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海市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3-08-01 15:46:43 夏仙 古籍 我要投稿

          羅剎海市原文及翻譯

            “羅剎海市”是蒲松齡寫的一篇諷刺小說,用來譏諷那些顛倒黑白是非的人和事,也諷刺了那些為了融入其中,而故意扮丑的一類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剎海市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作品原文

            馬驥,字龍媒,賈人子。美豐姿。少倜儻,喜歌舞,輒從梨園子弟,以錦帕纏頭,美如好女,因復有“俊人”之號。十四歲,入郡癢,即知名。父衰老,罷賈而居,謂生曰:“數卷書,饑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兒可仍繼父賈。”馬由是稍稍權子母。

            從人浮海,為颶風引去,數晝夜,至一都會。其人皆奇丑,見馬至,以為妖,群嘩而走。馬初見其狀,大懼,迨知國人之駭己也,遂反以此欺國人。遇飲食者,則奔而往,人驚遁,則啜其余。

            久之,入山村。其間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襤褸如丐。馬息樹下,村人不敢前,但遙望之。久之,覺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馬笑與語,其言雖異,亦半可解。馬遂自陳所自。村人喜,遍告鄰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終不敢前。其來者,口鼻位置,尚皆與中國同,共羅漿酒奉馬。馬問其相駭之故,答曰:“嘗聞祖父言:西去二萬六千里,有中國,其人民形象率詭異。但耳食之,今始信。”問其何貧,曰:“我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極者,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貴人寵,故得鼎烹以養妻子。若我輩初生時,父母皆以為不祥,往往置棄之,其不忍遽棄者,皆為宗嗣耳。”問:“此名何國?”曰:“大羅剎國。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馬請導往一觀。于是雞鳴而興,引與俱去。

            天明,始達都。都以黑石為墻,色如墨,樓閣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紅石。拾其殘塊磨甲上,無異丹砂。時值朝退,朝中有冠蓋出,村人指曰:“此相國也。”視之,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簾。又數騎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職,率擘擘怪異,然位漸卑,丑亦漸殺。無何,馬歸,街衢人望見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說,市人始敢遙立。

            既歸,國中無大小,咸知村有異人,于是縉紳大夫,爭欲一廣見聞,遂令村人要馬。然每至一家,閽人輒闔戶,丈夫女子竊竊自門隙中窺語,終一日,無敢延見者。村人曰:“此間一執戟郎,曾為先王出使異國,所閱人多,或不以子為懼。”造郎門,郎果喜,揖為上賓。視其貌,如八、九十歲人,目睛突出,須卷如猬。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獨未嘗至中華。今一百二十余歲,又得睹上國人物,此不可不上聞于天子。然臣臥林下,十余年不踐朝階,早旦,為君一行。”乃具飲饌,修主客禮。酒數行,出女樂十余人,更番歌舞。貌類如夜叉,皆以白錦纏頭,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詞,腔拍恢詭。主人顧而樂之,問:“中國亦有此樂乎?”曰:“有。”主人請擬其聲,遂擊桌為度一曲。主人喜曰:“異哉!聲如鳳鳴龍嘯,得未曾聞。”

            翼日,趨朝,薦諸國王。王忻然下詔。有二三大臣,言其怪狀,恐驚圣體,王乃止。郎出告馬,深為扼腕。

            居久之,與主人飲而醉,把劍起舞,以煤涂面作張飛。主人以為美,曰:“請客以張飛見宰相,宰相必樂用之,厚祿不難致。”馬曰:“嘻!游戲猶可,何能易面目圖榮顯?”主人固強之,馬乃諾。主人設筵,邀當路者飲,令馬繪面以待。未幾,客至,呼馬出見客。客訝曰:“異哉!何前媸而今妍也!”遂與共飲,甚歡。馬婆娑歌“弋陽曲”,一座無不傾倒。

            明日,交章薦馬。王喜,召以旌節。既見,問中國治安之道,馬委曲上陳,大蒙嘉嘆,賜宴離宮。酒酣,王曰:“聞卿善雅樂,可使寡人得而聞之乎?”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王大悅,即日拜下大夫。時與私宴,恩寵殊異。

            久而官僚百執事,頗覺其面目之假,所至,輒見人耳語,不甚與款洽。馬至是孤立,憪然不自安,遂上疏乞休致,不許,又告休沐,乃給三月假。于是乘傳載金寶,復歸山村。村人膝行以迎。馬以金貲分給舊所與交好者,歡聲雷動。村人曰:“吾儕小人受大夫賜,明日赴海市,當求珍玩,用報大夫。”問:“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鮫人,集貨珠寶,四方十二國,均來貿易。中多神人游戲,云霞障天,波濤間作。貴人自重,不敢犯險阻,皆以金帛付我輩,代購異珍。今其期不遠矣。”問所自知,曰:“每見海上朱鳥來往,七日即市。”馬問行期,欲同游矚,村人勸使自貴,馬曰:“我顧滄海客,何畏風濤?”

            未幾,果有踵門寄資者,遂與裝資入船。船容數十人,平底高欄。十人搖櫓,激水如箭。凡三日,遙見水云幌漾之中,樓閣層疊,貿遷之舟,紛集如蟻。少時,抵城下,視墻上磚皆長與人等。敵樓高接云漢。維舟而入,見市上所陳,奇珍異寶,光明射眼,多人世所無。一少年乘駿馬來,市人盡奔避,云是“東洋三世子”。世子過,目生曰:“此非異域人。”即有前馬者來詰鄉籍。生揖道左,具展邦族。世子喜曰:“即蒙辱臨,緣分不淺!”于是授生騎,請與連轡。乃出西城。

            方至島岸,所騎嘶躍入水,生大駭失聲。則見海水中分,屹如壁立。俄睹宮殿,玳瑁為梁,魴鱗作瓦,四壁晶明,鑒影炫目。下馬揖入。仰視龍君在上,世子啟奏:“臣游市廛,得中華賢士,引見大王。”生前拜舞。龍君乃言:“先生文學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煩椽筆賦海市,幸無吝珠玉。”生稽首受命。授以水精之硯,龍鬣之毫,紙光似雪,墨氣如蘭。生立成千余言,獻殿上。龍君擊節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國多矣!”遂集諸龍族,宴集彩霞宮。酒炙數行,龍君執爵而向客曰:“寡人所憐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離席愧荷,唯唯而已。龍君顧左右語。無何,宮人數輩,扶女郎出。珮環聲動,鼓吹暴作,拜竟睨之,實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時,酒罷,雙鬟挑畫燈,導生入副官,女濃妝坐伺。珊瑚之床,飾以八寶,帳外流蘇,綴明珠如斗大,衾褥皆香耎。天方曙,則雛女妖鬟,奔入滿側。生起,趨出朝謝。拜為駙馬都尉,以其賦馳傳諸海。諸海龍君,皆專員來賀,爭折簡招駙馬飲。生衣繡裳,駕青虬,呵殿而出。武士數十騎,皆雕弧,荷白棒,晃耀填擁。馬上彈箏,車中奏玉。三日間,遍歷諸海。由是“龍媒”之名,噪于四海。

