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5-23 09:36:54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7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柔軟、堅硬、光滑、粗糙的感覺。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一個紙盒,上面挖一個小洞(大小能保證幼兒把手伸進里面并能從里面拿出東西)。

            2.紙盒內放入海綿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數量與幼兒人數基本相等。

            活動過程

            1.猜猜寶貝。

            ――教師出示神奇的百寶箱。這是一個神奇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請你們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寶貝呢?

            2.摸摸百寶箱。

            ――鼓勵幼兒上來摸一摸,并告訴大家自己摸到的寶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覺怎么樣。

            ――把這個寶貝拿出來讓別的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這是一件什么寶貝?有什么用?

            ――請幼兒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寶貝,想出多種玩的方法。

            ――鼓勵幼兒互相交換觀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們的特點。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活動過程中主動地觀察、分類、比較、推斷、排除、預測,樂于和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三個桌子,16位幼兒,1個小桌子。

            活動過程

            一、讓孩子接觸不能打開的盒子,區別盒子里有否東西,說說理由。

            1、教師:這些暫時不能打開的盒子里有東西嗎?去試一試,把盒子分成有和沒有裝東西的兩類。

            二、讓孩子再次接觸不能打開的盒子,用自己的推斷通過排除法找出盒子里所裝的東西。

            1、教師:這些暫時不能打開的盒子里到底裝著什么呢?請再次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2、請你選出一樣確認不在盒子里的物品,說出你的理由。

            三、讓孩子第三次接觸不能打開的盒子,盒子里曾經裝過什么?

            1、教師:大家通過探索知道了每個盒子里裝的是球。那么,盒子里曾經裝過什么呢?請你再上來觀察、探索一下。

            2、教師:你認為盒子里曾經裝過什么呢?

            四、打開幼兒認為沒有裝東西的盒子,拓展經驗。

            1、教師:盒子里真的沒有東西嗎?可能會有什么?

            2、教師逐一打開三個盒子,拓展孩子經驗。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科學活動:墨水在紙上跑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學習比較并簡單的記錄實驗結果。

            3、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重點難點

            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活動準備

            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紅墨水、

            水槽、夾子、放大鏡

            活動過程

            1、出示四種紙張引出活動。

            (1)請幼兒摸一摸、撕一撕感受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的不同。

            (2)請幼兒憑經驗說說如果再這些紙張上滴上水滴會發生什么現象。

            2、實驗驗證看看哪些紙張可以吸水哪些紙張不吸水。

            (1)幼兒分組操作分別在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滴上水滴。

            (2)教師小結: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的滲透進去了,這些紙是會吸水的;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這些紙是不吸水的'。

            (3)結合剛才通過不同感官對不同紙的了解,說說吸水的紙和不吸水的紙有哪些不同。

            3、紙的大考驗。

            (1)提出問題引出幼兒實驗:如果在吸水的紙上(宣紙和衛生紙)滴一滴墨水,哪種紙上的墨水最先暈開呢?

            (2)幼兒討論后自行操作。

            (3)幼兒用放大鏡看看,觀察比較最快暈開的紙有什么特征。

            (4)幼兒講述實驗結果和發現。

            (5)教師小結:不同的紙縫隙大小不同,所以水在紙上擴散的速度也不一樣。

            4、發現隱藏的顏色

            (1)在長條餐巾紙的一端分別涂上藍色、橙色、紫色,將紙的另一段放在水里,觀察餐巾紙會有什么變化。

            (2)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紙會吸水是因為水會沿著紙的小縫隙往上爬,也就是毛細現象。同樣,利用毛細現象,也能讓顏料里混合的顏色分開。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6以內的實物,說出總數。

            2、能按數量匹配相應實物,會用圓點或圓圈表示數量。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的數學”,勾線筆,用于表示數量的圓片。

            每個幼兒帶一張全家福照片,教師也準備一張全家福的照片。

            活動重點:

            學習手口一致點數6以內物體并說出總數。

            活動難點:

            能按數量匹配相應實物,會用圓圈表示數量。

            活動過程:

            1、觀察全家福照片

            教師介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照片上有誰?

            數數、說說有幾個人?

            教師示范用圓片表示。

            2、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誰能告訴我照片上有誰?

            照片上有幾個人?

            請用圓片表示。

            先集體再請個別幼兒介紹并操作給大家看。

            集體糾正操作不對的幼兒。

            3、幼兒操作聯系“我的數學” 中的“全家福”。

            教師示范怎樣完成操作。

            請幼兒數數,每個相框里有幾口人?在下面的方框里畫上相應的圓圈。

            4、教師、家長一同檢查幼兒的作業。

            活動反思:

            社會上的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是不學什么東西的,就吃吃、睡睡、玩玩的,他們對小班的看法更是說小班就是來讓老師看看的,那么為了讓家長們了解在我們幼兒園孩子們都在學些什么東西,我們組織了這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在家,家長們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最棒的,他們也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是最棒的,很難一是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因此這次活動我們選擇的數學活動,目的首先是讓家長了解我們幼兒園也是教數學的,只是教的方式和家長的不太一樣,另外也是讓家長在活動中發現自己孩子在班級中所處的位置,以便家長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個大環節,手口一致的點數,數與量的食物匹配,用符號表示數量,其中以一個環節手口一致的點數對幼兒來說沒有太大的問題,他們都完成得很好,在數與量的匹配環節,大部分孩子也能順利完成,只是有些孩子會把雪花片放在人物的上面一一對應,我想我們也應該允許孩子的不同學習方式,畢竟孩子的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是,最后一個環節,用圓圈表示他家有幾口,孩子們完成得不太理想,這說明孩子的抽象孩子比較弱的,這可能和孩子的年齡有關,小班的孩子所處的是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也可能是因為孩子這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還不能完全消化,需要多次練習才能掌握。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出生的過程

            2、了解《小雞出殼了》故事情節,并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對話。

            3、激發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母雞、小雞、雞蛋頭飾,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

            2、小雞出殼及雞媽媽領著雞寶寶在田野的自制課件

            3、《母雞進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老師和孩子們隨著《母雞進行曲》進活動室,幼兒跟著老師做動作。

            一、出示小雞,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伙伴(師出示小雞),看,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雞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渾身毛絨絨的。"老師再很神秘的問:"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嗎?"讓孩子們自由議論。這時老師再出示雞蛋,說:"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教師介紹小雞孵化的過程)。在這21天的孵化過程中,雞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進入下一環節.

            二、按順序出示幻燈片,了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圖,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蛋殼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然后老師再問:"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接著出示第二幅圖,再引導孩子與第一幅圖進行對比觀察,說出雞蛋里面的變化。依次進行,直到出示完小雞出殼了的最后一幅圖。

            三、出示雞媽媽領著雞寶寶的課件,配樂欣賞故事

            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們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雞寶寶們快活的抖抖黃絨絨的毛,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

            "這是青草。"

            "青草是什么?"

            "青草嘛,是讓我們踩著走路的。"

            "哦,那個圓點點是什么東西?"

            "那是露珠。"

            小雞頭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媽媽,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蟲的味道還要好呢!來跟著媽媽去找吧。"

            小雞跟著雞媽媽,"悉沙悉沙"踩著青草。它多神氣,生下來就會走路,還會唱歌:"嘰嘰嘰嘰!"它是在唱:"媽媽呀,我真快樂!"

            欣賞完故事后,老師再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雞媽媽和小雞的對話。

            四、師幼游戲"小雞出殼",結束活動。

            老師帶著母雞頭飾,胳膊帶著用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扮演雞媽媽,幼兒帶著雞蛋頭飾扮演蛋寶寶,模仿母雞孵蛋的過程。幼兒隨著老師的口令和翅膀的動作,完成小雞出殼的過程。最后老師說:"哇,寶寶們都出來啦,跟媽媽找青蟲去,嘰嘰嘰嘰…"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糖在水里會慢慢變小慢慢消失,水會變甜。

            2.愿意探索發現不同的糖在水里的變化,并愿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發現。

            3.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對探索性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溫開水大量。

            活動過程:

            一、探索性話題引起幼兒討論。

            提問:

            1.小朋友,你們吃過糖嗎?喜歡吃嗎?

            2.請你說說糖在嘴巴里會怎樣?(變甜、變小等)3.請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會怎樣呢?

            二、做試驗證實幼兒的推測。

            1. 教師:糖放到水里到底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吧。

            老師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適量的開水,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

            (1)看一看,糖發生什么變化了?(變小)

            (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剛剛還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現在會變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兒猜測回答后請個別幼兒上前品嘗糖水,并把自己品嘗的結果告訴大家。

            教師小結:糖在水里會變小,慢慢的沒有了,水會變甜。

            三、集體操作,觀察糖在水里的變化。

            1.幼兒人手一粒糖一杯溫開水操作觀察提醒幼兒注意不把水潑掉,提醒幼兒有耐心。

            2.集體品嘗糖水。

            第一次討論意見:

            1.教師在提問的設計,提問的時機上需不斷改進。

            2.有幼兒提出糖為什么會化時,應該讓幼兒對這個問題作出猜測,激發探索的欲望。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體驗風無處不在的樂趣。

            2.知道風是因為空氣的流動形成的。

            3.能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用各種方法來造風。

            活動準備:

            1. 材料:電風扇、不同材質的紙(如硬紙片、報紙、卷紙)、塑料袋、氣球、布料;折紙用紙。

            2. 幼兒經驗準備:小風扇兒歌及游戲。

            活動過程:

            一、站到戶外讓幼兒感受風。

            二、自由的尋找風

            三、說說風

            四、幼兒大膽思考,用各種材料制作出風。

            活動延伸:制作風車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結束后,我會組織幼兒互相交流。幼兒用自己的操作經驗向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和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通過交流,幼兒不僅向別人介紹了自己的制作風的方法,還能從別人那里得到啟發;這樣,不僅發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空間。最后教幼兒一首兒歌《我會制造風》,這樣不僅突出了活動的主題,還鞏固了幼兒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幼兒對制造風的印象。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7篇】相關文章: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模板6篇05-14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模板10篇05-05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匯編7篇05-11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匯編五篇05-18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5-16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9篇05-19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5篇05-10

          【實用】科學教案模板匯編6篇05-09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4篇05-04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8篇04-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