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時間:2023-04-18 10:22:45 彥澈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通用6篇)

            《十六年前的回憶》這是一篇回憶式文章。二是本文運用了首尾呼應和倒敘的手法寫的。三是運用了對比的方法。四是本文按照時間的順序和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一篇的故事。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歡迎閱讀與借鑒!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通用6篇)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三、四段抓住前后照應的句子。

            (二)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三)體會開頭、結尾呼應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讀三、四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二)認識開頭結尾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讀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寫李大釗在敵人的法庭上,表現堅定、沉著、毫不畏懼。

            (二)教師指名讀第三段,找出與下面這句話照應的句子來。

            “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從這兩句話中,看出什么?(討論)看出敵人在審訊中理屈詞窮,只能使勁地敲著驚堂木,為自己壯膽。

            (三)分析重點句:

            1.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偉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2.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體會出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

            3.比較三組句子,哪個好,為什么?

            (1)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2)我看到了他那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3)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臉。

            從李大釗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釗在獄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幾天頭發就亂蓬蓬的,可見敵人多么兇狠毒辣。但李大釗的神情仍舊平靜而慈祥,說明他對革命事業有必勝的堅定信念,不畏懼敵人,不怕犧牲的從容態度。

            4.帶著這種感情讀這一段。大家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四)學習第四段:

            1.默讀最后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釗同志被害后,心情無比的悲痛。

            2.指導朗讀。

            (1)指名讀,說優點、缺點。

            (2)老師范讀。

            (3)跟讀,體會感情。

            (4)再指名讀,評一評,議一議。

            3.思考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聯系?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么?

            (1)讀開頭和后三個自然段。

            (2)討論問題。

            (3)發言總結。

            內容上首尾連貫、前后照應,使文章結構謹嚴,表達清楚;表現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沉痛心情。

            (五)練習設計:

            1.找出與下面句子相照應的句子來?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換上了新衣,母親帶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磚墻圍起來的警察廳的院子里,我看見母親和妹妹也都被帶來了。

            2.課文圍繞李大釗講了哪幾件事情?

            講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釗在局勢十分危急時刻,仍然在北京堅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釗被捕經過;第三,李大釗在法庭上所表現的堅定與沉著的意志品質;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釗被害消息后,無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釗的表現怎樣?

            李大釗堅貞不屈、臨危不懼、忠于革命事業的崇高精神。

            (六)作業:

            有感情地讀課文。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2

            一、詞語解析

            含糊:指敘述的模糊,不清楚。

            軍閥:指擁有武裝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勢:泛指[政治、軍事等]一個時期內的發展情況

            輕易:本課指十分容易隨隨便便。

            恐怖:驚慌、害怕。

            一擁而入:一下子全都擁了進去

            嚴峻:嚴肅而厲害。

            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

            絞刑:死刑的一種,用繩子勒死。

            沉著:冷靜,鎮靜,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二、句子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父親是很慈祥的……

            作者當時年紀小,對父親為什么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這同父親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同孩子談心的時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書籍和文件落到敵人手里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這里寫出了李大釗同志對待親人慈愛和善與對待工作認真嚴肅兩個方面的統一。

            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

            在嚴重的局勢下,同志和親人勸李大釗離開北京,但他堅決不肯,當時李大釗同志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個反問句表示李大釗堅決不離開北京,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可見,李大釗把工作看得比生命重要。

            ③在法庭上……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李大釗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敵人對父親施了重刑,“平靜”說明父親經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④“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和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

            面對親人的哭喊,李大釗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瞅了瞅”看出李大釗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為什么會這樣?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就是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地,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教師應該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當時中國的情況以及革命事業的發展情況。

            三、教材解析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本文是回憶錄。作者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內容真實可信,語言樸素自然,既具有文學價值,又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四、課后習題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那些事?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以下幾件事: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然后寫了父親被捕時的情景,主要表現了對敵人的心虛、殘暴和父親的鎮靜、處亂不驚;接著寫了父親在法庭上與敵人斗爭的情景表現了父親的鎮定、沉著;最后寫了父親被害后,全家人悲痛心情。

            (2)我對李大釗在法庭上與敵人斗爭的景象最深。原因:盡管敵人十分兇狠,可李大釗同志堅強不屈,沉著、冷靜地同敵人進行斗爭。面對親人的哭喊,他表現異常堅強,表現了一個革命者堅定的革命信念。

            2、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聯系?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寫了父親犧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復強調了父親被害的日子,這與文章的開頭形成了照應關系,文章的開篇就寫到了“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這樣寫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悲痛心情。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1個生字,能正確讀出“軍閥、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爺”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感受革命傳統教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學準備:

            ①收集關于李大釗的資料。

            ②自學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確單元學習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深深的懷念”這一單元主題,請同學們自讀“單元導讀”,想想我們在這一單元里將要看到什么,學習什么?