            宮中有玉樹一株:圍可合抱;本瑩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黃色,稍細于臂;葉類碧玉,厚一錢許,細碎有濃陰。常與女嘯詠其下。花開滿樹,狀類薝葡。每一瓣落,鏘然作響,拾視之,如赤瑙雕鏤,光明可愛。時有異鳥來鳴,毛金碧色,尾長于身,聲等哀玉,惻人肺腑。生每聞輒念鄉土。因謂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間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卿能從我歸乎?”女曰:“仙塵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魚水之愛,奪膝下之歡。容徐謀之。”生聞之,泣不自禁。女亦嘆曰:“此勢之不能兩全者也!”

            明日,生自外歸。龍王曰:“聞都尉有故土之思,詰旦趣裝,可乎?”生謝曰:“逆旅孤臣,過蒙優寵,銜報之誠,結于肺肝。容暫歸省,當圖復聚耳。“入暮,女置酒話別。生訂后會,女曰:“情緣盡矣。”生大悲。女曰:“歸養雙親,見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猶旦暮耳,何用作兒女哀泣?此后妾為君貞,君為妾義,兩地同心,即伉儷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謂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慮中匱乏人,納婢可耳。更有一事相矚:自奉裳衣,似有佳朕,煩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龍宮;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為信,生在羅剎國所得赤玉蓮花一對,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君當泛舟南島,還君體胤。”女以魚革為囊,實以珠寶,授生曰:“珍藏之,數世吃著不盡也。”天微明,王設祖帳,饋遺甚豐。生拜別出宮,女乘白羊車,送諸海sì誒。生上岸下馬,女致聲珍重,回車便去,少頃便遠。海水復合,不可復見。生乃歸。

            自浮海去,咸謂其已死,及至家,家人無不詫異。幸翁媼無恙,獨妻已他適。乃悟龍女“守義”之言,蓋已先知也。父欲為生再婚,生不可,納婢焉。謹志三年之期,泛舟島中,見兩兒坐浮水面,拍流嬉笑,不動亦不沉。近引之,兒啞然捉生臂,躍入懷中。其一大啼,似嗔生之不援己者,亦引上之。細審之,一男一女,貌皆婉秀。額上花冠綴玉,則赤蓮在焉。背有錦囊,拆視,得書云:“翁姑計各無恙。忽忽三年,紅塵永隔;盈盈一水,青鳥難通。結想為夢,引領成勞;茫茫藍蔚,有恨如何也!顧念奔月姮娥,且虛桂府;投梭織女,猶悵銀河。我何人斯,而能永好!興思及此,輒復破涕為笑。別后兩月,竟得孿生。今已啁啾懷抱,頗解笑言;覓棗抓梨,不母可活。敬以還君。所貽赤玉蓮花,飾冠作信。膝頭抱兒時,猶妾在左右也。聞君克踐舊盟,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奩中珍物,不蓄蘭膏;鏡里新妝,久辭粉黛。獨計翁姑已既抱孫,曾未一覿新婦,揆之情理,亦屬缺然。過此以往,則‘龍宮’無恙,不少把握之期;‘福海’長生,或有往還之路。伏惟珍重,不盡欲言。”生反復省書攬涕。兩兒抱頸曰:“歸休乎!”生益慟,撫之曰:“兒知家在何許?”兒亟啼,嘔啞言歸。生望海水茫茫,極天無際,霧鬟人渺,煙波路窮。抱兒返棹,悵然遂歸。

            生知母壽不永,周身物悉為預具,墓中植松槚百余。逾歲,媼果亡。靈輿至殯宮,有女子缞绖臨穴。眾方驚顧,忽而風激雷轟,繼以急雨,轉瞬間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長,輒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數日始還。龍宮以女子不得往,時掩戶泣。一日,晝瞑,龍女急入,止之曰:“兒自成家,哭泣何為?”乃賜八尺珊瑚一樹、龍腦香一帖、明珠百顆、八寶嵌金合一雙,為作嫁資。生聞之,突入,執手啜泣。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異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小慚小好,大慚大好’,若公然帶須眉以游都市,其不駭而走者,蓋幾希矣。彼陵陽癡子,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嗚呼!顯榮富貴,當于蜃樓海市中求之耳!”

            原文翻譯

            馬驥,字龍媒,是商人之子。

            他生得姿容俊美,從少年時起,就十分豪邁灑脫,愛好唱歌跳舞,經常跟著戲曲伶人用錦帕纏頭,俊俏得如同美女!因而又有了 “俊人” 的外號。

            十四歲時,馬驥考中了府學里的秀才,頗有名氣。

            他父親因年老體衰,遂歇了買賣,閑居在家,對馬驥說:

            “但憑那幾卷書,餓了不能當米煮,冷了不能當衣穿!我看你不如繼承我的事業,出去經商。”

            馬駿聽從了父親勸告,從此漸漸做起生意來了。

            一次,他跟別人一起漂洋過海出去經商,船被臺風刮走,漂了幾天幾夜,最后到了一座大都城:這里的人都長得奇丑無比!

            他們看見馬驥來了,以為是個妖怪,都嚇得連喊帶叫逃散開了!

