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己單元的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13 12:03:35 教案 我要投稿

          我們自己單元的教案設計

            三、我們自己單元

          我們自己單元的教案設計

            (一)觀察我們的身體

            教學要求

            1、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我們的身體。

            2、嘗試自己提出研究問題,能通過看、聽、摸等手段對自己和同學的身體結構有個粗略的了解,并由此產生進一步觀察和認識自己身體的興趣。

            3、能用文字、圖畫等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4、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等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5、在對人體的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教學準備

            白紙、全身圖投影片、殘疾人圖片、放大鏡、尺子、紙筒等。

            教學活動過程

            1、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外形特點。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

            我們來畫一畫人。先想一想你準備畫誰?畫些什么?然后仔細觀察一下再畫一畫。

            先說一說畫了身體的哪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

            再讓大家猜一猜:你畫的是誰?

            出示人體全身圖(投影),認識人體各部分的名稱:頭、頸、上肢、下肢、軀干等。

            觀察同桌同學身體各部分的特點(包括結構靈活、左右對稱、長短粗細等),然后介紹給大家。

            2、體驗身體對稱及平衡的好處。

            出示一張殘疾人的圖片,觀察描述殘疾人身體外形的特點。

            說一說:圖片中的殘疾人在生活工作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體驗: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鏈。只用一條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以前你遇到過哪些殘疾人?怎樣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

            3、感知身體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我們的身體里面有什么?

            關于身體里面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老師也有幾個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補充)如:

            心臟在哪個部位?

            肋骨在哪個部位?有多少根?

            ……

            你還能用眼睛的觀察來解決這些問題嗎?那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呢?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集體交流:我們小組想出了這些辦法:……你對他們小組的辦法有什么建議?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用得到的方法解決自己提出的各種問題,像以前一樣做好觀察記錄。

            交流小組研究的成果:我們知道了身體里面有……。我們用的方法是……

            4、后續活動。

            哪些問題我們在課內不能解決,但可以在課余用查資料的方法解決?

            抽時間到校圖書室或街上的書店里查一查,看看我們能解決哪些問題,同學間互相交流,用摘錄的方法向老師匯報。

            (二)我們在生長

            教學要求

            1、采用舉例的方法描述自己在生長變化。

            2、經歷和體驗測量身高、胸圍、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活動的過程,激發今后繼續測量、分析的興趣。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會測量前討論、分工,測量后及時記錄數據。

            4、通過測量了解自己的身高、胸圍、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情況。

            教學準備

            生長變化圖投影片、空白表格、鋼卷尺、直角三角尺、紙筒、帶指針的手表、貼有刻度的大可樂瓶或雪碧瓶(250ml)、可彎頭的吸管、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

            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新課。

            出示6幅生長變化的圖片(投影),觀察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你是怎樣發現他在不斷長大的?

            說說從哪些現象感覺自己也在不斷長大?記錄學生舉的事例。

            揭示課題:我們在生長

            2、身體的哪些方面在生長變化。

            分小組討論:剛才同學們例舉的事例可以分成哪個方面?

            交流歸納:身高、胸圍、體重、肌肉、骨胳、心臟、肺

            3、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

            分小組討論:怎樣精確地知道自己身體生長變化的情況?

            交流匯報。(不一定有統一的結果,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

            教師介紹:測量并記錄自己現在的身高、體重、胸圍、鞋的尺碼等數據,以后定期測量、記錄,比較這些數據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生長變化。

            4、在老師的指導下測量。

            (1)測量身高。

            分小組進行。先小組討論一下:測量的方法和步驟、怎樣測得準、怎樣分工,然后相互合作測量(測量過程中可吸收其他小組的測量方法),并討論一下怎樣記錄到表格中(教師提供空白表格),記錄下來。

            班級 姓名

            (2)測量胸圍。

            先集體討論確定胸圍測量的位置,然后按測量身高的合作模式進行測量胸圍,記錄測得的數據。

            (3)測每分鐘心跳和呼吸的次數。

            先安靜一會兒,使自己全身放松,心情平靜。

            讓學生說說怎樣測量心跳的次數。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補充。(主要是兩種方法:用紙筒聽和數脈搏的次數,讓學生找到脈搏的位置)讓學生任選一種方法。

