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的教案設計怎么寫

          時間:2021-06-19 14:50:07 教案 我要投稿

          短文兩篇的教案設計怎么寫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短文兩篇的教案設計怎么寫

            (一)知識教學點

            1。積累掌握下列詞語,并給加粗的字注音。

            纖維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豐盈 驚心動魄 躁動不安 稍縱即逝

            2。能體會《敬畏生命》中充滿感情的敘述和作者對于生命的深層感悟。

            3。了解《熱愛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體會他對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的闡釋。

            4。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學習。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多讀、多思考,訓練學生閱讀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關鍵句子,讓同學們理解討論,各抒己見。

            3熟讀兩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誦《熱愛生命》的第二段。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這兩篇散文,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熱愛生命、珍視生命,認真把握好每一天。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樹木繁殖生命的偉大,接受自然美的熏陶;領悟作者珍惜生命的情操美以及表現出的慧美。

            二、學法引導

            運用朗讀感悟的方法理解兩篇文章的內容,再通過比較法將文章作求同辨異練習,加深理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難點

            2。準確理解把握兩位作者在文章中表達出來的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

            3。“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這句引用引自哪里?

            解決辦法

            讓學生多聯系自己生活中所能感知的生命現象來理解把握課文。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課本前彩頁插圖《生命》。

            2。投影片:①兩位作者的介紹;②兩篇課文比較同異的表格;③隨堂練習。

            3。小黑板:生字詞。

            4。兩篇課文的朗讀錄音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觀察思考生活中所感知的生命現象,以植物中的小草(或別的植物)和動物中的蠶(或別的動物)為例,談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

            2.對兩篇課文的要點進行比較。

            3.組織討論:對于生命,我們是由“敬畏”到“熱愛”,還是從“熱愛”到“敬畏”?第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今天,我們來學習兩篇談生命問題的課文。生命,我們從出生開始便不斷地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生命,人的生命,動物的或植物的生命,同學們都說一說你感知到的有哪些?(提示:請著重以植物中的小草和動物中的蠶為例,說得詳細些。)

            正如大家所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了無數的生命,不知你想過沒有:你的叔叔阿姨家添了一個小寶寶,你的父母為什么要帶著你去祝賀呢?歌唱家又為什么要為小草歌唱呢?作家又為什么要親昵地稱蠶為“蠶寶寶”呢?……下面請同學們聽我們課文的朗讀錄音。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掃清文字障礙,理解掌握詞語。

            2.了解作家。

            3.理解張曉風《敬畏生命》中對生命的感悟。

            (二)整體感知

            1.聽朗讀錄音(兩課一起聽),教師出示小黑板,學生勾畫出小黑板上文中的詞語,注意給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纖維( ) 奢侈( ) 蔚然( ) 豐盈( ) 躁動不安( )

            折服——信服。

            蔚然——形容茂盛、盛大。

            哲人——有智慧的人。

            豐盈——豐富、充足。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

            稍縱即逝——稍微放松一下便立即消失了。這里形容時間過得快。

            2.了解作家張曉風和蒙田張曉風,臺灣女作家。散文、戲劇、小說三棲,尤以散文成就為文壇矚目。1977年,36歲的張曉風被臺灣地區的評論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蒙田(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的散文對英國培根、莎士比亞和十七、十八世紀法國的一些先進思想家、文學家和戲劇家的影響頗大。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也譯為《試筆集》)。

            (三)教學過程

            這是兩篇談生命問題的短文,請同學們自己再朗讀一遍課文《敬畏生命》

            1.考慮文章分為幾部分?

            2。勾畫出文中作者對生命感悟的詞語和句子。

            討論后明確:作者以對生命的感悟從“詫異和震撼”到“敬畏”來構造文章,因而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2節),寫眼前所見的情景,使“我”感到詫異和震撼。

            第二部分(3—5節),寫“我”被生命的驚心動魄的壯舉所折服,感悟到要怎樣地“敬畏生命”。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用筆似乎不經意地開始敘述描寫,但其中卻已經飽含著感情。注意下列詞語:“不經意”、“大團大團的”、“令人吃驚”、“渾然不覺”、“詫異和震撼”。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著重抒寫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同學們勾畫出來的句子可能有:

            (1)那幾天真的看到了,滿心所感到的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名之的敬畏。

            (2)我感到那云狀的種子在我心底強烈地碰撞上什么東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

            (3)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3.研讀第二部分,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著重于結合學生所感知的生命現象,真正理解勾畫的三句話。

            (1)作者為什么會被“折服”,會感到“無以名之的敬畏”?

