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毛永嘉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4-17 18:30:50 古籍 我要投稿

          別毛永嘉原文翻譯及賞析

          別毛永嘉原文翻譯及賞析1

            別毛永嘉

            愿子厲風規,歸來振羽儀。

            嗟余今老病,此別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黃泉我詎知。

            徒勞脫寶劍,空掛隴頭枝。

            翻譯

            期待你更加嚴飭風范箴規,他日回朝廷重振綱紀威儀。

            嘆息我這老病之身,此一別恐將永訣。

            到時候你騎著白馬來吊,我在黃泉下或難知曉。

            徒勞你解下腰間的寶劍,空掛在我墳墓的枝頭。

            注釋

            毛永嘉:即毛喜(516—587),字伯武。為人方正不茍,直言敢諫,因得罪陳后主而放為永嘉內史。

            厲:磨煉,砥礪。

            風規:節操、風范。

            振:整肅。

            羽儀:本指儀仗中以羽毛為裝飾的旌旗之類,此指綱紀法度。

            長離:長久離別,即永別。

            隴頭:即壟頭,墳頭。末二句用季札掛劍故事。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徐陵辭別好友永嘉內史毛喜時所寫,大約作于開皇二年(582),徐陵辭官先歸,深感自己年老多病,恐這次分別將成永別,所以寫下這首詩。

            賞析

            這是作者別毛先歸的留贈之作。

            全詩八句,分兩層。前四句寫生前,后四句寫死后。第一層,一、二兩句寫對毛喜的勉勵,希望他砥礪風骨,恪守規范,為鄉梓樹立典型,為士林作出表率;三、四兩句寫自己的慨嘆,為自己老境頹唐,病魔困擾,今此一別。恐成永訣而感嘆。粗粗一看,這前后兩句似乎有些互不相關。實則后者正直承前者而來。其之所以要對毛喜講一番發自肺腑的'臨別贈言,是由于自己老病侵尋,后會難期,這才語重心長,殷殷叮嚀,表示對老友的厚望。

            第二層寫死后。這只是作者的一種設想,這種設想是從第一層意思中引申出來的。詩人說,如果我在生前不對你提出要求,那么我死之后,即使你敦重友誼,像后漢范式駕著素車白馬趕來祭奠亡友張劭那樣來憑吊我,可是我已葬身地下,怎還能知道些什么。即使你也像春秋時季札那樣,沒有忘懷徐國國君心愛其劍的事,仍然在路經徐國時將劍送去,可是徐君已經死了,只是徒勞無益地把劍空掛在墓前的樹枝上罷了。

            全詩婉轉蘊藉的情思,蒼涼沉郁的格調,激越回蕩的韻昧,讀來令人傷懷。詩中用典淺近易解,如羽儀、白馬、黃泉、掛劍等,或為世人所熟知,或為名作所習用,雖不注明出處,亦能聯系上下文,從字面上獲悉其用意所在。此種使事而不掉書袋、練句而不堆詞藻的寫法,確實值得稱道。詩僅用字四十,一筆寫下友誼的純篤、身世的凄涼。其中“白馬君來吊,黃泉我詎知”一聯,系按流水格屬對,意貫思邈,可見功力之深、構思之巧。

          別毛永嘉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愿子厲風規,歸來振羽儀。

            嗟余今老病,此別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黃泉我詎知。

            徒勞脫寶劍,空掛隴頭枝。

            譯文

            期待你更加嚴飭風范箴規,他日回朝廷重振綱紀威儀。

            嘆息我這老病之身,此一別恐將永訣。

            到時候你騎著白馬來吊,我在黃泉下或難知曉。

            徒勞你解下腰間的寶劍,空掛在我墳墓的.枝頭。

            注釋

            毛永嘉:即毛喜(516—587),字伯武。為人方正不茍,直言敢諫,因得罪陳后主而放為永嘉內史。

            厲:磨煉,砥礪。風規:節操、風范。

            振:整肅。羽儀:本指儀仗中以羽毛為裝飾的旌旗之類,此指綱紀法度。

            長離:長久離別,即永別。

            這兩句用后漢范式、張劭事。《后漢書·范式傳》:“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邵字元伯……(張劭)尋而卒,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展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式帆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式末及到,而喪己發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式因執紼而引,柩于是乃前。”

            隴頭:即壟頭,墳頭。末二句用季札掛劍故事。春秋時,吳延陵季子聘晉,路過徐國,徐君愛季子所佩寶劍,希望季子送給他,但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季子從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出使大國,一時不方便相送,便打定主意從晉國回來就將劍贈送給徐君。但是當他再經過徐國時徐君已經死去,他便將寶劍掛在徐君的墓樹上而去。

            賞析:

            這首詩是徐陵辭別好友永嘉內史毛喜時所寫,大約作于開皇二年(582),徐陵辭官先歸,深感自己年老多病,恐這次分別將成永別,所以寫下這首詩。

          【別毛永嘉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別毛永嘉_徐陵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6

          《別滁》原文翻譯賞析04-03

          垂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南浦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1-15

          《別長安》原文翻譯及賞析07-07

          別老母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

          南浦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3-07

          《新婚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5-25

          新婚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3-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国内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