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2-05-16 12:30:04 教案 我要投稿

          《錯誤》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錯誤》優(yōu)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錯誤》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

            《錯誤》優(yōu)秀教案 篇1

            整體感知:

            鄭愁予是臺灣當代著名詩人。他的名作《錯誤》被譽為“當代抒情詩的絕唱”。這首詩寫的是江南一個小鎮(zhèn)上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一個遺憾的過程。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興趣盎然地鑒賞這首美麗的詩歌并針對其中鮮明的意象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要讓學生懂得好的詩歌應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想象空間。同時,讓學生對鄭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特點有初步的了解。

            方式:以誦讀和互動討論為主

            教學目標:

            1.學習《錯誤》,了解鄭愁予的簡歷及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2.學習《錯誤》,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3.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簡史。

            過程:

            一:

            師:(導入新課)

            鄭愁予是當代活躍在臺灣詩壇的一位著名詩人。曾有人評價他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xiàn)代的。”他的這首《錯誤》并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這些評價呢?那這首詩又是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感受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在朗讀時,最好找?guī)孜煌瑢W單獨朗誦,整體朗誦沒有氛圍,無詩歌韻味,

            注意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再用多媒體放中央電視臺的《錯誤》朗誦。讓學生感受名家朗誦的風范。

            三:

            師:請同學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談這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

            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一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一團一錦簇的春景。(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一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熱烈鼓掌)

            師:非常好。不錯,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好,如果讓你當導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一片,不知在座的各位會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生:(熱烈討論)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時間:黃昏時分,火紅的夕陽正放射著自己最后的光和熱,慢慢向西天墜去。它的光輝照射著青石鋪就的街道上。

            地點:江南一小鎮(zhèn)上。

            人物:騎馬的游子,女子。

            過程: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個浪跡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鎮(zhèn)上,在街道的盡頭,慢慢走過來一匹馬,馬上坐著一藍衣青年。那就是“我”,詩中的主人公。走在青石的街道上,落山的夕陽照射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小鎮(zhèn)上異常安靜。“我”騎馬踱在青石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達達”聲。起風了,“我”的發(fā)一絲微微地飄揚了起來。然后鏡頭轉到小巷中長滿藤蘿爬山虎的青石墻。看著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聽到“我”在輕輕吟誦席慕容的“如果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鏡頭轉到小巷盡頭一處閨樓之中,梳妝臺前坐著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繡,但眉頭緊蹙,心不在焉。樓下傳來小孩子嬉戲的聲音,但她充耳不聞。這時,自街道上由遠而近傳來達達的馬蹄聲。略一遲疑,隨即她又凝神細聽,確實是達達的馬蹄聲。一束燦爛的笑容自她臉上綻放開來。她放下手中的東西,沖到了窗前,推開窗子,朝街道上望去。遠遠的,一個人向她走來。但,那張臉,卻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個人的。

            (合)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詞。當四目交錯而過的那刻,影片響起了悠揚的音樂聲。風起了,柳絮漫天飄灑起來。鏡頭慢慢向上拉升,霧色*籠罩著小巷、小鎮(zhèn)。

            同學們都凝神靜思了一會,熱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補充一下。這時的“我”也可以牽著馬。

            另一生:結尾也可以響起江南小鎮(zhèn)特有的街頭叫賣聲,讓影片籠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圍中。

            師:太好了。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本詩,在本課的開頭我曾經(jīng)說過:楊牧曾評價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也就是說他和中國的“外國詩人”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xiàn)代感覺”。鄭愁予不同,他的詩歌是中國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哪些動人之處呢?

            生:(討論熱烈)各抒己見。

            一生:文章標題是用“錯誤”起名,而且是“美麗的錯誤”。“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給人跌宕起伏的感覺。

            (師補充:這首詩所表現(xiàn)出的意境,又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有相似之處。這可以說成是它的中國性*聯(lián)想)。

            一生:他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這些我們在古典詩詞中見的較多。

            (師補充:很好,舉個例子。東風這一意象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所以講鄭具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的修養(yǎng)。)

            停頓片刻,然后一生又問:詩中有句“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等待的季節(jié)漫長,蓮花的開落也日復一日,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作者在這里以音響的延伸來暗示容顏的逝去,體現(xiàn)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這里,講求的是詩句表達的一種節(jié)奏和韻味。在詩中還有幾句也有這種效果,你們能找到嗎?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師:很好。

            一生:還有“達達”的馬蹄聲,這在中國文化里才有。這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約定的。

            (鼓掌!)

