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教案

          時間:2022-09-06 12:57:05 教案 我要投稿

          白鷺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鷺》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白鷺教案(精選15篇)

            白鷺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后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白鷺,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讀“huì”。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此情此景如詩如畫。當你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白鷺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8個生字,會寫“宜、鶴”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鷥》。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

            清晨望哨圖

            黃昏低飛圖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可以說,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復習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體現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

            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

            ⑥現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作者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低飛

            感覺: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現,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愛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現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外形美

            白鷺(精巧的詩)身段美:流線型結構、

            長喙、腳(韻在骨子里的散

            圖畫美——清田獨釣圖文詩)——喜愛

            悠然美——清晨望哨圖贊美

            清澄美——黃昏低飛圖

            白鷺教案 篇3

            一、復習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鷺》。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1-5自然段,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書:一首精巧的詩)

            2、引讀第二節:是啊,顏色的配合——,引讀第五節:那雪白的蓑毛……正因為白鷺的外形那樣和諧、素雅,所以我們說它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和諧素雅)

            二、引入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面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請大家把課文拿出來,自己讀6-8節,看看能從這幾節中找到幾幅優美的畫?請用簡潔的詞給它們起個名字。(板書:釣魚、瞭望、低飛)

            2、鳥兒覓食、棲息、飛行是鳥兒的天性,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可是作者筆下的這些尋常事卻別有一番情趣。默讀6-8小節,你的頭腦中浮現怎樣的畫面?說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畫面?為什么?(出示:“讀了第____節,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三、學習課文6-8節

            (一)學習第6節

            1、(出示第六節)

            2、教師引導:

            (1)”釣魚“,白鷺也成了悠閑自在的釣魚先生了,請你讀第一句好嗎?(指導讀好:清水田里,悠閑的白鷺佇立著,正在靜悄悄地等著小魚游過來呢,再讀)

            (2)指導:普通的水田被白鷺一點綴,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畫了。誰還想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清水、白鷺、綠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畫!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這幅畫。

            (3)(第二句話)鳥與自然相處得如此融洽,這就叫——和諧,和諧就是美。相信你讀這一句,一定能把它讀好。指名再讀。

            (4)是啊,正如白鷺的身形一樣,是恰倒好處,增一點兒則……(生背)而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專門為白鷺而設計的“,同樣,這也是恰倒好處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這樣的句式來闡述這一”恰倒好處“呢?(出示句子訓練)

            (5)我們來看一看這幅和諧的畫吧。(圖片)你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嗎?

            3、總結:這清水田里的釣魚、碧水中的倩影,這一幅”白鷺釣魚圖“,充滿了寧靜而靈動、和諧而素雅的韻味。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節。

            (二)學習第7節

            1、回到剛才的話題(出示:“讀了第____節,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2、(出示第七節)這幅畫也很美,喜歡嗎?為什么喜歡?(生交流)

            2、引導:

            (1)白鷺獨自站在小樹的最高處,就是小樹的絕頂。風兒吹來,小樹輕搖,白鷺也隨之輕蕩,就像蕩秋千一樣輕悠自在,課文把這種感覺說出來了,你能把它讀好嗎?指讀,再指讀。

            (2)人們說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嗎?它或許在干什么?(圖片)

            感人的想象、豐富的想象!或許還有很多或許,耐人尋味。想著白鷺黑亮的眼睛,讀好這句話。

            3、總結:(播放課件)天剛放亮,白鷺就舒展開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飛向藍天、碧野、樹叢,潔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間點綴出迷人的景致,就像這小樹絕頂的瞭望,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女同學讀,男同學讀。(配樂)

            (三)學習第8節

            白鷺的美遠遠不只這些,(播放課件)斜陽中晚歸的農人,村莊里裊裊上升的炊煙,再加上黃昏空中低飛的白鷺,這分明是一幅舒展、飄逸的白鷺歸巢圖,怎不讓作者看得如癡如醉呢?讓我們一起也來享受一下這鄉村的一大樂事。齊讀。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詩意。你能為這幅畫配上相宜的詩句嗎?

            (四)小結

            (圖)這清水田里的釣魚,這小樹絕頂的瞭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分明是一幅幅絕妙的圖畫,這圖畫因為有了白鷺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詩,在碧水、在樹梢、在藍天緩緩鐫刻,寧靜、靈動、高雅、悠然,所以我們說,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這三幅畫面,包蘊著濃郁的詩意,是無聲的畫,是心靈的詩。其實,在白鷺的生活中,美麗的畫面遠不止這些,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白鷺的生活還會出現那些美麗的畫面,你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詩來簡單描述。(嬉戲翩翩起舞……)

            四、學習第9節

            1、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白鷺不會唱歌。但白鷺的外形這樣和諧素雅,行動這樣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給人帶來快樂的無聲的歌嗎?現在老師想請大家看著這一首無聲的歌,想象著它每一幅動人的畫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請你用筆把它寫下來,寫一句兩句就可以了。

            2、學生充滿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師看了這些畫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寫了一首詩,讀給大家聽。

            像畫一樣悠然

            似歌一樣優美

            如詩一樣精巧

            從遙遠的時光里

            翩翩而來

            在青山綠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凈土點綴成

            難以言喻的仙境

            4、小結:白鷺美嗎?妙嗎?我想現在我們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濃縮到這句話中。齊讀: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5、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和諧、素雅。

            清水田里的釣魚,

            小樹絕頂的瞭望,

            黃昏空中的低飛。

            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筆下的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一首美不勝收的詩。其實,從古到今,有許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鷺當作吟誦的對象。唐代詩人杜牧就寫過一首《鷺鷥》:

            鷺鷥

            杜牧

            霜衣雪發青玉嘴,

            群捕魚兒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晚風。

            齊讀。

            點評:杜牧寫的群鷺,是一種熱烈的美,郭沫若寫的是一只兩只白鷺,是一種高雅脫俗的美。兩文所構成的意境不同,也體現了兩人不同的心境。

            2、總結:如果現在,有人問你自然界有什么動物能給你帶來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會想到它——像詩一樣精巧的,韻味無窮的白鷺。

            六、作業:

            1、背誦文章的優美章節。

            2、用詩一般的語言贊一贊其它小動物。

            試試看,祝你成功!

