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第一課時教案

          時間:2021-06-12 19:41:50 教案 我要投稿

          林海》第一課時教案

            一.引入新課,激情引趣

          林海》第一課時教案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第十四課——《林海》。板書:14 《林海》齊讀課題。

            這里的“林海”是指哪里?(我國的大興安嶺)在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一篇《美麗的小興安嶺》,大興安嶺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呢?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很想帶同學們先去游覽一下大興安嶺的風光,好不好?(出示.課件)不過,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每看完一幅圖之后,要找出課文中的一個句子來說說這幅圖的主要內容。出示.課件讓學生依次說出來。

            ①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

            ②興安嶺上千般寶,第一應夸落葉松。

            ③松影下開著各種小花。

            ④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干是銀白色的。

            ⑤有多少省份用過這里的木材呀!

            2.同學們,全部圖片我們都看完了,此時,你最想用哪個字來表達你心中的感受?(引導學生說出——親切舒服。板書段:親切、舒服)作者心中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也是——親切、舒服。這兩個詞語在課文中重復出現了幾次?(三次)請在課文中找出含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用“”把它標出來。

            分別讀這三個句子。

            3.根據作者在文章中三次表達同一種感受,我們可以將全文分為幾段?這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課文第一大段。

            二.指導閱讀、理解內容

            1.課文的第1自然段總述了什么?(板書:總述、大興安嶺使人感到親切舒服)第一自然段與第2、3、4、5自然段是什么關系?(總分關系)第2、3、4、5自然段分述了哪幾個方面?(板書:嶺分述)

            2.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第一次表達他的親切舒服的?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眼看、腳踩、手摸)他設想中的大興安嶺是怎樣的?(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誰來解釋“奇峰怪石”的意思?“高不可攀”呢?

            然而作者親眼見到的大興安嶺是這樣的嗎?(不是)為了讓我們讀者知道不是這樣,作者將大興安嶺和什么地方放在一起寫?(秦嶺)文章用了哪句話來表達這個意思?指名由學生回答,然后女生齊讀。在這里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比)是不是真的“大興安嶺”的“嶺”字跟“秦嶺”的“嶺”字不一樣?那是什么不一樣?(特點不一樣)大興安嶺的特點是什么呢?秦嶺的特點又是什么呢?男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大興安嶺第一個特點是什么?(板書:多)從哪句話可以看得出來?(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那種險句)這句話又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排比)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順著的……這么多形狀我們可以用哪一個成語來概括?(形態萬千)

            ②嶺的第二個特點又是什么?(板書:溫柔)“溫柔”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秦嶺的特點是什么?(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孤峰突起”的“孤”是什么意思?(孤舟蓑笠翁)(單獨)突起呢?教師畫簡筆畫山峰。盛氣凌人的“盛氣”是什么意思?(傲慢的氣焰)“凌”的'意思呢?(欺侮)

            ③從“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兩個詞語可以看出作者將大興安嶺與秦嶺比較,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秦嶺孤峰,大興安嶺嶺多;二是秦嶺盛氣凌人,而大興安嶺是溫柔可親)

            ④“既看不完,也看不厭”你是怎樣理解的?(看不完說明嶺多,看不厭是由于每條嶺都很溫柔)從這里可以看出它是一個什么句?(過渡句,承上啟下)假如要你分層,你會將它分在上面呢還是下面?(下面)那這第二自然段可以分為幾層?怎樣分?層意是什么?

            3.同學們,正是大興安嶺嶺多而溫柔,作者才說“親切舒服”(指著板書)

            4.下面,我們來小結一下學習“嶺”這一段的學習方法:

            ① 提問題;

            ② 讀課文(齊讀第二自然段)

            ③找修辭理解。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林”這一層。

            5.提問題:林的特點是什么?下面全班同學帶著這個問題去自由讀課文第3、4自然段,并找出這段中的修辭手法。分別用“比喻”“排比”“反問”標出來。

            ①作者在這一層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反問)比喻句有哪些?

            目之所及……的確是林海。這個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大興安嶺的林比作海。這個比喻句在全文中還起了什么作用?(點題作用)題目是林海,這句話又點題,這是文章照應的一種,叫做——題文照應。(學生作筆記)教師指導朗讀。

            ②有海就有波浪,作者把什么比作波浪?(群嶺起伏).課件演示。

            ③既然是海,海水拍擊岸邊的時候還會產生什么?(浪花)作者又是把什么比作浪花的呢?(白樺)哪個句子?

            ④有沒有其他的比喻句子?(看,這里是落葉松的海洋)把什么比作什么?葉松比作海洋。“閃動著白樺的銀裙。”

            ⑤這五個比喻句可以看出大興安嶺的林的第一個特點是什么?板書:多

            ⑥排比句是哪句?又可以看出大興安嶺的林的第二個特點是什么?(碧綠)板書:碧綠

            6.反問句是哪個?連續使用兩個反問句,在這里都是起了強調、突出的作用。

            7.同學們,正是大興安嶺的“林”多而碧綠,所以作者說——親切舒服。

            8.放手學“花”這一段。邊聽邊思考

            教師范讀第5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課件出示)齊讀問題:

            ① 作者所寫的“花”有什么特點?

            ② 你喜歡哪些詞語或句子?為什么喜歡?可以互相討論。板書:多而美麗

            三.讀寫遷移。

            作者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嶺、林、花各具特色。嶺:多而溫柔;林:多而碧綠;花:多而絢麗。嶺、林、花這三層是什么關系?(板書:并列關系)為什么作者寫得那么好呢?提示:細致觀察,正是因為作者觀察細致,所以描寫才能做到——具體。(出示:具體描寫)要抓住景物的什么來具體描寫呢?(出示:抓住特點)為使文章中的景物更加形象、生動,更能吸引讀者,作者還使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出示:善用修辭)這十六個字是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也是描寫一處景物的方法。(板書:《趵突泉》、《草原》、《林海》這三篇文章在定法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齊讀)——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描寫、善用修辭。

            四.課后思考題:

            為什么課文不用“美麗的大興安嶺”作題?

          【林海》第一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林海 課時教案教學設計05-21

          三課時《林海》教案10-20

          林海第一課時說課稿07-12

          《林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11

          《林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3

          《林海雪原》第一課時說課稿02-23

          《林海》第一課時課堂設計12-16

          《林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11

          《林海》第二課時教案09-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