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教案

          時間:2020-11-02 11:44:29 教案 我要投稿

          《十五夜望月》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五夜望月》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十五夜望月》教案

            《十五夜望月》教案1

            一、學習目標。

            1、培養獨立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3、積累詠月的詩詞。

            二、學生活動。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絡收集關于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的詩詞佳句。組長記錄有價值的賞析,綜合成一篇賞析短文,全班交流。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誦明月之詞,歌窈窕之章”這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們將通過《十五夜望月》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二)賞析《十五夜望月》。

            教師印發《十五夜望月》的賞析文章,讓學生加以體會,并進一步展開討論,哪些地方特別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見解或補充?

            在唐代詠月的篇章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三)誦明月之詩。

            小組之間把準備好的有關“明月之詩”的小卡片,相互交換賞析,組長記錄學生的賞析或評價,大家動手把有價值、有個性的見解綜合成一篇賞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維訓練。

            用媒體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見的月,(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樓新月、水中望月等)學生對自己有所感悟的圖景發揮想象、進行聯想。

            (五)學生小結。

            你認為這堂課好不好?說明原因。

            這既是使學生總結所得的過程,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所需的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學生即使否定了這堂課,教師也要辨證地接受學生的否定。

            《十五夜望月》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朗讀詩歌并能背誦默寫。

            2、體會詩歌意境,理解詩歌內容。

            3、學會鑒賞詩歌。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意境,理解內涵。

            教學難點:

            學會鑒賞詩歌

            教學時數:

            1教時

            教學方法:

            邊讀邊議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多媒體展示一輪圓月掛在夜空的畫面,皓月當空,月色如銀,如此美景,會勾起你無盡的遐想,今天且讓我們跟著唐代詩人王建走進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緒。

            (二)揭示本課的環節及任務

            今天我們的中心任務就是一個字——讀,具體任務是:讀順、讀義、讀景、讀情、讀味、讀韻。

            (三)六步闖關

            1、大聲讀——把詩歌讀順暢。學生自由讀,小組內輪讀,熟讀成誦,毛遂自薦當堂背誦。

            2、說讀——讀懂詩歌的意思。邊讀邊說,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說出來。小組內輪流說,互相交流,派代表在全班發言。

            3、默讀——仔細閱讀,摘錄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用恰當的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

            (銀白的地面、熟睡的鴉雀、飄灑的冷露、芳香的桂花),抽查展示自學作業。

            4、議讀——體會詩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邊讀邊議,小組互相討論:(1)從以上景物描寫概括詩歌描寫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一幅安靜、凄清的秋夜景色,為秋思創造傷感的氛圍)(2)結合景物意境揣摩詩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會有怎樣的心理感受?(孤獨寂寞,對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各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相機點撥。

            5、品讀——品析詩味。咬文嚼字,用比較換詞法等品析詩中精美詞句。小組互相討論。

            (1)詩人寫望月,卻沒有寫到月光,從何處體現?(“地白”:給人予積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從側面突出了月色皎潔)

            (2)“樹棲鴉”從聽覺還是視覺來寫?寫鴉雀有什么作用?(既是聽覺也有視覺,烘托夜的寂靜,襯托詩人內心的孤獨)

            (3)“冷露無聲濕桂花”蘊含怎樣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詩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4)“落”換成“在”好嗎?(“落”寫出了愁思隨著月光的瀉落從上而下,富有動感,形象新穎)。小組充分討論后,學生自由發言。

            6、美讀——讀出詩歌的韻律。指導學生朗讀詩歌,注意感情基調、朗讀語調、朗讀節奏、朗讀重音。

            (四)課外延伸

            收集有關詠月的詩歌。

            板書設計:

            景→境→情

            銀白的地面安靜孤獨寂寞

            (皎潔的月色)凄清對親人的

            熟睡的鴉雀傷感的深切思念

            飄灑的冷露秋色夜景

            芳香的桂花

          【《十五夜望月》教案】相關文章: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賞析11-10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古詩絕句賞析06-25

          有關《十五夜望月》試題答案(精選3篇)06-08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詩鑒賞11-19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4

          《望月懷遠》教案08-31

          《望月懷遠》教案分享09-03

          《正月十五夜》詩詞鑒賞06-27

          《望月懷遠》的教案設計09-06

          關于《望月懷遠》教案設計09-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亚洲人成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亚洲午夜人成在线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