            板書:16白鷺

            和諧素雅

            白鷺釣魚圖

            精巧的詩白鷺瞭望圖韻味無窮的詩

            白鷺低飛圖

            白鷺教案 篇4

            一、導入

            1、同學們,看,這里有一首詩,自己讀讀

            2、知道這首詩是描寫什么動物的嗎?

            3、你還知道還有哪些詩歌是描寫白鷺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經寫過一文章來贊美白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1)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遇到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明白嗎?

            (2)學生自讀

            2、出示生字詞

            (1)自讀生字詞

            (2)指名讀(請兩位)

            (3)講究幾個重點的字

            “蓑”你怎么來記呢?

            我國的哪些古詩也可以幫助你背誦這個詞語呢?

            (這里的處理是好的,老師希望通過多元的方式來讓學生感知這個比較難以認讀的生字,但是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節課,學生是否真正能夠記住這首詩,就要打問號了。)

            齊讀生字詞

            3、解決了生字詞的問題,我們看看讀書讀得怎么樣?

            (1)指名讀

            (2)教師點評語言:讀書讀得真好,有了好的開頭我們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讀

            (4)白鷺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師生交流:是歌、是詩、是精巧的詩

            4、請大家自由讀讀這句話:“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和“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文無窮的詩”

            (1)讀了這兩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有了問題怎樣解決呢?

            (3)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明白了,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哪些地方說明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然后同座位之間進行了交流。

            5、師生交流

            (1)學生說:老師出示相關的語句

            那雪白的蓑毛……

            為什么?自讀這一段文字――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嗎?

            老師把這段文字進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詩歌

            這么美的文字,這么漂亮的白鷺,想把它留在自己的頭腦中呢?

            自己練習背誦――齊背課文。

            (2)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是首詩呢?

            老師覺得對比也是能夠表現白鷺是一首詩的,在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想看看這只白鷺嗎?想像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有一種很什么感覺?

            大家說的真好,課文已經把這種感覺寫出來了,你們能讀出來嗎?自己先讀讀――指名讀――點評――齊讀

            看看這一節的最后一節,它站在高高的樹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師生交流

            指導朗讀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

            師生交流

            出示文字,讀讀,你釣過魚嗎?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再請一位學生讀讀――指導朗讀

            (4)學生說:……白鷺本身不就一種歌嗎?

            師生交流

            為什么它不會唱歌,為什么又說他的歌嗎?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一種對比的情境下,讓學生自己想,說為什么白鷺不會鳴叫,但是,作者卻把它說成是一首歌?這個問題有點“哈”的感覺,非常好的問題。)

            師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節晚會上的一個節目——《千手觀音》

            老師相信大家到了這兒,一定能夠把這兩句話讀好。

            學生齊讀最后兩句

            三、課外拓展

            1、是啊,正是因為白鷺是這樣美,美得像一首詩,所以很多古人用了很多詩來贊美白鷺。

            出示:

            《絕句》、《漁歌子》

            齊讀古詩

            (這兩首詩歌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能夠說出來了,可見課前學生做了的準備,但是老師在上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又把這兩首拿出來,不知道是沒有想到學生已經查找到了這兩首詩呢?還是在課前已經讓學生查找了,這時在把這詩拿出來又有什么意義了,學生知道的,懂得的,還是不要講了吧,避免浪費課堂上的寶貴的時間了。)

            2、在文學家的眼里是一首詩,在你們的眼里白鷺是什么呢?

            (1)師生交流

            (2)教師點評,鼓勵

            白鷺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板書設計:

            顏色配合?

            精巧的詩身段大小適宜?

            16、白鷺(實在)是覓食(釣魚圖)

            〈贊美之情〉韻味無窮的詩棲息(瞭望圖)

            飛行(低飛圖)

            作業設計:

            課內:

            1、描紅、臨寫生字。

            2、抄寫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外:

            1、背誦課文。

            2、積累杜牧寫白鷺的詩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出示羅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讓學生說說對名言的理解。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美,去發現語文課本中的美。

            2、你們還記得“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句詩句嗎?這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說說從詩句中發現美了嗎?誰見過白鷺?指名說說(出示圖片)讓學生邊觀察邊聽介紹:白鷺,體長約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間頭部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長在我國的長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動于湖邊沼澤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魚等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詩句:霜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這是杜牧筆下的白鷺,(讓學生自由讀讀,讀完后說說自己對白鷺的認識。)

            4、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白鷺》(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想想白鷺的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3、指讀生字詞:

            (1)白鶴蓑毛長喙(鑲)嵌玻璃框嗜好

            (2)配合適宜尋常美中不足?

            瞭望孤獨安穩韻味無窮

            4、齊讀詞語?

            5、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相互檢查讀書情況,相互糾正讀音,指導讀順句子。

            6、指讀課文,評價讀書情況。

            7、交流初讀后的收獲:談談白鷺的美表現在哪些方面?(不求說得全面,只要能說到一些就行)

            8、質疑:讀了課文后有什么疑問嗎?(針對字詞或句子進行提問)

            三、再讀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2、在你認為寫得精彩的地方作上記號,寫寫你的理解。

            3、指讀第一、第十自然段,讀完后談談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4、討論:說說詩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從詩的短小、精練、節奏感強、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測白鷺的特點,理解作者把白鷺比作詩的寫作特色。

            5、朗讀1、10自然段,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6、再次朗讀,體會首尾呼應的作用。

            四、作業

            1、認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錯的部件。

            2、描紅、臨寫生字。

            3、抄寫詞語。

            4、課外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讀1、10自然段,說說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再讀,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分組讀,體會首尾呼應的作用)

            2、試背誦這兩個自然段。

            二、讀講課文

            1、白鷺是一首詩,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贊美它呢?默讀課文,想想原因,找找課文中與之相對應的段落來,可以四人小組商量一下。

            2、討論交流:指名讀找到的課文,說說從中體會到了白鷺的什么特點?還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出示有關的段落和圖片)(第2節的概括、第3節的比較、第5節的具體描述中,寫出了白鷺的精巧,也能體會到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

            3、結合進行板書: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適宜

            4、指導朗讀有關的段落(練讀,指讀或范讀,評讀,齊讀)

            5、小結過渡:因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所以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那說它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又是為什么呢?

