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3

            梅雨

            杜甫〔唐代〕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譯文

            成都有個犀浦鎮,只是一個十分繁榮,富強的大鎮。我正巧在四月路經此地,看到了這里美麗的景色。滿樹的黃梅已經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云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賞析

            此詩描寫蜀中四月的情景,壯美與纖麗互見,宏觀與微觀俱陳。細雨迷蒙,密霧難開,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壯闊。

            詩中的“南京”是指現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縣,現在四川郫縣的犀浦鎮就是當年犀浦縣治所。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7-31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5-17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3-12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7-31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7-31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9-23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4篇09-23

          梅雨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5-28

          梅雨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免费 | 亚洲a无线在线观看国产 | 日本免费高清欧美 |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