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陵渡》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3-12-28 11:15:04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題金陵渡》原文及翻譯賞析

          《題金陵渡》原文及翻譯賞析1

            《題金陵渡》賞析

            【原文】

            題金陵渡——[唐]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注釋】

            金陵渡:南京過江的渡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附近。

            津渡:即西津渡,古代著名渡口,鎮江人俗稱“小碼頭”。“津”,渡水的地方。“津渡”,渡口的復義詞。

            小山樓:渡口附近的小樓,作者住宿之處。

            一宿:一一夜。

            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可:當。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星火:形容遠處三三兩兩像星星一樣閃爍的火光。

            瓜州:本名瓜州渡,一名瓜州村或瓜埠,是揚子江的一個砂磧,唐時為鎮,隔岸正對金陵。今屬江蘇六一合縣。又寫作“瓜洲”。鎮江對岸的瓜州在揚州市南,異地同名,距金陵渡較遠,肉一眼是看不到那么遠的燈火的,當不是詩人所指的瓜州。

            【翻譯】

            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樓里,客愁滿懷,一一夜不能入眠。落潮的.夜江沉浸在西斜的月光里,隔岸幾點星火閃爍的地方應該是瓜州吧?

            【賞析】

            張祜(約782—852年),字承吉,南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一作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人。元和、長慶中,深為令狐楚所知。張祜自草薦表,錄新舊詩三百首進獻,希望能在中書門下供職。到京城后為元稹所抑,因此寂寞而歸,處士終身。退隱之后張祜生活頗為放浪,是一個“狂生”而兼欲為俠客之人。其詩聞名于世,《全唐詩》存其詩一卷,《題金陵渡》即是借夜景寫客愁的千古名篇。

            “金陵津渡小山樓”,詩人起筆即交代了客居之地點,輕一盈,平白,自然,然而蘊含卻頗為深厚,這“小山樓”看似信筆拈來,但細細品之,它既是詩人羈旅夜宿之所,又是詩人客愁發端之地。

            “一宿行人自可愁”,直接抒寫“行人”的一一夜未眠之愁緒,愁情表敘自然真切。“一宿”,一一夜,即整個夜晚。“行人”,指羈旅于“小山樓”的詩人自己。“自可愁”,詩人為何要感發愁緒呢?這就是這首詩的妙處所在,這“自可愁”三個字平淡、自然,不著痕跡地將詩作要描寫的下文內容很自然地牽引了出來,同時又將讀者引入了真正精彩的妙境,那便是:“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斜月”,點明了“潮落”的時間,在這夜深月斜的沉寂的靜夜里,詩人由江水的潮起潮落,由遠處“瓜州”的“兩三星火”,引發了心中綿綿不盡的的鄉愁。

            藝術結構匠心獨運,以“愁”貫穿全篇,溶江、月、燈火于一爐。這首杰出的抒寫客愁之作,將江、月、燈火等自然景觀以一“愁”字巧妙串連,環境空靈,主題鮮明,神韻悠遠。

          《題金陵渡》原文及翻譯賞析2

            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1、金陵:南京。

            2、津渡:渡口。

            3、瓜州:今江蘇邗江縣南邊。

            韻譯

            在鎮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樓,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憂愁。

            月光西斜的時候江潮剛剛退落,隔岸幾點星火閃爍可能是瓜州?

            評析

            詩寫偶見的江上清麗夜色。首句點題,次句抒發感慨;三、四句寫因懷愁而難眠,推窗遠望,斜月朦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閃爍。全詩畫面清麗宜人,但卻難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懷才不遇落拓

            失意之情。有人以為是寫鄉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確實難斷。我們暫且欣賞這清美寧靜的夜景吧。

          《題金陵渡》原文及翻譯賞析3

            《題金陵渡》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題金陵渡》翻譯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樓,輾轉難眠心中滿懷旅愁。

            斜月朦朧江潮正在下落,對岸星火閃閃便是瓜洲。

            《題金陵渡》注釋

            1.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附近。

            2.津:渡口。

            3.小山樓:渡口附近小樓,作者住宿之處。

            4.宿:過夜。

            5.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6.可:當。

            7.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8.星火:形容遠處三三兩兩像星星一樣閃爍的火光。

            9.瓜州:在長江北岸,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部,與鎮江市隔江相對,向來是長江南北水運的交通要沖。

            《題金陵渡》作者簡介

            張祜(hù)(約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臺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

            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題金陵渡》作品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交代詩人夜宿的地點,點出詩人的心情;后兩句實寫長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襯托出詩人孤獨落寞的羈旅情懷。全詩緊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燈火(漁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貫穿全篇,詩旨甚明,神韻悠遠,在藝術結構方面更是獨具匠心。

            “金陵津渡小山樓”,此“金陵渡”在鎮江,非指南京。“小山樓”是詩人當時寄居之地。首句點題,開門見山。“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輕靈妥貼,“可”當作“合”解,而比“合”字輕松。這兩句是引子,起筆平淡而輕松,接著便很自然地將讀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詩人站在小山樓上遠望夜江,只見天邊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團漆黑的夜江之上,本無所見,而詩人卻在朦朧的西斜月光中,觀賞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極,既有景,又點明了時間——將曉未曉的落潮之際;與上句“一宿”呼應,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與第二句自然地溝連。詩人用筆輕靈而細膩,在精工鏤刻中,又不顯斧鑿之跡,顯得渾然無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背景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詩人不由隨口吟出:“兩三星火是瓜洲。”將遠景一點染,這幅美妙的`夜江畫也告完成。試看“兩三星火”,用筆何其蕭灑空靈,動人情處不須多,“兩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宜乎以少勝多,點染有致,然而也是實景,那“兩三星火”點綴在斜月朦朧的夜江之上,顯得格外明亮。那個地方“是瓜洲”。這個地名與首句“金陵渡”相應,達到首尾圓合。此外,這三字還蘊藏著詩人的驚喜和慨嘆,傳遞出一種悠遠的情調。

            這是詩人漫游江南時寫的一首小詩。張祜夜宿鎮江渡口時,面對長江夜景,以此詩抒寫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現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涼。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美妙如畫的江上夜景描寫得寧靜凄迷,淡雅清新。

          【《題金陵渡》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題金陵渡》古詩原文及鑒賞08-31

          金陵五題·并序原文翻譯賞析05-22

          金陵五題·并序原文翻譯及賞析09-18

          金陵圖原文翻譯及賞析01-27

          《金陵圖》原文及翻譯賞析05-19

          金陵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09-25

          金陵圖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金陵懷古原文賞析及翻譯12-19

          金陵圖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 |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1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免费视频69国产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