            6、交流:指讀有關的段落(隨機出示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想象課文所描述的畫面,給畫面取個好聽的名稱。(結合板書:覓食、棲息、飛行;釣魚圖、瞭望圖、飛行圖)

            7、(第6節中重點抓住“站著釣魚”、“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體會擬人、比喻的寫法,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第7節中抓住“人們說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嗎?”引導學生想象白鷺到底是在干什么?體會白鷺棲息時的悠閑姿態;第8節中抓住“偶爾”、“悠然”、“一大樂事”等詞語,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第9節中抓住“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這句反問句,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8、你們喜歡這樣的畫面嗎?能否通過朗讀來表達你的`喜愛之情?(選擇一、兩個畫面,再練習朗讀)

            9、交流讀書,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畫面,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10、小結:不管是早晨、白天,還是黃昏,不管是白鷺覓食、棲息,還是飛行,白鷺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雖然它不會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無聲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歡白鷺,要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贊美它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11、讓我們借用作者的語言,再一次來贊美一下白鷺,齊讀1、10節。

            12、你還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它?(學生說話訓練)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詩,讓學生讀讀,體會白鷺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罷,還是郭沫若,他們都用美好的語言來贊美白鷺,讓我們把他們的精彩語言復制到自己的頭腦里去。(自由選擇內容,練習背誦)

            三、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試背杜牧的那首詩。

            白鷺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找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有關語段,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體會作者喜愛白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分別想象它們描繪的畫面,從而形成三幅優美的圖畫,能給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還原畫面,初步了解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一課時

            【課型】精讀課

            【教學過程】

            板塊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還有一首專寫白鷺《鷺鷥》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在郭沫若看來白鷺也是一首詩,一首怎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這篇散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第1課。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識“精巧的詩”

            1.在單元導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昨天在預習時又進行了鞏固,下面我們聽寫幾個。

            白鶴,嗜好,鏡匣,望哨,清澄

            (1)聽寫

            (2)屏幕出示核對糾錯。

            (3)理解:望哨(站崗放哨;借助相近的詞語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時候我們通過字面去感覺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書來驗證。)

            2.接讀課文,思考:文中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分別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394個字,凝練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鷺當作詩來寫的。

            板塊三:想象畫面,具化“精巧的詩”。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1—5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能夠讓你感覺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畫出有關語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問:精巧在哪?

            (預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這精巧的僅僅是這四處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②同學們,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詩呢?你能從哪個字或者詞讀出來是恰到好處?

            預設:白鷺的大小也正好,顏色也是恰到好處的。從“一分”“一忽”中讀出來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動作,就這樣疏忽之間、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試著讀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是遺憾。現在我們閱讀這一段,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看,這就是這段話的出處。

            出示: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師)這樣的白鷺,它身段的大小是適宜的

            (男)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適宜的

            (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全部、每一處都是適宜的。

            (齊)我們一起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⑤這一自然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完美無缺的畫面。讓我們把這幅白鷺外形的畫面定格在自己的腦海中。

            (生看著畫面背誦。)

            (2)課文的第2、第5自然段渾然一體,那么中間為什么要插進第3、第4自然段,這兩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用白鶴、朱鷺、蒼鷺和白鷺作對比襯托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

            是呀,有多少人見過白鷺呀!可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文字走近白鷺的身邊好好地欣賞欣賞它如詩如畫的美吧!

            (分組朗讀班齊讀第2自然段;一二小組讀第3、4自然段;三、四小組讀第5自然段)

            過渡:白鷺的外形精巧如詩,此外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像畫面一樣的詩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①句子當中說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通過這段文字讀出的那精美的畫面嗎?

            那清水田當中一定倒映著——(預設:倒映著白鶴那美麗的影子,遠處的山被白云圍繞著,映在水中若隱若現,天上還有幾朵白云在那飄,十分美麗。)

            ②相信你也能為我們讀出這樣的精美,讀——

            齊讀。

            ③畫面中的白鷺真的是在釣魚嗎?那我們換成“啄魚”“捕魚”好不好?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現在我們再回到白鷺的畫面,看從這樣的畫面當中,你又能感覺到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讀出這種感覺。

            就這樣,白鷺站成了一幅畫,釣起了一首詩,我們一起像它這樣閑適地愜意地讀一讀這段話吧。讀——

            ④現在你可以給這首詩起個名字了吧?

            小結:剛才這樣我們抓住“釣”這樣看似平凡的字眼,邊讀邊想,讀出了文字背后的畫面,又從畫面當中讀出了心情,走進畫里,讀出詩來。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7、8兩段,看你能讀出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讀出怎樣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上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①交流看到的畫面。

            ②白鷺真是在望哨嗎?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這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畫面面前沒有人的心是平靜,沒有人的心會煩躁,所有人都會感覺清澈透明,所以白鷺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鷺,我們再讀——

            ②你想給這樣的畫面起一個怎樣的名字呢?

            4.我們相信白鷺怎么看都是畫,怎么讀都是詩,是一首精巧的詩,讓我們配著音樂合作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同學們,一靜一動皆有韻,一花一鳥總關情。所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塊四:領悟表達,拓展深化

            1.同學們這便是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大家看這是另一篇文章當中對白鷺的介紹,請同學們自己快速地讀一讀。對比課文中的寫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白鷺,簡稱鷺,也稱鷺鷥。體長60厘米左石星紡錘形。鷺鳥的身體特征是嘴長、頸長、腳長和爪趾長,體態纖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所以被稱為“蓑羽”。白鷺臉部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黑色,脛與腳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若學生都喜歡第一種,可以這樣來引領:如果要讓你選擇其中的一段,根據他去野外尋找我們沒有見過的白鷺,那你如何選?)

            小結:第1種寫法說明具體,第2種說法飽含深情。

            2.如果你喜歡第1種,可以嘗試著把本文變成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一說,若喜歡第二種,可以讀讀《石榴》。這是選做作業。

            3.必做作業是背誦《白鷺》。

            板書設計:

            1.白鷺

            色彩——水田閑釣

            身段

            身段——黃昏低飛

            (靜)(動)

            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請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猜到了嗎?對,就是白鷺。(出示圖片)這是杜牧筆下的白鷺,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嗎?

            郭沫若: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后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后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并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后,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后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歷史劇作《蔡文姬》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讀課文

            1、請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檢查:

            ○1生字詞:

            鶴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提問: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3、指導分段:

            一(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二(2—5)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十分精巧。

            三(6—9)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四(10)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賞析課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讀第一、第四段。齊讀。

            2、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3、在你的腦海中,詩留下什么印象?

