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12-05 09:38:54 曉鳳 古籍 我要投稿

          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

            涼陰一鳥下,落晶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譯文

            秋天的大滌山,美景片限,我難以一一游覽;秋天的大滌山,引起我片限遐思,更難一一形諸筆端。

            你看,那碧綠的山澗,泉水奔流,帶來了片片紅葉;青蔥的樹林上空,朵朵白云縈繞飄蕩。

            一只飛鳥不知從何處飛來,撲騰騰地沖進了樹陰;夕陽西下,滿山的知了,不停地鳴唱。

            我想,這美妙的夜晚,雨打芭蕉,聲聲點點,是那么的悅耳;有誰,將與我一起,在枕上細細地聆聽,聯(lián)翩浮想?

            注釋

            洞霄宮:在今浙江余杭縣西南大滌山中,唐建天柱觀,宋改名洞霄宮。

            片垠:片邊,片盡。

            賞析

            林逋是杭州孤山的隱士,來此游覽,寫下他的觀感。此詩就是其中的一首。一般研究者認為,宋詩講究議論,起于歐陽修等人學韓愈古文,遂在詩中借鑒古文的寫法,形成了以散文為詩的風格,同時也把議論帶入到詩中。林逋這首詩,首聯(lián)也以散文筆法起,作一總論,可以說走在了歐陽修等人的前面。

            詩寫的是宿洞霄宮,采取的是歷來游覽留宿詩的習慣寫法,即先不寫宿而寫游。首聯(lián)作一大概括。洞霄宮在大滌山中,詩第一句便寫山,說秋天的大滌山,美景無限,難以遍歷,也難以縷述;第二句接述游山的感觸,美景無限,他游覽時的快意,也難以縷述。這樣,詩作了一番大范圍、居高臨下的總述,把山景及自己的游興交代出來,寫得很滿。

            以下兩聯(lián)便具體寫山,鋪陳“秋山不可盡”處。詩在寫山時,緊緊把握住“秋”字,首先說碧綠的澗水在山石間奔流,水中漂來了片片紅葉;茂密的樹林上端,白云在悠閑地飄浮。這一聯(lián)使用了幾種亮麗的色彩,碧澗、紅葉、青林、白云,把山林裝點得絢麗多彩;水在奔流,云在飄蕩,又寫出山中的幽闃,體現(xiàn)出詩人面對山景的喜悅心情。碧澗中流下紅葉,很像晉劉晨、阮肇游天臺山遇仙女前,見到一條澗水,漂下片片紅色的桃花那種仙境;青林點綴著白云,其意境有似晉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嶺上有白云”那樣超塵絕俗的詩句。大滌山是道家第七十二福地,詩人勾勒的這派悠閑高雅的景色,似乎也充滿了隔絕人寰的仙風道氣,這也是詩人所要表白的“秋思亦無垠”的一個方面。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吟”,也是寫景,但筆法又換,轉(zhuǎn)入明凈輕快。詩仍關合秋天,但又插入當天的時間,表明已是黃昏時候,為下宿洞霄宮作伏。上聯(lián)寫的是自然界純凈的景色,重點是靜,盡管水在流、云在飄,都是相對的靜止,有聲的無聲;這聯(lián)的重點放在動與鬧上,說在樹林清涼的樹陰中,一只鳥兒撲騰騰地飛來棲下,落日照著山林,到處是秋蟬的鳴聲。這聯(lián)寫得很有興味,與前面合成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氛圍,顯得詩人在山中徘徊,充滿留戀,以至于把整個身心都沉浸在自然之中,處處呈現(xiàn)出自然界的真趣。

            最后,詩才歸結到“宿”字上,但又不直接寫,而是宕開一層。洞霄宮中種了許多芭蕉,詩便由芭蕉想到晚上聽雨,便通過虛擬聽雨來實寫住宿。“此夜芭蕉雨”,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山中氣候多變,目前是晴天,晚上就會下雨。因雨,他想到了那秋雨打在芭蕉葉上的充滿韻味的響聲。另一種解釋,詩人宿洞霄宮是秋天,秋風蕭瑟,搖動著芭蕉,夜深人靜,滿樹沙沙,黃葉飄階,猶如不絕的雨聲。想到晚上美妙的秋聲,詩人不禁問道:“有誰和我一起在枕上共聽呢?”這樣一問,留了想象的余地,也回照了首聯(lián)的“秋思亦無垠”句。

            林逋這首詩寫得工巧細致、閑遠沖淡,如其為人。對偶整齊,層次分明,景與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韻味無窮。梅堯臣《林和靖先生詩集序》說林逋詩“詠之令人忘百事”,這首詩正有這樣的魅力。

            作者介紹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zhèn)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yǎng)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8-31

          宿洞霄宮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6-13

          《宿洞霄宮》閱讀答案11-09

          宮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2-10

          《宮詞》原文及翻譯賞析10-28

          宮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9-22

          楚宮原文翻譯及賞析03-15

          宮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5-20

          《江宿》原文及翻譯賞析03-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日本在线一区亚洲 | 欧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