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時間:2023-06-17 09:10:54 麗華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精選14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精選14篇)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1

            教學內容:

            P44例1、例2,P45課堂活動1、2、3,練習七1題。

            教學目標:

            1、會用豎式計算三位數的加法。

            2、能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

            3、結合學習活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教具準備:

            實物掛圖,口算卡片、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P48—練習七第1題,直接計算在書上。

            二、創設情境,探討新知。

            ㈠、學習例1

            1、學校買了一些辦公用品,師出示例1的主題圖。

            2、學生看圖后說出鋼筆有220支,鉛筆260支。

            3、師問:兩種筆一共有多少支?該怎樣列式?你是怎樣計算的?

            4、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再和同桌的說一說。

            5、師指名說你是怎樣算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板書。

            220+260=480(支)

            ⑴可以是2大盒加2大盒(都是100支),得4大盒,2小盒加6小盒(都是10支)得8小盒,就是480支;

            ⑵可以是個百加2個百得4個百,2個十加6個十得8個十,就是480;

            ⑶可以是200+200=400,20+60=80,400+80=480;

            ⑷可以用豎式計算:220+260

            ⑸可以是220+200+60=420+60=480;

            ㈡、學習例2

            1、師出示例2表格,讓學生看懂表格說出題意。

            2、學生獨立列式后,先估算一下,這個學校大約有多少人,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計算在書上。

            3、指名上臺板算豎式:433+418=851(人)

            433

            +418

            851

            4、議一議,讓學生從各自的感受中,歸納一下豎式計算應該注意什么?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三、課堂活動:

            1、P45—1題,看圖填數。學生獨立填寫在書上,再集體評講。

            2、P45—2題,生先看統計表,然后在作業本上寫豎式計算。

            3、P46—3題,生看懂圖意,做在作業本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2

            教學內容:

            P53例4,課堂活動3題,練習八第3、4、5、6、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退位減法,能正確計算。

            2、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伴積極合作的意識。

            教學難點:

            解決實際生活中兩步計算問題的思考方法和步驟。

            教具準備:

            主題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只列式,不計算。

            1、比276多308的數是多少?

            2、一個加數是355,另一個加數是361,和是多少?

            3、減數是84,被減數是436,差是多少?

            4、555比427多多少?

            二、學習例4

            1、小朋友喜歡看電影嗎?今天育才小學組織全校學生看電影。電影院里有800個座位,男同學有327人,女同學336人,電影院還剩多少座位?

            2、生先獨立思考怎樣列式計算,再在小組里討論說一說。

            3、師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板書。

            第一種:⑴先算男同學和女同學一共有多少人?

            327+336=663(個)

            ⑵再算還剩多少個座位?

            800—663=137(個)

            說一說怎樣算出800—663的得數的?

            師在計數器上演示計算的過程。然后再板演豎式計算。

            第二種:⑴先算出男同學坐了以后剩多少個座位?

            800—327=473(個)

            ⑵再算女同學坐了以后還剩多少個座位?

            473—336=137(個)

            4、小結三位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平衡”的意思是“相等”)

            四、課堂作業:

            1、第3題,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猜想、分析等活動來認識條件和問題。然后再列式計算。

            2、第4題,學生可按自己的理解直接說出4個250就是1000,所以夠吃4天。也可以列成加法250+250+250+250=1000,還可以列成減法1000—250—250—250—25—=0。

            3、第6題,先讓學生認識圖形,明確水表、電表、氣表下面寫出的數,就是水、電、氣本月底的讀數,并填入圖下的表中,再分別算出本月使用數。

            4、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直接填在書上)

            五、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3

            教學內容:

            P57—P58例1、例2,課堂活動1、2、3。

            教學目標:

            1、能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并作出適當的說明。

            2、結合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伴積極合作的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演示,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你看見過飛行表演嗎?屏幕出現國慶50周年閱兵式的飛行圖,看見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生:飛機飛得好整齊呀!