            三:

            師:很好。大家談了這么多,我們來簡單看一下鄭愁予的個人簡歷。也是為本課做一個總結。

            放上投影片,老師帶領學生們看一遍。

            附: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親輾轉大江南北。抗戰(zhàn)勝利后到北京,曾就讀于崇德中學。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8年大學畢業(yè)后,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多年。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研究,獲藝術碩士學位。現(xiàn)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鄭愁予其人其詩都給人一種神秘感。他本人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xiàn)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他有著極深的文學修養(yǎng),但他卻畢業(yè)于法商學院;他身為現(xiàn)代派的主要干將,但他的詩卻處處流淌著古典韻味;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酷似李白。

            鄭愁予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錯誤》、《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為“浪子詩人”。對此,鄭愁予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zhàn)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tǒng)的仁俠精神。”仁俠也好,浪子也罷,總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魅力。

            (四)總結擴展

            [總結]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篇幅不長,但藝術上卻很有特色*。從結構上看,隱含一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后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xié)調(diào)中閃發(fā)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shù)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轉,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yōu)點。《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nèi)在的情感打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chǎn)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擴展]

            野店

            鄭愁予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yè)

            黃昏里掛起一盞燈

            啊,來了……

            有命運垂在頸間的駱駝

            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是誰掛起這盞燈啊

            曠野上,一個朦朧的家

            微笑著……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

            有燒酒羊肉的地方啊

            有人交換著流浪的方向……

            [賞析提示]

            《野店》寫于1951年鄭愁予18歲時,而詩中流露出的悲愁,卻遠非一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人所能體味的。究其原因,詩人有一種流浪意識,一種孤兒意識,一種戀“家”情結。家不僅是吃飯、睡覺的地方,而且是一片港灣,給人溫暖、寧靜、平穩(wěn)之感。遠離了家,惟一能夠吸引流浪者眼神的就只有“黃昏里掛起”的“一盞燈”了,而詩人又是多愁善感的,因此對“燈’’的感覺特別強。黑暗中,昏黃的燈光,朦朦朧朧的,仿佛告訴流浪者家就在眼前。但野店畢竟不是家,它只能提一供旅人食宿,給旅人一種“朦朧的家”的感覺。然而流浪既然已成事實,那么,只有權將“有松火低歌的地方”、“有燒酒羊肉的地方”當家了。流浪者在這里溫暖地相會,也無可奈何地“交換著流浪的方向……”年輕的詩人就像一位旅人,雖然來到了有松火有歌聲、有燒酒有羊肉的野店,卻因山水阻擋,路途遙遠,不知何日才能歸家,思家之情,悲愁之感,躍然紙上。

            (五)布置作業(yè)

            選讀鄭愁予的其他詩作并向同學推介。

            后記:這首小詩里的美麗而遺憾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每位同學的心。寫作電影劇本的嘗試也使他們空前活躍。這種互動性*的學習也使他們對鄭愁予在詩中運用的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有了更深的把握。在學習中,教師有意把鄭的個人經(jīng)歷放在后面講,也為了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錯誤》優(yōu)秀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yǎng)以提高文學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準。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意境。

            二、教學重點

            1.把握思婦詞這一題材;

            2.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黑板、粉筆

            五、教學設想:

            通過誦讀、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把握思婦詞這一傳統(tǒng)題材,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業(yè),背誦詩歌。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種錯誤是美麗的,在鄭愁予的筆下被刻畫的入木三分,無論是語言還是結構,都是那么美麗,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首詩中的意象美。

            (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生于山東濟南。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抗戰(zhàn)期間,隨母親轉徙于內(nèi)地各處,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49年他隨家人去臺灣后,一面學習,一面繼續(xù)從事寫作。1955年中興大學畢業(yè)后,在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他的早期詩作多為關懷社會的詩。1963年成為現(xiàn)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1968年,鄭愁予35歲那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chuàng)作藝術碩士學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xiàn)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

            (三)解讀和探究

            1、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美麗的故事情節(jié)

            (2)學生自由討論,根據(jù)詩中的語句判斷“我”“你”的身份(5分鐘)

            (自由朗讀—討論——自由發(fā)言——要點歸結——齊讀)

            要點歸結: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過”“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句為證。

            “你”是一位閨中思婦,有“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及第二節(jié)中的詩句為證。

            2、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注意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

            (1)詩中用什么意象來寫女子的外貌?

