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3-24 19:33:29 古籍 我要投稿

          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4篇

          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古詩簡介

            《對雪》是晚唐詩人高駢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詩人通過對路上飄雪后的情景的描寫,表達了期望白雪能夠蓋住人世間所有罪惡的'心情。

            翻譯/譯文

            雪花飄舞著飛入了窗戶,我坐在窗前,看著青青的竹子變成白玉般潔白。 此時正好登上高樓去遠望,那人世間一切險惡的岔路都被大雪覆蓋了。

            注釋

            ⑴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

            ⑵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⑶惡路歧:險惡的岔路。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

            詩人坐在窗前,欣賞著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了。于是詩人想到此時如果登上高樓觀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qíqū)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覆蓋,展現在眼前的將是坦蕩無邊的潔白世界。

            高樓四望,一片潔白,詩人希望白雪能掩蓋住世上一切丑惡,讓世界變得與雪一樣潔白美好。結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與不平。

          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2

            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古詩簡介

            對雪,這首詩寫于中唐“安史之亂”之時,作者杜甫為叛軍所羈押,而又聽聞唐軍新敗,愁望著漫天飛舞的飄雪,感受著冷冽刺骨的寒意,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懷而又無從著力的感情油然而發。

            翻譯/譯文

            戰場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個人憂愁地吟詩。

            亂云低低的在黃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風中飄舞回旋。

            葫蘆丟棄了,酒器中沒有酒,火爐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紅。

            前線戰況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無從獲悉,憂愁坐著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注釋

            ①:葫蘆,古人詩文中習稱為瓢,通常拿來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壺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綠色代替酒字。

            ②:“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賞析/鑒賞

            杜甫在寫這首詩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領唐軍在陳陶斜和青坂與安祿山叛軍展開車戰,大敗,死傷幾萬人。

            詩的開頭──“戰哭多新鬼”,正暗點了這個使人傷痛的事實。房琯既敗,收復長安暫時沒有希望,不能不給詩人平添一層愁苦,又不能隨便向人傾訴。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見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獨老翁”,就用一“獨”字,以見環境的險惡。

            三、四兩句──“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正面寫出題目。先寫黃昏時的亂云,次寫旋風中亂轉的急雪。這樣就分出層次,顯出題中那個“對”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復愁吟,從亂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風,滿懷愁緒,仿佛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

            接著寫詩人貧寒交困的景況。“瓢棄樽無綠”,寫出了詩人困居長安,生活非常艱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蘆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爐存火似紅”,也沒有多少柴火,剩下來的是勉強照紅的余火。這里,詩人不說爐中火已然燃盡,而偏偏要說有“火”,而且還下一“紅”字,寫得好象爐火熊熊,滿室生輝,然后用一“似”字點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爐中只存余熱的灰燼,由于對溫暖的渴求,詩人眼前卻出現了幻象:爐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紅。這樣的以幻作真的描寫,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詩人此時內心世界的隱秘。這是在一種渴求滿足的心理驅使下出現的幻象。這樣來刻畫嚴寒難忍,比之“爐冷如冰”之類,有著不可以擬的深度。因為它不僅沒有局限于對客觀事物的如實描寫,而且融進了詩人本身的主觀情感,恰當地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做到了既有現實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詩人再歸結到對于時局的憂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載至二載),唐王朝和安祿山、史思明等的戰爭,在黃河中游一帶地區進行,整個形勢對唐軍仍然不利。詩人陷身長安,前線戰況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無從獲悉,所以說“數州消息斷”,而以“愁坐正書空”結束全詩。這首詩表現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翻譯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出沙沙響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面上。

            嶺頭的梅花已經凋謝,現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卻又結成寒冰。

            要把馴養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

            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后,松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注釋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無聲。

            散:飄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結、凝聚,指飄落后的雪。

            重妝蕊:指雪凝結在花謝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開放了一樣。

            巖水: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兒:馴養的小鹿。

            獵客:打獵的人。

            鼎:古時一種炊器,多為三足兩耳的青銅制品。

            僧:和尚。

            雨:滋潤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勞。

            莓:植物名,果實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生在潮濕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春日"、“山中"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圖。

            首聯第一句寫春雪落竹叢,“無聲”之中仿佛“有聲",把春雪的那種溫柔,纏綿和細密,寫的惟妙惟肖,韻昧很濃。首聯第二句寫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態,把雪花密而無聲的那種狀態寫的十分逼真,“散”和“凝”這一組反義詞同時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從狀態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點,矛盾而又統一,這樣的雪才富有特色。

            頷聯,第三句中的“重妝蕊",“妝蕊”本就是用來描寫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對的卻是雪白潔凈的雪花,冬天剛剛過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這里點睛一筆,生動地再現了春雪綴滿枝頭,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千古名句有異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卻結冰",寫出了春雪帶來的春寒,連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結冰,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的.天氣狀況,為當時景色的大環境坐下了鋪墊,不得不說,作者在詞語的拿捏,內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頸聯,第五、六兩句則是平鋪直敘地描寫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動:系鹿防獵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鄉家活動,卻在這里賦予了雪景的一種動感,動靜結合,從樸實中見真感情,使整篇詩欣賞起來更富有真實感,同時也增強了詩歌的可讀性,充分體現了山村農家的特點,詩中所描繪的這幅春日雪景也因這生動的農家描寫而顯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聯寫春雪滋潤萬物的功力可以與春雨相等,給山間松徑帶來一片生機。春雨素來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贊美,而此處,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個字將春雪對大地做的貢獻直接提升到了與春雨等價的高度,表達了作者對春雪的無盡喜愛與贊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徑”和“莓苔”兩個意象將春雪所作的貢獻具體化,正是因為春雪的滋潤,這兩種植物才會“又一層”,更加有力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在此處,也可見作者邏輯之嚴謹,思維之緊密。全詩以寫景為主,雖無華麗之辭藻,卻有真實之感情,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閑適、淡泊的特色,全詩讀來朗朗上口,讀者細細品味之時,腦袋中就能浮現出那樣一番雪景,雪景無限風光,著實令人神往。

