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時間:2022-12-13 13:04:30 教案 我要投稿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精選10篇)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應該怎么寫?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精選10篇)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1

            一、熱身活動

            1、活動名稱:《western medley》

            2、活動目標:

            (1)跟隨音樂節拍做律動。

            (2)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3、活動準備:音樂磁帶

            4、活動過程:

            (1)音樂響起,提醒幼兒及幼兒家長收拾玩具,并加入律動活動中來。

            (2)跟隨音樂的節奏,和老師一同完成律動。

            二、問好時間

            1、活動名稱:《介紹自己》

            2、活動目標:

            ①勇敢地站在大家的面前說話。

            ②能根據老師提問做出正確的回答。

            3、活動過程:

            出示小手偶,介紹小手偶的名字:“我是天天,我是男孩子,我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引起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做自我介紹,說自己的名字,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三、聰明時間

            1、活動名稱:《怪爺爺的胡子》

            2、活動目標:

            練習有控制的畫短線。

            使用彩筆畫畫,引導幼兒喜歡美術活動。

            培養小肌肉群的力量。

            3、活動準備:幼兒操作底紙每人一張、水彩筆、黑板。

            (1)導入:教師導入:“從前有一個怪爺爺,他胖胖的,眼睛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刮胡子,可第二天又重新長出來。”教師邊講邊為幼兒做示范,講出要點:胡子長在嘴巴的周圍,怪爺爺的胡子一根一根的,又硬又直。

            (2)內容:給幼兒發放操作底紙和水彩筆,同時告訴幼兒摘下來的筆帽要蓋在水彩筆的后面。告訴家長在引導幼兒繪畫的時候要鼓勵幼兒盡量畫短線。

            (3)總結:

            對幼兒作品給予鼓勵,請小朋友一起欣賞小伙伴的怪爺爺,教育父母一定要讓幼兒獨立完成,用語言進行指導,并對幼兒的每一步進行積極的肯定和鼓勵。

            四、勇氣加油站

            1、活動名稱:《頭頂沙包走》

            2、活動目標:

            (1)培養寶寶平衡能力。

            (2)鼓勵寶寶勇敢地參與集體游戲。

            3、活動準備:沙包每人一個。

            4、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頭頂沙包做各種有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幼兒將校沙包定在頭頂上,兩支胳膊伸平,從教師的一鍛走向另一端,。

            (3)鼓勵幼兒勇敢地進行游戲,指導家長對幼兒積極的肯定。

            活動延伸: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給自己喜歡的糖果涂色,掌握來回一個方向涂色的技能。

            2、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蠟筆、畫好糖果輪廓的紙若干、范畫。

            活動過程:

            (一)激發寶寶興趣。

            1、寶寶,剛才的糖果好吃嗎?你最喜歡吃什么糖果呀?

            2、你想不想給糖果寶寶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呀?你們看!教師出示范畫(沒有涂色的糖果)。

            (二)教師講解示范。

            1、你想給這個糖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衣服啊?

            2、我們可以請蠟筆來幫忙,教師用來回一個方向涂的方法涂上紅顏色。讓寶寶知道用同樣方法可以再涂上綠色、黃色。

            3、其他糖果寶寶也想穿漂亮的衣服呢,請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幫助它,好嗎?

            (三)家長協助寶寶取操作材料并操作涂色。

            1、向家長提出指導要求:注意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法握蠟筆、學習來回一個方向涂色。

            2、家長協助寶寶取蠟筆,并放回到固定的地方。

            3、教師逐一觀察家長和寶寶的操作情況,做好適時指導,不干預寶寶的操作,不包辦代替,適時給予寶寶幫助和肯定。

            4、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收拾操作用具,并協助寶寶將操作材料送回原處。

            家庭延伸:家長可以經常與寶寶進行這種共同合作完成的繪畫活動。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3

            一、打招呼(3—5min)

            目的:初次感受友好的集體氣氛。解除寶寶的生疏感,給寶寶親切感受,同時培養寶寶的自我意識,熟悉自已姓名,激發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

