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時間:2024-10-19 11:15:17 曉璇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1

            教學內容:

            第33頁~34頁的內容。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活動重點:

            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從而能主動總結研究方法。

            活動難點:

            形成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

            活動準備:

            紙張、書、大米、黃豆等。

            活動過程:

            包括四個階段:設計方案——動手實際——獲得結論——表達交流

            階段一:確立問題 設計方案

            1.明確活動目的、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創設現實情境,結合具體素材描述。

            一億的大小,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

            2.確立研究的`問題。

            例:一億粒大米有多少?

            一億個學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積?

            口算一億道口算題需要多少時間?

            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車、飛機行駛)一億米需要多少時間?

            幾滴血中有一億個紅細胞?

            一億滴水有多少?

            一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樹?

            3.制定活動方案。

            (1)活動步驟。

            (2)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動步驟、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填寫在活動記錄表中。

            階段二:動手實踐

            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并將獲得的數據、推算過 程補充記錄在記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

            階段三:獲得結論

            學生根據對信息、數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

            階段四:表達交流

            1.各小組陳述整個活動過程。

            2.活動小結。

            A.進一步想象一億有多大。

            B.對小組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感受 1 億的大小,發展數感。

            在探究活動中體會、領悟 “由局部推算出整體” 的研究方法。

            在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增強探索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 1 億的大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理能力。

            三、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講授法。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億這個計數單位,那么 1 億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

            (2)課件展示一些與 1 億有關的信息,如:1 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1 億粒米有多重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猜想與討論

            (1)讓學生大膽猜想 1 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1 億粒米有多重等問題。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猜想依據。

            實驗探究

            (1)探究 1 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

            先測量出 100 張紙的厚度,比如是 1 厘米。

            接著進行推算,1000 張紙的厚度是 10 厘米,10000 張紙的厚度是 100 厘米,100000 張紙的厚度是 1000 厘米(10 米)……

            從而得出 1 億張紙的厚度是 1000000 厘米(10000 米)。

            (2)探究 1 億粒米有多重

            先稱出 100 粒米的`重量,比如是 2 克。

            然后進行推算,1000 粒米的重量是 20 克,10000 粒米的重量是 200 克,100000 粒米的重量是 2000 克……

            最終算出 1 億粒米的重量是 2000000 克(2000 千克)。

            推理與對照

            (1)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進行推理,比如如果每人每天浪費 1 粒米,1 億人每天浪費的米有多重等。

            (2)與生活中的實際物體進行對照,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 1 億的大小。例如,1 億張紙摞起來的高度比珠穆朗瑪峰還高;1 億粒米的重量可以讓一個人吃很多年等。

            課堂總結

            (1)請學生談談對 1 億大小的感受。

            (2)總結探究活動中所用的方法和收獲,強調 “由局部推算出整體” 的研究方法在數學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業

            (1)讓學生回家后繼續探究其他與 1 億有關的問題,如 1 億步可以走多遠等。

            (2)寫一篇關于 “1 億有多大” 的數學日記。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數學活動課,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親身體驗了 1 億的大小,有效地培養了數感和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鼓勵他們大膽猜想、細心實驗、合理推理,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億”的含義,能夠正確讀寫“1億”及其相關數值。

            理解億的數量級,能夠進行簡單的數量比較。

            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通過實際操作,增強學生對大數的直觀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億”的概念及其數量級。

            難點:通過比較和實際活動,幫助學生感知“億”的大小。

            三、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

            課件(包含數字、圖表等)

            大量的數字卡片(如:1、10、100、1000、1萬、10萬、100萬、1000萬、1億)

            紙和筆

            學具準備

            學生分組,每組準備一個白板和標記筆。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分鐘)

            提問:同學們,大家知道“1億”有多大嗎?你們能想象出“1億”是什么樣的數字嗎?

            討論: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對“億”的理解,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人口、錢等)。

            2. 新課講解(15分鐘)

            講解“億”的含義:

            通過課件展示“億”的定義:1億 = 100,000,000

            介紹億的數量級(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

            比較數量:

            使用數字卡片,展示不同數量級的數字,讓學生進行比較。

            例如:比較1億和1000萬,1億和1萬的大小。

            3. 活動環節(15分鐘)

            活動一:分組討論

            學生分成小組,討論“1億”在生活中可能代表的`事物(如:國家人口、銀行存款等)。

            每組選擇一個例子,準備進行分享。

            活動二:數字排序

            每組給出一組數字(如:1萬、10萬、100萬、1000萬、1億),讓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序,并在白板上展示。

            4. 小結與反饋(5分鐘)

            小結:請各組分享他們討論的結果,老師進行補充和總結。

            反饋:詢問學生對“億”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是否有其他疑問。

            5. 布置作業(5分鐘)

            作業:請學生回家后,找出生活中與“億”相關的事例,并寫一段話描述這個事例,準備在下節課分享。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學生能夠理解1億的數量級,并能夠運用1億進行相關的數學運算。

            過程與方法:經歷猜想、討論、計算等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增強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過探究1億有多大的活動,使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教學難點: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三、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通過談話、故事或視頻等方式,創設與1億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作探究法: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共同研究、討論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活動法:通過實際操作,如測量、計算等,讓學生親身體驗1億的大小,增強數感。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通過談話或故事引入課題,如“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1億粒米有多少千克?”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猜想。

