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譯、賞析 推薦度:
-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譯賞析 推薦度:
-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記得曾經(jīng)做過的古詩詞鑒賞,古詩詞鑒賞,就是對古詩詞進(jìn)行分析,從單純的字、詞到句子的翻譯解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內(nèi)涵。你還會做古詩詞鑒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逢入京使
朝代:唐朝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東望家鄉(xiāng)路程又遠(yuǎn)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但無紙筆,請告訴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注釋
(1)選自《岑參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長安的使者。
(2)唐代詩人。曾任嘉州(現(xiàn)在四川樂山)刺史。
(3)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yuǎn)。
(5)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這里是沾濕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
(6)憑:托,煩,請。
(7)傳語:捎口信
賞析:
根據(jù)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此詩作于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途中。這是岑參第一次遠(yuǎn)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guān),奔赴安西。
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作者簡介
【詩人簡介】
岑參(cén shēn)(約715年—770年),漢族,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去世之時56歲。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xiàn)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人物生平】
岑參(cén shēn)(715?~770),唐代邊塞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唐朝南陽(今屬河南)人,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長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xí)x州刺史。
岑參10歲左右,父親去世,家境日趨困頓。他從兄屬學(xué),九歲屬文。十五歲山居嵩穎,刻苦學(xué)習(xí),遍讀經(jīng)史,奠定學(xué)業(yè)基礎(chǔ)。20歲至長安,獻(xiàn)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寶三載(744),登進(jìn)士第,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及第前曾作《感舊賦》,敘述家世淪替和個人坎坷。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zhèn)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初次出塞,滿懷報國壯志,想在戎馬中開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寶十載,回長安,與杜甫、高適等游,深受啟迪。十三載,又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報國立功之情更切,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安史亂起,岑參東歸勤王,杜甫等推薦他為右補(bǔ)闕。由于"頻上封章,指述權(quán)佞"(杜確《岑嘉州詩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滿一月,貶謫虢州長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庫部郎中,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罷官后,東歸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歲。
【詩歌特色】
岑參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志、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岑參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在盛唐時代,他寫的邊塞詩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筆下,在大唐帝國的偉大力量面前任何敵人都不能成為真正的對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寫士兵們的出色奮斗和艱苦犧牲,他要寫的是橫在戰(zhàn)士們面前的另一種偉大的力量,那就是嚴(yán)酷的自然。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雪夜風(fēng)吼、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huán)境,在詩人印象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zhèn)ッ谰啊H鐩]有積極進(jìn)取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很難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只有盛唐詩人,才能有此開朗胸襟和此種藝術(shù)感受。
岑參以好奇的熱情和瑰麗的色彩表現(xiàn)塞外之景。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將西北荒漠的奇異風(fēng)光與風(fēng)物人情,用慷慨豪邁的語調(diào)和奇特的藝術(shù)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別具一種奇?zhèn)邀愔馈M黄屏艘酝魇妼戇叺乜嗪褪孔鋭诳嗟膫鹘y(tǒng)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nèi)容范圍。
【詩詞評價】
岑詩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藝術(shù)上氣勢雄偉,想象豐富,夸張大膽,色彩絢麗,造意新奇,風(fēng)格峭拔。他擅長以七言歌行描繪壯麗多姿的邊塞風(fēng)光,抒發(fā)豪放奔騰的感情。唐人杜確編有《岑嘉州詩集》,后人集據(jù)此演變。今人陳鐵民、侯忠義有《岑參集校注》。事跡見杜確《岑嘉州集序》、《唐詩紀(jì)事》、《唐才子傳》。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
岑參的詩歌,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征,這和高適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缺乏高適詩中那種對士卒的同情。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出身和早年經(jīng)歷和高適不同。
岑參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邊塞詩顯出奇情異采的藝術(shù)魅力。他的詩,形式相當(dāng)豐富多樣,但最擅長七言歌行。有時兩句一轉(zhuǎn),有時三句、四句一轉(zhuǎn),不斷奔騰跳躍,處處形象豐滿。在他的名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等詩中,從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學(xué)習(xí)。
杜確《岑嘉州詩集序》說他的詩“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xí)焉”。可見他的詩當(dāng)時流傳之廣,不僅雅俗共賞,而且還為各族人民所喜愛。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稱贊過他的詩。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更說他的詩“筆力追李杜”(《夜讀岑嘉州詩集》)。評價雖或過當(dāng),岑詩感人之深卻可以由此想見。
可是他出生在這樣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對他一生的生活、思想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歷代的評論家認(rèn)為岑詩俊逸悲壯,我們對這四個字反復(fù)玩味,其實就是熱衷功名,勇于進(jìn)取,和全身遠(yuǎn)禍,遁蹤山林這兩種思想矛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反映。這一對矛盾自始至終地貫穿在詩人岑參的一生中。這種江湖魏闕的思想矛盾,在唐代詩人中是具有普遍性的。超逸豪邁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亦不例外,他一方面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而另一方面卻多次上書州官,以毛遂自比,《與韓荊州書》說:“而今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岑參在詩歌中反映出來的心情,不僅受家庭影響,亦有其社會基礎(chǔ)。
【歷史記載】
唐,杜確《岑嘉州詩集序》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三》
《文獻(xiàn)通考·卷二百三十一·經(jīng)籍考五十八》:《岑參集》十卷
【紀(jì)念館】
岑參紀(jì)念館位于荊州市,經(jīng)過修葺布展的岑參紀(jì)念館全新亮相,干凈整潔的大廳里陳列著68幅書畫作品,岑參紀(jì)念館由省市區(qū)文化局下?lián)?0萬元、岑河鎮(zhèn)人民政府籌資30萬元修建而成。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譯賞析03-20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11-16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譯、賞析10-12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賞析12-17
[實用]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11-16
岑參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08-17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3-21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5-30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