            (語言精練形象,節奏感強,充滿意境)

            4、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這樣比喻表明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二)過渡

            1、作者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請朗讀第二段,分別找出與白鷺是“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的語句。

            2、學生交流。(2、5小節與白鷺是“精巧的詩”相對應;6、7、8小節與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

            (三)第二段

            1、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這段是概括描寫,哪小節對應這一節進行了具體描寫?(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節。

            “顏色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讀后有何感覺?

            “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你有什么體會?

            (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都很適宜,的確精巧如詩。)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3、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優美如詩。

            (三)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為了表現“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覓食、棲息、飛行及白鷺不會唱歌)

            2、其實這幾方面在作者的筆下恰如幾幅優美的畫,讓我們來品味品味。指名分節讀6、7、8、9小節。你能概括這幾幅畫面嗎?(白鷺釣魚圖○6;白鷺瞭望圖○7;白鷺晚飛圖○8)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小節,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說說你的體會。四人小組交流。

            4、匯報:

            白鷺釣魚圖:

            作者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指導朗讀。

            白鷺瞭望圖:

            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卻很悠然、一種嗜好。引導學生感受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指導朗讀。

            白鷺飛行圖:

            指名讀。你是怎么體會“偶爾”這個詞的?(說明白鷺低飛并不常見)

            “悠然地觀看這情景,可說是鄉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你體會到什么?(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體會悠然的心境,讀出享受的情趣。

            5、盡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齊讀第九小節。

            你有什么體會?(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就是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

            自由練讀。

            6、這幾幅優美的圖畫令人沉醉,讓我們把它們記在腦海中,指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四)第四段

            現在你知道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韻味無窮的詩了嗎?(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飛行,高雅脫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快樂。)指導朗讀。

            這段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與第一段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四、總結全文

            1、練讀全文,將你讀得最有意境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

            2、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群飛;日升日落……)

            3、白鷺是一首詩,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如畫,大家要反復咀嚼。

            白鷺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白鷺的美――如詩如畫如歌。

            2、品味好詞佳句,鼓勵學生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學習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1、同學們見過白鷺嗎?

            2、我們來看有關白鷺的錄像,(播放白鷺的生活資料篇)。

            3、白鷺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筆下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精巧的詩)

            4、仔細看看圖,試著再讀§1-5,試著自己描述白鷺的樣子。(生答)

            5、剛才同學們都描繪了白鷺高貴、典雅的氣質,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試著自己練讀。

            6、誰先來試一下?

            哪一小節感受最深就讀哪一節?

            7、看來,白鷺的外型已經吸引了你的關注。

            讓我們再讀§1-5. ( 讀完后師述:白鷺真是一首精巧的詩。)

            8、郭沫若先生對白鷺情有獨鐘,這讓他關注白鷺的一舉一動。

            請你讀讀§6-8,注意白鷺的生活習性,注意自己的感受

            9、自讀完后交流:

            一生§6:先讀給大家聽,談談自己讀書的感受 (因為白鷺站在清水田里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

            一生§7:認為這一段寫得比較好。讀給大家聽,最后一句寫得非常深刻。(人們說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嗎?)

            一生§8:讀給大家聽,然后說了自己的感受。(學生說到白鷺在低低地飛,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是鄉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10、§7:出示白鷺圖,(同時音樂起) 師范讀§7

            看了這樣的畫面你有什么話想說?白鷺站在那兒,它想干什么? (有個學生說白鷺在為遠方的朋友祈禱,有個學生說白鷺在欣賞太陽出來時美景,有個學生說白鷺在為朝陽添上一抹美麗的色彩……)這個孩子讀, 齊讀§7

            11、這么美的一幅情景,誰愿意為它取個名字?

            晨光下的天使(說理由)

            藍天下的精靈(靈動的小鳥)

            把這種天使、精靈、靈動的小鳥的感覺讀出來。

            12、還有什么畫面給你感受深,讓你心馳神往。

            §6:一生說,出示又一幅畫。(白鷺站在清水田里釣魚圖)

            13、這么美的畫,可惜缺少畫外音。用你們的朗讀配上畫外音, 試著讀讀看。( 指名讀)你的朗讀讓我沉醉,同學們滿意嗎?試著一起讀。

            14、這么美的畫,想不想為它取個名字?

            15、§8圖畫非常美麗,驚鴻一瞥。出示圖:師讀,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詩意的畫面,希望通過你們的朗讀把這種詩意讀出來。

            你為什么讀是時候帶著甜甜的微笑?

            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詩一句,落霞與孤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覺得人與自然、白鷺融為一體。

            師:不妨讓我們再來感受一次。(讀)

            16、讓我們再次回眸,再去讀§6――8(電腦出示剛才的三幅圖)

            17、白鷺真是如詩如畫如歌

            再看白鷺各種圖(生活習性)

            18、師:我聽到了一聲聲驚嘆,你們在驚嘆什么?

            生:白鷺是一首歌,一首撥動我們心弦的歌

            生: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板書:韻味無窮的詩)

            19、師:自然界的什么動物曾經帶給你神往,你們一定會說出很多,但一定會有它――白鷺(出示白鷺圖與題目,讀課題)

            白鷺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喙”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鶴”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

            3.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2.難點是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白鷺課件共四組。

            第一組:白鷺與朱鷺、蒼鷺、白鶴的對比圖。

            第二組:白鷺的外形圖及文字描述。

            第三組:白鷺生活場景圖三幅及文字。(覓食、棲息、低飛)

            第四組:白鷺全部生活場景圖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讓學生猜:嘴長頸長腳也長,愛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邊結伙伴,田野溝渠尋食糧。(打一動物)謎底:白鷺(師出示圖片)

            2.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詩《白鷺》,看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如畫的美妙境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小聲自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質疑交流。

            3.重點區分翹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導“鶴、嫌”的書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3.理清文章脈絡,指導分段。

            第一部分(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部分(2—5)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請學生背誦有關白鷺的詩句。

            二、賞讀1-5自然段,感悟白鷺的“精巧”美。

            1.直入開篇,抓住中心:白鷺這種常見的鳥,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卻是一首--“精巧的詩”。

            板書:精巧的詩

            2.指名回憶詩的特點:在你們印象中,詩有哪些特點呢?(語言精煉形象,節奏感強,富有意境。)

            3.自由朗讀課文1-5自然段,體會白鷺詩一般的“精巧美”。

            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打開課本,讀讀1-5小節,邊讀邊想邊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的精巧?