            明確:(投影:蓮花—容顏如蓮花的開落。)蓮花的特點:美麗純潔高雅

            (投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周敦頤〈〈愛蓮說〉〉)

            (投影:最是那有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徐志摩〈〈沙揚娜拉〉〉)

            (投影:純凈溫柔)

            (2)“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是什么句式?為什么這樣用?“從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表明了什么?

            明確:倒裝句,應該是“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開落的蓮花”。為了強調(diào)“開落””。“在季節(jié)里”是說女子天天在等待,直等得紅顏憔悴枯槁。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女子的美麗與深情。

            長短句交替,長句暗示女子等待時間之長,短句暗示過客匆匆。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3)女子的內(nèi)心世界又是怎樣的?詩中運用了哪些意象?

            明確:詩中說“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幃不揭”、“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她的內(nèi)心很寂寞。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春帷不揭”說明她的院子里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而她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xiàn)。

            (板書:等待)

            3、展開想象,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師:請同學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談這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

            (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

            生: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熱烈鼓掌)

            4、背誦課文

            (四)總結擴展

            1、總結:就這樣錯了千百年也美了千百年

            是啊,在歸人的聲聲長嘆中,有多少個朝代的女子幻成同一個溫柔謙卑的靈魂,有多少蓮花似的容顏蹉跎在哭泣的歲月中,有多少美麗的聲音曾唱過相思之曲……千百年過去了,她們依然等待著,在等待中輪回。這正如豐子愷在《實行的悲哀》中說的:“世事之樂不在于實行而在于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于其中而在其外。”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我們才可以吟唱出“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傷口”這樣的句子,平淡而從容,即使傷感,也帶著釋然的微笑。

            (五)作業(yè)布置

            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如果讓你當導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片,你們會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教學反思: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鳴、最能打動人心靈深處的地方,莫過于美與情,那么《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者,為詩人奠定了他在臺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因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去體味和感悟詩歌的意蘊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去品味其中凄美的故事。當然,作為一首短詩,我在課堂上也讓學生自由讀詩,甚至背誦。但是在教學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條件(底子比較薄),所以有一些環(huán)節(jié)學生有點跟不上。

            通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僅要備好教材,還需要備學生,靈活處理課堂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同時,詩歌是情感的藝術,教學是語言與理性的藝術,如何在二者之間架構一座橋梁,營造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啟發(fā)學生去想象、學會與人分享這種情感、把課堂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討論和感受。

            《錯誤》優(yōu)秀教案 篇3

            一.教學理念

            這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是錢夢龍老師提出來的:“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運用這個思想,我嘗試建構教師“啟發(fā)式提問——學生想象、聯(lián)想——合作探究——得出結論”教學步驟。最后進行知識的控固和加深。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憑借詩中的古典意象,引出些古詩詞,運用一定的教法,學法,以達到學生品味意境的目的。同時利用探討,研究,點撥,讓學生自主發(fā)言等,達到真正的理解“美麗的錯誤”的涵義。

            二.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錯誤》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中國當代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本單元主要學習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教學重點是從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出發(fā),結合對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了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想像和聯(lián)想,體會詩中的情思和意味,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讀詩趣味。

