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案

          時間:2021-01-16 13:52:55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將相和》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將相和》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將相和》教案

            《將相和》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大局和大將軍廉頗顧全大局、知錯認錯等優秀品質。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系

            3、認讀“璧、藺”等生字,會寫“趙、拒”等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兩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 走進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內容

            1、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

            2、破題、解題。題目中“將”指誰?“相”又是指誰?“和”的意思呢?

            二走進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中心

            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完璧歸趙”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的內容。

            1、學習“澠池之會”的故事。

            (1)生默讀課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幾個感興趣的或不理解的問題進行交流。如藺相如為何拼命地堅持要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為何不敢拿趙王怎么樣?

            (2)提問:

            ①在課文的這個部分中,你對哪些詞句感受最深刻?

            ②這場斗爭,趙國和秦國是打個平手,還是趙國占了上風?

            ③你能用一些詞語和句子來形容秦王的失敗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取其辱……)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負荊請罪”的故事。

            (1)指名讀課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說廉頗負荊請罪,同學們認為廉頗有罪嗎?

            (3)廉頗負荊請罪,可以看出廉頗是是個怎樣的人?(知錯就改的人,最終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人。)

            (4)通過這個故事,你對藺相如又有哪些認識?(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胸懷寬廣)

            (5)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三、回歸全文,總結提高

            1、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成語的含義。

            2、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前面兩個故事,寫廉頗與藺相如的“和”才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保證了國家的安全。后面一個故事,廉頗與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圍繞“和”字來寫。

            3、說說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為什么?

            四 學生演練,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歡的故事。

            2、表演時,著重體會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

            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抄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課外閱讀司馬遷和其他歷史人物的故事。討論故事中的人物。

            《將相和》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能讀準詞語“澠池、鼓瑟、擊缶、上大夫、上卿”的音;能在語境中理解“勃然變色、聲色俱厲、負荊請罪”等詞語的意思。

            2、能了解“將相和”的故事,能借助提示簡要概括“澠池之會”的內容,知道澠池之會的功勞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結果;能轉述“負荊請罪”中將相二人的`話,體會“和”的含義。能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有感情地朗讀關鍵語句。

            3、感受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上的智勇雙全,面對廉頗挑釁時的寬闊胸襟;感受廉頗知錯就改的勇氣;體會兩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能了解“將相和”的故事;能轉述“負荊請罪”中將相二人的話,體會“和”的含義。

            2、感受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上的智勇雙全,面對廉頗挑釁時的寬闊胸襟;感受廉頗知錯就改的勇氣;體會兩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之情。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查找關于廉頗、藺相如的歷史資料。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整體感知。

            1、揭示課題:35《將相和》

            2、理解課題:課題中將指誰?相指誰?和是什么意思?從課題知道課文講什么?

            3、默讀全文,了解“不和”的原因。

            (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又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了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4、指導朗讀廉頗的話,引入澠池之會。

            出示句子: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我碰見他,非得叫他下不了臺!

            二、深入文本,品讀感悟

            ●澠池之會

            1、自瀆3——8小節,想想:澠池之會這個故事圍繞哪些人?寫了一件什么事?

            2、根據提示簡要概括澠池之會的內容,介紹樂器“瑟”和“缶”。

            3、再讀3——8小節,劃出藺相如說的話,聯系上下文想想他問什么這樣說?

            4、理解藺相如說的兩句話,能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出示句子:“聽說大王善為秦聲,請為趙王擊缶。”

            “你我現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應,我就跟你拼了。”

            理解句子:

            句一:“聽說大王善為秦聲,請為趙王擊缶。”

            (結合學生的交流,隨即聯系前文秦王的話和第二節藺相如勸趙王赴澠池會的內容。)

            句二:“你我現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應,我就跟你拼了。”

            (師補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內容)

            (能從藺相如的話中知道他這么說、這么做的原因,感受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甘示弱、大智大勇)

            指導朗讀

            5、小結:藺相如是不是沒有能耐,就憑一張嘴呢?看來廉頗說錯了。

            ●負荊請罪

            1、齊讀廉頗的話,并指名轉述。

            出示句子:“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我碰見他,非得叫他下不了臺!”

            2、自由讀10——14小節,找找:藺相如聽到這話怎么做?怎么說的?

            3、理解藺相如說的話,能有感情地朗讀并正確轉述

            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兩個鬧不和,別人不是就有機可乘了嗎?”

            4、過渡:原來藺相如對外不甘示弱;對內卻處處示弱。不是因為怕,而是以國

            為重。

            5、聯系上下文說說:廉頗“不應該”什么?于是他怎么做?

            6、理解“負荊請罪”的意思,感受廉頗知錯就改的勇氣。

            出示句子: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親自來到藺相如門上。

            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負荊請罪。“負”的意思就是:背。

            7、想象說話

            廉頗二人見面會說什么?展開合理想象。

            三、總結全文、合為一體。

            從此兩人結為知己,同心協力保衛趙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你、負荊請罪,這三個小故事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著名的歷史故事——《將相和》。

            板書設計:

            35、將相和

            (完璧歸趙)藺相如 (澠池之會)

            以國家利益為重

            (不服氣)廉頗(負荊請罪)

            教學效果反饋: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感受人物特點。在教學中,我注意滲透“抓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特點”的學法指導,因此,學生能較為準確地抓住重點語段進行品讀,如能抓住描寫藺相如語言、神態、動作的語句進行朗讀、理解、體會,感悟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與愛國之心。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由于學生對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較為熟悉,因此,讓學生以“我非常喜歡(或敬佩)藺相如(或廉頗)”為開頭,聯系課文內容寫一段話時,學生寫得內容較為豐富,語言也較生動。