            生:飛機一排比一排多一架。

            生:飛機的排列真有規律。

            師: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好,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規律。(板書課題:探索規律)

            二、探索新知

            ㈠學習例1

            1、完成表格

            ⑴出示例1(把例1改為學生熟悉的蝸牛回家圖),填出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

            已行路程(千米)304580

            剩下路程(千米)30

            ⑵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讓學生展示交流填好的表格,并說一說自己填表的方法。

            2、觀察表格,發現規律

            師:根據表中反映的已行路程與未行路程的`變化,你發現了什么?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上面一排的數越來越大,下面一排數越來越小。

            生:上下兩個數相加都是90。

            生:已行路程依次增加,剩下的路程依次減少。

            3、在生活中你遇見過像這種規律的問題嗎?指名說一說。

            4、對手指游戲。(P58第1題的第⑴道)

            ①師出數,生對;②生出數,師對;③一生當小老師出數,其他學生對數。

            ㈡學習例2

            1、填表格

            ⑴認識表格,師指導學生理解“相差”是什么意思。

            ⑵分組討論:怎樣填?說說這樣填的道理。

            ⑶展示交流。

            2、觀察表,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父親年齡越來越大,小明年齡也越來越大。

            父親總是比小明大26歲。

            小明總是比父親小26歲。

            3、小朋友猜一猜老師有多少歲?老師比你們大多少歲?10年以后,你們在干什么?老師又在干什么?

            4、說數游戲。(P58第1題⑵小道)

            三、課堂活動:

            P59第2題(看一看,說一說)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4

            教學內容: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P34—例1、例2,P35課堂活12、3,練習五1、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運算的意義。

            2、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已有的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聯系生活經驗,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確口算整十、整百數的加減。

            3、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和過程。

            教學重點:

            通過探索,掌握三位數的加減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三位數的連續進位、連續退位,以及中間有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食物圖片、計數器、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師談話引入:

            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節日嗎?

            生:是國際婦女節。

            我們學校要開一個表彰大會,需要用氣球布置會場。老師買來了8袋紅氣球,5袋黃氣球。每袋10個。

            問:⑴兩種氣球一共有多少個?

            ⑵紅氣球比黃氣球多多少個?

            二、探索新知,尋求計算方法。

            ㈠、學習例1。

            1、學生先獨立列式計算,再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2、指名生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80+50=()80—50=()

            一種:8個十加5個十得13個十 一種:8個十減5個十得3個十,13個十就是130。3個十就是30。

            二種:80+50=80+20+30=130 二種:因為50+30=80

            三種:80+50=100+50—20=130 所以80—50=30

            四種:80+50=50+50+30=130

            五種:80+50=50+50+30=130

            3、師:剛才小朋友做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整十數的加減法。

            師板書:整十數的加減

            ㈡、學習例2

            1、師:星期天的上午,小明的媽媽到商店里買了700克的蘋果和900克的梨。有誰能根據這兩個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2、生:⑴蘋果和梨一共有多少克?

            ⑵蘋果比梨少多少克?

            ⑶梨比蘋果多多少克?

            3、學生提出問題后,再獨立列式計算。

            4、再指名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并板書。

            700+900=1600(克)900—700=200(克)

            并指名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5、觀察比較這兩道題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板書:整百數

            6、試一試:

            300+50=()350—300=()350—50=()

            學生獨立填寫在書上,再指名說你是怎樣算的。

            ㈢、小結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方法。

            三、課堂活動:

            1、P36第1題,生獨立看圖填寫,再訂正。

            2、師出示口算卡片

            ①開火車報得數,②任意指名說得數

            3、口算游戲(P36—3題)

            ①師說一得數,生說出相應的算式;

            ②生說得數,師說算式;

            ③同桌互相說。

            四、課堂作業:P37—1、2題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5

            教學內容:

            練習七第3、4、5、6、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看卡片開火車口算。

            5×8 39÷4 9×6 8÷8 8÷1 78—28 25+17

            200+400 550—50 870—700 340+500 70+60 260+400 930—900

            2、豎式計算。

            426+353= 426+358= 426+383=

            生先獨立做在作業本上,指名3人板算,再集體訂正。

            3、師問:我們在計算三位數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向加滿十向百位進1。

            二、指導練習

            1、P50第6題,先指導看懂圖意,再列式計算。最后集體訂正。

            2、P50第7題,注意提示單位不統一,要先把3噸化成3000千克,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獨立作業

