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化學之門的課堂教案

          時間:2021-06-11 09:44:52 教案 我要投稿

          開啟化學之門的課堂教案

            第1章開啟化學之門 第三節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

          開啟化學之門的課堂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實驗活動,了解研究和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

            2.了解學習化學需要進行科學研究

            3.知道學習化學需要借助化學符號(或叫化學用語),初步認識化學符號在化學學習上的重要要求

            能力目標:

            能過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探究

            情感目標:

            認識化學實驗在學習和研究化學上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教學內容:

            一、化學學習需要進行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的觀察,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或者借助于儀器來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的條件、現象和結果,應該注意對實驗前、中、后的觀察。

            化學的觀察

            變化前

            變化中

            變化后

            (1)有哪些物質參加了反應

            (2)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等

            (1)反應條件(如加熱、點燃、高溫、催化劑等)

            (2)伴隨現象(發光、放熱、變色、生成氣體或沉淀等)

            (1)有哪些物質生成

            (2)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等

            首先介紹一些實驗儀器:

            1.試管(test tube):該儀器是化學實驗中使用最廣泛的儀器。

            (1)主要用于少量物質的溶解或發生反應的儀器,也常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氣體。

            (2)實驗時盛放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以防振蕩或加熱時濺出。

            (3)用試管夾或者鐵夾固定時,要從試管底部向上套入并夾持在離管口1/3的部位。

            (4)試管是可用燈焰直接加熱的儀器

            (5)加熱前應先擦干試管壁上水珠,結束后不可驟冷

            2.酒精燈(alcohol burner):是實驗室中最常用的加熱儀器。

            (1)實驗所盛酒精量不能超過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1/4;

            (2)使用時要用燃著的火柴點燃酒精燈,嚴禁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

            (3)向酒精燈內添加酒精應該用漏斗,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以防發生火災;

            (4)加熱時要用溫度最高的外焰加熱,不能將燈芯與玻璃儀器接觸;(做木條燃燒實驗)

            (5)加熱完畢要用燈帽蓋滅火焰,不可用嘴吹滅。

            (6)火焰可分為外焰、內焰、焰心。

            實驗:火柴被加熱實驗

            3.試劑瓶(reagent bottle):主要是稱放固體、液體試劑,氣體

            (1)廣口瓶(wide-necked bottle):盛放固體試劑。配上雙孔橡皮塞后,配成洗氣裝置;

            (2)細口瓶(narrow-necked bottle):盛放液體試劑。存放堿溶液應用橡皮塞;棕色試劑瓶盛放避光試劑

            (3)集氣瓶(gas-collecting bottle):用于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

            廣口瓶與細口瓶瓶頸內壁磨砂,集氣瓶的瓶口是磨砂

            4.試管夾(test tube holder):用于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

            從試管底部套入,撤出時也從試管底部撤出

            5.托盤天平和砝碼(counter balance & weight sets):

            (1)托盤天平一般用于粗略量取固體物質質量,它的精確度為0.1g;

            (2)是用托盤天平前,先調零,然后在左右兩盤放大小相同的紙,如果稱量的物體易潮解或有腐蝕性,應該用玻璃器皿稱量,如小燒杯,表面皿等;

            (3)稱量時候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m左=m右+m砝碼);

            (4)取用砝碼的時候,絕對不能用手拿放,應該用鑷子,防治砝碼沾污腐蝕變質。

            6.量筒(graduated cylinder)

            (1)量筒一般用于粗略量取一定體積液體的儀器

            (2)選取量筒時,量筒的容積應該大于并且盡量接近于所要量取液體的體積,盡量減少誤差;

            (3)量筒讀數應該使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點保持水平;在量取液體時,若俯視量筒則讀出數據大于實際液體體積,即取用液體的體積偏小,若仰視量筒,則讀出的數據小于實際液體的體積,即取用的液體的體積偏大;

            (4)量筒不能加熱,不能量取溫度過高的液體,也不能作為化學反應和配置溶液的容器;

            (5)量筒沒有零刻度線。

            7.鐵架臺(iron support stand)簡單介紹

            然后介紹幾種化學基本操作規范:

            1.固體藥品的取用:

            (1)固體藥品一般保存在廣口瓶(wide-necked bottle)中,堿性的固體一般用軟木塞代替玻璃塞;

            (2)取用塊狀固體或者顆粒較大的固體時,一般使用鑷子,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以免打破容器;

            (3)取用粉末狀固體或者顆粒小的固體時,一般使用藥匙或者紙槽,把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或者紙槽)小心的送到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慢慢豎直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到底部,以避免藥品沾到管口和管壁上;

            (4)如果沒有指明具體取用量,固體藥品一般取用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2.液體藥品的取用:

            (1)液體藥品一般保存在細口瓶(narrow-necked bottle)中,堿性溶液一般用橡皮塞代替玻璃塞;

            (2)取用較大量液體時,可以用傾倒法,具體方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子上,傾倒液體時,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緩慢地倒入液體,拿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的標簽一定要靠在手心處,以防液體腐蝕標簽,倒完液體后,應立即蓋緊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處;

            (3)取用少量的液體,還可以用膠頭滴管(dropper)。

            (4)取用一定量的液體時,一般用量筒量取體積

            (5)倒取液體時,注意標簽朝手心

            3.固體加熱方法:

            (1)為了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而使試管底部破裂,在加熱固體時候,一般試管口向下傾斜;

            (2)在加熱固體時,一定要預熱(左右移動試管),然后將外焰固定在固體下方加熱。

            4.廢液的處理

            (1)化學實驗過程中的廢液,應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集中處理;

            (2)取用過多的藥品,能放回試劑瓶,應該放入回收瓶中,集中處理。

            5.儀器的洗滌

            利用試管刷

            洗過的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即形成水膜),則表明儀器已經洗滌干凈。

            演示實驗1:研究“銅綠”性質的有關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銅綠”和鹽酸作用

            產生大量氣泡,并且看到“銅綠”溶解形成藍色溶液。

            銅綠能夠與鹽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氯化銅和水。

            文字表達式:銅綠+鹽酸→氯化銅+二氧化碳+水

            2.“銅綠”受熱的變化

            綠色的.固體受熱后變成了黑色固體,在試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并且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銅綠受熱能分解黑色的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文字表達式:銅綠→氧化銅+二氧化碳+水

            通過上述實驗,你對“銅綠”有什么認識?學習了哪些基本操作?

            通過上述實驗,可以了解到“銅綠”[Cu2(OH)2CO3]是一種綠色粉末狀的固體,它能與鹽酸作用,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Cu2(OH)2CO3 + 4HCl ==2CuCl2 + CO2↑+ 3H2O]。“銅綠”受熱后能分解,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Cu2(OH)2CO3==2CuO + CO2↑+ H2O]。

            在整個實驗中,需要學習了固體和液體藥品的使用。酒精燈的使用,固體加熱,廢液處理,儀器的洗滌等實驗基本操作。

            二、化學學習需要進行科學探究

            以觀察、實驗、實踐為主的探究活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它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

            實驗2:研究鎂、鐵、銅的性質實驗

            金屬樣品

            鎂條

            鐵絲

            銅絲

            1.顏色狀態

            銀白色條狀固體

            銀白色固體

            紫紅色固體

            2.是否容易被折斷

            容易

            不容易

            不容易

            3.是否可以導電

            可以

            可以

            可以

            4.在空氣中點燃的現象

            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熱量,產生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不能燃燒,表面紅熱

            不能燃燒,表面變黑。

            5.在食醋中的變化

            有大量氣泡產生,試管發燙

            有少量氣泡產生

            沒有氣泡產生

            一些煙花和照明彈都含有鎂粉,鎂粉的這一用途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鎂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耀眼的白光。

            實驗3:模仿鎂的性質探究實驗,找一段鋁片研究鋁有哪些性質

            猜想:

            (1)鋁條是一種銀白色的固體,硬度不大;

            (2)鋁條能與空氣中成分(氧氣)發生作用;

            (3)鋁條能與酸發生反應;

            (4)鋁條能夠導電

            實驗設計:

            (1)取一段鋁條觀察外觀,看看是否容易扭曲;

            (2)經過砂紙表面的打磨后,用酒精燈加熱,觀察是否能夠燃燒;

            (3)經過砂紙表面打磨后,投入到食醋中,觀察現象;

            (4)用鋁條連接電珠和電池,觀察電珠變化情況;

            進行實驗:

            記錄現象:

            (1)鋁條是銀白色的固體,容易扭曲;

            (2)放在火焰上方,鋁條并沒有燃燒起來,但在表面出現白色物質;

            (3)在酸液中,鋁條表面出現了氣泡;

            (4)電珠發亮

            結論:

            (1)鋁是一種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硬度小;

            (2)鋁在空氣中加熱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白色的氧化鋁;

            (3)鋁能與酸發生反應生成氫氣

            (4)鋁能夠導電

            三、學習化學要使用化學符號

            為了研究和描述物質組和變化的方便,用國際統一的符號來表示元素和物質。為了簡潔地表示物質發生的化學變化,人們還使用物質的化學式來書寫化學方程式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尤物AⅤ国产在线精品 |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在线免费在线观看的a | 久久一本大到香蕉精品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