            讓學生討論分工:聽紙筒數數、計時、記錄。

            測三次,取中間的`一次記錄下來。

            按上面的合作模式測呼吸的次數。教師強調并示范呼和吸為一次。

            (4)測定肺活量。

            拿出帶有刻度的瓶子,灌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

            倒過來放入盛水的盆內,瓶口朝下。

            移去玻璃片,插入吸管(短的一頭)。

            深吸一口氣,銜著吸管用嘴呼出氣,讓氣進入瓶內,把瓶內的水排出。

            讓瓶子豎直,從瓶子上的水面刻度處讀出數,就是自己的肺活量,記錄在表格里。

            學生根據自己測得的數據進行小組間的交流。

            5、后續活動。

            制定一份以后定期測量、記錄的計劃表。(主要是時間)保管好表格,以后使用。

            (三)猜猜我是誰

            教學要求

            1、通過游戲進一步激發觀察自己體形及五官的特征的興趣。

            2、能細致地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學會抓住特征進行描述,并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特征。

            3、體驗幫助別人和獲得別人的幫助。

            教學準備

            集體照片投影片、白紙片、小鏡子。

            教學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出示一張集體照片(投影),觀察照片中的人長得有什么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今天,我們就利用自己的特征來做個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稱就叫做:猜猜我是誰。

            2、做游戲的準備。

            集體討論:

            這個活動要做得成功,要讓大家容易猜到是誰,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

            身體的哪些方面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特征?

            交待游戲的程序:

            (1)觀察自己的體形和外貌特征,寫在紙片上;

            (2)先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聽聽自己描述的像不像,能不能根據描述的特征猜到是誰,請小組里的同學幫助提出些修改意見,在卡片上作一次修改。

            (3)在卡片的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4)推選幾名游戲的主持人,輪流主持游戲。

            (5)主持人、念卡片,大家猜猜卡片上說的是誰。

            學生按游戲程序做準備。

            3、做游戲:猜猜我是誰。

            主持人輪流擔任。

            4、拓展。

            集體討論:描述一個人的特征可以做游戲,還能幫助人們做什么?

            5、后續活動。

            回家和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做這個游戲。

            (四)我的手

            教學目標:

            1.能查閱資料,了解人體的有關問題。

            2.通過實驗證明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3.手是重要的感覺器官,又有感覺的功能。

            4.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與核心之美。

            5.體驗身體殘障所到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6.觀察自己的指紋,了解指紋的用途。

            教學重點:證明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手

            (教學準備:襪子和衣服,用針扎或用顏料點成的盲文數字,冷熱、軟硬、輕重、光滑等不同的物體,有褶皺的飲料管、能套住手指的圓筒,膠帶紙,有關圖片和人體骨骼標本等)

            一、引入。

            謎語導入。

            二、手的用途。

            師:我們的手能干什么?

            學生討論手的用途。

            學生展示手的用途。比如:在投影機的燈光下做手影的游戲等。

            三、提出問題:手為什么這么靈巧?

            1、師:我們的手為什么能做這么多的事?

            讓學生產生問題:手為什么這么靈巧?

            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如:觀察手的結構和形態,手是什么樣的(手上有什么)?五個手指是怎樣長在手掌上的?

            學生探索活動:觸摸手了解它的內部,如有多少塊骨頭,哪些地方有關節等?

            學生觀察手作握、捏、伸展、彎曲等動作時,皮膚、肌肉、骨的變化。

            2、師出示手的骨骼照片,數一數手部的骨頭數量。

            四、分組討論:用什么辦法驗證自己的設想。

            師:你能用什么辦法驗證自己的設想?

            學生分組討論,并把討論的結果,驗證的題目和驗證的辦法記在本子上。

            五、驗證。

            由學生用自己的辦法進行驗證。

            手指關節處皮膚上的褶皺,其作用和飲料管上的褶皺相似,具有幫助活動的功能。除了用膠帶紙粘住這些褶皺去體驗手指是否容易彎曲外,還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飲料管,讓學生 用手分別去彎折有褶皺的地方和沒有褶皺的地方,比較有什么不同。

            師出示手部骨骼模型,觀察手部關節活動的靈活性。

            體驗關節的作用,可用小木片和膠帶紙把手指的某個關節固定住,就象骨折時上夾板一樣。也可以用圓筒套住手指,體會缺少關節將會怎樣。

            體驗大拇指的作用。把大拇指和其他四個手指并排緊靠在一起,不單獨分開。或者把大拇指收在掌心,體驗一下手還能靈活地去使用工具嗎?

            六、手在感覺方面的功能。

            師:下面我們來做“猜一猜”游戲。要求不用眼睛看。

            利用桌子上事先準備的物品,以及學生自己書包和衣袋里的東西,挑選一些放在一個布袋里,請一個同學蒙上眼睛,用手去拿出里面的物品,并說出是什么,為什么?接著在每個小組用若干信封或其他袋子分別裝上廢電池、塑料泡沫、海綿等不同的,讓學生猜。

            七、訓練手的感覺。

            讓學生區分襪子和衣服的正反連忙兩面;分辨不同質地的紙;各種各樣的樹葉(如表面光滑有蠟的、有茸毛的,新鮮的、壓干的,不同形狀的——

            師準備一些用油漆或乳膠畫點在紙上的盲文,學生辨認盲文。

            在次基礎上再介紹分別代表哪個數字,介紹人民幣上的盲文數字。

            八、拓展。

            觀察一些動物的手?看看和人的手有什么不同?