            練習七第3、4、5題。

            四、發展練習

            P50思考題,算一算一個蘋果重()克,一個梨重()克。

            并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6

            教學內容:

            P59—P60例3、例4,課堂活動1、2題。

            教學目標:

            1、能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并能應用規律。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伴積極合作 的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演示器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喜歡)現在我們一起去錢塘江欣賞唐潮吧! (課件出示錢塘江)從剛才播放的畫面中你了解了些什么信息?錢塘潮 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規律,是大自然贈送給人類的禮物,也是 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在自然界、生活中還有許多像錢塘江的現象和 規律,你們想去欣賞和探索嗎?

            板書:探索規律

            二、探索新知

            ㈠、學習例3

            1、為了讓錢塘潮更美麗壯觀,人們在錢塘門修建了河堤。課件展示河 堤片斷。它們是用什么形狀的`材料修成的?(正方形、長方形)

            2、請小朋友拿出6個正方形,發揮你們的聰明才能,擺一擺,看你能 擺出一段什么樣的河堤來。(生動手操作,師巡視,展示學生擺出 的 圖形)

            3、你最喜歡哪一段?說一說理由。

            4、課件出示例3的主題圖,它們有規律嗎?這些圖形有什么樣的律?下一個圖形該怎樣畫?說一說理由。

            5、小組匯報:這些圖形都用了6個正方形。

            上一排依次多一個,下一排依次少一個。

            依次從下一排移一個到上一排。

            下面是6個,上面就是0個;下面是5個,上面就是1個;下面是4,上面就是2個。

            ㈡學習例4

            1、在數學王國中有許多有規律的東西。(課件出示例4主題圖)請小 朋友在小組里討論:這些數有什么規律?空格中可以填什么數?為 什么?

            2、學生匯報:每組方格中第一個數比第二個數多5。

            每組方格中第二個數比前一個數少5。

            第一個數為10、15、20,依次增加5;第二個數為5、10、 15、20,也依次增加5。

            后一組的第二個數等于前一個數的第一個數。

            3、小朋友真能干,通過小組合作找到了圖形的規律、數的規律。現在 請大家獨立完成P60第1題。

            三、課堂活動:

            學生做1、2題,再集體評講。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7

            教學內容:

            P66例3,P67課堂活動1、2題,練習十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 力;

            2、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3、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悟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 系。

            教具準備: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動畫并畫外音)美麗的春天到了,小朋友到公園來春游,他們來 到一個美麗的'湖邊,這時湖上傳來一陣歡聲笑語,哇,好多人在劃船呢。

            二、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你們想劃船嗎?

            生:想。

            師:那么我們去租船。

            (動畫演示:小朋友來到岸邊租船處,發現一塊牌子上寫著,大船:6 人/船,小船:4人/船)

            師幫助學生理解 這種寫法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 小船坐4人。)

            師出示:男生16人,女生20人。

            生提問:這么多人,要租多少只船呢?

            三、解決問題

            1、師出示學具:一堆圓片(當作船),一小包小棒(36根), 組,利用準備好的學具或自己想辦法設計集中租船的方法,組 長作好記錄,介紹給全班同學聽,我們比賽一下,看哪組的方法 最多。

            2、學生分組操作設計,師巡視,并指導。

            3、匯報展示。

            第一種:全租大船,16+20=36(人),36÷6=6(只)。

            第二種:全租小船,16+20=36(人),36÷4=9(只)。

            第三種:既租大船又租小船,6×4=24(人),4×3=12(人),24+12 =36(人)。

            4、師:剛才個小組的同學都發揮了聰明才能,采用拼湊、分組、計算 的方法,找出了多種租船的方法,所以你們都是成功的,都是 勝利者,同時也說明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多種多樣的。