            馬驥初次看到他們那副丑模樣也特別害怕:直到發現這里的人也害怕自己,便反而以此去嚇唬他們:

            遇見吃飯飲酒的,他就跑過去,把那些人嚇跑了,自己便吃他們剩下的食物。

            過了很久,他走進一個山村:村里人的形狀相貌,也有生得像個人樣的,但都穿得破破爛爛,如同乞丐。

            馬驥坐在樹下休息,村里人不敢靠近他,只是遠遠躲著張望。

            時間長了,他們覺得馬驥不像是吃人的主兒,遂漸漸地接近他,馬驥滿臉笑容,親切地和他們交談,語言雖不同,卻大約可聽懂一半。

            馬驥就把自己的來歷告訴他們,村里人聽了很高興,立即告訴鄰近所有人,說這個生客不是抓人吃人的。

            但是那些長得特別丑陋的村民,只在遠處望一眼便趕緊跑掉,始終不敢走到跟前;那些敢于走近的人,其五官位置都長得和中國人差不多,他們共同擺酒招待馬驥。

            馬驥問他們為什么怕自己,他們說:

            “聽聞祖父說過,此地往西二萬六千里,有個中國,那里人的形象大都奇形怪狀。但這些都是道聽途說而來,今日看到了你,這才信了!”

            問他們為何這樣窮困,他們說:

            “我國所注重的,不在于文章好壞,而在于容貌美丑。相貌最美的,可以做朝廷大官,次一等的,做地方官,再差些的也可博得貴人的恩寵,因而也能得到美食養活妻子兒女。”

            “像我們這樣的:剛一生下來,就被父母看成不吉利,往往被扔掉;其中有些人之所以不被父母忍心遺棄,也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罷了。”

            馬驥又問他們:“這個國家叫什么名字?”

            回道:“大羅剎國,都城就在北邊三十里。”

            馬驥就請他們領自己去參觀。

            第二天,雞一打鳴便都起床,村人引著馬驥一起前往,一直走到天亮才到達都城。

            都城是用黑色石頭砌的城墻,顏色如墨汁一樣;城內的樓閣高約百尺,可是很少用瓦,皆是用紅石覆蓋樓頂。

            馬驥撿起一點碎片在指甲上打磨 —— 和朱砂沒有差別。

            這時正趕上百官退朝,從朝廷中出來一個坐車的官員,村人指著說:“這是當朝的宰相。”

            馬驥定睛一看:兩個耳朵都是倒過來生的,鼻子有三個孔,睫毛遮住雙眼,如同簾子一樣!

            接著,又有幾個官員騎馬出來,村人說:“這些都是大夫。”

            然后逐個介紹他們官職,相貌大都長得猙獰怪異!可是隨著官職的降低,丑陋的程度也隨之減弱。

            不久,馬驥往回走,街上行人望見他,都驚叫著四散逃開,邊逃邊跌,好似碰見妖怪一般!

            村人向他們百般解釋,市中的人才敢遠遠站立觀望。

            馬驥回到山村后,全國無論大小,都知道這村子里來了異人,于是,滿朝官員都爭著要開開眼界,便吩咐村人邀約馬驥。

            可馬驥每到一家,守門人一見就立即關上大門,男男女女只敢從門縫里偷偷張望和小聲議論。整整一天,沒有哪一家敢開門請他進去。

            村人說:“這里有一位執戟郎(古代警衛宮門的侍衛官,因值勤時手持戟,故名),曾為老國王多次出使外國,他見過各色各樣人物,或許不怕你。”

            于是就去拜訪這位執戟郎,執戟郎果然很高興,很禮貌地把他待為上賓。

            看執戟郎的相貌:像是八、九十歲的老人,眼球突出,胡須像刺猬毛似的往上卷曲著。

            執戟郎說:

            “我年輕時,奉國王之命,出使外國次數最多,卻唯獨沒有到過中華。如今,我已一百二十多歲,能親眼看到你這位上國人物,此事不可不奏明國王。

            “但是我已退居林下,十幾年沒踏上朝廷的臺階了。明日一早,我要為你走一趟。”

            于是便安排酒宴,主人和賓客按照應有的禮節互相行禮入席。

            行過幾巡酒,出來十幾名歌女,輪番表演歌舞:她們面貌大都如同夜叉,皆用白綢纏頭,朱紅色的長衣拖到地面,不知扮演的是何人物,更不明白所唱的歌詞,只覺腔調節拍荒誕怪異!

            主人看著她們,十分高興,問馬驥道:“中國可有此等音樂?”

            馬驥答道:“有的。”

            執戟郎請他模仿一段,馬驥就敲著桌子唱了一曲。

            主人聽了,很高興說:“真新奇呀!歌聲如同鳳鳴龍嘯,我從未聽過。”

            次日,執戟郎上朝去,把馬驥推薦給國王,國王欣然下令,要召見馬驥。

            此時,有兩三個大臣說馬驥長得古怪難看,恐怕嚇壞圣體,國王終于打消了接見的念頭。

            執戟郎知曉后把經過告訴了馬驥,深表惋惜和不平。

            馬驥一連在執戟郎家中住了數日。

            一次,和主人一起喝酒,喝醉了,就用煤灰涂臉,扮成張飛的模樣,握劍起舞。

            主人見了,認為這模樣很漂亮,就說:“請你扮成張飛的模樣去見宰相,宰相一定樂意重用你,高官厚祿不難求。”

            馬驥 “嘻” 地笑了一聲,說:“隨便玩耍尚可,怎能改換面目去謀求榮華富貴?”

            主人堅持要馬驥這樣做,最后只好答應了。

            主人于是擺酒設宴,邀請一些當權大官前來喝酒,又讓馬驥涂黑臉等著。

            不久,客人來了,主人招呼馬驥出來見客。

            客人們一見,驚訝說道:“怪事,為何前幾日那么丑陋,今日卻如此驚艷?” 于是就與馬驥一同飲酒,十分高興。

            馬驥隨后婆娑起舞,以一曲 “弋陽腔”(中國戲曲高腔鼻祖,四大聲腔之一,如今幾近滅絕)贏得滿座無不贊美欽佩!

            第二日,那些客人紛紛上表啟奏,向國王推薦馬驥,國王很高興,用隆重禮節召見他。

            一見面,就仔細詢問中國治國安邦之策,馬驥深入淺出向國王做了介紹,大受國王賞識夸獎,立即在行宮里擺酒賜宴。

            喝到半醉,國王說:“聽說愛卿精通雅樂,可否讓寡人一聽?”