            討論后明確,因為作者從樹飄散白色纖維傳播種子的情形,思考得很多,體會到了生命的偉大、堅韌和這種不屈不撓的付出精神。

            如前面我們說到的小草和蠶,小草為了來年的“春風吹又生”,要經受嚴冬的考驗,還有野火的焚燒;蠶呢?為了它生命的延續,不僅要作繭把自己束縛起來,還要經過成蛹變蛾的幾次脫胎換骨。由此,我們也真的被自然界生命的這種偉大、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了,對生命,我們能不敬畏嗎?

            (2)怎樣理解生命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談談你的認識。

            (3)“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的那一棵樹是一棵真正的樹嗎?

            顯然不是,因為作者已經在前面明確了這棵樹是長在她自己的“心之峽谷”的一片土地上。這是作者充滿詩意的抒情語句。

            4.同學們齊讀一遍課文,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課外)

            1.復習課文,掌握詞語,理解課文。

            2.課外閱讀張曉風的散文。

            3.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第一小題:作者為什么說“我幾乎是第一次遇見生命”?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通過分析,使學生理解體會蒙田對生命本質和意義的闡釋。

            2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每一天。

            3 盡量當堂背下課文的第二段。

            (二)整體感知

            學生速讀課文《熱愛生命》,將練習第二題中的四個句子在文中勾畫下來,注意體味。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在上節課對生命理解認識的基礎上,我們來學習蒙田的《熱愛生命》這篇文章。和上一篇相比,這篇散文以說理為主。

            (1)文章第一段闡釋了什么?怎樣闡釋的?

            討論后明確,闡釋了作者對生命的認識——①“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于樂趣。”②“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

            作者從對“度日”這個詞語的理解寫起,通過與“哲人”的態度對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襯自己對生命的稱頌和熱愛。最后一句的引用,表達了自己對生命的無比熱愛之情。

            (2)作者既然認為生命“值得稱頌,富于樂趣”、“優越無比”,那么為何又在第二段中說“我對隨時告別人生,毫不惋惜”

            同學再瀆第二段,然后提問明確。因為作者認為①“生之本質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②“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③在“眼看生命的時光不多”之時,“就愈想增力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就“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也就是說作者認識到了生的本質之后,會更加珍惜此生。此時,做到此生無憾了,那么對告別人生還有什么惋惜呢!

            (3)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兩段文章都緊緊圍繞“熱愛生命”這一中心來談。第一段,作者從對“度日”的理解談起,深入到對生命的熱愛;第二段,作者用“不過”一轉,談的似乎是生死觀,但他要使此生無悔,同樣還是在談對生命的熱愛,而且第二段談得更具體,更深人,對我們更有啟發教育意義。

            2.比較這兩篇短文的主要幾方面。

            我們已經對兩篇文章進行了理解分析,下面我們一起來比較一下這兩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題材都是談生命;都從“我”的認識、感受來寫;兩文都是文約意豐,內容深邃。

            不同:①談論的方式不同。一篇是寫景抒情引發出敬畏生命的感悟;—篇是從日常的詞浯理解人手引發出熱愛生命的議論。

            ②語言風格不同。是景物描寫細致逼真,語言富于形象化;一篇是采用議論方式,語言較概括。

            ③構思線索不同。《敬畏生命》的線索是從“詫異和震撼”到“敬畏”,《熱愛生命》是從“要熱愛生命”到“怎樣熱愛生命”(不虛度此生)”。

            3.組織同學討論。

            下面請同學們思考并討論發言,對于生命,我們是由“敬畏”到“熱愛“敬畏”?

            (四)總結、擴展還是從“熱愛”到

            通過學習這兩篇談論生命問題的文章,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更深刻了.我們應該愛世界上一切的生命,特別是應該珍惜我們每一天的時光。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一段關于生命的名言是這樣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主人公保爾說得多好啊,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更加珍視生命,立志讓自己的青春閃光。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熱愛生命》的第二段。

            2.預習下一課。

          【短文的教案設計怎么寫】相關文章:

          《瀑布》教案設計怎么寫10-05

          教師自我介紹怎么寫短文五篇10-11

          歸園田居的教案設計怎么寫06-30

          《短文兩篇》的教案設計07-04

          短文兩篇教案設計03-16

          短文兩篇教案設計11-11

          怎么寫大專畢業自我鑒定短文五篇07-29

          寫春天的短文散文11-29

          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怎么寫11-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亚洲国产一线播放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日韩AV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