            《錯誤》是鄭愁予的名作,這首詩在臺灣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全詩共九行三節(jié)。第一節(jié)的兩句詩寫“我”騎馬在江南趕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還在這里苦等的“佳人”。“蓮花的開落”這一意象在詩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暗示“我”與她分別的時間之長,一是說她的容顏在等待中憔悴。第二節(jié)的五行詩全寫“我”對她的想象:時節(jié)雖是陽春,但由于“我”仍未歸來,所以她絲毫也未感覺到柳絮飄飛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猶如小城的傍晚,惆悵猶如緊掩的窗扉。這幾行詩不禁讓我們想起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由此也可見出鄭詩的古典韻味。第三節(jié)寫“我”從想象中回到現(xiàn)實,我從她的身邊路過,她也許能隱約聽到這“達達的馬蹄聲”但“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美麗的錯誤”是全詩最讓人激賞的字眼,與她越來越近確實是美麗的,但不能相見無疑是一個錯誤,詩人把兩個相互矛盾的詞組合在一起,真可謂妙筆生花。全詩情意纏綿,格調(diào)凄婉,含蓄蘊籍,韻味悠長。

            學習《錯誤》一詩重點要領悟詩中主人公的感情,正確理解“美麗的錯誤”這一詩眼的意思;同時要體會本詩的藝術特色。根據(jù)上述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作家,作品。朗讀并背誦。

            2.理解生動,鮮明的意象。

            說明: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積累的過程,語文的積累也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主要包括四個層面:文化常識的積累;語言材料的積累;人生閱歷的積累;思想感情的積累。只有積累,才能厚積薄發(fā),才能通過吸收內(nèi)化而學以致用。

            能力目標:1.感知,分析語言,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

            2.領悟詩中主人公的感情,正確理解“美麗的錯誤”的涵義。

            3.品味詩中古典的意境美。

            情感目標:1.陶冶學生情致、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激發(fā)學生讀詩的興趣。

            說明:語文學習除了關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審美能力,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態(tài)度價值觀,進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領悟詩中女子的情感,正確理解“美麗的錯誤”的涵義。同時體會本詩的藝術特色。。

            2.難點:古典詩詞中的意象在詩中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

            三.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對現(xiàn)當代詩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因而對詩歌的研讀有待加強。這單元已經(jīng)學習了毛澤東的詞,中國現(xiàn)代詩三首,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現(xiàn)代詩歌進行閱讀和鑒賞,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讀詩趣味。

            四.教法和學法

            根據(jù)教學理念和學情,制定了如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

            誦讀法:培養(yǎng)學聲的語感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對詩有各自的理解,我選用抽個別同學起來誦讀,老師和同學雙方進行評價,再放標準的朗讀帶。

            講授法:本詩中采用了大量古典詩詞的意象,作為高一的學生,再理解上還有一定的困難。

            問題探究法:主要體現(xiàn)在對“蓮花的開落”“美麗的錯誤”的理解中。

            2.學法

            1.誦讀吟詠法。

            2.聯(lián)想、想象法。

            3.問題探究法

            說明:學法的制定,主要是在教法的指導下,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年齡、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本課的重難點而設立,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誦讀吟詠,問題探究等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我們通常犯的“錯誤”為什么不用“美麗”形容?

            今天學的詩《錯誤》和這個錯誤用什么區(qū)別?

            每個學生都有好奇性,用問題法導入,開始就直接提出本課的重點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思考,有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作者簡介

            根據(jù)“知人論世”的原則,有必要介紹作者,但只是簡要的介紹,根據(jù)他詩中的兩種不同的氣質(zhì),指出鄭愁予是“浪子詩人”,進行語文積累。由于他詩中常用古典意象,又叫“中國的中國詩人”。并讓學生在此詩中總結。對難點在一定意義上有所突破。

            3.朗誦

            抽一個學生起來誦讀,我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得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chuàng)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4.聽朗讀帶

            請學生帶著問題聽:“這首詩敘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培養(yǎng)語感和整體感知的過程,我將這兩者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思維保持連貫性,也有利于節(jié)約時間。

            5.新課研討:

            這步主要在于學生的研討和想象,由此我設立如下問題。

            (1)詩中包含了那些事物?

            (2)“蓮花的開落”應怎樣理解?

            (3)詩中包含的意象有那些?營造出怎樣的意境?

            (4)怎樣理解“美麗的錯誤”?