            過程:教師:“寶寶們好,我是老師。讓老師也來認識一下寶寶吧!被老師請到的寶寶,由家長握住寶寶的小手揮一揮并幫助寶寶介紹說:“大家好,我是,我個月了。”其他家長握著自己寶寶的小手,拍拍小手說“×,歡迎你。”依次介紹每一位寶寶。

            二、線上活動(3—5min)

            目的:在感受音樂中平穩情緒,同時刺激前庭。

            過程:

            1、教師結合介紹游戲內容。

            教師:“我們要和寶寶來玩?抱抱搖搖?游戲,這個游戲能讓寶寶在音樂中平穩情緒,同時刺激寶寶的前庭。在活動過程鐘,請家長保持安靜,讓寶寶享受溫馨、歡快的音樂氛圍。

            2、教師起立,用仿真娃娃邊示范,家長帶寶寶模仿。

            “托抱走”:寶寶面朝前,家長一首托住寶寶臀部,一手環保寶寶胸部,聽著音樂沿腳印線走。

            “拋飛”:家長按照音樂節奏,左右搖晃寶寶,并逐步增大幅度,一靠腳步的上下起伏帶動手臂左右拋飛。

            3、請家長起身抱寶寶練習,教師給予適時的指導。

            提示家長:“拋飛”寶寶時,左右晃動的幅度要小些,防止寶寶不慎脫落。請家長抱寶寶沿著腳印線,跟著教師邊聽音樂邊做動作。1~2遍后,回到原位坐下。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4

            一、親親熱熱——向毛毛蟲問好

            指向:能響亮地說出自己的名字,接受大家的歡迎,也能友好地歡迎同伴。

            準備:毛毛蟲玩偶1個。

            過程:

            1、教師出示玩偶毛毛蟲。

            教師:“毛毛蟲向大家問好:‘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你看我有好多好多的腳,可以到處跑,多棒啊!’”

            2、鼓勵寶寶起立,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的名字。教師和其他寶寶一起來拍手歡迎。對于說得好的寶寶,還可以請“毛毛蟲”和他握握手以示鼓勵。

            3、點名游戲繼續,直到每位寶寶都被介紹到。

            二、做做玩玩——夾夾看

            指向:練習三指捏,增強手指的肌肉力量,發展手眼協調性。

            準備:

            1、人手1份:沒有腳的毛毛蟲(或小甲蟲、螃蟹)大卡片1張,紅、黃、藍色的小夾子各3個放于小碗內。

            2、背景音樂。

            過程:

            1、教師以標準姿勢取工作毯、玩具托盤。

            2、教師創設情境,介紹游戲方法。

            出示沒有腳的毛毛蟲卡片:“剛才和我們做朋友的毛毛蟲有很多腳,可是這條毛毛蟲沒有腳,哪兒都不能去,它覺得很沒勁,我們用夾子來給它當腳好嗎?”

            從小碗中取出一個夾子,請寶寶說說夾子的顏色,然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使夾子張開夾在毛毛蟲的身體下面。用同法將剩下的夾子全部夾好。

            完成后使“毛毛蟲”站立在地上并移動,激發寶寶興趣:“瞧,毛毛蟲站起來了,它可以東走走,西看看,可開心了!”

            逐一取下夾子,放回小碗中,將小碗、卡片放入托盤,送回玩具架。

            3、教師出示沒有腳的小甲蟲、螃蟹等大卡片,引導寶寶游戲。

            教師:“請寶寶也來幫這些小動物裝上腳吧,讓它們也能到處走走玩玩!”

            提示家長: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寶寶三指捏的力量,發展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可根據寶寶的能力調整游戲內容,如對于不太會夾的寶寶可先引導他學會打開夾子;要用語言激發寶寶的操作欲望,鼓勵寶寶堅持夾完。

            家長協助寶寶取工作毯和托盤,寶寶自主操作。教師逐一觀察家長和寶寶的操作情況,并與家長交流,對家長和寶寶給予適時的指導。如寶寶一只手力量有限,可幫助寶寶使用兩只手練習;對于手部力量較弱的寶寶,回家后可先為其提供彈簧較松的夾子練習。

            4、15~20分鐘以后播放収玩具音樂,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収歸活動材料。

            三、說說唱唱——開火車

            指向:感受音樂節奏的快與慢,會聽音樂學習一個跟著一個走,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準備:鋼琴彈奏歌曲《開火車》。

            過程:

            1、教師模仿開火車的動作引發寶寶興趣。

            教師:“我來請寶寶坐火車嘍,被拍到肩膀的寶寶就可以跟老師坐火車去旅游了!”

