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人音版音樂第七課的教案

          時間:2021-06-13 09:17:18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人音版音樂第七課的教案

            教學內容: 1、 欣賞管弦樂《野蜂飛舞》

          一年級人音版音樂第七課的教案

            2、 學唱歌曲《小蜻蜓》

            3、 律動

            教學目標: 1、 通過聽聽、看看、說說、唱唱、演演等活動,感受并表現歌曲《小蜻蜓》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

            2、 通過聆聽管弦樂《野蜂飛舞》,培養欣賞音樂的注意力,想象野蜂急促上下飛舞的形象,并嘗試多元化地表現。

            3、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感受不同情緒的音樂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小蜻蜓胸飾等。

            教學過程:

            一、學生聽著《小蜻蜓》伴奏音樂、自由律動進教室。 二、感受、學唱并表現歌曲《小蜻蜓》。

            1、啟發談話。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蜻蜓嗎?”

            “見過,見過……”

            “喜歡小蜻蜓嗎?”

            “喜歡,很喜歡。” (隨機貼上“小蜻蜓”畫紙)

            “那你們見到的小蜻蜓,它們在干什么呀?”

            “它們在做游戲;找朋友;捉害蟲……”

            2、第一遍律動,自由表演。(播放《小蜻蜓》伴奏音樂)

            “吳老師想看一看你扮演的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音樂停后動作造型。

            “你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我在捉蟲;我在玩;我在休息……”

            “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蜻蜓! “你們覺得剛才聽到的音樂美嗎?”

            “美”

            “是的,它很美。就像小蜻蜓飛呀飛,飛呀飛,太美了!”

            3、第二遍律動,發現美的和與眾不同的動作。 (繼續播放《小蜻蜓》伴奏音樂)

            “ 我們再來做做小蜻蜓,這么美美地來飛一飛。”

            4、鼓勵動作美的和動作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同學,請他們做一做,大家學一學(隨機送小蜻蜓胸飾)

            5、第三遍律動,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創造思維。(繼續播放《小蜻蜓》伴奏音樂)。(隨機送小蜻蜓胸飾)

            “我們這里肯定還有許多愛動腦筋的小蜻蜓,吳老師都來不及看,現在我要好好地再來找一找。”

            6、引導

            “咦,這么多聰明可愛的小蜻蜓,它們會在哪里飛呀?”

            “池塘邊;草地上;荷葉上;花的身上……”

            “我這只小蜻蜓飛累了,哪棵小樹愿意讓我停一停,休息休息?” “小蜻蜓除了可以在小樹上休息以外,還能在哪里休息呢?”

            “ 小花;大樹;荷葉……”

           。▽W生隨機演一演,教師隨機去停一停)

            7、第四遍律動,情境表演。

            “現在你可以做一只快樂的小蜻蜓自由地飛翔,也可以找個空位,做做花兒,草兒,房屋,莊稼等等,讓小蜻蜓到你身上來停一停,幫你捉捉蟲!

            8、聽錄音范唱,了解歌曲內容。

            “ 小蜻蜓幫莊稼們捉掉了蟲子,莊稼可高興了,都唱起歌來夸小蜻蜓。你們聽聽,莊稼夸小蜻蜓什么了?”

            “夸它是益蟲;夸它是捕蚊的小英雄……”

            9、按節奏念歌詞

            “ 讓我們也一起來夸夸小蜻蜓。”

            10、聽教師范唱

            “ 小蜻蜓那么棒,真是一群討人喜歡的精靈,老師也想來夸夸它們了。”

            11、聽琴聲伴奏唱

            “ 我們也試著用歌聲來夸夸這群小精靈吧!”

            12、聽錄音伴奏,再唱

            “ 有些小蜻蜓偷懶了,還沒捕到蚊子它就把翅膀放下來了!保S機唱唱不連貫的第一句)

            “勤勞的小蜻蜓可不是這樣,它們會在捕到蚊子之后再把翅膀放下來休息!保S機唱唱連貫的第一句)

            “你們喜歡怎樣的小蜻蜓呀?”

            “勤勞的小蜻蜓!

            13、完整地邊唱邊表演

            “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做勤勞的,又會唱歌又會跳舞的小蜻蜓吧!”

            三、欣賞、感受并表現樂曲《野蜂飛舞》 1、導入

            “ 小蜻蜓這群小精靈慢悠悠地飛著,特別溫柔可親,現在,又有一群精靈朋友朝我們飛來,你們聽,它們是誰?”

            2、初聽一小段、反饋。

            “ 蒼蠅、蚊子、蝗蜂、蜜蜂……”

            3、了解作曲家原本作曲的意圖。

            “ 你們說的,想想都很有道理,的砍是像一群蒼蠅、蝗蜂飛來的樣子。可是,我們的作曲家當初在創作這首樂曲的時候,他是想表現一大群野蜜蜂飛舞的情景。”

            4、繼續聽,感受野蜂形象。

            “ 你們感覺到了嗎?”