            這三個問題建立在對整體文章的把握上,第一個問題中,我之所以不用意象來提問,是想讓學生分清表現(xiàn)在詩中的事物和意象,理解意象是作者寄托了感情的事物。第二個問題,在于學生的討論,采用問題探究法。既展現(xiàn)女子等待之久,相思無盡,也有可能是女子的感情變化。問題三是對于意象的理解,為本詩的難點,由老師講解,引導,學生朗讀,聯(lián)系自身想象完成,重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由利于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最后一個問題是根據(jù)本文的重難點而設立,關于這個問題,學術界爭議較多。老師不宜介紹太多爭論話題,也不應禁錮學生思想。讓學生自主討論,老師引導,共同一起完成。

            6.解答:

            其目的在于回顧開頭提出的問題,對兩種錯誤進行解答,深化重難點。同時對“中國的中國詩人”進行講解,由文本分析過渡到對風格特點的分析。在思維的連貫中引出下一點。

            7.討論總結。

            對詩的結構,風格,語言進行總結。這些已經(jīng)在新課研討中出現(xiàn),但在最后加以總結,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主題突出。

            《錯誤》優(yōu)秀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朗讀并分析全詩,學習詩歌所運用的古典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

            2.掌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點。

            3.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yǎng)以提高文學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準。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分析古典意象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2.體會詩歌“美麗的錯誤”之格調(diào)美。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誦讀法、思路教學法。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搖電子白板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音樂

            聽安雯《月滿西樓》新古典主義歌曲,請學生談談感受。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看歌詞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歌詞主要表達了什么情感?

            參考:哀怨、憂傷、無奈

            (二)整體感知

            1.讀詩歌

            (1)初讀:全班齊讀,正音。

            柳絮(xù)、跫(qióng)音、春幃(wéi)、窗扉(fēi)

            提醒:注意音準、重音、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

            (2)再讀:請一位同學讀,其他同學思考

            1)詩中的情感基調(diào)是怎樣的?

            參考:哀婉、無奈、淡淡的愁怨

            2)詩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參考:一位癡情女子默默等候丈夫歸來,等來的確是他人歸來的馬蹄聲。

            2.講故事:請一位同學講述故事梗概(用自己的語言)。

            參考:這首詩歌敘述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變化過程,時光悠悠,蓮花開了又落,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生氣。這時,街上傳來了達達的馬蹄聲,給極度失望的她帶來了新的希望,但這只是個“美麗的錯誤”,那并不是她所盼望的歸人,而是個過客。(注意故事敘述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3.作題解

            解題:這樣一個故事,為何取名《錯誤》?

            參考:“我”的出現(xiàn)是一個錯誤;女子的判斷是一個錯誤。

            (三)詩歌解讀與意象分析

            1.找尋意象

            (1)請同學默讀詩歌,找出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

            參考:蓮花、東風、柳絮、城、街道、蛩音、春幃、窗扉

            看看這些意象分別用了什么樣的修飾語?

            參考: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柳絮不飛、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緊掩

            (2)這些修飾語可以歸類嗎?

            參考:

            1)比喻類:(開落的)蓮花、(小小的寂寞的)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小小的緊掩的)窗扉

            2)否定類:東風(不來)、柳絮(不飛)、跫音(不響)、春帷(不揭)

            2.詩歌理解及意象分析

            (1)前奏部分

            思考:

            1)誰在等?

            參考:閨中女子在等

            2)等了多久?

            參考:等了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

            3)作者如何表達這種久等?

            參考: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4)為何選用“蓮花”意象?

            參考:“蓮花”是江南特產(chǎn),呼應故事地點,蓮花是一種純潔美好的意象,象征著女子的美貌和堅貞。

            5)“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是一個什么句式?這樣用的好處是什么?下面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

            參考:倒裝句,應為“容顏如開落的蓮花”。增強詩歌的音節(jié)美和語言美。音節(jié)美:“落”與“過”押韻;語言美:詩歌語言的獨特魅力。

            下面還有: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2)主體部分

            思考:

            1)此處“東風”指什么?

            參考:東風:春風,百花之媒,東風不來喻心上人的信息沒有傳來

            2)“柳絮”指什么?

            參考:“柳”為“留,“絮”為“緒”,喻指綿綿不盡的思緒

            3)作者為什么說“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是真的嗎?

            參考:因為女子始終等候在閨房,在她那里只有“聽”,沒有“看”,自然不會關注外界的變化。

            4)作者說“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為何心可以比作城?比作向晚的青石街道?