            馬驥馬上離座跳起舞來,也學他們那樣用白綢纏頭,吟唱靡靡之音。

            國王快活極了,當時就封他做下大夫。此后,馬驥時常參加國王私人宴會,國王對他的恩賜、寵愛遠遠超過別人。

            但是,時日久了,文武百官逐漸感到馬驥的假面目。

            馬驥不論走到哪里總見到人們交頭接耳議論他,對他相當冷淡。

            這時,馬驥感到孤立無依,心中很是不安,于是上書要求辭官,國王不許;他又請求短期休假,國王同意給他三個月假期。

            馬驥就乘坐驛站的馬車,載著金銀珠寶,又回到了山村。

            村里人跪在地上,用膝蓋向前挪移著來迎接他,馬驥把金銀財寶分給早先結交的好友,村里歡聲雷動。

            村民看他如此慷慨仗義,十分感動,說道:“難為大人還記掛我們這些小人。明天我們就要去海市了,屆時,一定搜羅珍奇之物來報答您。”

            馬驥好奇,問道:“海市是何處?”

            村人答道:

            “即是海中集市。四海鮫人皆到那里賣珠寶,各國商人也到那兒貿易,甚至很多神仙也到海市上玩耍呢。海市雖然珍寶琳瑯滿目,但交易時總是云霞遮天,波濤大作。

            “所以達官貴人一般不敢前往,他們多數是將錢交與我們,讓我們代購奇珍異寶。再過不了幾日,今年的海市就要開張了。”

            馬驥詢問具體是在哪天,回道:“海上一有朱鳥飛來飛去,再過七天便是海市”。

            馬又問出發時間,村人勸他注意自己尊貴的身份,不要貿然前往。

            馬驥說:“我本就是漂洋過海的商客,不懼風浪。”

            不久,果然見海邊碼頭上人來人往,到處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忙著裝載貨物。

            備好食物和淡水,一切就緒后,船只揚帆起航了。

            這只船并不大,僅僅能容下十多個人,有著高高的欄桿和平坦的船艙,搖櫓的水手們齊聲劃動船槳,激水如箭。

            航行了整整三天,海市終于在前方若隱若現了!

            馬驥站在船頭張望,只見遠處水天相接之處,層層樓閣平地拔起,商船一艘接一艘,密密麻麻如同螞蟻,場面十分壯觀!

            不一會兒,船抵達海市城下,抬頭望去:城墻都用和人一樣長的大石塊壘成,瞭望塔更是高聳入云。

            馬驥一行人把船拴好,隨著人流走進集市:

            這海市可真熱鬧,市面上陳列的東西,沒有一件不是奇珍異寶,有大如鴿蛋的南海珍珠,光彩照人的紅珊瑚…… 走了不到幾步,皆是人世所沒見過的,馬驥就看花了眼。

            突然,前面傳來了一陣騷亂,緊接著,街上的人紛紛向路兩旁避讓,還壓低聲音相互招呼說 “東海三世子來了”。

            只見一個騎著駿馬的年輕人慢慢走過來,當他看到馬驥時,勒住韁繩,側頭對隨從說道:“這人不是當地人。”

            聞言,隨從立即翻身下馬,上前詢問馬驥的籍貫。

            馬驥很恭敬在路旁行了禮,說自己是中國人。

            三世子一聽,大喜道:“幸會,幸會。” 馬上叫人牽來一匹好馬,請馬驥和他同行游覽。

            他們一行人出了城門直奔海島西岸,到了海邊,座下的馬兒也不減速,前蹄抬起,長嘶一聲,竟然向水中躍去!

            馬驥嚇得暈頭轉向,大聲呼喊 “救命”!

            就在此時,奇怪的事發生了:洶涌的海水迅速向兩邊退開,中間閃出一條平坦路徑。

            馬驥驚魂未定,看向兩旁,只見海水像兩堵墻壁那樣豎著,游動的水草,成群的魚兒,笨拙的海龜盡數清晰可見!

            馬兒嘚嘚跑得飛快,不一會兒,就載著馬驥來到一座宮殿前:這宮殿玳瑁作梁,魚鱗為瓦,墻壁如水晶般透明,發出炫目的光彩。

            馬驥下了馬,世子拱手將他請入宮殿,見到龍王端坐在大殿上。

            三世子上前啟奏:“臣在海市游覽時,遇見這位中國來的賢士,所以特地帶他晉見大王。”

            馬驥趕忙上前參拜。

            龍王吩咐說:“先生既然是飽學之士,肯定善于寫詩作賦。今日,就請你以《海市》為題,作一篇文章,希望不要吝惜你的文采。”

            馬驥欣然受命,龍王給他一方水晶硯臺、一支龍須筆、一張光滑如雪的紙張、以及香氣如蘭的墨。

            馬驥略作思索,便飛龍走蛇般提筆疾書,毫不停頓,稍許,千字的《海市賦》就完成了。

            龍王閱覽后,擊節贊嘆:“先生真乃雄才,使我水國增光不少啊!”

            隨即下令召集龍族,在彩霞宮設宴款待馬驥。

            酒宴上,龍王舉杯對馬驥說:“我有個愛女還未成親,想把她嫁與先生,先生是否有意?”

            能得到龍王的厚愛,馬驥哪敢推辭,離席站起,先是慚愧表示感激,后又連忙答應。

            只見龍王低聲對隨從說了句話,片刻后,從殿外傳來一陣環佩叮當聲,接著,樂師們吹打起歡快的樂曲,幾個宮女扶著公主走出來。

            馬驥偷偷看了一眼,真是貌美如仙,心里更是高興!二人拜完天地,龍女就走了。

            不多時,宴席散了,兩個丫鬟挑著宮燈,領著馬驥進入旁宮,此時,龍女正濃妝坐等。

            只見珊瑚做的床,裝飾著各種珠寶,帳外流蘇,綴著斗大的明珠,被褥又香又軟。

            天剛亮,便有丫鬟前來侍奉。

            馬驥起床上朝拜謝,龍王封馬驥為駙馬都尉,把他寫的《海市賦》傳閱四海。

            四海龍王皆紛紛派人來祝賀,搶著發請柬,邀請駙馬前去做客。

            馬驥每次出門,都身穿錦繡衣服,騎著青龍,還有十幾名武士前呼后擁,這些武士披著明晃晃的盔甲,背著雕弓,手拿大棒,一個個威武雄健。

            一路上,馬驥時而彈琴,時而吹笛,暢快極了。不到三天,他就游遍了四海,天下無人不識。

            不知不覺,馬驥已在龍宮生活了三年,他和龍女情投意合,生活得十分幸福。

            龍宮中有一棵神奇的玉樹:樹干晶瑩剔透,有如白色琉璃,碧玉的樹葉密密麻麻遮蔽了陽光,樹下滿地濃蔭。

            每逢花開時節,紅色的花朵綴滿枝頭,類似于人間的梔子花。微風拂過,花瓣緩緩墜落,著地時發出清脆的聲音,撿起一看,那花瓣像是用紅瑪瑙雕刻而成的,潔亮可愛!

