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祝福》教案

          時間:2021-06-12 08:48:18 教案 我要投稿

          課文《祝福》教案

            教學目標

          課文《祝福》教案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祝福 教案示例 二。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體會并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本課時重點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了解倒敘的作用。

            一、導入新課:

            我們在初中曾經學過魯迅的小說《故鄉》、《孔乙己》,其中由活潑可愛而變成麻木愚昧的閏土,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魯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說——《祝福》。

            二、介紹背景:

            《祝福》寫于1924年2月7日, 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后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

            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并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

            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斗,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祝福 教案示例 二》。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研習課文:

            1、自讀“預習提示”,了解小說的教學重點,明確教學目標。

            2、理清情節,了解倒敘的作用。

            3、速讀課文,概括各段內容。

            提問:這篇小說是按時間順序敘述,還是另有安排?

            明確: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寫出了故事的結局,這是采取了倒敘的手法。

            提問:在結構上采取倒敘手法有什么作用?

            討論歸納:

            設置懸念,使讀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濃重的悲劇氣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魯四老爺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與魯四老爺之間的尖銳的矛盾,突出了小說反封建的主題。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點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顧小說的三要素:

            情節、人物、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小說的主題是靠人物形象來體現的。這一課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們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運,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題。而作為人物形象又是通過故事情節──人和人之間的聯系或沖突表現出來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就先來分析一下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由此來把握祥林嫂的.形象,領會《祝福》的主題。

            1.開端:

            ①祥林嫂為什么要到魯家做工?

            小說的一開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犧牲品。因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給一個“比她小十歲”的丈夫,而丈夫又過早地喪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慘的命運之中。按理說,“年紀大約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在農村生活下去的,可是 “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 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魯四老爺家里。

            ②祥林嫂是怎樣對待使她“嫁而守寡”、“備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作者通過祥林嫂在魯家生活的情況,寫出了她的爭扎與反抗。

            ③祥林嫂在魯家的生活是極其悲慘的:……為什么說她“反滿足”?

            她希望憑借辛勤的勞動來換取起碼的生活,尋求一條活路。這就鮮明地揭示出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爭扎。

            然而,勤勞、善良的祥林嫂想通過加倍的勞動來擺脫悲慘的命運的愿望,很快破滅了。她在魯家做工只三個半月,由于魯四老爺的支持(P:“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說呢”),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樣,“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搶了回去,封建的族權再次向她伸出了魔掌。

            2.發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 是故事情節的發展。在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寫出了封建宗法制度對祥林嫂的迫害而顯示出了這種迫害是很殘酷的呢?(P.)

            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兩條繩索,捆住了婦女的脖子,朝著相反的方向緊勒,要把勞動婦女置于死地而后快。祥林嫂當時就處在這種極端悲慘的境地中:

            族權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權又視此為奇恥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遠生活在恥辱之中。祥林嫂以后的悲劇,都是由此而引起的。

            那么,祥林嫂是如何對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

            ①祥林嫂為什么又一次來到魯四老爺家?

            ②有人認為,喪夫失子有偶然性,這種看法對不對?

            喪夫失子似乎有偶然性,然而隱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是那起決定作用的必然性。祥林嫂的丈夫死于舊社會中蔓延著的傳染病“傷寒”,阿毛死于祥林嫂的貧困、勞碌。(若不是忙著“打柴摘茶養蠶”,能讓年僅兩三歲的孩子去剝豆嗎?)因此,實質上,是罪惡的政權奪走了祥林嫂的丈夫和兒子的生命,使她陷于嫁而再寡的境地。作者開始把批判的筆觸由封建夫權、族權擴展到封建政權。

            按照封建宗法觀念,婦女“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一旦喪夫失子,則連在家庭中生存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因此,“大伯來收屋”使祥林嫂走投無路,只好再一次來到魯家。她到魯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擊。

          【課文《祝福》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祝福》的教案05-10

          關于課文《祝福》的教案06-12

          語文課文《祝福》教案05-10

          課文《祝福》教案設計05-10

          課文祝福的教案設計06-11

          祝福的課文教案設計07-29

          《祝福》課文教案設計06-11

          祝福的課文教案設計06-11

          課文白楊教案07-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专区欧美精品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综合色婷婷7月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