            參考:狹小、寂寞、冰冷

            5)對于女子的“心”還有描述嗎?什么特征?

            參考: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封閉

            6)這顆“心”會在何時變化?

            參考:聽到“蛩音”

            7)這顆“心”被點燃之后,女子又會有什么變化呢?

            參考:由“聽”轉為“看”。揭開“春帷”,希望化為失望。

            女子的心:狹小、寂寞、冰冷、封閉

            女子的心:盼望――希望――失望

            (3)結尾部分

            思考:

            1)“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句在全詩結構上又什么作用?

            參考:響應首句“我打江南走過”,將鏡頭放大拉遠到虛無而廣闊的空間和連綿不斷的時間長河中,不但使前后文互相呼應回照,更重要的是能使本詩結構均衡,不致前擠后空或前空后擠。

            2)既然是錯誤,又說是美麗的?不矛盾嗎?如何理解?

            參考:不矛盾。從情感上來說,因為馬蹄聲是美麗的,女子因為聽到這個心情發(fā)生變化;從情節(jié)上來說,這個故事是美麗的,因此錯誤也是一種美。3)請同學找找身邊與“美麗的錯誤”類似的現(xiàn)象。

            參考:善意的謊言

            (四)小結

            1.嘗試背誦詩歌

            建議:嘗試背誦線索:我――你――我

            2.藝術特色梳理

            《錯誤》優(yōu)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

            3、對作品進行比較性閱讀。

            【教學重點】

            理解《錯誤》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學難點】

            1、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準確把握《錯誤》的情感和主題。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通過反復的誦讀,感悟詩歌情感意蘊。

            2、比較性閱讀:通過同一主體詩歌的比較性閱讀,深刻理解《錯誤》的藝術特色。

            【教具準備】

            CAI課件,錄像,錄音機,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

            1課時

            【預習提示】

            1、學生課前搜集資料: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相關資料。

            2、學生利用所學的分析和鑒賞知識,反復誦讀,并討論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

            學習《錯誤》這首詩歌,體會其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思婦閨怨,是中國傳統(tǒng)詩詞中歷詠不衰的一個主題,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須眉之士。他們或是以己度人描摹體恤女子情懷;或托物言志,抒發(fā)自己的失意與惆悵。思婦入詩,最早是從《詩經(jīng)》中開始,《詩經(jīng)·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歸哉歸哉。”而入詞則有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一千年后,臺灣詩人鄭愁予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短詩《錯誤》,今天我們就從內(nèi)容、意象、結構等幾個方面來解讀這首詩。

            二、教師范背《錯誤》,聽錄音,學生朗讀。

            三、分析

            1、內(nèi)容分析

            思考:通過閱讀,這首詩主要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

            明確:描寫的是癡情的女子在漫長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絕望的故事。

            這個故事又是通過什么來表現(xiàn)的哪?這就是我們曾學過的意象。

            2、意象分析

            意象是傳情達意的載體,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都有哪些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還能想起來哪些?(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錯誤》的所有意象我們都似曾相識,都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大量的使用這些意象的句子,如李商隱的《樂游原》中的“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等。那么在這首詩中有哪些中國式的意象?

            明確:(多媒體展示)

            蓮花(的開落)女子芳潔、封閉而又寂寞的心靈

            東風(不來)

            柳絮(不飛)

            跫音(不響)

            春帷(不揭)

            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緊掩感情執(zhí)著、專一

            青石的街道向晚

            3、結構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隨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會有美的意境;也不會將女子執(zhí)著專一的感情封閉而又寂寞的心靈描摹得如此的酣暢淋漓。所以我們來分析一下詩歌的結構,找一找詩歌的線索,試著將本詩的各個鏡頭按照正常的順序來拼接一下,看一看鄭愁予的時空轉換藝術。

            明確:本詩歌由縱橫兩條線索,是整個故事呈現(xiàn)環(huán)式結構。

            橫線——第一節(jié)兩句是故事的結局,中間五句是對女子的漫長等待的想象,最后兩句是寫實。

            縱線——從大景(廣闊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馬蹄聲)像從一條幽僻的小巷,從大的背景伸向寂寞的向晚的青石街道。

            全詩按照:“實—虛—實”的思路來倒裝的。

            4、“錯誤”分析

            錯誤都是大家要改正或摒棄的,那么作者為什么給“錯誤”冠以“美麗”二字呢?仔細的玩味“錯誤”是怎么樣產(chǎn)生?

