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科文《鯨》課文教案

          時間:2021-06-12 11:44: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科文《鯨》課文教案

            【教學目標】

          小學五年級科文《鯨》課文教案

            1、學習課文內容,了解有關鯨的知識。

            2、學習作者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3、學習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鯨的生活習性,學習幾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

            一、揭題激趣

            同學們,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板書:鯨jing)

            出示投影:

            你們看,這就是鯨。文中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有關鯨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1、初讀感知:

            ⑴ 檢查預習情況,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讀音。

            ⑵ 說說你在預習時,發現哪些字,詞容易寫錯或讀錯。

            ⑶ 說說你通過預習,理解了哪些詞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還有哪些詞你不理解。

            2、指明分節讀課文。

            3、理清脈絡:

            說說每節各講了什么?給課文分段。

            4、教師小結。

            5、布置作業:課后每人畫一條鯨。

            第二課時

            一、聽說訓練

            鯨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動物。

            鯨可以分為須鯨和齒鯨兩大類,它們的生活習性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以上兩句話第一句聽一遍,第二句聽兩遍,再分別請若干學生練說。)

            老師把這兩句話寫在了大屏幕上。(媒體出示)請大家再一起讀一讀。

            二、講讀第一段

            是的,鯨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到底有多大呢?

            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思考邊圈畫有關詞句。

            (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

            鯨很大很大,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

            你覺得哪一句話意思更明確讀第二句,琢磨一下怎么讀才能讀出鯨的大。這種用具體數字來說明事物的特點是說明文中常用的方法。(板書:列數字。)

            這段中還有哪些句子也能說明鯨很大呢?(其它各句)

            師生小結:

            (投影出示畫面。)

            根據投影,師生一起說第一段重點內容。這里,作者把我們并不熟悉的鯨與我們平時熟悉的大象,大肥豬等進行比較,這也是說明文中常用的方法。(板書:作比較。)

            三、講讀第二段

            這里,作者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都是為了說明鯨的特點:大。(板書:大)這

            很大很大的鯨就生活在海洋里,因為形體象魚,許多人管它叫鯨魚,可它為什么不屬于魚類呢?

            自由輕聲讀第二段,思考上述問題。

            請你概括地說說鯨變成魚的樣子必須有哪幾個條件?

            1、很長很長的年代。

            2、環境變化,器官退化。

            四、引讀第三段

            鯨生活在海洋里,它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須鯨,沒有(牙齒);另一類是(齒鯨),有(鋒利的牙齒)。這是須鯨和齒鯨最大的區別。

            1、自學第四段:

            須鯨和齒鯨的生活習性中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呢?請同學們快讀第四段,然后分小小組討論。并試著用我發現它們在__方面有__同,表現在__(填空

            句式媒體出示)的句式匯報你的自學結果。

            2、匯報自學結果:

            ⑴ 吃食方面:

            相同點是它們食量大,吃食速度快;不同點是吃的食物不同,方法也不同。指明1~2位學生上臺演示須鯨吃食進程的抽拉式投影片。

            ⑵ 呼吸方面:

            相同點是它們都是用肺呼吸,換氣時都有噴潮現象;不同點是噴潮的水柱各不相同。出示投影片:說說圖上的哪一頭是須鯨,哪一頭是齒鯨,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相機揭示另一說明事物的方法:打比方。

            ⑶ 睡覺方面:

            方法相同,請同學們畫一畫鯨睡覺時的樣子,選擇2位同學的作品在實物投影上出示。議一議:他們畫的對嗎?

            ⑷ 生長方面:

            相同點是胎生,生長速度快,壽命很長。說說這段中主要用到了今天學到過的哪一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3、質疑:

            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五、總結課文

            根據板書小結本課內容。

            創設說話情境:

            假如我國捕獲的那頭四萬公斤重的鯨被運送到常州,陳列在動物園里,來觀看的游人絡繹不絕,你能給他們當一回解說員嗎?根據你今天學到的知識,結合你平時看到的知識,同桌先練說,再指名上臺表演。

            六、布置作業

            請你運用今天學到的一種(或幾種)說明事物的方法介紹一種動物或植物。

            【教學體會】

            《鯨》是一篇說明文,文章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學生學起來難免會感到有些枯燥,為了避免這一點,我在教學時努力做到了這幾點:

            一、變語言文字為生動的畫面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喜歡新異的'事物,所以我運用多媒體的演示,將鯨的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醒目的顏色,鮮明的對比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文章中的語言文字不再只是簡單的句子了,而成了學生頭腦中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二、變教師講解為學生自學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只要提出恰當的自學要求,學生就能主動叩開知識的大門。在第四段的教學中,我以須鯨和齒鯨的生活習性中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這一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再以我發現它們在__方面有__同,表現在__的句式練說,使每個學生都有練說的機會。而且這一問題又照顧到全體學生,一般同學能從文中字面上找到答案,還有一些優秀生則能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自己進一步概括,這樣便使每一位學生在自學時都能摘到果子了。

            三、變簡單刺激為多種感官協同作用

            心理學指出:多種感官協同作用更能增強學習的效率。課堂上,我除了讓學生聽,說外,還安排讓學生看,畫,思,寫,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多角度地刺激了學生感官,學生眼,耳,手,腦并用,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由于做到了以上幾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了。所以在最后創設情境讓學生當解說員時,學生興趣濃濃,爭著上臺表演。其實,學生的解說就是對本課內容的總結,這比老師生硬地總結內容生動多了,也巧妙多了。

          【小學五年級科文《鯨》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科文《鯨》課文教案08-24

          小學課文《鯨》教案06-04

          課文《鯨》教案09-17

          課文《鯨》教案10-29

          課文《鯨》的教案10-09

          小學五年級課文鯨教案05-19

          小學課文鯨教案設計05-18

          《鯨》課文教案08-17

          課文《鯨》精品教案10-3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 在线播放大乳大屁股系列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aⅴ另类 | 在线三级网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