            平日里夫妻倆經常在這樹下吟詩唱歌。

            這一天,馬驥獨自一人來到樹下:看到樹上停著幾只金色羽毛的鳥兒,拖曳著長長的翎毛,在樹枝間跳躍歌唱,這鳥兒的叫聲十分哀婉,讓人聽來就想落淚。

            馬驥不由想起了故鄉,悶悶不樂地回到宮殿,對龍女說:

            “我離開家鄉已三年,一直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每當我想到這就很難過。你能否同我一起回去?”

            龍女說:“思念父母乃人之常情,駙馬想回家,妾身自然不能阻攔。只是仙界與人間,道不相通,我們夫妻倆以后恐怕是難以見面了。”

            馬驥一聽,頓時流下眼淚,龍女也嘆息說:“此事必不能兩全其美。”

            第二天,見馬驥從外邊回來,龍王說:“聽說駙馬思念家鄉,明早送你上路,可否?”

            馬驥拜謝道:“我一個孤身旅居在外的臣子,過分受到寵愛,我牢記在心。容許我暫時回家探望父母,以后還要回來團聚。”

            龍女見他去意已決,便置下酒宴為他送行。

            馬驥要求定個相會的日子,龍女嘆了口氣,低聲說道:“我們倆的緣分已盡。”

            馬驥聽了,知道相會無望,十分傷心。

            龍女安慰道:

            “回家侍奉雙親,可見你是個孝子。人生總有聚散,百年猶如旦夕之間,駙馬何必作兒女狀悲泣?

            “不如你我許下誓言:從此以后,我為郎君守節,郎君為我守義,兩地同心,即為伉儷之情,又何必朝夕相處?你我一樣白頭偕老!

            “如若違背此誓言,則彼此婚姻不吉,郎君倘若憂思身旁無人侍奉,可納一婢女。

            “另外,還有一事相囑:我已經有了身孕,你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馬驥想了會兒,說道:“如果是個女孩,就叫‘龍宮’,要是男孩,就叫‘福海’吧。”

            龍女向他要一件信物,馬驥便找出在羅剎國獲得的一對赤玉蓮花送給她。

            龍女輕輕撫著蓮花花瓣,說:“三年后四月八日,你駕船到南島來,我把孩子托付給你。”

            龍女用魚皮做成袋子,在里面裝滿了珍珠、瑪瑙、翡翠等各色珍寶,送給馬驥,說道:“珍藏它,可保數世吃穿不盡。”

            天明后,龍王設帳款待,等馬驥拜別龍王后,龍女乘著一輛白羊車,一直把丈夫送到海邊,飽含深情地看了他最后一眼,道了聲 “珍重”,便回轉羊車離開了。

            不一會兒,海水又重新合在一起,龍女的身影再也看不見。

            馬驥出海三年不歸,家里人都以為他早死了,等他回到家中,家人又驚又喜。

            慶幸的是父母身體健康,只是妻子已改嫁他人,這才領悟龍女的 “守義” 之言,原來她早就知道了。

            不久,父親想讓他再娶個妻子,馬驥為了遵守和龍女的誓言,堅決不同意。

            馬驥一直牢記著三年之約,到了那一天,他駕船到南島,四處搜尋,遠遠望見兩個小孩浮在水面,互相拍水戲耍。

            馬驥趕忙劃船靠攏,一等船近了,其中的一個孩子默然撲向馬驥懷中,抓住他的手臂不放。

            另一個小孩馬上咧嘴哇哇大哭,似乎是怪馬驥不抱自己。

            馬驥忙上前抱起,把兩個孩子都摟在懷中,仔細一打量:原來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長得都很像龍女,十分俊秀。

            孩子們頭上扎著精致的花冠,上面綴有晶瑩的玉石,發結上還插著馬驥當年送給龍女的信物 —— 赤玉蓮花;背上有個錦囊,拆開一看,里面有一封信,寫道:

            “公婆想必無恙,轉眼已隔三年,紅塵永遠隔離你我,盈盈一帶之水,書信難通。朝思暮想,只有夢中相見!

            “茫茫大海,恨又有何用?顧念奔月嫦娥,尚且獨守月宮,投梭的織女,亦在天河邊惆悵。我是何人,哪能與愛人永遠相聚?每念及此,便破涕為笑。

            “你我分別兩個月后,竟生了一對孿生兒女。如今已經咿呀學語,能懂笑語,覓棗抓梨,沒有母親也能獨活,把他們送給你。

            “你贈送的赤蓮花,裝飾在帽子上作為憑證。你把孩子抱在膝頭,就像我在你身邊一樣。知曉你履行誓言,心中歡欣。

            “我這一生不會有二心,更不會再嫁他人。梳妝匣里,不再盛放蘭膏,對鏡梳妝,已經很久不涂脂抹粉。

            “你好比久出遠門的游子,我即是游子之婦,雖然遠隔兩地,我們仍是恩愛夫妻。

            “顧念公婆雖已經抱上孫子,卻沒見過兒媳,終歸是個缺陷。一年后,婆婆安葬之時,我定會親臨墓穴,以盡兒媳孝道。

            “從此以后,則‘龍宮’平安,還有見面之期;‘福海’長壽,或許還能來往。希望你多多珍重,千言萬語,一言難盡。”

            馬驥反復閱信,涕淚不止。

            兩個孩子抱著他的脖子,說道:“我們困了,要回家睡覺嗎?”

            馬驥聽了,更加傷心,摸著孩子的頭問道:“你們可知家在何處?”

            孩子聽了立即號啕大哭起來,哽咽要回家。

            馬驥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只見霧鬟人渺,煙波路盡,只好悵然抱著兩個孩子回家。

            馬驥知道母親壽命不長,把衣服、棺木都準備好了,又在墓地上種了一百多棵松樹。

            第二年,馬驥的母親果然病死了。

            下葬這天,人們抬著棺材走向慕地,隔了幾十步遠,就見一個女子披麻戴孝跪在墳前。

            眾人還來不及細看,忽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下,再一看,那女子卻消失了。

            雨停后,眾人驚詫地發現,墳邊幾株新種的干枯松樹,已經長出了綠葉。

            過了幾年,福海和龍宮都長大了,十分想念母親。

            一天,福海說要去探望母親,后竟突自己跳入大海,不見了蹤影,一連過了數日才回到家中。

            一回來,福海就手舞足蹈地講起海底見聞。

            龍宮聽了十分羨慕,又因龍宮是女孩不能去的,因此常常關上門獨自哭泣。

            一日,大白天忽然烏云遮天,正哭得傷心時,門 “吱呀” 一聲開了,只見龍女走了進來,她摸著女兒的頭發,柔聲安慰道:

            “兒自己能長大成家,為何哭泣?”