            四、課堂活動:

            P67第1、2題。

            五、課堂作業:

            P69—P70第4、5、6題。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8

            教學內容:

            復習探索規律,練習十一第4、5、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進一步的觀察,發現規律,并掌握規律。

            2、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規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板書,今天我們要復習探索規律。

            二、我們已經探索和發現了生活中的很多規律,現在老師想請小 幫助我找出最大的一位數、兩位數和三位數以及最小的'一位數、兩 位數和三位數。

            1、學生先獨立想一想,再寫一寫。

            2、師指名說一說。

            板書:最大的一位數 最大的兩位數 最大的三位數

            9 99 999

            最小的一位數 最小的兩位數 最小的三位數

            1 10 100

            3、從上面這些數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和同桌的說一說。

            4、師指名說一說。

            三、練習

            1、P72第5題,生先在書上直接判斷,再集體訂正,之擰說出你是怎樣 想的?

            2、在橫線上填出合適的數、算式或圖形,并說明理由 。(P72第6題)

            3、完成書上第4題。生獨立看懂圖意,再做在作業本上。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9

            教學內容:

            P63—P64例1、例2,P65課堂活動1、2題,練習十第1、2、 3題。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 實際問題。

            2、能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3、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教具準備: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產生探究欲望

            1、小朋友,你幫爸爸媽媽買過東西嗎?(學生自由發言)

            2、請你將你最感興趣的一次買東西的經歷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3、請各組推薦一名代表,說說買東西的經歷。

            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探索過程

            1、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伙伴。想知道他是誰嗎?

            課件演示彭遠小朋友的自我介紹。

            師:讓我們看看彭遠小朋友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課件演示:他用10元錢到超市買了1支鋼筆,用了3元4角,一本筆記 本用了1元8角)

            師:從剛才的動畫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回答。

            師:哪位小朋友能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彭遠一共用了多少錢?

            一支鋼筆比一本筆記本多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一支鋼筆的價錢是一本筆記本的多少倍?

            師: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數學問題。其中,有的`問題是我 們會解決的,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好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探 索怎樣解決像問題3那樣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2、合作探索,解決數學問題

            ⑴師:彭遠小朋友用10元錢買了一支3元4角的鋼筆和一本1元8角的筆記 本,還剩多少錢呢?你能幫助彭遠算算嗎?可以自己獨立想辦法 解決,也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商量討論解決,如果遇到困難,也 可以請老師參加討論。

            ⑵學生獨立探究或在小組里合作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⑶交流探究成果

            師板書:第一種:10元—3元4角=6元6角

            6元6角—1元8角=4元8角

            第二種:10元—1元8角=8元2角

            8元2角—3元4角=4元8角

            第三種:3元4角+1元8角=5元2角

            10元—5元2角=4元8角

            師: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得出了許多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還 發現了其中的秘密。看來,只要我們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可 是多種多樣的!

            三、內化加深,學會應用

            師:彭遠小朋友得到了大家的幫助,非常高興。同時他也非常感謝和 敬佩小朋友。

            師:剛才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幫助彭遠解決了問題。那么,這兩個問 題你能解決嗎?

            ㈠、學習例2

            1、生獨立看例2表格,再算出結余。(指導理解“結余”的意思)

            2、學生做在作業本上,再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3、指名學生上臺板算。再集體訂正。

            ㈡觀察小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些題都是兩步計算的問題,小朋友要 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選擇合理的算法進行計算。

            四、課堂活動:

            P65第1、2題。(生做在作業本上)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第1、2、3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10

            教學內容:

            P51例1、例2,課堂活動1、2、3題。

            教學目標:

            1、會用豎式計算三位數的減法。

            2、能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與同學交流自己 的方法與過程。

            3、結合學習活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 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教學難點:

            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作10再減的道理。

            教具準備:

            實物圖、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13—8 28—9 30—5 42—20 35+5 35+50 74—23

            450+400 450—400 70—30 420—20 350+500 880—800 880—80

            二、創設購物情境,探索新知。

            ㈠、學習例1

            1、師:出示一個計算器,讓學生說一說這是什么?現在老師身上有340 元錢,要買一臺120元錢的`計算器,請小朋友幫老師算一算,還 剩多少元錢?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再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3、指名回答,并板書。

            第一種:300—100=200,40—20=20,200+20=220。

            第二種:用豎式算

            第三種:340—120=340—100—20=240—20=220;

            第四種:340—120=340—20—100=320—100=220;

            ㈡、學習例2

            1、生看例2的表格圖,說出題意:前衛小學一共有學生876人,其中女 生438人,男生有多少人?