            《將相和》教案3

            教學內容:

            講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從整體入手,啟發提問,直奔重點、難點,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1.板書課題后提問: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教師提問:廉頗、藺相如為什么不和?廉頗是怎么說的?從課文中找出廉頗說的這段話,讀一讀。

            3.繼續提問:廉頗說,藺相如就靠一張嘴,爬到他的頭上去了,他說的對不對?不對,靠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幻燈提示本段重點內容,通過重點部分人物言行的讀議,了解人物品質

            1.默讀第一段。

            思考題: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中是怎樣立功的。

            閱讀要求:抓住藺相如的言行,認真理解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即他具有怎樣的品質。(學生默讀、勾畫、思考;教師板書:言行→品質)

            2.幻燈出示圖片——課文中第一幅插圖。學生看圖后,教師提問:畫面上表現的是這一段中哪一小節的內容?然后指名讀這一節。(第八自然節)

            3.結合這一小節描寫藺相如言行的語言說一說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學生讀議中,教師適時做如下點撥:

            ①藺相如理直氣壯地面對秦王,他的理在哪里?

            ②藺相如說著,舉起和氏璧說是要往柱子上撞。在他要撞卻沒撞的瞬間,他可能想些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機智勇敢”

            4.教師小結:藺相如是怎樣做到完璧歸趙的呢?他利用秦王說的以城換璧的話,隨機應變,揭穿秦王的騙局,又抓住秦王愛璧的心理,機智勇敢地與秦王斗爭,爭取主動,贏得時間,做到完璧歸趙,為趙國立了大功。那么他在澠池會上又是怎樣為趙國再立大功的呢?

            三、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主要內容,通過人物言行,了解人物品質的方法學習第二段,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強化訓練重點

            1.引導學生回顧第一段的學習方法,加深訓練重點:“言行→品質”的印象。

            2.提出進一步要求:不借助圖片提示,確定此段的重點內容。(第三自然段)

            3.學生默讀、思考、抓住人物言行議論(議論重點:“生氣極了”,“再要求…再要求……”“不答應……拼了”)。

            4.教師小結:藺相如不畏,在與秦王的斗爭中,置個人生死于不顧,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被趙王封為上卿,是當之無愧的。可廉頗卻認為他是靠一張嘴上去的,產生了矛盾,這個矛盾是怎樣解決的?繼續學習第三級。

            四、讀議第三段,圍繞“和”字,抓住人物言行,進一步突出人物思想品質

            1.指名朗讀這一段。

            2.要求學生自己確定貫穿全段的思考題。

            3.抓住人物言行,圍繞“將相是怎樣和好的”讀議此段。

            教師適時點撥:

            ①“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這句是不是藺相如自我吹噓,為什么”(引導學生回顧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見”立功的情景,再與對廉頗忍讓的言行對比,突出藺相如對敵狠,對己和的高尚品質。)

            教師板書:“顧全大局”

            ②“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秦國必然趁機來打我們。課文中哪個地方證明了藺相如的話是對的(引導學生體會;廉頗在保衛趙國中起了大作用。板書:英勇善戰;藺相如充分估計廉頗作用,可廉頗卻貶低藺相如的功勞,兩相對比,看出藺相如的高尚;認識到:為了國家的利益,必須和好。)

            4.教師范讀藺相如說的這一段話。

            5.這一段話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為什么?等教師提示后,學生齊讀“我所以……利益”。

            6.學生讀議“負荊請罪”一節。(引導學生通過廉頗的動作描寫,突出他為了國家利益,知錯就改的品質)。

            教師點撥:

            ①在對藺相如的態度上,廉頗開始是“很氣”,后來又覺得“很不應該”,這是為什么?

            ②廉頗認識到自己錯了,登門請罪,他為什么把自己的錯誤看成是罪過?

            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學生看圖,教師小結。

            學生齊讀“負荊請罪”一節。

            五、總結全文

            教師提問:

            1.通過這一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藺相如和廉頗哪些高尚品質。

            2.這些品質作者并沒有直接寫出來,我們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板書:言行

            品質

            教師總結:我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不僅學習了廉頗、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團結一致的愛國主義思想,而且學到了通過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將相和》教案4

            教學內容:

            解題導入新課:學生自學課文;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一、解題

            1.介紹時代背景(略)

            2.抓題眼“和”,理解題意(略)。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要求:

            (1)查字典學習字詞,解詞要聯系上文;

            (2)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3)給文章分段;

            (4)擬定三個故事的小標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注意:

            廉頗 藺相如 膽怯 抵御 上卿

            (2)組詞

            秦 璧 擊 協 澠

            泰 璧 缶 脅 淹

            (3)解詞:

            完璧歸趙 無價之寶 理直氣壯

            攻無不克 負荊請罪 同心協力

            (4)指名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三個小故事,并說明這三個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個故事的大意。

            (6)給三個故事擬小標題。

            四、熟讀課文

            五、質疑問難

          【關于《將相和》教案】相關文章:

          將相和說課稿11-11

          將相和說課稿11-04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將相和》12-28

          將相和課件下載11-29

          《將相和》教學反思01-03

          《將相和》原文全文07-24

          續寫將相和作文12-08

          課文將相和教后記12-17

          將相和課文理解12-11

          將相和打一字05-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