            “嗯,感覺到了!

            5、討論,感受野蜂飛舞的形象。

            “ 小野蜂飛起來和小蜻蜓飛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小野蜂飛得快,小蜻蜓飛得慢;小野蜂飛起來像是很著急的樣子,小蜻蜓不著急的……”

            “ 是呀,小野蜂飛得那么快,那么急,成群結隊地一會兒飛上,一會兒飛下,它們是要干什么去呀?”

            “天要下雨了,它們去躲雨;它們肚子餓了,去找糧食;它們的一位朋友失蹤了,它們去找朋友……”

            6、用畫線條的方式表現野蜂飛舞的路線。

           、龠吢犚魳愤呌檬謩荼硎

            “ 用你的手指頭先一畫,小野蜂上下飛舞的路線!

            ②邊聽音樂邊在自己的教科書上畫下

            “ 除了剛才畫的路線,還能想出另外的路線嗎?”

            “能”

            “請大家打開課本42頁,在課本上盡情地畫一畫!

            7、用身體動作表現野蜂飛舞

            “ 現在,吳老師很想感受一下一大群野蜂著急地飛來飛去的樣子是怎樣的,你們愿意滿足我嗎?”

            “愿意” (很高興,興奮地答應)

            四、通過《野蜂飛舞》《小蜻蜓》兩首樂曲速度、情緒的對比,進一步明確它們所表現的音樂形象的不同。 1、再次看看、聽聽、唱唱、演演《小蜻蜓》。

            “ 這群小野蜂精靈,飛起來那么快,那么猛,東竄西竄,真是有點嚇人,再看看那群小蜻蜓精靈,覺得可愛多了,也更容易親近了。”

            2、聽著音樂,飛離教室。

            小蜻蜓們,外面有更多、更新鮮的事物在等著我們,想去看嗎?

            想

            走,我們這就出發……

            《小精靈》點評: 《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從以往教學活動情況來看,學生沒有養成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致使聆聽音樂的能力不強。因此,設計者確定了“培養學生聆聽音樂能力的.實踐與研究”作為研究課題,希望能通過一些努力,在這方面有所提高。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設計者正是要著力體現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形成聆聽的好習慣,在專心聆聽的同時,能與自己的身心合為一體,進行音樂的再創造。本教學設計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探討。

            1、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

            想讓學生在音樂課中聞到音樂氣息,感受到美的智熏陶,作為音樂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這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多遍聆聽、感受《小蜻蜓》。通過聆聽從而喜歡這首歌曲。一個人的音樂愛好是在反復強化中形成的,對于他所喜歡的音樂,自然就會愛聽、多聽,在長期的重復中得到自我強化,從而形成音樂偏好特色。此外,還讓學生聽聽教師親切的范唱,希望能利用教師的歌聲再次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自由地在美的音樂氛圍里暢游。

            2、培養專注聆聽的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往往還沒養成專注聆聽的習慣,這可能與他們的注意力維持時間不久有關。因此,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變化與力度等。如:在通過律動感受《小蜻蜓》環節中,學生會出現邊律動邊聊天或動作不合節奏的現象,于是我就通過眼神、動作來提醒學生回到音樂中來聽著音樂表演。又如:在初聽《野蜂飛舞》環節中,我用了極簡潔的語言和極夸張的表情,提示學生的速度、力度都發生了變化,幫助學生較快地聆聽出這些變化,感受出兩者的不同。

            3、培養積極的創造意識

            課堂上,教師應以一種民主的教學思想對待學生,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大膽地表達出自已獨創的見解,促進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感受歌曲《小蜻蜓》環節中,我充分鼓勵學生做做各種姿態的小蜻蜓,大大表揚動作美的與動作與眾不同的學生。通過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律動姿態明顯豐富了,也變美了。又如:在欣賞感受野蜂急促上下飛舞的形態時,我不急于出示樂曲的主人翁,而是請學生聽著音樂自由感受。有些學生聽了之后覺得是蝗蜂,蜜蜂、蒼蠅、蚊子,對于這些見解,我都沒有否定,反而表揚他們聽得認真,愛動腦筋。到最后用動作、線條等多元化來表現野蜂飛舞的情景時,學生的創造力又一次得到了發揮,效果十分地好。

          【一年級人音版音樂第七課的教案】相關文章:

          人音版《放牧》小學音樂教案范文07-24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11-02

          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08-04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11-02

          人音版一年級音樂課海教案02-28

          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精選15篇)07-07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9篇11-02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教案02-15

          人音版音樂教學計劃12-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 中文婷婷偷拍免费视频 | 在线a亚洲看片v电影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