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精思教案

          時間:2021-03-18 15:57:17 教案 我要投稿

          熟讀精思教案

            調(diào)動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讀書體驗,以朗讀促思考,理解全文,體會精思與熟讀的關(guān)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熟讀精思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熟讀精思教案

            熟讀精思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三段。

            3.學習古人的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交流讀書名言揭示課題,由課題質(zhì)疑導入新課。

            2.指導學生讀準本文的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出情,讀出味。

            3.調(diào)動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讀書體驗,以朗讀促思考,理解全文,體會精思與熟讀的關(guān)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快樂地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文言知識,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出味,讀出情。

            2.學習古人的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突破

            1.了解學生朗讀本文的情況,再對學生朗讀的字音和節(jié)奏進行指導。

            2.在指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大意后,再對課文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

            學生:

            1.預習課文,讀通課文。

            2.搜集古人關(guān)于治學的名言警句。

            教師:

            1.準備相關(guān)的多媒體課件,搜集有關(guān)朱熹的音像資料、掛圖等。

            2.推薦適合學生課外閱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名著名篇。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名言,導入新課。

            1.引言:同學們都很喜歡讀書,有的已經(jīng)與書成了朋友,那么怎樣才能讀好書呢?大家把搜集的讀書名言交流一下,看看我們是否能從這些名言中獲得啟迪!

            2.學生交流古人讀書名言。

            3.課件出示部分讀書名言。學生齊讀名言,體會名言中包含的讀書觀點。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如。——蘇軾

            (4)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5)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6)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7)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8)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4.學生交流對名言的理解。

            后四句老師沒有注上作者,同學們知道是誰說的嗎?

            對,是朱熹所言。從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總結(jié)其讀書方法。(循序漸進、多讀熟讀、質(zhì)疑精思)

            5.引出新課。今天,我們就運用朱熹總結(jié)的學習方法來學他的文章《熟讀精思》,看看他是怎樣具體介紹這一讀書方法的。

            板書:熟讀精思(節(jié)選)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預習基礎(chǔ),運用名言導入新課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領(lǐng)其積極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對朱熹的言行初步接觸可引發(fā)他們的探究欲,鼓勵他們利用名言所指點的方法學習下文。)

            二、了解作者,簡釋課題。

            1.大家了解朱熹這個人嗎?,誰來介紹一下朱熹的生平事跡?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jié)

            課件出示朱熹簡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代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一生剛正不阿,無意仕途,平生致力于著書立說,創(chuàng)辦學院,講學傳道,是我國繼孔子、孟子之后的一代宗師。他還是南宋著名理學家,世稱“朱子”。其著作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朱子大全》《童蒙須知》等多種。本文選自宋人張洪等選編的《朱子讀書法》。

            2.齊讀題目,理解“熟讀精思”的意思。

            (熟,熟練。精,精心、細致。反復讀課文,把課文讀熟練,同時要精心思考課文的意思。)

            3.預習時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問題?通過預習課文你解決了嗎?

            (學生提出問題,對沒有解決的簡單問題可相互幫助解決,對重點問題如熟讀的好處,怎樣做到精思等教師引導學生一會兒放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解解決。)

            三、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自讀課文,質(zhì)疑解疑。(解決從課題產(chǎn)生的一些疑問,記錄讀書過程中的困難和疑問。)

            2.交流疑難及解決辦法。

            (學習古文與現(xiàn)代文不同,教師適時交給學生學習方法:結(jié)合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據(jù)意思讀好停頓;借助工具書幫助理解難詞難句;可以和同桌交流討論等……)

            3.生再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或借用工具書初步理解文意,試著讀好停頓。

            4.指名朗讀,教師根據(jù)讀的情況指導讀好停頓。

            (1)確定文中多音字及通假字的讀音。

            “須整頓幾(jī)案”“不可倒(dào)讀一字”“讀書百遍,其義自見(xiàn)”

            (2)難讀之句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礎(chǔ)上,反復讀讀才能讀好停頓。

            (3)第一段停頓示例。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

            5.教師范讀或教讀。

            6.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反復讀,達到讀通、讀順。

            (設(shè)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古文學習上也不例外。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喚起學生主人公的意識,讓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在疑難處點撥,困惑之時引領(lǐng)。朱熹言“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教師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解疑,學會思考,同時把古文朗讀放在第一位,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為下面理解和分析課文打下基礎(chǔ)。)

            四、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再次借助注釋等理解字詞句的意思,試著說說全文大意。

            2.指名說說文章大意。

            3.師生交流重點詞語及句子的理解。課件出示重點語句。

            (1)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

            (凡是讀書,必須先整理好讀書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凈平穩(wěn),把書冊整齊地放在桌子上,讓身體坐正,面對書冊,仔細從容地看清書上的文字,仔細清楚地朗讀文章。)

            (2)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

            (3)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書讀的遍數(shù)多了,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xiàn)出來。)

            (4)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讀書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jīng)到了,眼、口難道會不到嗎?)作者這里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要讓學生通過讀感知文言文反問句的表達特點。

            4.齊讀課文,讀出味,讀出情。

            (設(shè)計意圖:深入理解課文要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進行,這樣學生易于掌握和接受。這也是在實踐朱熹的“熟讀精思”的讀書法。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從有疑到釋疑再到無疑的這一學習過程也是熟讀精思的過程。)

            五、熟讀精思,分析課文。(引導學生解決重點疑問。)

            1.學生靜心默讀,思考:

            圍繞題目,三個段落分別側(cè)重講了什么?

            (習慣,熟讀,精思)

            或問文章先寫什么,又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先寫讀書前必須做好準備工作;然后寫“熟讀”的要求和意義;最后寫“精思”的要求和意義。)

            2.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并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1)讀書的準備是什么?

            (整頓幾案、書冊。正身體,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

            (2)熟讀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好處?

            (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無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好處:“久遠不忘”,“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不帶解說,自曉其義”。)

            (3)精思的前提和關(guān)鍵分別是什么?

            (精思的前提:“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精思的關(guān)鍵:“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3.學生交流并體會熟讀與精思的關(guān)系,可以用一句名言概括此觀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盧梭……)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學了課文后的感想。

            5.教師小結(jié)。我們通過對本文“熟讀精思”理解了“熟讀”與“精思”的關(guān)系。要熟讀書更要多思考、善思考。讀與思是讀書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只讀不思,必是死讀,光思不讀,純系空想,毫無意義。“心到,眼到,口到”6個字高度概括了熟讀與精思的關(guān)系,二者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讀書方法,讓書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6.練習背誦。再讀課文,讀出情,悟出理,然后自由背誦第二、三段。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要求在學生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進行,目的是進一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熟讀精思的具體內(nèi)容,體會“熟讀”與“精思”的關(guān)系,領(lǐng)悟文章給人的深刻啟示。在學習分析過程中,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點撥疏導。通過再學習、再思考、再交流及教師的引導總結(jié),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會得到升華和提高,朗讀時更能讀出情,讀出味,悟出理,從而達到本文的學習目的。)

          【熟讀精思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靜夜思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5-20

          《思美人》思美人兮歌詞09-16

          雨思散文02-28

          處世思方圓12-10

          思美人歌詞10-29

          《靜夜思》教學反思05-17

          靜夜思教學反思05-17

          《靜夜思》教學反思05-16

          靜夜思感悟隨筆08-06

          關(guān)于夜思作文03-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第一成肉网在线观看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v不卡在线 | 在线观看成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