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教案

          時間:2022-06-03 10:26:17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戶外活動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戶外活動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戶外活動教案三篇

          戶外活動教案 篇1

            跳圈比賽

            教學目標:

            1.學會立定跳遠,要求雙腳一起起跳。

            2.發展幼兒踝關節的靈活性。

            3.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團隊意識,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教學準備:

            大小適中的圓圈6個。

            活動過程:

            1.做準備運動,活動身體,老師帶領幼兒做一些簡單的肢體運動,作為活動前的熱身運動,以便活動的展開。(扭扭腰部,壓下腿,伸伸胳膊)

            2.教幼兒立定跳遠的動作。(雙腳與肩同寬,兩臂前后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后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后擺。起跳時候,雙臂由后向前上方擺動,向前騰空。落地緩沖)

            注意:起跳時候用力蹬地,起跳的時候跳高一點,著地時候記得稍微蹲下,緩沖一下。幼兒動作沒必要做太標準,主要是注意雙腿分開遇見寬,雙腿一起起跳。

            3.跳圈比賽。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條隊,然后分兩組進行比賽,兩隊為一組,相對站立,中間擺放三個小圈。老師法令開始,先由一邊的幼兒排頭分四次跳躍,一次一個圈,由圈的一頭跳到另外一頭,然后由他對面的小朋友跳回來,完成跳躍的小朋友自覺的排到對末尾。兩組人數一樣多,先跳完的一組獲勝。

            活動總結

            總結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提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小組獲勝的原因,告訴幼兒要有團隊精神,只有團隊協作才能取得勝利。

          戶外活動教案 篇2

            階段目標:了解河南人的性格。1.方言導入:

            (一)通過模仿河南話,了解河南話的特點。學生模仿一句河南話。

            1.師生問好

            師:“剛才咱們的問好講的是普通話,那現在我說一句話,你們猜猜我是哪兒的人?

            用河南話說“大家好”

            生:“河南話!

            2.師:“中,俺家的孩子真棒!這是哪的話。俊

            生:“也是河南話。”

            3.師:“那咱們說兩句河南話吧。師帶學生說“中,俺家的孩子真棒!”

            師:“你們學的真是惟妙惟肖。”

            設計意圖:通過河南方言的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ǘ┛偨Y河南人的性格特點。

            1.師:“你們聽得出來嗎,河南話有什么特點?”

            生:“豪放,豪爽!

            2.師:“是啊,河南人說話和他們的性格一樣豪爽!”

            2.感受歌曲

            階段目標:找出歌曲中的7音,讓學生了解河南民歌的風格特點。

            (1)聆聽河南民歌《編花籃》,感受歌曲的情緒。師板書寫課題,學生談感受

            1.師:“那咱們聽聽河南民歌中是不是也體現了剛才你們說的那些性格,今天,咱們學習一首河南民歌《編花籃》,說一遍!

            生:“編花籃”

            2.播放音樂,聆聽后,師:“說說你們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高興,豪放!

           。2)師范唱歌曲,學生評價,并激發學生演唱的興趣

            1.師:“我也很喜歡這首歌,我特想給你們唱一段,怎么樣?”

            范唱后,師:“我唱的怎么樣?哪唱的好?”

            生:“表情好,吐字清楚。”

            師:“我唱的有河南味兒嗎?”

            生:“有!

            師:“你們知道河南在我們國家什么位置嗎?”

            生:“黃河以南。”

           。ㄈ┝私夂幽现性貐^的相關音樂文化

            2.師:“對,河南是我們國家的中原地區,在過去呀,河南話就是我們的普通話。哎,那咱們也

            用河南話說說歌兒里的詞兒吧?”

           。4)學生模仿演唱歌曲第一句,體會河南方言的語調和民歌旋律一樣

            師先帶生用河南話讀“編編編花籃”,再唱“編編編花籃”

            1.師:“你們說,這個“編編編花籃”讀的和唱的像不像。俊

            生:“像!

            師:“這是民歌的一大特點。就是方言的語調和民歌的旋律是一樣的!

           。ㄎ澹└惺7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指導學生做一下練習

            1.師用手比劃唱“編編”,

            師:“編”有個什么?”

            生:“有個小彎兒、”

            2.師:“那咱們聽聽這個小彎兒是怎么來的,秘密在這呢!保◣煆椙71,生聽)

            3.師邊彈邊問學生:“這小彎兒出來了嗎?這個小彎兒是哪個音?”