            二、質疑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十六年前的回憶”,你有什么疑問?(學生自由談心中的疑問)

            2、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課本尋找答案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文,借助工具書,做到正確流利讀課文。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檢查正確流利讀課文情況,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李大釗的哪些事?你從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

            4、學生借助課前搜集的有關李大釗的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讀課文,動筆書寫。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作者李星華追憶了父親李大釗生前發生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批注。

            二、根據學生匯報,教師順學而導。

            1、學生自由匯報被捕前部分

            課文第二段,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為了革命工作達到忘我的程度,從另一側面體會當時形勢緊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和理解讀出來。

            課文3—6段,引導學生體會一向慈祥的父親,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問題,同學們想象當時的情況,再次體會時局的嚴重,讀出情況的緊急。

            課文7段,出示李大釗說的話的含義,從中體會父親把革命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重點讀好父親的話。

            過渡語:是啊,盡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盡管同志們多次勸他離開北京,盡管母親不止一次勸說他,可父親總是堅定地說(課件出示父親的話)讀好父親的話,從讀中體會父親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負責精神。

            2、學生匯報被捕時部分

            匯報10—11段,從“不慌不忙”一詞體會父親鎮定自若,體會父親為革命事業早已做好各種準備。從父親的語言和動作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匯報17段,體會父親在敵人面前態度嚴峻,猜測父親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匯報其他段落,從敵人兇殘和野蠻體會當時社會的黑暗。

            盡管敵人似魔鬼一般,父親卻表現的鎮定自若,這樣勇敢堅強的父親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讀8--17段。

            3、匯報被捕后部分

            19段從“亂篷篷”一詞你想到什么?(出示19段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出示22段,想一想父親心里在想什么呢?難道父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不留戀自己的妻子嗎?

            教師小結:父親為了革命事業早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愛天下所有受苦受難的人們,他愿意為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覺得值,這就是一個革命者,他時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親人。學生再讀22段。

            三、升華情感,讀寫結合

            1、課件出示李大釗圖片: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信心,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親人)

            2、就是這樣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親,戰友眼中的好同志,卻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軍閥張作霖殺害了,同學們自由讀29-30段,體會全家人的悲痛心情。

            3、他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面對眼前的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締造者,你想說點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筆,把自己想說的話記在書中。

            四、領悟表達,展示收獲

            1、文章中的父親給在座的每一位留下太多的感動,相信作者在寫作中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瀏覽全文,你領悟到怎樣的表達方法?

            教師總結:作者按事情順序,采取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父親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

            2、作業

            ⑴抄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⑵課外閱讀《紅巖》《烈火金剛》《敵后武工隊》等書籍。

            ⑶了解李大釗的其他故事。

            板書設計: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時局嚴重形勢緊急高度負責

            被捕中不慌不忙態度嚴峻勇敢堅強

            被捕后亂篷篷生死置之度外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4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語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憶。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軍閥、娛樂、僻靜、恐怖、憲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爺、絞刑。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第二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誰能說一說你對課題《十六年前的'回憶》的理解?

            2、簡介李大釗。

            (可讓學生結合手里的資料,談一談對李大釗的了解,然后教師適當加以補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

            2、指名檢查初讀和預習情況。

            (1)正音:待會兒、沉著

            (2)指名回答思考題。

            (課文主要講了李大釗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分小組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10個生字的字音,會用生字組詞。

            2、理解下列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軍閥、娛樂、僻靜、恐怖、憲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爺、絞刑。

            3、辨析詞語

            閥( ) 娛( ) 僻( ) 怖( ) 憲( )

            伐( ) 誤( ) 避( ) 布( ) 選( )

            胖( ) 刑( ) 押( ) 舅( ) 絞( )

            伴( ) 形( ) 胛( ) 臼( ) 較( )

            四、分組探究課文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中找出值得深入體會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又出去了。”

            3、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聯系?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么?

