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苔蘚植物》教案設計

          時間:2021-04-07 16:02:14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生物《苔蘚植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初一生物《苔蘚植物》教案設計

            知識目標

            通過觀察常見的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等特點,進而了解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對自然界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苔蘚植物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2、通過對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苔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科學的價值觀。

            2、通過了解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的特點,使學生樹立植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建議

            一、本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是學生了解苔蘚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礎,同時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苔蘚植物只能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不能擺脫水的限制,使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位置仍然比較低等。因此,葫蘆蘚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的特點及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對學生理解苔蘚植物在進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這部分知識是本節的`重點。

            三、教法建議

            如果環境允許,課前可組織學生采集周圍環境中生活的苔蘚植物。教師也應該準備葫蘆蘚或小墻蘚的實物或浸制標本、掛圖、照片等。

            圍繞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形態結構等內容組織學生學習和討論。除了利用掛圖以外,還應該指導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苔蘚的實物,如:植株的形態和顏色、莖的長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莖的質地、莖有無筋絡(輸導組織)、葉的厚薄和大小、有無葉脈。然后要求學生撥開土粒,尋找苔蘚植物的假根,讓學生描述它的形態。觀察結束后,讓學生憑借已經學過的知識,說出莖、葉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別關注苔蘚植物的假根只有固著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無機鹽。要仔細觀察苔蘚植物的葉的厚度,最好能將其與種子植物的葉進行比較,以理解苔蘚植物的葉除了進行光合作用外,還兼備從環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功能。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出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它生活的陰濕環境是相適應的。

            討論苔蘚植物與自然界以及與人類的關系時,要引導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全面分析問題,讓學生逐步建立這樣的觀念,即對自然界中的生物,人類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護。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

            2、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難點:

            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互的適應性。

            設計思想:

            由于學生對苔蘚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學生切身的體會入手,展開教學。借助實驗觀察,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得出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對于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學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料讓學生進行分析。這個活動可以安排在課前讓學生進行收集。

            手段:采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1、提出問題:"同學們平時都聽說過有一類植物叫做苔蘚植物,有很多同學還親眼見過。那么就請同學們談談你所接觸到的苔蘚植物有什么樣的特征?"

            2、組織學生自由發言,介紹自己對苔蘚植物所了解的情況。(如在其中出現錯誤,教師在后面的講解中一定要進行糾正)

            3、教師總結,引出課題:"在同學們的敘述中有些說的很好,但也有一些是我們的誤解,下面我們就通過對苔蘚植物的觀察,對這一類植物進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二、講授新課:

            (一)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錄像或投影:

            向學生演示常見的苔蘚植物,如:葫蘆蘚、墻蘚、地錢等,向同學們簡要的介紹這些植物的名稱及生活環境。

            2、請學生講述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提出問題:"苔蘚植物為什么必須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引出下面的實驗。

            3、組織學生按照實驗五的方法步驟進行實驗觀察:

            觀察重點:

            (1)識別實驗中所給的苔蘚植物是錄像或投影中介紹的哪一種?

            (2)觀察所給苔蘚植物的外形、顏色,并對植株的高度進行測量。

            (3)觀察所給苔蘚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

            (4)認真填寫觀察記錄表。

            4、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5、組織學生通過觀察結果的匯總、分析,得出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學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師可進行補充。

            重點強調:

            (1)苔蘚植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有莖、葉的分化,一類沒有莖、葉的分化

            (2)苔蘚植物的莖、葉中都沒有輸導組織。

            6、提出問題:"苔蘚植物為什么必須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總結: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二)苔蘚植物的經濟意義:

            1、出示苔蘚植物經濟意義的錄像或投影,或由學生介紹本小組收集的有關資料(這項活動應在課前布置學生完成)。

            2、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苔蘚植物的經濟意義。

            3、教師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補充。

            三、總結;

            提出問題:苔蘚植物的哪些結構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哪些特點說明它沒有種子植物進化的高等?

            組織學生回答并及時進行糾正。

            板書設計:

            第二節 苔蘚植物

            一、常見的苔蘚植物:

            實驗:觀察幾種苔蘚植物

            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1、一類有假根與莖、葉的分化,如葫蘆蘚;

            另一類只有假根與葉狀體,沒有莖、葉的分化,如地錢。

            2、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初一生物《苔蘚植物》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初一語文《觀滄海》教案設計11-17

          初一上冊生物期末測試07-03

          初一上冊生物試題及答案07-05

          初一生物教學反思12-08

          初一生物優秀教學反思02-07

          初一生物優秀教學反思02-07

          初一生物復習資料08-27

          初一下冊生物教學課件02-14

          初一生物下冊教學計劃04-24

          初一生物上冊期末試卷06-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有码日韩激情中文视频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视频一区97看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