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條形統計圖》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3-22 13:33:05 教案 我要投稿

          《學習條形統計圖》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條形統計圖》幼兒園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條形統計圖》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構圖特征。

            2、學習通過統計圖感知數量的多少。

            3、喜歡合作,體驗統計活動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記錄紙、記號筆若干4盒蠟筆水果圖片若干小熊仔一對。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什么水果?

            (出示小熊,與幼兒問答互動環節)

            你們喜歡的這些水果小熊家都有!小熊家最近開了一家水果店,每次進貨的水果都特別新鮮,美味,小動物們可喜歡了。今天勤勞的小熊爸爸又去進貨了,好累好辛苦,你們愿意當小小記錄員,幫小熊記錄一下每種水果的數量嗎?

            二、幼兒操作。

            1、交代任務,幼兒分組統計水果并記錄,教師指導。

            師:我們可以怎樣統計水果的數量呢?

            2、教師講解合作統計要求

            老師兒有幾張記錄表,要小朋友們合作記錄。4個小朋友一組,每組1位組長。

            (幼兒按照學號順序分組1—4。5—89—1213—16)

            我們4個人做一個記錄肯定不容易,大家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商量,誰來記、誰來數、誰最后來檢查核對(2人核對)。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師:小朋友們統計好了嗎?每組請一位小朋友來介紹,果籃里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有多少。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果籃里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有多少。請你們再看看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原來我們不能很快看出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

            三、教師出示條形統計圖。

            師:怎樣讓別人不用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兩天余老師也幫小熊家做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統計圖形式:水果標識在下面,用涂格子的方法,一種水果有幾個就涂幾個格子,按從下往上的順序排。

            教師提問:

            1、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水果?怎么看出來的?(引導水果標識——橫坐標)

            2、每種水果有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左邊數據——縱坐標)

            3、哪個的數量最多?哪個最少?(引導“計數條”)

            6、你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介紹計數條最高數量最多,最矮數量最少)

            討論總結:你們的眼睛真亮,像這張記錄表上由橫坐標、縱坐標、計數條組成的表格,我們叫它條形統計圖,它能很快告訴我們統計的信息。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果籃里有幾種水果,哪種最多,哪種最少。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數量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數量是最少的。

            四、指導幼兒使用條形統計圖再次統計。

            1、師:剛才啊小熊媽媽又去進來一批水果,請你們用條形統計圖再來幫小熊家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

            2、交流分享。

            先完成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小組負責人)講述自己的統計。

            “果籃里有幾種水果?哪種最多?哪種最少?怎么看出來的?”

            五、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1、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還會用到條形統計圖,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統計。”

            2、分享圖片:分別觀看幼兒身高、夏季氣溫、熱門動畫片、奧運會獎牌榜統計圖表,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都很棒!晚上回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他們的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征,尤其是條形統計圖中橫軸、縱軸表達的意義及制作條形統計圖時直條對應數據是本節課著重要突破的知識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突破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真討論真探究了

            與以前類似教學相比,統計教學往往熱鬧有余,而思考不足,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多大提升。我認為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獲的。知識的`難點真的是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緊扣難點,圍繞“1、你知道縱軸上的這些數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2、標數據的直條該如何確定高度呢?3、為什么要在直條頂端標出相應的數據?”展開討論先讓學生再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發散他們的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完成后用展臺展示學生作業,請同學互相觀察“他畫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嗎,完美嗎?”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讓他們指出同伴們的優缺點,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教師引領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

            在大組交流中不斷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縱軸上數量的設計,提供一組數據,請學生來設計縱軸數據,即一格表示多少數量,要參看原始數據,以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準確定位直條的高度。溝通學生知識儲備,運用平均分的知識準確把握數據,從而定位直條的高度。

          【《學習條形統計圖》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5-21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4-24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鴨嘎嘎》04-14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報紙》04-30

          幼兒園大班語言詩歌教案11-12

          《反義詞學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2-10

          幼兒園大班折紙手工《蟬》教案01-28

          幼兒園大班手工折紙《馬》教案01-28

          幼兒園大班教案《反義詞》08-18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扔沙包》04-3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一区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