            [整體感知,讀出學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鷺外形的詩一般的精巧美。]

            4.集體交流,引導,感悟。相機使用多媒體展示白鷺的外形圖和對比圖。

            第二小節--概括描寫:白鷺顏色、身段搭配的和諧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并通過觀察課件中的白鷺感受它外形的和諧優美,讀出和諧美。)

            第三小節--對比描寫: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相比,有其獨特的小巧美和尋常美。(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白鷺的美:小巧、玲瓏、柔和、平常。伴隨音樂,讀中感受如詩般精巧、美麗的白鷺。)

            第五小節--具體描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奪!(引導學生觀察白鷺的近景圖,說出白鷺的外形,讀中體會白鷺形體一切都很適宜,像詩一樣精巧,優美。)

            ▲白鷺真是一首“精巧的詩”啊!古往今來,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聽聽課文6-11自然段,也許大家能從“白鷺”這首詩中找到優美的、富有詩意的畫面!

            三、賞讀6-11自然段,感悟白鷺的“韻味美”。

            1.范讀課文6-11小節。(音樂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關于白鷺生活的畫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鷺生活的哪些畫面呢?(覓食、棲息、低飛)

            3.布置學生自讀自悟:哪些畫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讀一遍,畫出使你回味無窮的詞句,并寫下你的感受!

            4.學生自讀自悟自寫,教師巡視指導。

            5.指名學生集體交流,相機使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師生導讀導悟。

            第一幅圖--白鷺覓食(第6小節)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覓食圖”:是啊,白鷺覓食恬靜安詳,如詩般迷人!

            (3)欣賞畫面并取畫名:多美的一幅畫,你們能給它取個畫名嗎?

            (4)精讀第一句,體會擬人手法的絕妙,體會白鷺與水田的和諧搭配。

            文中不說白鷺“叼魚”,卻說它“站著釣魚”,你是怎樣理解的?

            (5)指名給畫配上畫外音,指導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讀出詩一般的韻味。

            第二幅圖--白鷺棲息(第7小節)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棲息圖”是啊,白鷺垂釣美妙絕倫,白鷺登高棲息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3)看看圖,讀讀畫面下的文字,再說說你們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點擊畫面隱藏的文字“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質疑激趣,啟發想象:你們說,在晴天的早晨,白鷺悠然登高,獨處小樹的絕頂,真的是在瞭望嗎?

            (6)指名給畫配上畫外音。

            (7)配樂齊讀課文。的確,郭沫若的這一疑問,真能引起我們讀者無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尋味的生活畫面啊!用心讀一遍,讀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圖--白鷺低飛(第8小節)

            (1)指名讀或說出讀后的感受。

            (2)展示畫面“低飛圖”及第8小節的內容。

            (3)指導朗讀,讀出內心的悠然和快樂。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無窮的樂趣!看白鷺乘著夕陽歸去,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4)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目睹白鷺的親身經歷。

            ▲當我們再次聚焦白鷺生活的畫面,不得不驚嘆于白鷺全身流瀉的、詩一般的美!

            第四幅圖--白鷺全部生活場景

            (1)展示白鷺生活場景組合圖,配樂讓學生靜靜地欣賞。

            (2)質疑:此時此刻,你覺得白鷺美嗎?它美中還有不足嗎?

            (3)指名集體交流,體會“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4)教師描述:是啊,白鷺真是如詩如畫如歌!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5)全景圖中顯示第11小節文字: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6)齊讀第11小節。讓我們和郭老一樣,面對這可愛的小精靈,發出內心的贊嘆吧!

            (7)板書:韻味無窮的詩

            四、賞讀全文,總結全文。

            1.賞讀全文。

            也許白鷺這首精巧的詩,這首韻味無窮的詩,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誕生了這篇如詩如歌如畫的美文,細細品讀,感覺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白鷺深深的贊美和喜愛。讓我們伴著音樂,齊讀全文,盡情享受白鷺無盡的美!

            2.齊讀。(音樂漸高)

            3.指名說說欣賞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師總結:老師最想說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人類發現美的眼睛。真誠地祝愿同學們人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鷺這樣如詩如歌如畫的美!

            五、布置課外作業。

            1.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2.閱讀類似課文《白鷺》這樣的美文,寫下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1、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教學設計中舒緩優美的輕音樂,意蘊無窮的白鷺外形及生活的畫面展示,為本堂課的學習創設了一個極富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和諧悅耳的音樂聲中,直觀地欣賞白鷺的生活畫面,感受白鷺無窮的韻味,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以讀為主,以讀為本,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訓練。

            引導學生個別入情朗讀,集體入境誦讀,努力達到詩意化的最高讀書境界。在讀中積淀課文詩一般的文學語言,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3、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白鷺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仔細品讀全文,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2、理解本文描寫白鷺所運用的獨到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教學重點:

            作者從常見的動物白鷺身上發現其獨特的美,運用多種方法對其美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于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美并謳歌這種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單元我們學習了培根的《論美》這是從人的美談的,而美還包括自然美、藝術美等,自然中的山水風光、花鳥蟲魚、草木林石無不蘊藏著各自獨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藝術來表現他們的美。于是有了許多詠物和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鷺》詩,讓學生說出寫的是什么鳥,(除了這首詩請學生再舉一些描寫白鷺的詩句),引入對白鷺認識的話題,并由學生展示收集到的白鷺圖片,(視時間而定)在學生展示的基礎上教師再展示白鷺的有關圖片,讓學生觀察后談對白鷺的印象。

            師:白鷺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鳥,過去的人們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間看到它,因為環境原因現在我們很少看到,同學們能說說對白鷺的了解嗎。(學生介紹收集的有關介紹,后教師投影知識介紹)師說:白鷺因常見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們來看看大作家郭沫若發現了白鷺身上怎樣的美呢。

            二、整體感知:

            師:現在請同學們設想自己在田間水塘邊,專注地朗讀散文《白鷺》,要求邊讀邊找出文中作者對白鷺獨到的感受和評價的幾個關鍵句子,用浪線勾畫出來,并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寫作內容和抒發的感情。(要求學生概括在書上)

            師點撥:為什么首尾都說白鷺是一首詩呢?詩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美,“如詩如畫”)為什么結尾處又說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呢?(散文詩說明白鷺美的內涵豐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卻,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么容易被人發現,韻在骨子里就說明白鷺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現,文中“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就說明了這一點。“實在是一首詩”,“實在”一詞,突出了作者對白鷺的認識和感覺,表現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嘆。)(注意概括的方法介紹)

            描寫了白鷺因為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抒發對白鷺蘊涵的美的贊美之情。

            (老師要注意的是:讀文章要3—4分鐘,問題1要讓學生寫出來,全班交流。老師板書在黑板上。常見——忘卻的美——贊美)

            三、精讀理解:

            師:作者在開頭和結尾都贊美常見的白鷺是一首詩,表現白鷺具有詩一般的美處,那么白鷺那韻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現在哪里呢?

