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4-27 08:10:16 煒玲 古籍 我要投稿

          《秋閨思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閨思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秋閨思二首》

            朝代:唐代|作者:張仲素|

            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

            夢里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譯文/注釋

            譯文

            斜月透進碧紗窗照進來,月色下顯得周圍都光線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環繞,更有秋蟲悲鳴,淚水沾濕了衣襟。

            在夢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關寨,可是卻始終不知哪條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靜,空中沒有云朵,聽著時斷時續的鴻雁聲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給丈夫寄些衣服,問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現在又軍隊正在轉移(這衣物該寄到何處)。

            注釋

            (1)藹:古同“靄”,云氣。

            (2)寒螀:即“寒蟬”,蟬的一種,比較小,墨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秋天出來叫。漢·王充《論衡·變動》:“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此處借指深秋的鳴蟲。

            (3)金微:金微山,即今阿爾泰山,是當時邊關要塞所在。

            (4)征衣:出征將士之衣。

            (5)鴻聲:鴻雁鳴叫的聲音。古有鴻雁傳書一說。

            (6)居延:居延是中國漢唐以來西北地區的軍事重鎮。東漢有居延屬國。據《元和郡縣志》:居延海在甘州張掖縣東北(今屬內蒙)。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約17千米處。地處中央戈壁弱水三角洲。東鄰巴丹吉林沙漠北緣,西界馬鬃山地,南通河西走廊,北近中蒙邊界。

            全文賞析

            第一首詩開頭二句寫思婦醒時情景,接著寫她的夢境,乃倒裝寫法。

            她一覺醒來,只見斜月透進碧紗窗照到床前,環境如此清幽,心頭卻無比寂寞,更有那秋蟲悲鳴,催人淚下;她的淚水早已沾濕了衣襟。

            剛才在夢里,分明地見到關塞了。那“關塞”正是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因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來。

            詩人以飽蘸同情之淚的筆觸,寫出了思婦的一片癡情。

            第二首詩寫思婦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靜無云,她聽到鴻聲時斷時續。鴻雁,向來被認為是替人傳遞書信的,因此,她便由鴻聲而想到要郵寄征衣,但寄到哪兒去呢?本想寄到遙遠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誰料想,如今那兒又在移軍。怎么辦?真叫人愁緒萬端,寢食不安。

            用字特點

            二首均有聲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講究。

            如用一“藹”字,表現月光深暗,創造氛圍。

            如用一“靜”字,顯示夜空的冷寂,并襯托出下面的“鴻聲”清晰,女主人公則惟聞此聲,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滿腔心事。

            寫作背景

            初、盛唐時,國力強盛。詩歌里洋溢著高昂、樂觀情調。中唐詩的基調開始轉為低沉了。就這兩首詩而論,從閨中思婦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邊關動亂不寧的影子。

            從風格方面來看,盛唐氣象,往往貴在雄渾,一氣呵成。而中晚唐作品則講究用意用筆的曲折,以耐人尋味見長。象這二首中,“夢里”句是一折,“不知”,又是一折,如此回環曲折,方將思婦的心情極細致地表達出來。“居延城外”句亦是曲折的寫法,出乎讀者意料之外。但如此一轉,便加深了主題,豐富了內涵。

            名家點評

            胡應麟《詩藪》:張仲素《秋閨思》“夢里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皆方龍標不甚遠。

            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道破深意,溫柔敦厚,不怨不怒,深得風人之體。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敖英曰:王少伯《閨怨》、張潮《江南行》、王駕《古意》、張仲素《秋閨思》,皆溫柔敦厚,不怨不怒,深得風人之體。

            邢昉《《唐風定》:晚唐絕句愈工愈淺。近此獨空,淡有遠神。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二詩繾綣有情,含思婉至。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二詩詠秋閨憶遠,皆以曲折之筆寫之。第一首靜夜懷人,形諸夢寐,常語也。詩乃言關塞歷歷,已見夢中,迨欲身赴郎邊,出門茫茫,何處是金微之路,則入夢徒然耳。第二首言欲寄相思。但憑尺素,亦常語也。詩乃言秋夜聞雁聲,感雁足寄書之事,方欲裁箋,而消息傳來,本住居延,又移軍他去,寄書不達,情益難堪矣。唐人集中多詠征夫思婦,宋以后頗稀,殆意境為前人說盡也。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兩詩首二句皆寫秋,三四句皆寫閨情。

            其一

            楊慎《升庵詩話》:即《卷耳》詩后章之意也。

            凌宏憲《唐詩廣選》:胡元瑞曰:此詩與下首結語,皆去龍標不遠。

            黃叔燦《唐詩箋注》:言有夢尚不得到,用意更深一層。

            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翻用“夢中不識路”句,愈形金微之遠(末二句下)。

            吳瑞榮《唐詩箋要》:晚唐絕句,愈工愈淺近,此詩獨空澹有遠神。

            其二

            吳昌祺《刪訂唐詩解》:唐汝詢曰:秋色感人而音息終不能達者,以屯戍之無定也。

            黃叔燦《唐詩箋注》:戍無定所,消息難憑,感北雁之南征,悲寒衣之莫寄,秋天夜水,閨思情長。有風人之旨,亦太白、少伯之遺。

            吳瑞榮《唐詩箋要》:盛唐風骨。“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異曲同情。委曲苦衷,讀之如見王少伯,后惟繪之得其遺響。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詩有一字訣,曰厚。偶詠唐人“夢里分明向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欲寄征鴻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便覺深曲存味。今人只說到夢見關塞,托征鴻問消息便了,所以為公共之言,而寡薄不成文也。

            作者簡介

            張仲素(約769~819),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憲宗時為翰林學士,后終中書舍人。其詩多為樂府歌詞,以寫閨情見長,語言上十分清婉爽潔,悠遠飄逸,少有庸作;題材上以寫征人思婦的居多,也有描寫宮樂春旅的作品。《全唐詩》錄其詩三十九首。

          【《秋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秋閨思二首原文,翻譯,賞析08-12

          秋閨思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點絳唇·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11-06

          點絳唇·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6-13

          點絳唇·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2-02

          點絳唇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8-05

          點絳唇·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12-01

          桂殿秋·思往事原文翻譯及賞析03-24

          桂殿秋·思往事原文翻譯及賞析(推薦)12-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 久久国产综合91 | 亚洲精品影视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亚州成a人在线观看日本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