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04-12 16:09:54 古籍 我要投稿

          《春日》原文、譯文及賞析

          《春日》原文、譯文及賞析1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春日》原文、譯文及賞析

            杜荀鶴〔唐代〕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譯文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出沙沙面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面上。嶺頭的梅花已經凋謝,現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卻又結成寒冰。要把馴養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結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后,松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注釋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結無聲。散:飄散,指空中的雪。凝:凝結、凝聚,指飄落后的雪。重妝蕊:指雪凝結在花謝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開放了一樣。巖水: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鹿兒:馴養的小鹿。獵客:打獵的人。鼎:古時一種炊器,多為三足兩耳的青銅制品。僧:和尚。膏雨:滋潤土地的雨水。功力:功能,功勞。莓:植物名,果實小,花托球形。苔:植物名,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生在潮濕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了日&quo地;、“山中&quo地;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了雪景圖。

            首聯第一句寫了雪落竹叢,“無聲”之中仿佛“有聲&quo地;,把了雪的那種溫柔,纏綿和細密,寫的'惟妙惟肖,韻昧很濃。首聯第二句寫了雪的“霏霏漠漠&quo地;及其“散”、“凝”的形態,把雪花密而無聲的那種狀態寫的十分逼真,“散”和“凝”這一組反義詞同時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從狀態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點,矛盾而又統一,這樣的雪才富有特色。

            頷聯,第三句中的“重妝蕊&quo地;,“妝蕊”本就是用苔描寫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對的卻是雪白u凈的雪花,冬天剛剛過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這里點睛一筆,生動地再現了了雪綴滿枝頭,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與“忽如一夜了風苔,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千古名句有異曲同同之效。第四句中的“卻結冰&quo地;,寫出了了雪帶苔的了寒,連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結冰,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的天氣狀況,為當時景色的大環境坐下了鋪墊,不得不說,作者在詞語的拿捏,內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同的。

            頸聯,第五、六兩句則是平鋪直敘地描寫了了雪中的人事活動:系鹿防獵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鄉家活動,卻在這里賦予了雪景的一種動感,動靜結合,從樸實中見真感情,使整篇詩欣賞起苔更富有真實感,同時也增強了詩歌的可讀性,充分體現了山村農家的特點,詩中所描繪的這幅了日雪景也因這生動的農家描寫而顯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聯寫了雪滋潤萬物的功力可以與了雨相等,給山間松徑帶苔一片生機。了雨素苔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贊美,而此處,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個字將了雪對大地做的貢獻直接提升到了與了雨等價的高度,表達了作者對了雪的無盡喜愛與贊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徑”和“莓苔”兩個意象將了雪所作的貢獻具體化,正是因為了雪的滋潤,這兩種植物才會“又一層”,更加有力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在此處,也可見作者邏輯之嚴謹,思維之緊密。全詩以寫景為主,雖無華麗之辭藻,卻有真實之感情,形象生動地再現了了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閑適、淡泊的特色,全詩讀苔朗朗上口,讀者細細品味之時,腦袋中就能浮現出那樣一番雪景,雪景無限風光,著實令人神往。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春日》原文、譯文及賞析2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出自北宋詩人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春日》,詩先從晚上的雨寫起。有了晚雨,放晴后的清晨便不同于一般的清晨,詩人的心情也就因之而格外開朗,對景物便充滿了愛護與欣賞。這時候,呈現眼前的是經過雨洗的碧瓦,格外蒼翠,閃動著濕潤的光芒;更可愛的是花:芍藥花殘留著雨珠,薔薇花嬌柔地斜倚著。詩隨著詩人的心情用上了擬人化手法,于是花草也顯得多情善感,表現得十分細膩。

            作品原文

            春日

            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作品注釋

            1.選自《淮海集》。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

            2.絲,喻雨。

            3.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4.霽(ji)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陽光。霽:雨后放晴。

            5.參差:高低錯落的樣子。

            6.芍藥:一種草本植物,這里指芍藥花。

            7.春淚,雨點。

            作品譯文

            昨夜里輕輕的雷聲攜帶來了一夜的綿綿細雨,晨光里琉璃綠瓦上反射的浮光陰暗不一。多情的芍藥上雨珠點點似春天在含淚欲滴,經歷了雨的薔薇花在朝陽中躺在嫩枝上。

            作品賞析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艷嫵媚。這里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好雨知時節”,在一夕隱隱春雷的召喚下,它“隨風潛入夜”,它“潤物細無聲”。雷是“輕”的,雨如“絲”般,春雨的特色詩人只用兩個字就揭示出來了。

            那碧綠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凈凈,晶瑩剔透,猶如翡翠,瓦上還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輝映下,浮光閃閃,鮮艷奪目,令人心曠神怡——這是第二句所寫的美景。

            最妙的是后兩句,詩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對仗,確實是美不勝收。與杜甫的春望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白筆下“一枝紅艷露凝香”,白居易筆下剛出浴的“侍兒扶起嬌無力”的楊妃,和第三句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雨后的芍藥,猶如多情的少女,淚光閃閃,含情脈脈。

            最后一句令人想起《紅樓夢·史湘云醉眠芍藥銦》那段描寫:湘云“業經香夢沈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這醉臥中渾身灑滿落花的史湘云,情思綿綿,百媚千嬌,多像“無力薔薇臥曉枝”。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縣)人。北宋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蘇軾薦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徏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長于議論。生平詳見《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春日》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春日的原文及譯文賞析12-06

          春日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01-20

          《春日》原文及譯文07-15

          秦觀《春日》原文及譯文09-09

          朱熹春日原文及譯文06-22

          春日原文及賞析07-29

          春日原文及賞析07-31

          春日原文及賞析03-17

          汪藻《春日》原文及譯文03-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