            (1)我們先看一下“錯誤”產(chǎn)生的過程:(多媒體展示)

            制造者:女子制造者“我”

            失之交臂漫長等待

            緊掩心扉、令有所盼可能是“歸人”

            無視“我”回眸難以停留,是“過客”

            少婦眼中“我”是過客傷心、失望、絕望

            美麗的邂逅情節(jié)“達達的馬蹄”帶來美麗的期盼

            “美麗的錯誤”

            (2)產(chǎn)生的原因:(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因為“我”這“達達的馬蹄”打開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開了“你”“緊掩”的心扉,“你”一定誤以為“我”回家了,于是,一陣驚喜,一片歡心,然而,“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當“你”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時,“你”也許更惆悵,更痛楚吧!“驚喜”是美麗的,但卻是虛無的。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帶給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這個錯誤的美麗,是種痛苦的美麗。但這種錯誤畢竟能給女子帶來希望,總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說是美麗的。

            四、課堂小結

            面對這樣一位含蓄雋永、情深義重的女子,詩人抱愧和解釋是“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讀完全詩,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場誤會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動和失落。但實際上,這首詩在無形之中對千古吟唱的思婦主題做了一個男人最隱衷而又最誠實的回答。為什么千年以來女子“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從而“腸斷白蘋洲”?只因為她們所等待的男人在她們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過客”,而不是“歸人”。

            五、比較性閱讀(多媒體投影)

            思考:下面都是“倚樓望歸”的三首詩,鄭詩與白、溫、柳都沿用了“倚樓望歸”的主題和意象,但給人的感覺又是迥異的,試著做以說明。

            白居易《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汴水,泗水日夜流淌,直到瓜州古渡。吳山點點,隔江相望,而行人在思婦的眼中漸行漸遠,身影融入水天之間,而后杳無音訊,詞不言別而言歸,只言悠而未及休,

            最后借“月明人倚樓”一句兀現(xiàn),令人悵然長嘆,低回久之。

            溫庭筠《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草堂詩余別集》:贊此詞“癡迷、搖蕩、驚悸、惑溺盡此二十余字。”我們看到佇望歸人的女子,從清晨“梳洗罷”,便“獨倚望江樓”,可是之夕陽垂金,依然“過盡千帆皆不是”。其希望、失望乃至絕望,怎不令人柔腸寸斷哀婉欲絕?

            柳永《八聲甘州》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明確:在女主人公的處理上:白、溫、柳詞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確的倚樓姿態(tài)出現(xiàn)的,無論是“思”“恨”還是“腸斷”,都是直抒胸臆,敞開心扉,但《錯誤》中的女子,鄭愁予將其處理得十分的含蓄矜持,心理活動也十分的曲折微妙,層次跌宕,從而為全詩平添了富于古典氣息的哀婉和惆悵。

            六、課后作業(yè)

            1、課外閱讀推薦

            《鄭愁予詩選集》臺灣志文出版社1988年版

            《新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2、根據(jù)白詞、溫詞、柳詞及鄭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一篇《不朽的失眠》的抒情散文,不少于800字。

            附板書:

            錯誤

            中國式的意象:

            女子芳潔、封閉

            而又寂寞的心靈

            感情執(zhí)著、專一

            鄭愁予

            “錯誤”產(chǎn)生的過程:

            女子“我”

            編織著美麗的夢帶來美麗的期盼

            “美麗的錯誤“

          【《錯誤》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相關文章:

          精選《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11-17

          錯誤作文400字優(yōu)秀5篇04-17

          關于化石吟精選優(yōu)秀教案10-29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精選17篇)04-14

          小學精選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范文03-16

          詩歌《家》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09-13

          優(yōu)秀防溺水教案(精選10篇)04-28

          防溺水優(yōu)秀教案(精選5篇)04-28

          愛惜糧食優(yōu)秀教案(精選11篇)04-27

          將進酒教案優(yōu)秀教案08-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你懂的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