            2、集體游戲“開火車”。

            請寶寶們起立,圍成一個圈,家長站在寶寶的身后。

            配班教師彈琴,主班教師當火車司機,邊唱邊在圈內慢跑,并用手輕拍圈上寶寶或家長的身體,被拍到的寶寶和家長即排在教師的身后,一個拉著一個的衣服,模仿坐火車的情景。游戲重復進行,直至全部坐上火車。

            3、游戲時可變化歌曲彈奏與演唱速度,先慢后快,讓寶寶感受不同的音樂節奏。請家長和教師一起唱歌,投入地游戲,使寶寶感染愉快的游戲情緒。

            4、游戲2~3遍后家長可退到一邊,鼓勵寶寶單獨參與,大膽地和同伴游戲;也可請家長帶寶寶輪流做司機,其他家長、寶寶和教師跟在后面邊唱邊游戲。

            附歌曲:開火車1=C2/4柯巖詞方葉曲

            55532︱155︱66532︱132︱132。3︱132︱

            小板凳排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坐上來,坐上來,

            66653︱6653︱2。356︱32︱5—︱

            我們的火車就要開。我當司機把車開,

            11111︱33333︱55555︱1—‖

            轟隆隆隆隆,轟隆隆隆隆,轟隆隆隆隆嗚——

            四、開開心心——神秘袋

            指向:豐富手部觸覺刺激,喜歡摸摸、猜猜的游戲,發展認知能力。

            準備:人手1個小布袋,袋內放各種形狀的物品4~5個(小球、汽車、書、積木、小碗、勺子、水彩筆等)。

            過程:

            1、請家長帶領寶寶面對教師圍成半圓坐下。

            2、教師出示小布袋,引發寶寶的興趣。

            教師搖一搖布袋:“里面藏著什么呢?老師先來摸摸看!”

            示范摸一摸的動作,并描述摸到的物品請寶寶猜測。如:“這個東西是圓圓的,可以用手拍一拍,也可以用腳踢一踢。寶寶猜一猜是什么?”(小球)

            寶寶猜好后拿出來看看,比比誰猜得對,并和寶寶一起說出物品的名稱。

            3、寶寶自取“神秘袋”,和家長玩“摸一摸”的游戲。

            先讓寶寶通過觸覺、視覺,認識一下袋里的物品;等寶寶熟練后,請寶寶閉上眼睛,伸手入袋摸一摸,告訴家長摸到的是什么;然后讓寶寶將物品取出,和寶寶一起說說物品的名稱。

            初次游戲時可只放2~3件物品,降低難度,待寶寶熟練后逐步增加數量。

            家庭延伸:在家為寶寶提供袋子或小包,裝入不同質地的物品讓寶寶玩“摸一摸”的游戲。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5

            蚌殼貼畫

            活動目標:

            1、能用蚌殼、彩線進行裝飾花瓶、扇面。

            2、感受蚌殼裝飾的畫面美,體驗和爸爸、媽媽一起創作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例:(出示實物)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幅畫,畫上的花瓶是用什么裝飾的呢?(各種顏色的線,蚌殼)

            二、出示ppt兩張圖片

            師:那老師這里還有幾個漂亮的花瓶圖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教師出示第一張ppt圖片)

            師:瞧,這個花瓶里的彩線勾出了什么形狀?愛心里面貼了什么?(小結:老師用蚌殼把愛心圖案貼得滿滿的)

            師:這個花瓶里除了有愛心,還有什么圖案和線條呢?(教師小結:波浪線、彈簧線、直線,在線和線空的地方,還可以用蚌殼拼一拼、貼一貼,把花瓶打扮得更漂亮。)

            師:好,我們看下一張,看看這個花瓶的里有些什么圖案?(教師出示第二張ppt圖片)這兩朵花是用什么做出來的?(蚌殼可以做出花的花瓣、花的葉子,只要我們看著蚌殼的樣子,想一想、拼一拼就能做出好看的圖案。點擊樹的那副。瞧,老師還把它做出了什么圖案?)