            生:“7”

            師:“有了7,河南味兒就出來了。71也是河南民歌的特點,咱們在五線譜上找找7的位置吧!

            4.師先帶生唱12356無聲調式音階,并問學生12356在民歌中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

            5.加上7之后,唱六聲調式音階,介紹7是變宮音,師唱歌曲最后一句樂譜,

            師:“結束音落在哪個音上了?”

            生:“1”

            師:“叫什么調式?”

            生:“六聲宮調式!

            6.師:“這首歌曲還有很多地方帶有7,不信咱們唱唱(師唱前面部分,生唱帶有71的部分)

            師:“是不是有很多71啊?體會到河南味兒了嗎?”

            7.師:“分小組自己唱唱樂譜,重點認認帶7的小節!

            生分小組自主識譜

            8.師:“咱們聽聽哪個小組唱的好,我需要一個小鋼琴師彈伴奏(只彈主和弦146)

            師生評價哪個小組唱的好

            9.全班唱樂譜

            設計意圖:通過深挖7這個音,讓學生了解河南民歌里帶有7這個音的特點。

            3.學唱歌曲

            階段目標:激發學生唱會唱準歌曲

            (1)讀歌詞

            1.師:“你們聽說過河南的牡丹嗎?河南的牡丹甲天下,這首歌唱的是什么。俊

            生:“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編著好看的花籃去山上摘牡丹。”

            師:“她們這時候心情什么樣啊?”

            生:“高興激動!

            師:“那咱們也用高興激動的心情讀讀歌詞吧。”

           。2)聆聽范唱,重點聆聽吐字,咬字。引導學生發現歌曲每句結尾字的'發音規律,總結民歌的押

            韻。

            1.師:“咱們趕快聽聽歌曲,重點聽它的吐字和咬字!

            2.師指著歌詞中的“籃,山,丹”,生讀這幾個字,

            師:“這幾個字的押韻母音都是什么?”

            生:an

            師:“怎么把an母音唱好?我來唱兩個,你聽聽哪個好聽”(師唱不帶an母音和帶an母音的)

            生:“第二個好聽!

            師:“第二個咬字靠前,位置靠前,那你們唱唱。”

            師:“像我一樣提眉毛,提笑肌!

           。3)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表現出兩個樂句的韻味與情感

            1.唱完后,師:“有句歌詞重復唱了兩遍,為什么。空艺夷莾删洹

            生找出“朵朵花兒開得艷”

            師:“歌詞一樣,哪不一樣?”

            生:“旋律和節奏不一樣,第二句有附點節奏,而且音高跨度大

            師:“附點的作用是什么啊?”

            生:“夸張唱”

            2.師:“那夸張唱唱,強調牡丹花開的很美,這遍唱要注意什么呢?”

            生:“吐字咬字,提笑肌,夸張唱附點節奏”

           。4)教師范唱河南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中的一句,引導學生感受豫劇中甩腔的演唱方法,同

            時了解河南人的性格特點。

            1.師:“河南啊,出了很多大英雄,其中有一位女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最后成了一名大將軍,河南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里有一句這么唱的(師范唱)

            2.師:河南歌曲中好多帶有“嗨嗨”,“嗨嗨”叫甩腔,歌曲中你能找到哪有甩腔?”

            生:“最后一句,哪哈咿呀嗨”

            3.師:“起立,插腰,咱們找找甩腔的感覺,肚子鼓鼓的,漲漲的。有這感覺嗎?”

            生:“有”

            師:“甩腔體現了河南人什么性格來的?”

            生:豪放

            4.師:“那你們試著唱出來。這遍唱該注意什么?”

            生:“甩腔,吐字咬字,附點要夸張”

           。5)教師用不同變化唱歌曲一段,學生感受哪個好聽

            1.師:“我想給歌曲加點變化,你們聽聽哪個好聽。”

            生:“有力度對比的好聽”

            師:“咱們唱唱有力度對比的!

