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撈月》教案

          時間:2023-03-08 01:02:40 教案 我要投稿

          《猴子撈月》教案

            篇一、《猴子撈月》教案

            活動目標

          《猴子撈月》教案

            1、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樂趣。

            2、觀察并了解物體在水中成像的現象。

            3、知道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1、一串毛絨小猴玩具、每組一盆水、一個手電筒。

            2、《猴子撈月亮》故事掛圖、《猴子撈月亮》的動畫故事。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一物象人又象狗, 爬竿上樹是能手, 擅長模仿人動作, 家里沒有山中有。(猴)教師出示一毛絨小猴玩具,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請幼兒欣賞《猴子撈月亮》故事,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猴子們在水里發現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做的?月亮撈上來了嗎?他們的心情怎樣?

            (2)分析猴子們為什么沒有撈上月亮來,這是一群什么樣的猴子?

            (發散幼兒思維: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嘗試的猴子、頑皮的猴子、不愛動腦筋的'猴子等。)

            3、請幼兒看掛圖完整地欣賞故事,討論聽了這個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組織幼兒做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

            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讓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活動延伸

            1、晨間活動時,請幼兒觀看動畫故事《猴子撈月亮》,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請幼兒晚上在家觀察月亮的變化,并進行記錄。

            篇二、《猴子撈月》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PPT,學習故事《猴子撈月》,理解故事的內容。

            2、能利用實驗,得出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

            3、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測及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PPT、 圖片一張(一只小猴子趴井邊,發現井里有個月亮)、實驗道具(裝滿一半水的水盆、手電筒)

            2、圖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

            提問:昨天是什么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你是怎么過的?

            中秋節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你所看見的月亮是在哪里的?

            二、通過欣賞故事PPT,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

            1、出示圖片(一只小猴子趴井邊,發現井里有個月亮),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激發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

            師:中秋節的時候,有一只小猴子也出來在井邊玩耍,突然它發現井里有個月亮,接下來,它會怎么做呢?(幼兒大膽猜測)

            現在老師這里有個關于猴子撈月的有趣故事,你們想不想一起來聽一聽呢? 2、請幼兒欣賞《猴子撈月》故事PPT,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PPT至12頁,提問:猴子們在水里發現了什么?它們是怎么做的?你猜猜它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引導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可適當請個別幼兒上來模仿撈月亮的動作。

            (2)繼續欣賞PPT至19頁,提問: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看看,為什么井里的月亮撈不上來。

            (3)組織幼兒做小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引導幼兒觀察:水中的“月亮”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

            教師小結: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4)欣賞故事結尾部分PPT。

            師:最后猴子們為什么沒有撈上月亮來?你覺得這是一群什么樣的猴子?

            3、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討論聽了這個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幼兒自主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1、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巡回指導個別閱讀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進行閱讀。

            2、請幼兒說說:你最喜歡書中的哪個地方?為什么?

            幼兒園猴子撈月教案。猴子撈月是我國從古流傳至今的一個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的故事,這個故事寓意深刻,可以給幼兒帶來深刻的教育意義,老師們可以從各個方面讓幼兒了解這個故事的寓意,從而獲得新的知識。

            篇三、《猴子撈月》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并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發現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么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么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么撈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么?它對小猴子說了什么?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并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

            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猴子撈月》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猴子撈月教案09-23

          猴子撈月作文05-05

          小班語言猴子撈月亮教案05-31

          中班語言猴子撈月亮教案03-23

          猴子撈月亮的故事03-09

          猴子撈月亮的故事12-09

          猴子撈月的成語故事05-06

          猴子撈月亮作文02-05

          大班語言猴子撈月亮教案(精選5篇)03-25

          《猴子撈月亮》含反思12-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看片尤∴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 综合久久亚洲经典 |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