            請同學們找出了文中描寫白鷺美的句子或段落,加以交流。(教師點撥補充)

            師:根據我們找出的句段,請同學們來概括作者在這些句段中表現了白鷺哪幾個方面的美?

            投影展示,請學生根據畫面和文字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文字中所表現的美。(生讀感受)

            老師示范:和諧美(三個字抓住關鍵詞:嵌、鏡匣)

            ①外形美(2、5節)————————能看出的美

            ②和諧美(6)——————————————————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③神態美(7安穩、悠然)———————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④動感美(8活力美黃昏鄉居)——————————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答案靈活不求全一致。老師板書)

            師總:白鷺是一種平凡的動物,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受抒寫了它因為常見而被人忽略的這么多的美。可見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所以我們要善于用心去感受、發現蘊含在平凡事物中的美。

            師生共讀:羅丹語

            老師總結:大家通過仔細品讀全文,感受到了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完成了我們今天的兩個任務中的一個。(可以安排學生質疑,主要是第9節的理解)

            出示目標回顧第一個目標的達成情況,再讓學生明確第二個目標。

            四、探討寫法

            師:美的事物還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藝術手法加以描繪展示。我們在上學期已學習了《海燕》、《白楊禮贊》《石榴》《馬說》等詠物課文,回憶一下作者在描寫海燕、白楊、石榴、馬等事物時運用了哪些手法突出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對比、烘托、象征、細膩的描繪等)

            本文也是一篇優美的詠物散文,在狀物抒情方面用了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手法:

            學生可以找出對比、夸張的手法,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本文在描寫白鷺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老師引領:出示工筆與寫意畫各一,指出二者的區別。出示《石榴》描寫片段,與之比較,讓學生發現本文狀物抒情的特點:抓住事物的神韻作粗線條的勾勒。(師生朗讀全文感受)

            回顧目標,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教師小結。

            五、布置作業:

            (一)語文活動:

            觀察日記:

            要求:

            1、描寫自然界常見的一草一木一物,表現其獨特的美。

            2、恰當運用作者狀物抒情的方法。

            (二)讀課本上《散文家談散文》。了解作者的觀點。

            板書

            常見————被人忘卻的美——————贊美。

            外形美寫法:

            和諧美(散文詩)抓住神韻大寫意

            白鷺——詩(精巧)美神態美韻在骨子里對比烘托

            動感美

            平凡的事物————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認識

            白鷺教案 篇11

            【教材簡析】:

            《白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恰如清風拂過讀者的心田,又似純凈的溪水蕩滌內心的焦躁與煩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憑借語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

            《白鷺》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簡約,讀來韻味無窮。學習這篇課文,要運用多媒體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關鍵詞句,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品味、領悟文章的內涵,從白鷺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設計思路】: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一總領全文的句子,指導學生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再帶著“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懸念朗讀課文,通過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導讀、吟誦,領悟內涵,訓練語感,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要說明: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二、借助工具,讀準課文。

            三、合作學習,讀通課文。

            四、加強指導,正確書寫。

            白鷺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課前準備:

            掛圖、配樂朗誦音樂帶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詩句揭題,簡介白鷺。

            1、詩句"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簡介白鷺。體長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春夏多活動于湖沼岸邊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魚等水生動物。

            二、初講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讀生字、找出新詞、理解詞語,并集體齊讀。

            尋常:平常。 嗜好:特殊的愛好。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 韻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自由練讀課文

            1、你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

            2、分類組合,學生互相評析指導。

            四、寫字指導

            1、老師示范。鶴、蓑、喙、嵌、框、嗜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二、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詩有什么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明原因。

            b、第2~5節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細細揣摩第七節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為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說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d、小結:靜態的精巧、動態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么句?請換一種說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為何還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3、說說自然界里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采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三、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四、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于發現美、鑒賞美、評價美,發生動、形象、簡潔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鑒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2、鳥是大自然中動人的音符,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

            五、作業

            背誦課文

            小作文《白鷺真的在望嗎?》

            白鷺教案 篇13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設計理念:

            運用多種手段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感悟美、欣賞美、表達美。

            設計思路:

            本文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前布置學生充分預習,從課文內容、讀后感、字詞、朗讀課文、搜集查找白鷺資料等方面進行課前探究。

            教學時導入課題后讓學生匯報課前探究的收獲。然后引導學生感悟白鷺的精巧和韻味無窮。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

            最后創設拍攝紀錄片的情境,引導學生感悟表達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鷺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白鷺》。

            二、匯報課前探究的收獲。

            1、按照我們一貫的學習方法,同學們已經就白鷺本身,《白鷺》這篇課文等方面進行了一番“課前探究”。

            2、下面呢,就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拿手的一方面來展示你的收獲。

            3、可以不用舉手,一個個的站起來說。

            (1)課文主要內容,感受:

            你不但說了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談了自己的感受,真不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白鷺確實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精巧”、“韻味無窮”)

            還有誰來展示?

            (2)字詞:

            好的,你來讀讀看!(出示生字詞)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得準不準。

            評價:讀得真準!我們一起來讀讀!

            老師還想給你加試兩個問題,聽好了!

            文中說什么樣的蓑毛啊?(雪白的蓑毛)為什么寫白鷺用“雪白的蓑毛”,而不用“雪白的羽毛”呢?(課件出示)有沒有誰課前探究過這個問題?