            設計意圖:采用師范,模仿等直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把握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曲拓展:加入簡單的二聲部合唱,(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加進來)

            階段目標:學生感受體驗簡單二聲部帶來的和聲效果

            師生合作,學生唱主旋律,師唱71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合作,使短小的歌曲變的豐富,鍛煉培養二聲部歌唱的能力。

            5.結束課堂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對河南民歌有了一些了解嗎?體會到河南人性格豪爽了嗎?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好聽的地方民歌,同學們今天表現的很好,下課。”

          戶外活動教案 篇3

            教材分析與幼兒發展分析:《春天》是一首語言生動優美、意境優美的詩歌,它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寫作手法,從顏色、聲音等方面巧妙地描繪出春天美麗的景色,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給孩子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通過朗誦詩歌,引導孩子們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體驗春天的特征,并嘗試用優美的語言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大班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欣賞、理解詩歌的能力,已經幾次在文學作品中接觸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并能初步理解比喻、擬人等寫作手法。通過實踐交流,孩子們對春天都有一定的了解,他們喜歡春天,大部分幼兒都能清楚、連貫的語句來講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語言的趣味性和優美的意境,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2、理解詩歌中的比喻手法并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多次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了春天特征。

            2、制作有關詩歌PPT、電子書。

            師幼行為:

            1、提問:美麗的春天來到了,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預設1:天氣變的溫暖了(春天到了,天氣慢慢的暖和起來了,你的觀察真仔細)

            預設2:小草發芽了……(春天到了,小草(小花)也慢慢的冒出了地面,長出來綠綠的嫩芽)

            預設3:我們把棉襖脫掉了(春天到了,人們也脫去了冬天厚厚的棉襖,你真是個用心觀察的小朋友)

            小結:教師從幼兒的發言作適當的總結,如氣候、動植物、人的變化。

            2、昨夜春姑娘悄悄推開我的窗,送來了三本關于春天的書,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1、理解"春天是彩色的書"。

            (1)老師朗誦詩歌第一段,初步感受"春天是彩色的書"(電子書1)

            提問1: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什么叫彩色?(五顏六色)

            提問2:為什么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呢?

            (有黃的迎春花;白的梨花;紅的桃花;綠的柳葉)

            (2)幼兒觀看PPT,師幼朗讀第一段。

            2、理解"春天是會笑的書"。

            (1)老師朗誦詩歌第二段,初步感受"春天是會笑的書"(電子書2)

            提問1:這本書里有什么?小池塘、小朋友為什么笑了?

            (有池塘,有小朋友。小朋友到了春天可以放風箏、春游、挖馬蘭……所以笑了;小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有了小蝌蚪……所以小池塘笑了。池塘的酒窩就是水波紋,小青蛙跳進池塘就會有酒窩……)

            提問2: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會笑的書。)

            小結:春天真是一本會笑的書,小池塘和小朋友都喜歡春天,都開心的笑了起來,我們也和春天笑一笑吧!

            (2)幼兒觀看PPT,師幼朗讀第二段。

            3、理解"春天是會唱的書"。

            (1)教師播放春雷、雨點、燕子、青蛙的聲音。

            提問1:聽!這是誰發出的什么聲音?你能來學一學嗎?

            (根據幼兒回答播放電子書3,并用詩歌內容進行小結。)

            提問2:為什么說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春雷、雨點、燕子、青蛙為什么要唱歌呢?

            (2)幼兒觀看PPT,師幼朗讀第三段。

            1、把春姑娘送來的三本書連起來就是一首有關春天的優美的詩歌《春天》,我們來完整地欣賞一下。

            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2、提問:聽了這首詩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很溫暖、很溫柔)

            這首詩歌里你最喜歡哪幾句話?

            3、師幼再次完整朗誦詩歌。

            1、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三本春天的書,我們也回送給春姑娘春天的書,好嗎?

            提問:春天還會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書里會有什么呢?它們又在干什么?

            (幼兒大膽創編,根據幼兒的創編教師進行總結--如果課堂教學時間比較緊,可以將本環節作為活動延伸開展。)

            2、師幼共同朗誦新仿編的詩歌。

            設計意圖:

            以談話活動調動小朋友的經驗,請幼兒自由談一談自己用感官感受到的春天,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師用詩歌中的語句加以總結,使幼兒更易理解詩歌內容。

            理解詩歌中的比喻手法并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擴展想象。

            詩歌《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

            黃的迎春花

            紅的桃花,

            綠的柳葉,

            白的梨花oo

            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

            小池塘笑了,

            酒窩又圓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開小嘴巴oooooo

            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

            春雷轟隆隆,

            春雨滴滴嗒,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推薦】戶外活動教案三篇】相關文章:

          【推薦】戶外活動教案3篇05-21

          【推薦】戶外活動教案4篇05-19

          【推薦】戶外活動教案四篇05-12

          戶外活動教案6篇05-19

          戶外活動教案五篇05-15

          戶外活動教案3篇05-13

          戶外活動教案四篇05-09

          戶外活動教案四篇05-27

          有關戶外活動教案四篇06-01

          【實用】戶外活動教案四篇06-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AV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57页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