            Ppt欣賞:老師還用蚌殼和彩線裝飾了好多扇面和花瓶,我們一起來看看。喜歡這些花瓶和扇面嗎?他們看上去怎么樣呀?

            三、介紹材料

            師:今天就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用蚌殼和彩線做好看的花瓶、扇面。老師這邊有一張畫好花瓶輪廓的卡紙,待會兒我們有兩種方法來裝飾花瓶,扇子。第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先用鉛筆畫好你想要的圖案,畫好后我們就用雙面膠把花瓶的外形輪廓勾好,再用貝殼把你所畫的圖案填滿;或者,我們可以直接根據蚌殼的形狀來拼貼組合圖案,那下面就請你們選擇自己想要的材料去完成你們的作品吧。

            師:這邊我還有幾個要求,請各位家長看好自己的孩子,因為蚌殼有點尖,避免孩子戳破手指。如果有家長需要用到502膠水的,請到老師這邊來拿,但不要讓孩子接觸到。等作品完成后,請各位家長在作品的右下角寫上孩子的名字。

            師:那現在請小朋友們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完成你們的作品吧。

            四、裝飾“花瓶”“扇面”(播放ppt)

            五、完成作品

            師:請各位家長完成作品后交到老師這邊來。

            反思:

            本次活動我們小班組的老師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收集了貼近幼兒生活的蚌殼作為活動材料,親子共同參與,合作裝飾花瓶、扇面。因為蚌殼是我們渭塘特有的東西,激發了幼兒和家長創作的興趣,在家長的引領下,孩子們大膽的利用各種輔助材料,完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作品,充分感受到了蚌殼裝飾的畫面美,體驗到了創作成功的快樂。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他們也收獲了許多快樂,此項活動不僅溝通了家長與幼兒間的交流,更增加了孩子的知識經驗,讓小朋友一同參與到快樂成長中來,使孩子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得到了鍛煉。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健康牙齒的特征,養成良好的護齒習慣。

            2.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表述意見,體驗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師:白板課件,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2.幼:認識各種動物,了解一些健齒的食物。

            【教學過程】

            一、出示大賽背景,激發幼兒興趣。

            1.了解今天的比賽項目。

            2.認識參賽選手。

            二、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健康牙齒的特征,知道如何正確刷牙

            (一)沒蛀牙。

            1.找出有蛀牙的參賽選手。

            2.小結過關的參賽選手。

            (二)比亮白。

            1.了解可以使牙齒亮白的方法。

            2.認識參賽選手統計表。

            3.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4.小結通過本輪的參賽選手。

            (三)最堅固。

            1.猜測誰會贏得冠軍。

            2.觀察獅子和老虎的比賽表現。

            3.了解獅子贏得比賽的秘密。

            4.給獅子嘉獎。

            三、教師總結。

            1.操作:找出讓牙齒更健康的方法。

            2.交流操作結果,說出原因。

            3.回教室糾正。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7

            【作品分析】

            這是一首溫馨、柔和的音樂作品,歌曲旋律比較工整,音域跨度適合小班年齡段的幼兒。小雨和小草的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容易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但是原歌曲中小雨和小草是每句交替出現的,容易造成幼兒的記憶負擔,并且造成游戲中角色交換的困難。因此設計者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礎上,對歌詞進行了改編,前兩句唱小雨,后兩句唱小草,并且根據3-4歲幼兒的認知特點重新填詞。改編后的歌曲,適合小班幼兒與爸爸媽媽邊唱邊游戲。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小雨和小草》的旋律和歌詞。

            2、借助教師的語言提示,能邊做動作邊唱出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3、在親子游戲過程中,體會撓癢癢和擁抱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帶著寶寶們熱身《小手爬》。