            老師在備課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一開始搞不明白,后來通過查字典終于知道了,“蓑”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出示實物圖片),你看這就是“蓑衣”。白鷺身上的羽毛又多又長,就像披了一件雪白的蓑衣一樣,所以說是雪白的“蓑毛”。明白了嗎?

            指點:同學們,看來學習中的任何一個疑點,我們都不能放過。

            關于“長喙”這個詞,你能不能到前面來,指著圖給大家作一些講解呢?

            不簡單,小老師當得真不錯!

            請大家注意看,這種顏色就是鐵色,這個呢就是白鷺青色的腳,看清楚了,鐵色和青色,顏色是不一樣的。

            (3)介紹白鷺的知識:好的,你能不能也上來指著圖給大家做一些介紹呢?

            評價:你了解的真多,真不愧是咱們班的學習小博士!

            (4)默詞:

            下面老師要考考你,“蓑”在書寫時要特別注意什么呢?(口要寫得扁一點,中間一橫長)說得很有道理! “喙”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呢?

            評價:你觀察的真仔細!

            請同學們在田字格中把這兩個字描紅一遍!

            (5)讀文:哦?還有誰也能做到這一點?好的,你來讀1—5自然段,你呢讀6—10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有沒有做到“字字響亮,句句通暢”。

            評價:確實做到了“字字響亮,句句通暢”,看來,你們課前一定花了不少工夫!

            三、感悟白鷺的精巧。

            過渡:看到大家課前學習的收獲這么多,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不過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果就僅僅到此為止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去細細品味、咀嚼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還要張開想象的翅膀,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一幅幅的畫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感悟課文的意境和意蘊,我們的朗讀呢也才會更有情趣,更有韻味!

            1、下面呢就請同學們再一次走近白鷺,走進《白鷺》這篇課文,想一想你是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中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把它用波浪線劃下來。你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默讀。

            2、誰來說說,你是從哪兒體會出、讀出白鷺的精巧的?

            (與白鶴、朱鷺、蒼鷺對比;)是的,剛才有同學介紹了,白鷺只有五十幾厘米,可見非常精巧!你體會的很準!還有誰跟他說的不一樣的?你還從哪兒體會出了白鷺的精巧?

            (適宜)哦,你是抓住這個詞來體會的,不錯!還有嗎?

            第五自然段:看圖教師相機點撥:

            “全身只有三種顏色”:我們來看,白鷺全身只有三種顏色,不多,也不亂,顯得怎么樣啊?很素雅!說得好的,接下去說,再看,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你又想到什么呢?

            “流線型結構”:線條非常流暢,顯得很柔和。

            還有誰要說的?

            “增一點”,“減一點”:我們來看,增一點兒,太長了,就顯得怎么樣啊?(瘦弱)好看嗎?減一點兒,太短了,又顯得怎么樣呢?(笨拙)也不好看!

            還有誰來說的?

            “素一點”,“深一點”:太素了,沒有顏色的對比,美嗎?(不美)太黑了,黑不溜秋,就不雅致了。可見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確非常精巧!

            3、指導朗讀:

            白鷺的“精巧”我們體會出來了,那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精巧給表達出來呢?(出示1、2、5自然段)

            (1)、這樣吧,老師首先給大家一個示范,我呢準備用“一邊仔細觀察,一邊由衷的發出贊嘆的語氣”,把這三個自然段構成一個意思完整、連貫的段落來讀。請大家注意聽!

            (2)剛才老師是用“一邊仔細觀察,一邊由衷的發出贊嘆的語氣”,來讀的,同學們,你們覺得還可以用什么語氣來讀呢?先自己讀讀,體會體會,同桌之間還可以互相討論討論!

            巡視:注意了要構成一個意思完整、連貫的段落來讀,可以把這三個自然段的順序打亂,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詞!

            誰來說說看?

            怎么有長得這么精巧的白鷺啊?好的,你來試試看?

            不好意思,老師打斷一下,這里啊語速可以稍慢一些,若有所思的樣子,你可以皺著眉頭讀,聽老師來讀讀,“……”你再來試試看?對了,就這樣讀,繼續……

            這樣,確實把白鷺的精巧給讀出來了!

            (4)還可以用什么語氣來讀呢?

            好的,你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有沒有把這種語氣給讀出來?

            應該說你已經讀得很好了!不過,我覺得這里啊,是一對一對的,讀的時候聲音要一高一低,有一定的起伏變化,顯得錯落有致,聽老師讀讀“……”,你再來試試?

            (5)、還有沒有其他的讀法了?

            好的,我們來聽聽,他是怎樣構段,怎樣讀的?

            你的語感真好!

            (6)、同樣的文字,同樣的內容,卻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我們中華語言的魅力啊!

            四、感受白鷺韻味無窮。

            同學們,人們常說“詩中有畫”,那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呢?下面啊請同學們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的6——8自然段,大膽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優美的畫面?

            音樂起,(稍稍停頓后,開始讀)

            好,說說看,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優美的畫面?

            哦,你看到的是這樣一幅畫面,想法很獨特,好的!還有呢?

            你真會想象!還有嗎?

            哦,你也有一個善于想象大腦。

            同學們想得都非常好!老師啊也從網上找到了三幅與6——8自然段內容相對應的圖畫,(課件出示)

            下面呢請同學們再讀6——8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和畫面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給每幅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寫在相應的段落旁邊,如果覺得有困難呢,也可以跟同桌討論討論。

            6、巡視要求:如果能結合課文內容和畫面內容講一講取名的理由,那就更好了!

            已經取好名字的,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7、匯報:

            (1)(出示“釣魚圖”,)你們給這幅圖取的什么名字?(因為課文中寫……這個名字能概括第六自然段的內容)

            白鷺明明是在“捕魚”、“啄魚”,作者為什么寫它是在“釣魚”呢?請你仔細觀察這幅圖,再聯系生活實際想想看呢?

            好的,那整幅畫給你什么感覺呢?

            釣魚給你什么感覺呢?

            是啊,“釣魚”一詞寫出了白鷺的悠閑,使得畫面靜中有動,可見作者用詞是多么的精當啊!

            剛才這位同學是抓住白鷺的動作來取名的,還可以起什么名字呢?(釣魚先生)

            哦,這個名字也不錯,看來你很喜歡白鷺,把它當成自己的朋友了!還有嗎?好的,不錯!你呢,取得什么名字?哎!這個名字也挺有情趣的!