            說著賜她一棵八尺高的珊瑚樹,一帖龍腦香,一百顆明珠,一對八寶嵌金盒子,作為嫁妝。

            馬驥聽說龍女來了,急忙跑進來,拉著手就哭。頃刻間,一聲疾雷震破房頂,龍女倏然消失不見了。

            異史氏(蒲松齡自稱)說:“裝出一副假面孔來迎合世俗,如此世態與鬼域無異。顛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怪癖,天下都有。‘小的慚愧被說成小好,大的慚愧被說成大好’。

            如果公然保持男子漢的本來面目去游逛都城,而不嚇得人們四散奔逃,大概一定會很少的了。

            否則,那個獻玉楚王的傻人卞和,又懷抱著價值連城的寶玉向什么地方去哭呢?唉!飛黃騰達,富貴榮耀,該當從海市蜃樓的虛幻世界中去尋求才是!”

            詞句注釋

            梨園子弟:

            戲曲藝人。《新唐書·禮樂志》,謂唐玄宗曾選樂工及宮女數百人,親授樂曲于梨園。后因稱演戲的場所為”梨園”,稱戲曲藝人為“梨園子弟”。

            權子母:

            指經商。權,權衡。子母,原指貨幣的大小、輕重,后來指利息與本錢。

            浮海:

            泛海,航海。此指到海外經商。

            自陳所自:

            自己陳述來歷。所自,從哪里來。

            望望即去:

            掉頭不顧而去。《孟子·公孫丑》上:“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

            率:

            全,都。

            詭異:

            怪異。

            耳食:

            指不加審察,輕信傳聞。《史記·六國年表序》:“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終始,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索隱》:“言俗以淺識,舉而笑秦,此猶耳食,不能知味也。”

            上卿:

            周官制,最尊貴的諸侯臣稱上卿。《公羊傳·襄公十一年》:“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

            任民社:

            古稱直接理民的地方官為“職任民社”。民社,人民和社稷。

            邀:

            獲取。

            鼎烹:

            美食,貴人所享。此指貴人賜與的“殘杯冷炙”。鼎,古代炊器,三足兩耳。

            羅剎:

            梵語音譯,意思是惡鬼。這里作為國名。《文獻通考》謂羅剎國朱發黑面,獸牙鷹爪,作市以夜,晝則掩面。

            興:

            起床。

            相國:

            宰相。

            大夫:

            古諸侯國中,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這里指位次于相國的高級官員。

            擘擘:

            兇惡。指性情、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

            殺:

            煞;減。

            百口解說:

            極力解說。百,多。口,代指語言。

            執戟郎:

            古代警衛宮門的官員。《史記·淮陰侯列傳》:“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秦漢郎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

            揖:

            拱手為禮。這里是尊奉的意思。

            須卷如猬:

            胡須密集象刺猬。卷,彎曲。

            腔拍恢詭:

            腔調和節奏都很特別。恢詭,離奇。

            扼腕:

            緊握己腕,表示惋惜。

            易面目圖榮顯:

            改換面貌來謀取榮華顯貴:指迎合世俗所好,換取功名利祿。易,改變。

            當路者:

            居于要職的人,指掌握政權的官員。《孟子·公孫丑》:“夫子當路于齊。”

            婆娑:

            形容舞姿;此指起舞。弋陽曲:南曲腔調的一種,明清時代流行于江西弋陽,故名。《顧曲麈談》謂弋陽腔是“俗腔”,昆山腔是“雅樂”。馬驥唱俗腔,羅剎國王卻認為是“雅樂”;這說明羅剎國雅俗顛倒。

            傾倒:

            佩服。

            交章:

            紛紛上奏章。

            召以旌節:

            派人持旌節去召見他。古禮,君有所命,召喚大夫用旌、旃。旌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和五彩鳥羽,古代出使者持之,以為憑證。

            治安之道:

            治國安邦的法則。

            委曲:

            原原本本地。

            離宮:

            別宮。古時帝王于正式宮殿之外,別筑官室,供隨時游處,稱“離宮”。

            拜:

            授官。下大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諸侯各國,卿以下有大夫,大夫分上中下三等。

            時與私宴:

            經常參加皇帝的家宴。與,參與。

            百執事:

            猶言百官。《書·盤庚》:“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隱哉。”執事,指各部門專職人員。

            憪然:

            不安的樣子。

            乞休致:

            請求辭宮家居。清制,自陳衰老而批準休致的,稱“自請休致”;非自己所請,諭旨令其休致的,稱“勒令休致”。

            休沐:

            休息沐浴;指短期休假。漢制,吏五日一休沐;唐代十日一休沐。

            乘傳:

            乘驛站的傳車。傳,傳車,古代驛站的公用車輛。馬驥付沐,得用傳乘,可見深得國王恩寵。

            鮫人:

            神話傳說,謂南海有鮫人,善紡織,所織薄紗叫“鮫綃”;鮫人常哭泣,其淚則凝為珠,見《博物志》和《述異記》。

            敵樓:

            城樓。云漢:天河,這里指高空。

            世子:

            帝王或諸侯的嫡妻所生之子。

            前馬者:

            在馬前開路的人。

            具展:

            一一陳述。邦族:籍貫與姓氏。

            玳瑁:

            以玳瑁為飾的屋梁。玳瑁,龜類動物,背甲光亮,可作裝飾。

            拜舞:

            跪拜舞蹈。舞蹈,占朝儀之一。

            衙官屈、宋:

            意思是超過屈原、宋玉。《續世說》謂杜審言曾自夸:“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書跡合得王羲之北面。”衙官,唐代刺史的屬官。以屈原、宋玉為其衙官,是說自己的作品壓倒屈、宋。

            椽筆:

            如椽之筆,比喻能寫文章的大手筆。

            賦海市:

            寫一篇描寫海市的賦。賦,文體名,這里指作賦。

            珠玉:

            比喻美好的文章。

            水精:

            即水晶。

            龍鬣之毫:

            用龍的鬣毛制成的筆。

            擊節:

            撫手或拍板以調節樂曲,表示激賞。這里指贊賞。

            離席:

            離座站起,表示恭敬。愧荷:以自愧的心情表示感激。

            珮環:

            佩和環都是古時佩在身上的玉飾。

            雙鬟:

            指幼婢。古時幼女結雙鬟。

            副官:

            旁宮。

            八寶:

            指金銀、珍珠、瑪瑙等各種珠寶。

            流蘇:

            用彩絲或鳥羽做成的垂纓。

            駙馬都尉:

            官名,漢武帝時置,掌副車之馬,秩二千石,多以宗室及外戚諸公子孫擔任。魏晉以后,帝婿例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皆非實職。

            駕青虬:

            駕馭青虬拉的車子。《離騷》:“駟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風余上征。”王逸注:“有角曰龍,無角曰虬。”

            呵殿:

            古時貴官出行的威儀,呵,在前喝道。殿,在后隨從。

            箏:

            古代弦樂的一種。

            玉:

            指玉笛之類的管樂。

            薝葡:

            梔子花。

            赤瑙:

            紅色瑪瑙。

            聲等哀玉:

            聲音如同玉制樂器所奏的哀婉曲調。

            恩慈間阻:

            指與父母隔離。父母慈愛有恩,故以“恩慈”代稱。

            涕膺汗背:

            淚下沾胸,汗流浹背;形容悲傷與惶恐。

            仙塵:

            仙境與塵世。

            魚水之愛:

            喻夫婦之愛。

            膝下之歡:

            指父子之情。

            銜報之誠:

            感恩圖報的心情。報,指環報恩,《后漢書·楊震傳》注 引《續齊諧記》:東漢楊寶救了一只黃雀,夜間夢見一個黃衣童子銜四枚白環相報,謂當使其子孫潔白,位登三公。后楊寶子孫四世,果都顯貴。

            貞:

            封建時代妻不改嫁叫“貞”。

            義:

            此指封建時代丈夫因妻守貞,己亦不重婚另娶。

            中匱乏人:

            無人主持家務。古代婦女在家料理飲食、祭品等事務,叫做“主中饋”。

            納婢:

            以婢女為妾。封建時代納妾不算娶妻,這樣仍然算作對前妻“守義”。

            自奉裳衣:

            意為自結婚以來。奉裳衣,指妻子侍奉丈夫衣著。古時上曰衣,下曰裳。《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佳朕:

            佳兆,指懷孕。朕,征兆。

            信:

            信物;憑證。

            體胤:

            親生兒女。胤,后嗣。

            設祖帳:

            設宴餞別。古時出行,為行者祭奠路神,祝福餞別,叫“祖祭”。祖祭時設置的帷帳叫“祖帳”。

            海誒:

            海邊,水邊。

            啞然:

            發出笑聲的樣子,啞,笑聲。

            盈盈一水,青鳥難通:

            意謂雖然一水之隔,但卻音信難通。《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水清淺的樣子。青鳥:借指使者。《漢武故事》:七月七日,日正中,漢武帝見青鳥從西方奪。東方朔說,西王母即將到來。不久,果然到來,后因以青鳥稱傳信的使者。

            引領:

            形容殷切盼望。領,頸。

            奔月姮娥,且虛桂府:

            意謂象嫦娥這樣仙女尚且在月宮孤身獨處。姮娥,即嫦娥,傳說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藥,飛升月官。見《淮南子·覽冥訓》。桂府,相傳月宮有桂樹,高五百丈,后因稱月宮為“桂府”。見《酉陽雜俎》。

            投梭織女,猶悵銀河:

            意謂天上的織女,尚且因天河阻隔,不能同牛郎團聚,而感到惆悵。織女,神話人物,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嫁與河西牛郎以后,織造中斷,天帝怒,責令她與牛郎分離,只準每年七夕渡河與牛郎相會。故事初見于《古詩十九首》。悵,恨。銀河,天河。

            斯:

            兮,語氣詞。

            啁啾:

            小鳥鳴聲。這里形容幼兒學話的聲音。

            克踐舊盟:

            能夠履行舊時的盟誓;指守義不娶。克,能。

            之死靡他:

            到老死也無他心;指誓不改嫁。

            置而不御:

            意謂兩地遠隔,仍保持夫婦名義。御,用。因喻夫婦為琴瑟之設詞。

            琴瑟:

            喻夫婦。《詩·周南·關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以琴瑟諧合喻夫婦和合。

            臨穴:

            親臨墓穴。

            把握:

            攜手,握手:指見面。

            伏惟:

            恭敬地希望。惟,希望。

            攬涕:

            揮淚。

            歸休乎:

            回家吧?休,語助詞。

            霧鬟人渺:

            意謂已看不到龍女。霧鬟,借指想望中的龍女。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渺,渺茫。

            煙波路窮:

            煙波之上,漫無道路。窮,盡。

            不永:

            不長。

            周身物:

            指死者的服飾,棺等物。

            槚:

            楸樹。

            靈輿:

            靈車。

            殯宮:

            停放靈柩的墓穴。

            缞绖:

            封建喪禮規定的子女所穿的孝服。缞,披在胸前的麻布。绖,系在額部和腰上的麻帶。

            龍腦香:

            由龍腦樹所提煉的香料,即冰片。

            一帖:

            一包。

            花面逢迎:

            意謂裝出一副假面目,迎合世俗所好;如此世態與鬼域無異。花面,本指女子飾面,這里指裝扮一副假面孔。

            嗜痂:

            謂怪僻的嗜好,天下都有。《南史·劉穆之傳》,謂南朝宋人劉邕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后世因稱乖僻的嗜好為“嗜癡”。這里用以比喻顛倒美丑、屈意逢迎的怪癖。舉,全。一轍,一樣。

            小慚小好,大慚大好:

            唐代韓愈《與馮宿論文書》:“時時應事作俗下文字,下筆令人慚,及示人,則人 以為好矣。小慚者亦蒙謂之小好,大慚者即必以為大好矣。”意謂世人喜歡虛假的迎合。慚,指曲意取悅別人,違背自己的本心。

            公然帶須眉:

