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土壤優秀教案

          時間:2021-03-30 13:26:43 教案 我要投稿

          了解土壤優秀教案

            了解土壤優秀教案1

            1、 教學目標:

          了解土壤優秀教案

            1、知道土壤是巖石微粒、空氣、水和腐殖質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顆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類。

            3、能用實驗證明不同種類的土壤滲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種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農作物。

            2、 教學目標設計依據:

            (1)內容分析:本課主要通過觀察各類土壤中顆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間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種類,并通過一系列對比實驗,進一步了解各類土壤的特性,還將通過沉淀法實驗,了解土壤的組成物質。

            (2)學生分析:根據學生的經驗我這樣處理教材:讓學生通過查閱課外書或其它途徑搜集一些有關土壤種類的資料,以便它們帶著對土壤不同的經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

            3、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探究活動

            1、談話: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在花園的不同地方采集了三種不同的土壤,分別裝在了一號、二號和三號燒杯里。關于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板書并分類。

            3、今天我們來研究、了解土壤。(板書課題)

            活動一:觀察土壤

            談話:課前,我們都已經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樣本,現在請大家拿出來。同桌兩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土壤樣本,一個人觀察,另一個人記錄,要求盡可能多地發現土壤的特征,并把我們看到的情況用圖畫、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談話:通過剛才的觀察活動,大家都對土壤有了更多的認識,但那只是憑肉眼或是放大鏡進行的初步觀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們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現在就請四人一組,做一做下面這個實驗,看它是否對你了解土壤有所幫助。投影:實驗的步驟、注意事項。

            實驗步驟:

            1、把小土塊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說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將土塊攪動后靜置一段時間,在等待過程中用紙巾包住另一些土塊,用手使勁握一握,再攤開紙巾,紙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說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觀察靜置后的水杯中的情況,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項:

            1、土塊要輕放。

            2、攪拌要徹底。

            3、靜置時間要長。觀察時,杯子也應保持靜置不動的狀態。

            4、始終要仔細觀察,記錄下每一步驟看到的現象。學生閱讀此資料后開始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分組活動

            匯報交流,互相評價(哪組的發現或記錄價值、特色)。

            學生認真學習實驗步驟

            做實驗

            匯報交流實驗情況。

            請學生根據觀察結果,分析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質構成的。

            告訴學生土壤樣品的來源地,以明確觀察的目標性,增強真實性。

            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體會兩種觀察方法的不同結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養仔細觀察的能力;另外,盡可能多地列舉出所看到的情況,并采用各種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觀察記錄,進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在科學新課程的探究學習活動中,學生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一些言語的鼓勵、啟發、課堂組織策略的應用等,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在科學探究的路上少走很多彎路。特別是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隱性指導,像實驗步驟、注意事項能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一個和諧、有效的環境。

            了解土壤優秀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不同方法鑒別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夠獨立的探究土壤的成分;

            3.能夠設計實驗,比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4.能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家鄉的土壤。

            (二)科學知識:

            1.知道砂土、黏土和腐殖質是組成土壤的三種主要成分;

            2.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質的多少,影響著土壤的肥力;

            3.了解不同種類土壤的透水性不一樣;

            (三)科學態度:

            1.意識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識;

            2.具有關心家鄉土壤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土壤的成分。

            2.難點:區分當地土壤的種類。

            三、教學過程:

            (一)提問激趣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土壤,誰來說一說你觀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樣的?

            2.關于土壤,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長的植物不一樣?有多少種土壤?怎樣分類?)

            3.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研究吧。

            (二)組織討論,交流經驗

            1.提問:關于土壤的種類,你知道有哪些?

            2.談話:怎樣分類,是否與土壤中的成分有關?

            3.學生可以根據課前收集的一些資料,互相講述他們所知道的土壤知識。(要求學生在討論的時候,說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據,學生的根據就是學生已有的經驗)

            (三)研究土壤的成分

            1.分組實驗

            (1)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攤開紙巾,你看到了……(學生交流)

            (2)把硬土塊放入水中,開始你看到……,過一會兒又看到了……

            (3)攪拌以后,你看到了……,靜止一段時間之后,又看到了……

            注意事項:

            (1)土塊要輕放。

            (2)攪拌要徹底。

            (3)靜置時間要長。觀察時,杯子也應保持靜置不動的狀態。

            (4)始終要仔細觀察,記錄下每一步驟看到的現象。

            2.學生交流匯報。

            (四)比較沙土、壤土、 黏土的.滲水性

            1.談話:如果下雨時,這兩種土保水性能.滲水性能情況是什么樣?猜一猜,并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認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問:你有什么方法證明嗎?

            3.提供給學生一組對比實驗器材,控制好條件進行實驗操作。

            學生實驗,活動過程:

            (1)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討論需要控制哪些條件,在記錄紙上記錄自己的實驗設計。(實驗裝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礎讓學生預測,當水倒入土壤以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3)學生領取材料實驗。

            (4)讓小組學生敘述看到的現象,比較盛水的容器里經過土壤過濾的數量,水多則說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滲水性能好,水少則相反。

            (5)學生交流匯報:不同的土壤保水性能與滲水性能是不同的,對植物的影響也不同。學生根據剛才實驗的情況,交流想法。

            4.比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討論:是否還有其它方法來認識它們的特點?

            (2)學生實驗:

            A.用放大鏡看:

            ①外觀:每一種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有什么不同?

            ②顏色:每一種土壤是什么顏色?

            B.用手捻一捻:土壤摸上去感覺像什么?那一種的感覺最硬或最光滑?

            C.加點水握一握,看哪一種能夠握成團,哪種不能?

            D.聞:每一種土壤聞上去是什么味?

            5.小結:通過以上的活動,知道研究事物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并且要能靈活地從多角度地去研究,結論才能更全面。

            (五)拓展活動:

            1.調查家鄉的土壤,完成表格。

            2.調查家鄉的主要農作物。

            3.下節課交流匯報。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區分土壤的種類。本課在上節課地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土壤地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一系列地實驗活動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開展科學探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前的小組討論和交流,實驗方案的制定和設計,在遵守實驗活動小組合作規定時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驗、自己去觀察,學生經過一個學期地訓練實驗能力明顯提高。在對比實驗比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滲水性,先引導學生要控制好變量,再通過學生談談自己預測、討論實驗方法、進而分組實驗、得出結論。然后通過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法(摸、看、捻、握、搓)進一步研究沙土、壤土和黏土的不同,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

          【了解土壤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我了解的老舍先生》優秀教案設計12-29

          冀教版《我了解的老舍先生》優秀說課稿07-09

          將進酒教案優秀教案08-27

          土壤細流的成語解釋05-06

          立夏優秀教案04-25

          鄉愁優秀教案09-05

          離騷優秀教案09-02

          《浣溪沙》優秀教案11-20

          了解自己雜文隨筆09-28

          土壤的種類調查報告04-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本午夜a视频 | 亚洲4444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