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1-04-07 08:14:45 教案 我要投稿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1

            設計意圖:

            《大綱》對四年級同學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而條理比較清楚對同學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爬山虎的腳》一文,作者對爬山虎腳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圍繞一個意思選好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結合組文讀寫訓練重點和同學實際,俺把這方面擬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學校和近有爬山虎,課前俺組織同學實地觀察。觀察前俺安排了觀察提綱:

            (1)爬山虎給你一個什么印象?

            (2)對著那爬滿一堵墻的爬山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數學嘗試法的做法,要求同學以日記形式寫觀察日記;在課內指導同學學習課文后一起評議同學的一兩篇日記(選用寫作水平中等同學的習作)。這樣處置有利于通過實踐和對比,協助同學掌握重、難點,激發同學的興趣。

            爬山虎腳的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等靜態的東西,通過實地觀察,同學容易掌握。為了協助同學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樣在墻上爬的,俺制作了多媒體軟件,較形象地顯示了爬的過程。

            為體現精要教學法的原則,力求圍繞重點設計了多項訓練內容,使同學在課內由老師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及時反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同學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同學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同學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2、投影片。

            3、多媒體課件:

            (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課時布置: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

            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俺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干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俺們就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

            3、對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考慮: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考慮:

            (1)這一段講了什么?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俺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俺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俺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同學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板書設計:

            25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讀通課文,感知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爬山虎。

            3、讀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長位置及它的葉子。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葉子的。

            一、 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一) 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3、對課題質疑。

            (二)提出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5、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6、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這節課我學會了:均勻、重疊等詞語,明白了均勻、痕跡、牢固、休想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均勻、休想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等)

            4、我會自主完成課后思考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文章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我會悟。

            (1)悟文本

            生1:從第一自然段中,使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歡在墻上生長。

            生2:從"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中,我明白了"一順兒"是指同一個方向和順序。這兩句話概括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綠、整齊。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的變化:剛開始是嫩紅的,后來變成嫩綠的。

            生4:我知道"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是靜態描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是動態描寫。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作者是通過細心觀察的,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三) 創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寫植物葉子的文章。

            三、激發知識沖突(約5分鐘)

            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一順兒朝下?為什么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仿照第二自然的寫法寫一種植物的葉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3--5自然段。

            2、提出學習目標

            (1) 把課文通順,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講了些什么?

            (2) 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其中的意思。

            (3) 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4) 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學會了葉柄、觸角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話。(如:葉柄、觸角、痕跡等)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4、我會做每課一練中的題目。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這三個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腳的特點分三個方面,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最后講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巴住墻的不同結果。

            2、從重點詞句中體會它的含義。

            生1: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三句話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以蝸牛的比喻每根細絲的形狀,寫得非常逼真。)

            生2: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咬龍的爪子。(作者準確地用上“觸、變、巴、拉、貼、爬”這六個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墻的細節,爬得那樣科學合理,那樣姿勢優美,那樣柔韌有力。

            生3: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這兩句話是用對比的方法,寫出爬山虎與墻的關系:它的腳要是沒觸著墻就會枯萎,碰著墻便茂盛地生長。)

            生4:我知道爬山虎往上爬的動作有:變、巴、彎、拉、貼等。(師板書)

            (三) 創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草本植物的文章。

            三、激發知識沖突(約5分鐘)

            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按照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寫一則連續觀察日記。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公開課 《爬山虎的腳》的教案10-10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設計10-09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精選6篇)07-29

          《爬山虎的腳》教案10-11

          《爬山虎的腳》教案06-21

          《爬山虎的腳》教案01-27

          爬山虎的腳教案08-15

          課文《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案設計10-10

          《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學設計10-3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91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最新国产1024精品 | 伊人网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