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草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3-26 12:44:17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詠草原文翻譯及賞析

          詠草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譯文

            那綠茸茸的野草布滿了野外渡頭,也不知哪棵草真能讓人忘記憂愁?

            芳草沿著細流一直鋪到豪門別墅,它追隨著落日延展到遙遠的沙洲。

            金谷園中一片荒蕪對著凄涼月色;石頭城下孤清冷漠接待蕭瑟深秋。

            過往行人依稀記得石崇身亡勢敗,招致墜樓香殞金釵折毀抱恨悠悠。

            注釋

            芊芊:也作“千千”、“仟仟”、“阡阡”。形容草木茂盛、蔥綠的樣子。

            若個:哪個。

            離館:即別館、別墅。這里指西晉石崇官荊州刺史時,以劫掠客商致巨富所建的豪宅。

            別洲:荒遠沙洲。

            金谷園:晉代石崇的別墅,園中財產豐積,屋宇宏麗,極盡奢華。

            石頭城:即金陵(今南京),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均設都城于此。金粉膏澤,豪華相繼。

            王孫:古代貴族的別稱。這里指石崇。

            買斷:招致來的意思。金釵十二:指美女,此處指石崇愛妾綠珠,綠珠美而艷,善吹笛。趙王司馬倫派孫秀殺石崇,欲奪其愛妾綠珠,綠珠不從,墜樓身亡。《古樂府》有“頭上金釵十二行”之句,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說古人發高,故能插金釵六雙。

            賞析:

            這首詩名為詠草,而實非詠草,只是借草抒情,構思奇特,別有風味。

            古代詩人多以草寫別情,訴離憂,白居易的“萋萋滿別情”,就是一個典型。

            此詩首聯出句似乎是韋應物《滁州西澗》頭尾兩句的'合成:“獨憐幽草澗邊生”,“野渡無人舟自橫”。面對這一境界,詩人提出不知誰懂得忘憂這個奇怪的問題,但似乎沒回答,其實不用回答,就是“草”。

            頷聯和“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思相似,但比白居易這兩句寫得好,“綠水”和“斜陽”,不但更具體,而且更富鮮明的形象;“隨”和“帶”這兩個動詞也比“侵”和“接”好,更富擬人的韻味,更富動感。

            頸聯逆轉,賦予“草”以異樣的情味:金谷園中“流水無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憐金谷墜樓人”?石頭城下“但寒煙衰草凝綠”,是否也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里,“草”則有“國破家亡欲何之”的無窮惆悵。草,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逝去的人,破亡的國,卻不能重生再造。

            尾聯結情。詩人悵望“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遙想富甲一代的石崇早已“灰飛煙滅”,絕代佳人綠珠早已“花落人亡兩不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無窮感慨不由涌上心頭。可再往深處想,人還不如草,什么功名利祿,什么榮華富貴,是統統都可以拋棄的。想到這,詩人的心漸漸平靜了。

          詠草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詠長信宮中草詩

            南北朝:庾肩吾

            委翠似知節,含芳如有情。

            全由履跡少,并欲上階生。

            譯文:

            委翠似知節,含芳如有情。

            園中已經色衰翠減的青草好似知曉節令一般,陣風吹過,枯草叢中飄來陣陣余香,它們仍希望有情之人來親近自己。

            全由履跡少,并欲上階生。

            履跡日日如此稀少,以致于中庭的草兒蔓延滋長,簡直要向石階延伸過來了。

            注釋:

            委翠似知節,含芳如有情。

            知節:知道時節。

            全由履(lǚ)跡少,并欲上階生。

            履跡:足跡。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宮怨詩。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德容兼備,初時頗得寵幸,便成帝后來移情于另一淫而妒的妃子趙飛燕,班婕妤被迫離開皇帝,自請遷往長信宮,與太后同住,在那里度過了寂寞而凄涼的歲月。班婕妤的遭遇在宮廷婦女當中具有代表性,因而成為歷代詩人反復歌詠的一個題材。但本詩的構思卻非同凡響。詩人不是泛泛地歌詠其事,而是抓住長信宮中草這一小小的景物,即小見大,即物見人,在這一習見的題材上翻出令人難忘的新意。

            “委翠似知節,含芳如有情”深秋季節,當班婕妤在長信宮庭院中漫步之時,她看見本來的滿園青草如今都已色衰翠減,一片枯黃。這些草兒仿佛知曉節令一般,當秋風漸緊、嚴霜頻降臨之時,便收斂了它的翠色。但陣風吹過,枯草叢中飄來陣陣余香,似乎這些微小的生物,并不甘心自己的青春的消隕,還希望有情之人來親近自己的芳澤。這兩句運用了擬人手法,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是一種移情之筆。小草“知節”而“委翠”,與班婕妤見成帝寵愛趙飛燕而自請遷長信宮以避禍,不是很相似嗎?小草雖然枯萎,卻依然“含芳如有情”,與班婕妤的氣質高潔,和她雖備受冷落,卻不忘對成帝的一片舊情,不是頗為相似嗎?當人們詠讀這些詩句,對小草致以深切同情的'時候,便自然而然會對導致小草凋零的惡劣氣候產生憎惡之感。嚴霜、寒風扼殺了小草的生機,而帝王的喜新厭舊,使班婕妤這類宮廷女子的青春與生命過早凋零,不也像風霜一般的殘酷逼人嗎?不過,小草隨“委翠”卻仍“有情”,因為宮廷中的女子,除了期待皇帝的眷顧,別無出路;從詩人來說,則是遵循了“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詩教。

            正因為“有情”,因此班婕妤對成帝雖心懷怨尤,卻依然沒有絕望。據《漢書。外戚傳》,班婕妤在長信宮曾作賦自悼,中有“潛玄宮兮幽以清,應門閉兮禁闥扃。華殿塵兮玉階苔,中庭萋兮綠草生。神眇眇兮密靚處,君不御兮誰為榮?俯視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視兮云屋,雙涕兮橫流。”只因不忘舊情,因此每日俯瞰殿前石階,祈盼看到成帝履跡。本詩的后二句,應當是從這里化生出來的:履跡日日如此稀少,以致于中庭的草兒蔓延滋長,簡直要向石階延伸過來了。這無聲的生長著的小草,正是含有無限哀怨的班婕妤的象征。在這里,詩人不著一個怨字,而巧妙地給無感情的小草賦予感情,使女主人公的滿腔愁怨,表現得更為深婉,從而也更能令讀者為之低回感嘆、黯然神傷。

            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曾經談到過比喻之多邊。以這首小詩而論:前二句以草比喻女子氣質之高潔以及命運之不幸;后二句則隱以草比女子無盡之愁思。雖同為長信宮中之草,但前后寓意所指不同,這就使得這首短短的小詩,亦包含了相當豐富且耐人尋味的寓意。

          【詠草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詠蟬在詠蟬原文翻譯賞析08-10

          詠風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6-14

          詠煤炭原文翻譯及賞析06-13

          詠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詠菊》原文及翻譯賞析03-24

          詠荊軻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詠草原文翻譯賞析10-04

          詠雨原文,翻譯,賞析09-23

          詠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07-11

          詠蟬原文翻譯及賞析07-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成年 |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 亚洲人成网大伊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