            4、組內初步交流自學成果,互相補充,如仍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作上記號,待合作探究時解決。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文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1943年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周年所以題目為《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文章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開頭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結尾又強調母親囑咐自己要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這樣首尾呼應,充分顯示了敵人的兇殘和革命者的英勇。

            學情分析:

            對于李大釗,部分學生有所了解。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理解課文,并適當展開討論,使學生深入體會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詞句。

            2、深入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讀課文,初知全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的

            1、默看導讀,明確要求

            2、導入課題

            毛主席在“詠梅”詞中,贊頌了梅花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梅花的品格在無數革命者身上得到具體體現。李大釗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個,為了革命,他不謂艱險,面對敵人,他大義凜然,表現了革命者無所畏懼的崇高品德。

            本課是革命先驅李大釗烈士的女兒李星華在1943年寫的,這年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16周年——李大釗烈士犧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題目叫《十六年前的回憶》。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父親遇難十六周年所寫的回憶錄中,把我們帶到那腥風血雨的年代。

            3、簡介背景

            1927年,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率兵進關,占領河北、山東等地,以武力威脅正在勝利北閥的國民革命軍,還下令通緝在北京堅持革命斗爭的李大釗同志,但李大釗同志毫不畏懼,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仍然留在北京從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張作霖逮捕,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繼續領導黨的工作,4月28日被敵人絞死。

            二、初讀課文,思考:

            1、自讀課文,讓作者永遠忘不了的是哪一天?為什么永遠忘不了?

            2、本文介紹了誰的什么事?(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自學生字詞,有不會的地方。

            1、讀準字音。

            2、記清字形

            3、理解字意

            軍閥:指舊中國擁有武裝部隊,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兒童娛樂場:相當于現在的兒童樂園之類。

            僻靜:偏僻安靜。

            恐怖:驚慌、害怕。

            憲兵:舊社會反動派用來鎮壓人民的軍隊。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罰。

            押:暫時把人扣留,不準自由行動。

            絞刑:死刑的一種,用生字勒死。

            四、鞏固練習

            1、抽讀生字卡,口頭組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內容

            2、朗讀全文,能回答課后練習題1

            教學過程:

            一、學習被捕前部分

            1、輕聲讀這一部分:

            2、討論: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這句話在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節,引起下文的回憶)

            (2)李大釗被捕之前局勢非常危急表現在哪些地方?

            (1、燒掉文件書籍;2、張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閻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釗同志是怎樣對待這嚴重的局勢的?按以下要求從文中找出句子:

            1、李大釗同志夜以繼日地為革命忘我地工作。

            2、李大釗同志不顧個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3、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學習被捕時部分

            1、說說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李大釗被捕經過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李大釗同志被捕時的緊張氣氛?

            (2)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我”的'驚恐?

            (3)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敵人的兇殘?

            (4)文中哪些詞語寫出李大釗同志的沉著和對敵人的蔑視?

            3、小結

            三、學習被捕后部分

            1、帶著以下問題自學這一部分

            (1)用“————”畫出在法庭上李大釗同志的外貌。

            (2)用“~~~~”畫出在法庭上李大釗同志的神態。

            2、思考討論:

            (1)“我”在法庭上見到父親是,父親是什么樣子的?他說明了什么?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頭發”——李大釗經受敵人的殘酷折磨。

            “平靜而慈祥的臉”——說明父親對敵人的無所畏懼和對親人的愛。

            (2)李大釗在法庭上見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說明了什么?

            (一方面說明李大釗對親人被捕早已預料,更重要的說明了他對革命事業的愛,超過了對親人的愛,正是對革命事業的無比熱愛,使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種力量就是“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這種力量支持著李大釗同志跟敵人斗爭,使他表現的無比堅強、沉著。)

            (3)說說“安定”“沉著”這兩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動搖。文中表現出李大釗不為私情所動搖。

            (2、“沉著“——從容鎮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現出李大釗同志在法庭上無所畏懼、鎮定自若。

            四、鞏固練習

            1、說說每一部分都講了哪些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會寫15個生字,正確讀寫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

            3.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

            4.感受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培養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2.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看看你們胸前的紅領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國旗的一角,是用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出示李大釗的畫像)。下面讓我們隨著課文回到過去,學習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的英雄事跡。(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師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讀并口頭組詞。(師相機正音)

            (2)重點指導。(“瞅”讀“chǒu”)

            4.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李大釗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討論)

            2.學生匯報。(課文寫了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在法庭上與敵人作斗爭的事。)

            3.快速默讀課文,思考:第1自然段與回憶部分的內容有什么聯系?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敘述方法?