            2、生獨立列式后,先估算男生大約有多少人,再計算男生有多少人。

            3、師指名上臺板算:

            4、觀察這兩道例題,再想一想在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作10再減。

            三、課堂活動:

            1、P52—1題,看圖填數。

            (先讓學生看圖說出題意,再直接填在書 上)

            2、P52—2題,學生看表格后,指導理解“相差”這個詞的意思。

            (就是李紅已經寫的字比王峰寫的字多多少個?或者王峰已經寫的 字比李紅少多少個?)然后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在作業本上。

            3、P52—3題,比一比,誰的家離學校近?近多少?

            生獨立看圖后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11

            教學內容:

            練習七第3、4、5、6、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看卡片開火車口算。

            5×8 39÷4 9×6 8÷8 8÷1 78-28 25+17

            200+400 550-50 870-700 340+500 70+60 260+400 930-900

            2、豎式計算。

            426+353= 426+358= 426+383=

            生先獨立做在作業本上,指名3人板算,再集體訂正。

            3、師問:我們在計算三位數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向加滿十 向百位進1。

            二、指導練習

            1、P50第6題,先指導看懂圖意,再列式計算。最后集體訂正。

            2、P50第7題,注意提示單位不統一,要先把3噸化成3000千克,然后 再進行計算。

            三、獨立作業

            練習七第3、4、5題。

            四、發展練習

            P50思考題,算一算一個蘋果重( )克,一個梨重( )克。

            并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12

            教學內容:

            加減法的估算。P39—P40例1、例2、例3,課堂活動1、2, 練習六。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的估算;

            2、讓學生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具準備:

            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這個季節也是各種疾病流行的發病期,為了小朋友能健康的成長,我們學校要為每一位學生準備預防乙腦的藥片,每人吃一片。我們學校有男生315人,女生408人。請小朋友算一算大約要準備多少顆藥片?

            二、探索加法的估算方法

            (一)教學例1

            1、學生獨立列式,再指名說出算式,師板書:315+408

            2、生先自己獨立思考大約得多少,再對同桌說一說

            3、全班交流匯報,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一種:把315看作300,408看作400,300+400=700,所以315+408≈700

            二種:把315看作320,408看作410,320+410=730,所以315+408≈730

            三種:乙腦藥片的顆數比700多,比800少。

            ……

            4、估算結果怎樣寫?估算的結果樣=表示行不行?為什么?你能創造一個符號表示估算的.結果嗎?

            估算結果用一種新的符號≈來連接。介紹≈的讀法,讓學生試寫≈。

            (二)教學例2

            1、師出示例2的教學圖,學生看后,自己獨立列式,再計算,直接填 寫在書上。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指名說出計算過程,(注意多請幾個學生說一說)

            3、師根據生的回答并板書算式。

            4、觀察例1、例2這兩道題,我們在估算加法時是怎樣算的。小結估算 方法:在估算時,可以看成整百或整時的數計算,由于是估算,因 而得到的結果不是唯一的,只是一個大約的數。

            (三)教學例3

            1、生獨立讀題后,再列式估算。

            2、同桌互相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3、師指名全班交流匯報,再板書估算的過程。

            327-187≈( )元

            一種:把327看作300,把187看作200,300-200=100,所以327-187≈ 100。

            二種:把327看作330,把187看作190,330-190=140,所以327-187≈ 140。

            ……

            535-327≈( )元

            把535看作540,把327看作300,540-300=240,所以535-327≈240。

            ……

            4、師強調在減法的估算時,如果買東西需要回答夠不夠,一定要注 意,特別是回答還差多少錢,一般回答只能多,不能少。

            (四)小結:

            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很多,可以把加數、減數、被減數看成比較接近的 整十數、整百數、,也可以用補移的方法,因此估算的結果也不是唯一的。

            三、課堂活動:

            P41—1、2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六1—7題。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13

            教學內容:

            P35例3、例4,練習五3、4、5、6、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數的加減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

            3、結合計算體驗加減計算的檢驗,掌握檢驗的方法。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實物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①6000里面有( )個千。

            ②4000里面有( )個百。

            ③1700里面有( )個百。

            ④40個百是( )。

            ⑤150里面有( )個十。

            ⑥14個十是( )。

            ⑦4500是由( )個千和( )個百組成的。

            2、5000+4000=( ) 7000-3000=( )

            400+40+( ) 440-40=( ) 440-400=( )

            指名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二、探索加減法的檢驗方法

            ㈠教學例3

            1、師在黑板上帖實物圖,請學生看懂圖意,說出圖意。

            2、要求小玲家到小丁家有多少米的距離,該怎樣列式?

            生:400+500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4個百加5個百得9個百。

            師板書算式:400+500=900

            3、師:怎樣檢驗計算結果對不對?

            4、學生獨立思考,再同桌說一說,最后全班交流。

            一種:用500加400得900。

            二種:因為900-400=500,所以400+500=900。

            三種:因為900-500=400,所以400+500=900。

            5、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生提問后再列式計算。

            師板書:500-400=100

            ㈡教學例4

            1、學生自學例4,列式計算在書上。

            2、再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看懂這幅圖的?

            全班說一說這道題的意思。

            3、指名一生板算:600-400=200(冊)

            4、自己檢驗計算的結果對不對,并對同桌說一說。師再指名說出你 是怎樣檢驗的。

            ㈢、回憶小結整十、整百數加減的檢驗方法。

            可以檢查再算一遍,或交換位置再算一遍,還可以做減法想 做加法想減法。

            三、課堂作業:練習五3、4、5、6、7題。

            第5、6、7題師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然后再獨立完成。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 1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會發現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經歷嘗試解決的過程。

            2、掌握筆算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認真檢查仔細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3、會用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學會連續進位、退位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自學導航、課堂檢測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田園的小衛士——七星瓢蟲要到菜園里去捉害蟲!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圖)

            【設計意圖】由可愛的七星瓢蟲引入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4。

            二、學習新知

            活動一:發現問題

            1、請仔細觀察,從圖中我們能獲取哪些關于白菜的信息?關于七星瓢蟲的有哪些?關于茄子的呢?(學生交流,隨著學生的匯報,逐個在大屏幕出示)

            2、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預設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兩塊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蟲?還有多少棵茄子沒有檢查?……(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在課件中將問題補充完整)

            3、這節課我們主要來解決這四個問題問題,剩下的問題我們暫且先放到問題口袋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有順序地、有條理地觀察事物,發現信息,整理信息,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組織學生充分交流,利用從情境圖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問題,體會這些信息間的內在聯系。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1、4。

            活動二:嘗試解決問題

            一、探索連續進位的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關于白菜的'問題

            我們先來解決關于白菜的問題,自己先將題完整地讀一遍。誰會列算式?(學生交流,板書算式189+394=)

            得數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打開導學案根據要思考的問題試著算一算,做完之后準備小組交流。(生根據導學案提示的問題試著計算)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有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一問或請教展示的同學。

            (如果學生不提,老師提問:十位的8是怎么來的?百位的5是怎么來的?)

            就像大家剛才說的,我們看!(課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我們一起梳理一遍剛才的計算過程。(教師邊說邊板演豎式)

            【設計意圖】在學生有計算不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教師大膽放手,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與探索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根據遷移規律進行計算。課件演示算理及梳理計算過程達到進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1、2、4。

            2、生獨立解決關于七星瓢蟲的問題

            下面請同學們獨立解決關于七星瓢蟲的問題(兩塊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把答案寫在導學案上。(生獨立把答案寫在導學案上)

            抽生展示一下做法,全班交流。

            3、小結并揭示課題

            說說這兩道題和以前學的有何不同?