            句意謂保持男子漢的本色立身行事,恥于媚俗諂世。須眉,胡須、眉毛,代指男子。

            彼陵陽癡子,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

            意謂真正才德之士,不被賞識,將無處傾訴他的委曲和悲痛。陵陽癡子,指春秋時楚人卞和,曾受封陵陽侯。卞和在楚山發現一璞玉,曾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都被視為石頭。卞和被誣欺誑,先后被刖雙腳。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荊山之下。楚文王使人問之。卞和曰:“臣非悲刖。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為誑,所以悲也。”楚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寶玉,稱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連城玉。價值連城的寶玉,指和氏璧。

            蜃樓海市:

            比喻虛幻世界。蜃,蛟類。舊說蜃能吐氣為樓臺,稱為“蜃樓”,也稱“海市”。實為一種因光線折射作用而出現的虛影,多現于海上或沙漠。此句以幻域否定現實。

            創作背景

            蒲松齡為了功名,從少年英姿考到雙鬢斑白,屢試不第,滿腔郁憤積與胸中不得泄,化為了《聊齋志異》奇文五百篇。在這部偉大的著作中,怨、恨、憤等處處可見,他的苦悶心態正是封建時代落魄文人的典型:對現實世界不滿,充滿了怨恨,但又抑制不住羨慕之情,內心難以平衡。

            所幸蒲松齡的苦悶雖由落魄而發,卻不以落魄為止,他在奇光異彩的《聊齋志異》中,為自己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理想王國。《羅剎海市》是展現蒲松齡理想王國構架的代表篇目。

            作品鑒賞

            1、文學賞析

            作者在這個故事里描述了兩個國度:一個是羅剎國,一個是龍的國度。故事中還刻畫了一個飄洋過海游歷了兩個國度而最后回歸故土的人物——馬驥。

            羅剎國是明清時期對(俄)羅斯的音譯舊稱,不過這里是一個虛擬的國度。在這個國度里美丑顛倒,越丑越是擔任高官要職,掌管朝政;越是美,越被看成妖怪。“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因此,越是不怕丑化自己的面目,就越是能得到重用,越是能取得高官厚祿。在這個國度里,容不得美的存在,墻是黑色,舞女貌如夜叉,音樂“腔拍恢詭”。馬驥以煤涂面,則人以為美,他唱靡靡之音,則“王大悅”。這是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揭露與諷刺,表現了作者心中的憤懣與不平。

            在龍的國度里,一切與之相反。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里環境優美,光明澄沏;這里人物美,宮殿美,花美、樹美、鳥美,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政治清明。這里重用的是賢士,看重的是文才,君仁臣忠,夫義妻貞。這毫無疑問是作者理想的寄托。作者一生郁郁而不得志,抱曠世之才,而屢試不中,所以他在“異史氏曰”中感嘆萬端,說這種理想只能“于蜃樓海市中求之耳”。

            貫穿故事始終的人物馬驥也是刻畫得十分成功的。作者在刻畫這個人物形象時不僅充分利用了故事情節和人物所處的故事環境,而且還利用了議論。

            故事一開始在介紹人物時,突出了三個方面:一是“美豐姿”,一是“喜歌舞”,一是有文才,這三點都為后面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作者借馬父之口插入了一段議論:“數卷書,饑不可煮,寒不可衣”。這就使得馬驥在向求厚利而不求功名的方向發展。他到羅剎國后,遇到的是一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的環境。開始他奇怪,驚異,但是漸漸地在他身上出現了“以煤涂面作張飛”的行為。這不是偶然的,他已經在接受丑的影響,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所以,當執戟郎勸他丑化自己的面目而去達到受重用、取“厚祿”的目的時,雖然他口頭上不同意,而實際上還是這么干了。那么,前面所引的一句議論實際上就是馬驥這時行動的思想基礎。因而他接著也“效自錦纏頭,作靡靡之音”,也以丑為美了。前面介紹他的“美豐姿”被否定,而他的“喜歌舞”在這里卻派上了這樣的用場。幸而遭人議論與被孤立,他才沒有向更深處滑去,又幸而他碰上了去龍宮的機會,才使他得以對自己進行一次再否定。在龍宮,被他父親說為“饑不可煮,寒不可衣”的文才得到重視,使他的名字“噪于四海”,也使他的精神為之振奮。在這一切都是美好的環境里,馬驥的心靈似乎也得到了凈化。作者借龍女之口又發表了一段議論,表達了對人生的感嘆,從更高的角度闡述了真正的愛情的含義。這一段議論促使馬驥這個人物形象向更為豐滿的方向發展。馬驥十分珍惜他和龍女的愛情,他為之守義撫兒,對龍女念念不忘,情深意切。

            但是,馬驥的未來如何,作者沒有說。馬驥回到了現實之中,現實是什么呢?異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蜃樓雖然可見,海市卻是難尋,這些作者就都留給讀者自己去想了。

            2、名家點評

            甘肅省檔案局原副局長 王少華:“《羅剎海市》是一篇內容表現豐富,藝術構思精巧的小說。在品格表現上通常被視為諷刺辛辣,意味雋永。”

            作家、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馬瑞芳:“《羅剎海市》之所以寫得好,是因為里面寄托了深刻的人生感慨。蒲松齡終生拼搏于科舉卻不得志,便借馬驥在大羅剎國的遭遇對現實做了漫畫式的強烈抨擊,“這個神異故事,不過是把現實人生放到哈哈鏡里而已。”[8]

            后世影響

            刀郎創作歌曲《羅剎海市》歌名和內容來自清代作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聊齋志異·羅剎海市》,這首歌從歌名到歌詞,再到編曲、演唱風格,都極具個性化和神秘色彩,引起了聽眾的熱烈解讀,也極大激發了網友們的想象力,歌曲的歌詞隱喻詼諧幽默,曲調復古婉轉,接地氣,受到大眾的歡迎。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杰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

            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蒲松齡生前,《聊齋志異》已引起周邊人們的興趣。《聊齋志異》刊行后,遂風行天下。在其后一個時期里,仿效之作叢出,造成了志怪傳奇類小說的再度繁榮。許多篇章不斷被改編為戲曲、電影、電視劇,影響是深遠的。《聊齋志異》還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齡為中國、為世界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羅剎海市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原文及翻譯07-31

          羅剎海市文言文翻譯及注釋07-31

          海市蜃樓原文及翻譯09-24

          海市蜃樓的原文及翻譯09-25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白話文08-01

          海市蜃樓文言文翻譯及原文09-24

          公輸原文及翻譯原文翻譯09-24

          《南史》的原文內容及原文翻譯01-03

          《誤認》的原文及翻譯09-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