            創作背景

            詩人身處唐末亂世,王室的生活則越來越奢侈糜。.百姓們處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境地。詩人一生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對勞動人民和現實生活有廣泛的接觸。他作此詩,實際上是借此鄉村美景,反襯亂世不平,從中可以品味出詩人對下層人民的關注和同情。

          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帝鄉歲云暮,衡門晝長閉。

            五日免常參,三館無公事。

            讀書夜臥遲,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瓊花墜。

            披衣出戶看,飄飄滿天地。

            豈敢患貧居,聊將賀豐歲。

            月俸雖無余,晨炊且相繼。

            薪芻未闕供,酒肴亦能備。

            數杯奉親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饑寒,相聚歌時瑞。

            因思河朔民,輸稅供邊鄙。

            車重數十斛,路遙幾百里。

            羸蹄凍不行,死轍冰難曳。

            夜來何處宿,闃寂荒陂里。

            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

            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

            弓勁添氣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處行,牢落窮沙際。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為蒼生蠹,仍尸諫官位。

            謇諤無一言,豈得為直士。

            褒貶無一詞,豈得為良史。

            不耕一畝田,不持一只矢。

            多慚富人術,且乏安邊議。

            空作對雪吟,勤勤謝知己。

            譯文

            皇家京城已經是歲暮,我的柴門白日常關閉。

            因雪免去五日的朝參,三館關門停止辦公事。

            我因讀書夜里睡得遲,以致多成白日酣然睡。

            睡起猶覺冷氣透皮骨,窗外仍見雪花紛紛墜。

            披起外衣走出門外看,大雪飄飄揚揚滿天地。

            我哪敢為貧居而憂慮,聊且舒開笑臉慶豐歲。

            我月薪雖然毫無多余,晨炊還能日日相接繼。

            柴草生活用品未缺供,美酒佳肴尚能來置備。

            幾杯美酒孝敬給親老,一杯不忘均分給兄弟。

            妻子兒女不會受饑寒,歡聚一起共同頌祥瑞。

            因此想起河北的人民,推拉貨車供應給邊鄙。

            車子載著重貨幾十斛,艱難路程遙遙幾百里。

            疲弱牲口凍得走不動,車陷凍土再也拉不起。

            夜來天寒又在哪里宿,只能露宿荒坡野地里。

            再想那遙遠的'戍邊卒,日夜肩著戈戟防胡騎。

            城上軍旗高高隨風揚.城樓日夜警覺望烽燧。

            弓硬挽弓還需添力氣,盔甲冰寒冷入骨與髓。

            今日邊兵更在何處行。想必走在荒僻邊陲地。

            自我揣念又是何等人?茍且偷安竟然能如此!

            深感自是損民小蠹蟲,至今仍空占著諫官位。

            雖然剛直可又無一言,豈能稱為正直之朝士?

            贊譽貶斥默默兩無言,豈能稱為公正的良史?

            我沒有耕耘過一畝田,手中更未握持一枝矢。

            深愧心無富國裕民術,也缺平定邊疆之謀議。

            只能空賦對雪之詩篇,殷勤酬謝深情的知己。

            注釋

            帝鄉:汴京。

            衡門:用橫木做門,暗示住宅簡陋。

            五日免常參:朝廷免去五日一上朝的慣例。

            三館:昭文、國史、集賢三館。

            日高睡:睡至日上三竿始起。

            窗牖:牖(yǒu)穿壁以木為交窗也。

            歲:年成,一年的收成。

            薪芻:芻(chú)薪柴和糧草。

            闕:闕(quē)欠,應給而沒給。

            親老:指父母。

            均:全,都。

            時瑞:當時的祥瑞,指這場冬雪。

            朔:北方。河朔:指黃河以北地區。

            這句是說(黃河以北地區的百姓)拉著車輸送給養以供應邊軍。

            斛:古代常用容量單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釜、鐘,通常學者們認為斛和石相通。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南宋末年改為五斗為一斛。

            羸:羸(léi)瘦弱。

            曳:牽引,曳引,拖。

            闃:闃(qù)寂靜。

            荷戈:荷:背,負;戈:古代兵器。

            烽燧:烽火臺、烽臺、煙墩、煙火臺。如有敵情,白天燃煙,夜晚放火,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牢落:稀疏,荒蕪。

            蠹:蠹(dù)蛀蟲。

            謇諤:謇諤(jiǎn è)亦作“謇鄂”,“謇愕”,正直敢言。

            直士:正直、耿直之士。

            良史:指能秉筆直書、記事信而有征者。

            勤勤:殷勤,誠摯。

            賞析:

            此詩約作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作者在汴京供職。任右拾遺直史館。當時北宋跟契丹(后稱“遼”)正打仗,北方軍民深受戰亂、征徭之苦。作者深感問題的嚴重性,自己沒有盡到諫官的職責。適逢汴京大雪苦寒,感懷傷事,于是寫下了這篇作品。

          【對雪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雪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江雪》原文及翻譯賞析03-02

          《江雪》原文翻譯及賞析06-01

          《江雪》原文及翻譯賞析01-07

          《夜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1-12

          雪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4-23

          雪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2-30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30

          《沁園春·雪》原文及翻譯賞析02-16

          雪梅香原文翻譯及賞析07-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另类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 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