            生可能答:個位相加滿10向十位進1,十位相加又滿10向百位進1;出現了連續進位的加法。

            師揭示并板書課題:連續進位加。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兩塊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這一問題,既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又強化計算方法。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3。

            4、總結連續進位的加法計算法則

            你能不能說說在計算這類連續進位的加法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生可能會回答:別忘了進位;數位對齊……)

            課件出示加法法則,生讀。

            【設計意圖】觀察總結,找出筆算加法的共同特點,體會“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

            二、探索連續退位的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關于茄子的問題

            剛才的學習我們同學確實發揚了七星瓢蟲積極肯干的精神。下面我們來看關于茄子的問題,誰能給大家讀一讀?(抽生讀)

            請你根據提示的問題自己試著把答案寫在作業單上。(學生根據導學案提示的問題自己試著把答案寫在作業單上)

            同桌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算理和做法。(重點交流:個位5個一減6個一不夠怎么辦?十位用幾個十減7個十,又不夠怎么辦?百位上用幾百減去2個百?)

            (課件用小棒演示算理)

            根據剛才電腦的演示我們再一起梳理一遍剛才的計算過程。(師邊說邊板演豎式)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探討的連續退位的三位數減法。(板書:退位)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根據以前學習的知識大膽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1、4。通過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弄清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的道理。

            2、觀察展示學生的驗算算式,交流驗算的方法

            (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將差和減數合起來,看能不能等于被減數;用被減數減去差,看能不能得減數。)

            小結:看來,驗算是幫助我們檢查的好方法!我們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驗算的意義,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好習慣。通過這個環節達成目標2。

            3、已檢查的茄子比已檢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生獨立解決,并交流做法)

            4、師生總結計算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則

            (生可能總結: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不論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借1。)

            (課件出示減法法則,生讀。)

            【設計意圖】觀察總結,找出筆算減法的共同特點,體會“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10再減”的算理。

            三、拓展應用

            1、判斷對錯(幫七星瓢蟲檢查蔬菜)

            菜園里還有許多蔬菜沒檢查呢,我們去幫助七星瓢蟲好嗎?仔細觀察,這幾棵蔬菜有病嗎?哪里生病了?你能幫它醫治嗎?

            2、鞏固練習(幫七星瓢蟲找家)

            大家看,辛苦了一天的七星瓢蟲正準備回家呢,它們實在是太累了,你能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嗎?來,動筆算算看,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3、拓展練習(接受七星瓢蟲的挑戰)

            這么快就幫七星瓢蟲找到家了,最后他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戰嗎?好!請看大屏幕,想一想:□里填幾合適?

            【設計意圖】判斷對錯是對計算易錯之處進行針對性練習。鞏固練習,既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同時也使學生養成細心計算的好習慣。拓展練習,在思考與交流中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練習的設計注意了層次性和坡度,通過本環節達成和檢測目標2、3、4。

            四、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等方面進行總結,整理本節課的收獲。

            【設計意圖】回顧整理,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總結,提高學生的總結反思能力。不僅有知識上的積累,還有學習方法上的收獲,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價值。

            板書設計:

            連續進位加 退位減

            189 435 435

            +394 -276 驗算:-159

            583 159 276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西師版數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案08-25

          小學二年級《三位數加減法》教案11-09

          小學二年級《三位數加減法》教案3篇11-09

          小學二年級《三位數加減法》教案(精選11篇)01-11

          小學二年級《三位數加減法》教案通用3篇11-09

          二年級數學《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估算》教學反思范文06-29

          大班數學4的加減法教案06-09

          大班數學10的加減法教案04-13

          大班數學5的加減法教案07-11

          大班數學6的加減法教案02-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视频网 | 日本免费三区激情视频在线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拍 | 又色又爽视频香蕉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