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

          時間:2024-11-24 18:24:37 藹媚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幾袋這樣的大米。

            (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于()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系: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六、教學板書。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 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 )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數量。

            (2)提問: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幾個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 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教師小結: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2)師強調: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疑

            ①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② 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②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

            ③說說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通過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

            即:1噸=1000千克。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3)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4)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種東西的總重恰好是1噸。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總結,解決問題

            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千米和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千米和噸》教案06-30

          關于千米和噸的認識教案10-14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02-27

          小學數學教材第六冊 《噸的認識》說課稿07-08

          數學第六單元《統計》的教學反思10-04

          第六單元復習教案參考07-30

          噸的認識教案優秀04-18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千米和噸的認識》說課稿09-28

          小學數學教材第六冊《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08-25

          三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教案03-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偷拍 |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亚洲成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青草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伊人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