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教案參考

          時間:2021-06-10 15:44:11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化學教案參考

            一、教學目標:

          初三化學教案參考

            1、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 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1) 增加學生探究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操作、觀察、組織討論,總結規(guī)

            律。

            (2) 加強實驗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從而拓展學生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培養(yǎng)學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推理、幫助學生認識永恒運動和變化著的物質、既不

            能憑空產(chǎn)生也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和自然科學方法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

            1 、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和應用。 2、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1、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

            四、課時安排: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變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質

            這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而引起了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的變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化,只是重新組合。因此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并沒有改變。這是從質的方面研究化學變化,今天我們從量的角度來研究、分析化學變化即化學反應。

            【板書】

            一、質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紅磷燃燒

            現(xiàn)象:紅磷燃燒,產(chǎn)生白煙,放出熱量,氣球脹大,待裝置冷卻后,氣球變癟,反應前后的

            質量相等。

            表達式: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小結:參加反應的紅磷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提問:是否是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間都存在以上質量關系?這種質量關系是否具

            有普通意義?

            探究二:硫酸銅溶液與鐵釘反應

            現(xiàn)象:鐵釘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溶液顏色由藍色變?yōu)闇\綠色,反應前后的質量相等。 表達式:硫酸銅+鐵→銅+硫酸亞鐵

            小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板書】1.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

            (1)必須是真正參加反應的物質

            (2)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2.適用范圍:一切化學反應

            第二課時

            【提問】為什么化學反應前后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

            【板書】2、質量守恒的原因

            【講解】這是因為化學的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

            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也就是說: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小結】 宏 觀 微 觀

            元素種類 六 原子種類 元素質量 不 原子數(shù)目 物質的總質量 變 原子質量 物質的種類 改變 分子的種類

            【板書】3、質量守恒的應用

            1.進行有關的計算

            例:1gA和3gB參加反應,求生成C的質量(4g) 2.解釋一些實驗事實 例:見課本

            3.推測一些物質的組成

            第三課時

            【復習提問】

            1.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

            2.為什么在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

            分子的觀點說明。)

            【引言】我們已經(jīng)知道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出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化學方程式。

            【板書】二、化學方程式

            【講解】用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板書】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1)表示了化學反應物和生成物。

            (2)表明了該化學反應進行的條件。

            (3)表示了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例如: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 + O2

            CO2

            12∶ 16×2 ∶ 12+16×2 12 ∶ 32 ∶ 44

            【講解】化學方程式能客觀地反映出化學反應中“質”和“量”的變化及關系。所以化學方程式的讀法不同于數(shù)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中的“+”號應讀成“和”,不能讀成“加”;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間的“==”號,應讀成“生成”,不能讀成“等于”。

            化學方程式可讀出質的變化,也可讀出量的變化。每個方程式都有三種讀法 現(xiàn)以2H2O2H2↑+O2↑為例說明。

            (一)物質讀法

            上式讀作“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這種讀法說明了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

            (二)粒子數(shù)目比讀法

            上式讀作“在通電條件下,每2個水分子分解生成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這種讀法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結構微粒的變化,并反映出微粒個數(shù)比關系。 (三)質量比讀法

            上式讀作“通電時,36份質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這種讀法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關系。

            【板書】2H2O2H2↑+O2↑

          【初三化學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教案參考06-13

          初三化學教案02-23

          初三化學教案:分子04-06

          初三化學教案:原子04-06

          初三化學教案:水04-05

          初三化學教案:離子04-07

          關于初三化學教案04-06

          初三化學教案模板03-16

          初三化學教案鐵的性質04-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h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