            2、觀看視頻,幫助幼兒熟悉歌曲。

            3、邊聽歌曲邊加入小雨的動作。

            4、邊聽歌曲邊加入小草的.動作。

            5、增加抱抱的動作。

            6、學唱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7、幼兒嘗試隨音樂變換動作,并能唱出歌曲的最后一句。

            8、嘗試替換最后的動作。

            9、開心游戲。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鼓勵寶寶消除陌生感,愿意參加集體游戲。

            2、指導家長的按摩與撫摸活動,使家長、寶寶都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地墊。

            活動過程:

            1、自由活動十分鐘:教師了解寶寶的乳名,集體活動前教師進行點名游戲。

            2、寶寶平躺在地墊上。家長按教師的指導要點對幼兒進行按摩與撫摸活動。

            3、指導要點:

            1)家長與教師有語氣的齊說兒歌。

            2)家長的動作應輕柔。

            3)家長在游戲時應用慈愛的目光注視寶寶。

            小加餐:

            1、鼓勵寶寶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凈、請家長適當幫忙。

            2、提示孩子給家長品嘗自己的小點心。

            家庭指導:

            1、請家長回家后,復習所玩游戲并繼續玩此類撫觸游戲,以增加親情。

            2、并注意活動的指導要點。

            3、請家長反復有語氣的說兒歌,寶寶的記憶,為說完整話做準備。

            附兒歌:

            搟搟皮,和和餡。

            捏捏餃子剁三下。

            煮一煮,翻一翻。

            撈起餃子晾一晾,

            嘗嘗餃子香不香。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9

            目的:

            練習數的不同組合形式為學習10以內的計算做

            準備材料:

            撲克牌一副

            要點:

            以"8"為例

            過程:

            (1)家長與孩子一起把撲克牌中的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種1-7牌取出來,共28張。

            (2)家長用一張白紙寫上數字8擺在一邊,交待今天的玩法是湊8。

            (3)將28(1-7各4張)張牌洗好,然后從中任意抽出一張扣放在8的標志旁邊。兩人協商好先后開始抓牌。

            (4)各自將手中的牌進行整理,從中選出可以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

            (5)數手中所剩牌的數量,誰剩的牌多誰先出牌。

            (6)抽取對方的一張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與所抽取的牌合起來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

            (7)輪流抽牌,誰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誰為勝利者。

            反思:

            此次活動,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精心設計,抓住幼兒好動的天性,巧妙地創設數學王國這一情境。在活動中,提高幼兒主動參與性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和掌握知識,使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幼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 篇10

            游戲目的:

            1、體驗親子協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2、培養幼兒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游戲準備:

            長方體積木、圓柱體積木各二十塊、小籃子四個。

            游戲玩法:

            每次游戲可請四對家庭參加。家長與孩子在起點手持籃子準備。游戲開始后,每對家庭跑到場地內將散落在場內的長方體積木、圓柱體積木各揀五塊后,跑到終點將兩種積木依次循環搭起。以積木形狀搭配正確、速度快的家庭獲勝。

            游戲二

            游戲名稱:《送珠珠回家》

            游戲目的:

            1、體驗親子協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2、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動手能力。

            游戲準備:

            大臉盆一個{內裝水和各色玻璃珠}、小碗三個、筷子三雙、調羹三把、分類盒三個。

            游戲玩法:

            每次游戲可請三對家庭參加。每對家長與孩子圍坐在桌旁。聽到游戲開始的口令,家長用筷子將大臉盆中的玻璃珠夾到自己的小碗中,孩子則將小碗中的玻璃珠用調羹按顏色送到分類盒中的不同格子。大臉盆中的玻璃珠被夾完游戲結束,以分類盒中的玻璃珠數量多者為勝方。

          【2歲到3歲親子課教案】相關文章:

          2到2.5歲親子課試聽教案06-29

          親子課藝術教案03-29

          托班親子課教案11-22

          親子課教案(精選3篇)03-19

          0到3歲親子活動教案04-02

          親子課教案小兔子09-24

          親子活動課教案04-01

          幼兒園親子體驗課教案03-17

          2~3歲親子課詳細教案03-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