            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器具利用了手指關節處的褶皺結構?

            第二課時 奇妙的指紋(防滑)

            (教學準備:鉛筆、透明膠紙、白紙、印泥、顏料、有關指紋的課件或錄象、表格等。)

            一、質疑激趣。

            放一段錄象是公安人員收集現場作案人的指紋,最后破案的故事。

            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告訴學生,今天我們的活動內容就是來研究指紋。

            二、拓印指紋。

            1、師:你有什么辦法把你的指紋拓印在紙上?或參照書上的方法。

            2、方法和步驟:(1)、正像:用鉛筆反復在紙上涂抹,把手指放在鉛筆印上摩擦,用透明膠帶紙覆蓋在有鉛筆印的手指上,把膠帶紙揭下來貼在干凈的白紙上。

            (2)、反像:取印泥或調好的顏料,手指放上去,粘上顏料后,印在白紙上。

            (拓印指紋的方法還有幾種,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拓印指紋)

            3、學生完成十個手指的拓印。

            三、研究指紋

            1、師:警察同志能用指紋來偵破案子,你今天打算怎么來研究指紋?

            2、學生先說一說研究的問題,老師把問題寫在黑板上供學生選擇。(除書本上之外,如:杯子上的指紋如何取下來?指紋有什么作用?

            3、每位學生選擇一至兩個問題進行研究,問題相同的同學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先討論研究的方案,然后共同進行研究。

            研究的問題和研究的結果要做好筆記。

            四、展示和交流。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到講臺前對大家說說自己的研究結果,還可以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展示。

            五、拓展

            1、全班同學的手印圖。

            2、人們是怎樣利用指紋的特點來解決問題的?

            3、指紋會遺傳嗎?

            (五)運用感官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在學習中自覺地綜合地運用感官的能力;

            2、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眼、耳、鼻、舌、手是人重要的感覺器官,并了解眼睛比其它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多;

            3、培養體會愛護自己的身體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各種投影片,蘋果、桔子、西瓜各兩只。

            學生:每人帶蘋果和桔子各一只。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裝在布袋中的蘋果和桔子讓學生猜是什么。

            2、不用眼睛,你能用什么方法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

            3、你剛才運用了哪些感官?你知道我們人體上有哪些感官嗎?

            4、這學期以來,你運用哪些感官學到了哪些知識?

            5、導入,板書課題。

            二、體驗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1、你認為在眼、耳、鼻、舌、手這些感官中,哪一個獲取的信息最多?(猜測)

            2、體驗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1)、拿出準備好的蘋果。

            (2)、布置觀察要求。

            (3)、學生進行觀察蘋果,并記錄好觀察記錄。(見表)

            運用的感官觀 察 到 的 現 象

            眼 耳 鼻 舌 手

            (4)、比較得出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三、體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綜合運用感官。

            1、分別對桔子進行觀察。(小組內成員除一人綜合運用感官進行觀察外,其他人分別用單個感官進行觀察。)

            2、組內進行比較,誰獲得的信息最多?

            3、分析:為什么部分人獲得的信息多?得出結論。

            4、綜合運用感官去判別西瓜的生熟。

            四、體驗兩只眼睛的優越性。

            1、猜測人為什么要用兩只眼睛看物體。

            2、體驗兩只眼睛的優越性。

            (1)、兩只眼睛看到的范圍大。(眼睛正視前方,比較一只眼和兩只眼看到的范圍。)

            (2)、兩只眼睛看得清楚。(用視力表進行比較)

            (3)、兩只眼睛看到物體的位置比較準確。(用一支筆豎在自己眼睛的正前方,分別用左、右和雙眼看筆,進行比較。)

            五、拓展知識。

            1、教師演示情境。(摔了一跤,手不能動了,該怎么?)

            2、怎樣才能知道骨頭有沒有斷?

            3、你還知道人們發明了哪些器材來幫助我們去觀察。

            4、教師投影補充。

            六、體會保護五官的重要性。

            1、通過蒙住眼,塞住耳朵等活動來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2、討論五官給人帶來的好處。

            3、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我們自己單元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給自己定規則》教案設計07-20

          我們自己詩歌07-02

          《我們成功了》的教案設計06-12

          我們的錯誤教案設計06-27

          我們和我教案設計07-04

          《我們的地球》的教案設計07-04

          《我們和我》教案設計07-23

          第五單元教案設計04-05

          《單元練習4》教案設計06-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