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的孩子們》教案

          時間:2021-03-17 11:12:29 教案 我要投稿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范文

            知識與能力

            1、反復誦讀,理解作者熱愛孩子的真情,體會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傷之情。

            2、品味語句,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主題的方法。

            3、通過學習,領會作者把“真”作為人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

            應主要使用討論法來體驗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啟示學生要珍惜美好童年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品味語句,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重要主題的方法。

            難點

            通過學習,領會作者把“真”作為人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的認識。

            教學突破

            教學中以學生自讀研究為主,教師僅作點撥而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小黑板(出示詞語用)

            學生準備

            課前朗讀課文幾遍。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研討一篇新的文章《給我的孩子們(節錄)》。

            學生準備進入新課的學習。

            2、介紹寫作背景:這篇文章是豐子愷先生為《子愷畫集》寫的序,作于1926年圣誕節,寄托了對兒童的愛和對兒童率真的天性給予高度的肯定,表現出對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

            學生聽老師介紹,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

            2、出示生字詞,并講解其涵義:

            憧憬鞠躬盡瘁齷齪連史紙

            學生解讀生字詞。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看書思考:這篇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各個部分各講了什么?

            學生看書后回答: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7),寫孩子們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抒發自己失去了童真的悲哀。

            2、啟示:第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看書,思考并交流:第一段的文學基調是傷感的,作者想把自己內心話告訴孩子們,可是孩子們不會理解,而等到孩子們可以理解的時候,已經到了不再被憧憬的年齡了。

            3、過渡:是的,在作者的眼中,孩子們最可貴的是他們的率真和無邪。在成人眼中,瞻瞻的“尤其可佩服”。在成人眼中,瞻瞻的行為表現也許是“任性”,比如多次寫到他的大哭、爭辯等,而在作者看來,這恰恰是他自然、真實情感的流露。他不需要成人世界的“沉默”、“含蓄”、“深刻”,他想哭就大哭,想鬧就胡鬧,從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而大人們呢?他們的“沉默”、“含蓄”,其實包含著“不自然”、“病的”。作者渴望人有真情實感,而這種真情實感只有在孩子們身上才能看到。

            學生聽老師分析。

            4、定兩位同學朗讀1、2小節。

            學生朗讀1、2兩個小節。

            5、提問:請同學們用幾分鐘瀏覽一下課文的第3、4小節,說說它們分別寫了什么?

            學生讀課文后回答:第三段寫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有自主的創造,而成人卻喜歡給同類的行動賦以“意義”和標語口號;孩子們的`玩是全身心投入、出自真性情的,而大人們做點什么事都要重視“名義”。第四段是作者揣摩孩子們的心態,一定認為爸爸的工作是無聊的,媽媽的勞動是沉悶的。這樣的心態反襯出孩子們的歡樂,并引出一個重要的家庭課題,即與孩子們的相處之中,成人在不經意間“摧殘了你們”。

            6、小結:是的,孩子們有孩子們的興趣,大人有大人的考慮,成人在不得不干預孩子的興趣時,無意間傷害了他們的心靈。

            學生聽老師小結。

            三、分析課文的第二部分

            1、提問:在這一部分里,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與孩子們的生活的?

            學生認真思考后回答:在作者眼中,孩子們的表現是“出肝相示”的,而在人世間,在成人世界里,有的只是俗務,人與人之間沒有了“徹底的真實和純潔”。作者特別寫到自己為了謀生而到上海上課,這些都看做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無聊”的事,而孩子們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2、過渡:是的。那么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學生認真思考后交流。教師明確參考答案:作者真正的悲哀是因為想到了孩子們的未來。一想到“你們的黃金朝代有限,現實終于要暴露的”,想到“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更想到自己也曾有過阿寶這樣無拘無束的童年,有過純真的快樂,眼看著孩子們會和自己一樣被俗務纏身,失去自我,不禁悲從中來?匆娮约盒膼鄣暮⒆舆不能體會幸福,而幸福時光就要結束,這種傷感是難以克服的。

            四、總結全文

            1、提問:你認為這篇課文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思考后回答:這篇文章的作者很關懷孩子的心靈健康,贊揚孩子們的率真自然,對純真人性在成長中被世俗生活磨滅,表現出極大的哀痛。作者謳歌人的童年,表現出了對真善美的向往。

            2、總結:這篇文章是一個書序,但是主題明確,是給“我的孩子們”的。文章真情直白,親切自然,不矯飾,雖是父親對兒女的說話,但他能以平等的姿態出現。他很了解孩子們的心理與想法,為孩子們的成長考慮,從這些瑣事中感悟到人性在社會中的畸形發展,從而不動聲色地對社會不正之風給予評判與否定。

            學生聽老師總結全文。

            3、布置作業:請同學們課后背誦課文的最后四小節,并寫一段不少于500子的讀后感。

            學生記錄作業。

            板書設計

            第10課給我的孩子們

            “我”——失去自我俗務纏身

            孩子們——純潔真實前途光明

            教學后記:

            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利用反復誦讀的途徑,理解了作者熱愛孩子的真情,體會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傷之情;深入地品味語句,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重要主題的方法;通過學習,領會作者把“真”作為人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的認識。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相關文章: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12-26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09-10

          給我的孩子們節選教案02-25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7篇12-26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10篇12-27

          《給我的孩子們》的教案設計09-09

          給我的孩子們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給我的孩子們》教案精選(兩篇)12-27

          給我的孩子們說課稿08-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在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