            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自主探究,培養數感

            猜想: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1億張紙、1億粒米等物品的大小和重量,并記錄下來。

            討論方案:引導學生討論如何驗證自己的猜想,確定研究方法。如通過測量部分物品來推算整體大小。

            操作驗證:

            分組進行實驗,測量100張紙、1000張紙等的厚度,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使用天平、量杯等工具測量1億粒米的重量或體積。

            記錄實驗數據,進行推算和對比。

            表達交流:小組交流活動過程,分享實驗數據和推算結果,共同討論1億的大小。

            直觀感受

            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直觀感受1億的大小,如“我國約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粒米,全國1天就可節省大約13億粒大米”。

            引導學生思考節約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1億的大小和推算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鞏固練習

            布置與1億相關的數學作業,如計算1億粒大米的重量、1億張紙的高度等。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與1億相關的`事物,進一步感受1億的大小。

            五、板書設計

            課題:一億有多大

            研究方法:猜想 → 討論方案 → 操作驗證 → 表達交流

            實驗數據:記錄各組實驗數據和推算結果

            結論:1億的大小(結合具體情境描述)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應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能夠充分感受1億的大小,并培養數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感受 1 億的大小,發展數感。

            在探究活動中體會、領悟 “由局部推算出整體” 的研究方法。

            在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增強探索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 1 億的大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理能力。

            三、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引入: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億這個數,那么 1 億到底有多大呢?

            (2)出示一些與 1 億有關的信息,如 1 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1 億粒米有多重等,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實踐操作,感受 1 億的大小

            (1)1 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

            猜想:讓學生先猜想 1 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

            實驗:測量 100 張紙的厚度,然后推算出 1 億張紙的厚度。

            計算:100 張紙大約厚 1 厘米,100000000÷100 = 1000000,所以 1 億張紙的厚度是 1000000 厘米,即 10000 米。

            對照:與一些熟悉的高度進行對照,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 8848 米,讓學生感受 1 億張紙摞起來的高度非常高。

            (2)1 億粒米有多重?

            猜想:讓學生猜想 1 億粒米有多重。

            實驗:稱出 100 粒米的重量,然后推算出 1 億粒米的.重量。

            計算:如果 100 粒米重 2 克,100000000÷100 = 1000000,1000000×2 = 2000000 克 = 2000 千克。

            對照:讓學生了解 2000 千克的米可以供一個人吃多長時間等,感受 1 億粒米的重量很大。

            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1)1 億步有多長?

            可以先測量自己一步的長度,然后推算 1 億步的長度。

            與一些距離進行對照,如地球的周長等。

            (2)1 億滴水有多少?

            測量一滴水的體積,然后推算 1 億滴水的體積。

            可以與一些容器的容量進行對照。

            課堂總結

            (1)回顧本節課的探究過程,總結 “由局部推算出整體” 的研究方法。

            (2)談談對 1 億大小的感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親身感受了 1 億的大小,培養了數感和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和討論,讓他們在活動中深刻體會數學的魅力。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活動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和拓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使學生能夠理解1億的數量級,并能夠運用1億進行相關的數學運算。

            過程與方法:經歷猜想、討論、計算等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增強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過探究1億有多大的活動,使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教學難點: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形成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合作探究法、實踐活動法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紙張、電子秤、大米、計算器、直尺等。

            學生準備:預習教材內容,思考如何運用1億進行相關的數學運算。

            五、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5分鐘)

            教師提問:1億是指多少呢?1億究竟有多大?

            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自主探究,活動體驗(25分鐘)

            猜想1億:

            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1億張紙摞起來會有多高,1億粒米有多少千克等。

            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討論如何進行驗證。

            共同研究方法:

            討論研究方案:如選擇紙張作為研究材料,先測量一部分紙張的厚度,再推算出1億張紙的'高度。

            確定測量基數:為了方便計算和測量,應選取整百、整千的數量。

            進行實驗:分組測量紙張的厚度,并記錄數據。

            推算結果:根據測量數據,推算出1億張紙的高度。

            小組活動:

            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活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研究,如測量1億張紙的面積、1億粒米的重量等。

            明確活動要求,提供活動材料和工具。

            小組匯報研究結果,教師現場填寫實驗數據表格。

            感悟體會,上升情感(10分鐘)

            出示我國人口數據,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張紙,13億張紙可以節約多少樹木。

            出示其他關于1億的信息,如1億滴水可匯成多少升水,1億秒有多長時間等,增強學生的數感和環保意識。

            鞏固練習(5分鐘)

            讀一讀下面的信息,并根據信息填空:

            100粒大米約2克重,1億粒大米約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制造2000雙一次性筷子要砍伐1棵樹,制造1億雙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樹?

            課堂小結(5分鐘)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回顧1億的數量級,并強調1億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布置家庭作業:與1億相關的數學作業,如運用1億進行相關的數學運算,生活中的億級數量等。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教案】相關文章:

          《1億有多大》四年級上冊教案(精選9篇)10-13

          一億有多大數學優秀教案(精選6篇)05-24

          1億有多大的教案08-14

          四年級上冊數學《1億有多大》評課稿范文08-10

          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09-10

          亞洲有多大08-17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09-23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2篇07-16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19篇)09-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人另类成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 欧美成年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