            (課文第1自然段回憶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有16年了,緊接著后面的內容都是講述16年前的一些事情,可見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倒敘的方法來寫16年前發生的事。)

            四、學習“被捕前”部分

            1.輕聲讀第1—7自然段。

            2.小組討論: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這句話在這里有什么作用?

            (1927年的春天。過渡作用,承接第1自然段,引起下文的回憶。)

            (2)李大釗被捕之前局勢越來越嚴重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父親早出晚歸;②父親燒掉書籍和文件;③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④工友閻振三被抓。)

            (3)李大釗同志是怎樣對待這嚴重的局勢的?

            ①李大釗同志夜以繼日地為革命忘我地工作;

            ②燒掉文件和書籍;

            ③李大釗同志不顧個人安危,一心只想著革命工作。

            3.通過寫父親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表現了李大釗同志怎樣的精神品質?

            (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品質。)

            五、課堂小結

            對于作者李星華來說,李大釗是敬愛的父親;對于中國人而言,李大釗是個偉大的革命者。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借助作者的那些回憶,去感受這位偉人對革命堅貞不屈的信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1.復習本課生字。

            2.明確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文章運用了倒敘的寫法,回憶了父親被捕前堅持工作、被捕時處變不驚、在法庭上異常堅定沉著、被害后家人無比悲痛的事。)

            二、學習“被捕時”部分

            1.說說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李大釗被捕的經過。(第8—18自然段)

            2.思考:

            (1)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李大釗同志被捕時的緊張氣氛?

            (2)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我”的恐慌?

            (3)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敵人的兇殘?

            (4)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李大釗同志的沉著和對敵人的蔑視?

            3.學生自由研讀這部分內容,思考問題,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詞語,然后小組合作交流。

            4.全班匯報。

            三、學習“法庭上”部分

            1.讀第19—20自然段,用“_____”畫出描寫李大釗同志外貌的句子;用“﹎﹎﹎”畫出描寫李大釗同志神態的句子。

            2.思考討論:

            (1)“我”在法庭上見到父親時,父親是什么樣子?這說明了什么?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父親經受了敵人的殘酷折磨;“平靜而慈祥的臉”說明父親對敵人的無所畏懼和對親人的愛。)

            (2)李大釗在法庭上見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說明了什么?

            (一方面說明李大釗對親人被捕早已預料到,另一方面說明了他對革命事業的無比熱愛,使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種力量就是“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這種力量支持著李大釗同志跟敵人斗爭,使他表現得無比堅強、沉著。)

            (3)說說“安定”“沉著”這兩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

            (①“安定”——不動搖,文中表現出李大釗不為私情所動搖。

            ②“沉著”——從容鎮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現出李大釗同志在法庭上無所畏懼、鎮定自若的樣子。)

            四、學習“被害后”部分

            1.輕聲讀第30—33自然段,畫出文中寫李大釗同志被害后,全家無比悲痛的句子。

            2.“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4月28日”這兩句表達了母女倆什么樣的情感?(未在悲痛中倒下,不會忘記敵人欠下的血債,要向反動派討還血債,繼承先烈的遺志,革命到底。)

            3.最后兩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關系?(前后對應,首尾連貫)

            五、總結課文

            1927年4月28日是個悲痛的日子,對于李星華一家人來說,在這一天他們失去了一個摯愛的親人;而對于中國人民來說,在這一天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革命領導人。歷史不會忘記英勇的先烈們,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像李大釗同志一樣的先烈們付出生命的代價換來的,他們是祖國的驕傲。在和平的今天,讓我們深深地緬懷他們,長大后也能像他們一樣報效祖國。

            教學板書

            11.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局勢嚴重堅決留下(忠于革命)

            被捕時——嚴峻態度處變不驚(堅貞不屈)

            法庭上——安定沉著視死如歸(充滿信心)

            被害后——無比悲痛化作力量(激勵家人)

            (倒敘寫法按時間的順序回憶前后呼應)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發現“敵人的兇殘”與“李大釗的安定沉著”這一對比,深入體會李大釗鎮定勇敢的形象。

            在引導學生感悟李大釗的偉大形象時,我引導學生抓到一些描寫人物偉大形象的詞語或句子,讓學生仔細品讀,從字里行間體會人物大義凜然的革命形象。

          【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相關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06-24

          《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案07-29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07-30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03-04

          《十六年前的回憶》精品教案06-24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范文04-02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人教版下冊)07-29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案(精選13篇)07-14

          《十六年前的回憶》最新教案06-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