            (2)(出示“嘹望圖”,)這幅圖你們給它取得什么名字?

            這個名字起得好!不過,老師覺得啊,“了望”這個詞最好要加上一個雙引號!,因為課文中是這樣寫的,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如果它不是在了望,那它可能在干什么呢?

            其實,連作者都不清楚白鷺究竟是在干什么,這時候所有的語言都及不上這一個問句來得妥帖和恰當。(點課件:畫出橫線)同學們,語言的留白啊往往是最美的語言,它能夠使文章更加的耐人尋味!一起再來讀讀這個問句!

            (3)(出示“低飛圖”)這幅圖呢?你們取得什么名字?

            可以的,還有嗎?你呢,起得什么名字?你呢?

            這個名字起得貼切,把圖和文的意思都表達出來了,還富有詩意呢!

            恩,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名字起得好,理由也講得很充分,你真出色!

            五、積累表達美。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已經能讀懂課文了,但,這還不夠!對課文中這么美的語言我們還要積累下來并試著運用。

            1、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電視臺啊最近要拍攝一部以“白鷺”為主題的記錄片,其中就有這樣三幅畫面或者說三個鏡頭,他們聽說我們正在學習《白鷺》這篇課文,想請我們為這三幅圖配上畫外音也就是解說詞。你們說好不好?

            2、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老師還要給大家兩條友情提醒:(出示)

            1.要用上課文中的語言;

            2.圍繞最后一段話——“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組織語言。

            3、現在我們就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請小組長組織好,首先選擇一幅圖,

            圖選好了嗎?

            然后大家一起出謀劃策,由一人執筆直接在課文上添加,最后請小組內朗讀最好的同學讀出來!好,開始吧!

            4、分小組活動。(音樂響起)(師巡視指導,適當送給學生一些優美的話加以潤色。)

            5、匯報:

            哪一組先來?你們是為哪幅圖配解說詞的?

            讓我們一起伴著音樂靜靜地欣賞!(音樂起)

            (停頓)

            準備好了嗎?開始!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當點撥)

            評價:寫得好讀得好,說明合作成功,老師給你們小組頒發“合作成功獎”,掌聲送給他們!

            還有哪一組來展示?你們為哪一幅圖配解說詞?

            好,讓我們繼續靜靜欣賞!(音樂起)準備好了嗎?開始!

            評價:太美了,老師和同學們都陶醉了,也給你們小組頒發“合作成功獎”!

            這幅圖呢,哪一組來?

            這可是最后一次機會了,你一定要為你們小組爭光!

            請欣賞!準備好了!開始!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小組能得“合作成功獎”嗎?好的,老師也給你們頒發“合作成功獎”!(看來你們還得繼續努力!)

            課后請每組的小組長把解說詞整理好交給我,由我統一送去電視臺。

            6、同學們,這清水田里的釣魚,這小樹絕頂的了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還有“凌空展翅”、“水邊嬉戲”、“哺育幼兒”,哪一幅不是絕妙的圖畫呢?(課件)

            7、出示,引讀:“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8、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引讀)——但是——(第9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在作者郭沫若的筆下,“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課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如果讓你以“白鷺”為主題寫一篇短文,你準備怎么寫?寫些什么內容呢?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白鷺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并在次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 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選取課文中喜愛的部分進行背誦積累。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2、 指名讀課文一、四段。

            二、 新授。

            1、 那么作者為什么這么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對應的部分。

            2、 學生讀課文。

            3、 指名答。板書。(2~5講的是白鷺的精巧,6~9講的是白鷺讓人感到韻味無窮。)

            4、 看白鷺的圖片,要求學生讀2~5,說說怎么來寫精巧的。

            5、 ⑴白鷺常見,教師口述,郭沫若把白鷺和白鶴、蒼鷺和朱鷺作了比較;

            ⑵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文字。指名讀,具體說說感受。那誰來讀一讀,爭取讀出白鷺的精巧。指名作評價。要求學生練讀。指名讀。問同學們喜歡它的精巧嗎?試著背一背。

            6、 白鷺不但是精巧的,還是韻味無窮的。默讀文章6~9,想想課文中寫了白鷺哪幾個畫面?你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白鷺的韻味無窮?用筆畫下來。

            7、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8、 指名說。板書。(釣魚圖、了望圖、低飛圖)

            9、 要求學生自由選擇一幅圖畫,向大家介紹白鷺的韻味無窮。相機出示圖畫。

            10、 釣魚圖

            ⑴比喻是一幅圖畫,讓作者感到美;

            ⑵釣魚是擬人的寫法,寫出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喜歡上這圖畫了嗎?自由讀。指名讀。

            11、 了望圖

            悠然,一種與眾不同的美。指名讀,要求在心里體會。評價。再指名讀。師評價。齊讀。

            12、 低飛圖

            給人帶來樂趣,很少見。學生讀,教師讀。評價兩者的表現。齊讀。

            13、 這三幅圖寫出了白鷺的韻味無窮,你們喜歡上它了嗎?但是白鷺不會唱歌,你們覺得是不是有點遺憾?為什么。理解白鷺是一首優美的歌。

            14、 積累。你喜歡哪一圖畫。讀一讀,背一背。

            三、 小結。

            1、 白鷺,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也曾多次寫到。出示杜牧的古詩,帶領學生讀。

            2、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像白鷺一樣的事物,只要我們用心留意,用心思考,就會不一樣。下課。

            白鷺教案 篇15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一、揭示課題

            ⒈“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白鷺,同學們見過嗎?(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后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為白鷺寫了一篇優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第十六課《白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⑴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句子。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2、檢查自學效果。

            ⑴分節朗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⑵看圖理解“蓑毛”、“喙”、“流線型”。

            ⑶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3、默讀課文,根據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給課文簡單的劃分段落。(不作過高要求)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4、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作業

            ⒈朗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

          【白鷺教案】相關文章:

          白鷺教案11-08

          《白鷺》老師教案11-28

          《白鷺》精品教案10-31

          《白鷺》教案范文08-24

          《白鷺》教案六篇07-24

          《白鷺》教案(精選10篇)07-27

          《白鷺》教案三篇07-24

          郭沫若《白鷺》教案(精選5篇)04-08

          第十二冊《白鷺》教案06-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亚欧洲乱码视频在线专区网站 |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