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節教案

          時間:2021-06-07 13:40:15 教案 我要投稿

          最新幼兒園端午節教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幼兒園端午節教案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幼兒園端午節教案范文(通用5篇)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匆姶笕税兆、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通過學習端午節兒歌,知道什么是端午節。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從聽故事看視頻中感受端午節的意義。

            3、幼兒和老師還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節相關游戲、嘗嘗端午節粽子,共享節日的快樂。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粽子

            2、艾蒿等實物

            3、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五月五》,讓幼兒感受到端午節是一個喜慶、熱鬧、愉快的節日。

            教學反思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來跳舞,吃粽子,賽龍舟,高高興興過端午。前腳才送走歡樂的六一兒童節,接著父親節和端午節就一起到來!幼兒園為了紀念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以上這篇社會領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兒認識端午節而開展的活動。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

            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幼兒對端午節民族文化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

            3、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粽子的制作方法,嘗試手工制作粽子。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端午節》

            2、兒歌《快樂的端午節》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節相關習俗文化圖片

            5、粽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廚師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跟讀兒歌《快樂的端午節》,感知端午節的習俗。

           。2)你們剛才聽了兒歌,兒歌中描述了什么內容?

           。3)這是什么節日?圖中的人們都在做什么?

            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幼兒觀看圖片,人們正在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習俗。

            2、教師繼續出示課件,進入社會大觀察環節,幼兒觀察圖片,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1)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2)你們家里是怎樣過的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家里會吃粽子,誘人賽龍舟,還會插菖蒲、掛艾蒿。

            3、教師講述故事,調動幼兒的情感。

           。1)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屈原的故事,激發幼兒的情感。

            (2)請幼兒聽完故事后說說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故事中的屈原說點什么呢?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認識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驟方法。

           。1)教師播放包粽子的過程,引導幼兒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師分發好吃的點心:粽子。

           。3)幼兒品嘗粽子,在吃粽子的環節中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延伸

           。1)教師將手工制作材料:卡紙、紙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動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師在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結束后,還可以舉行一次端午節班級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在當天一起來包粽子。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看圖片、采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端午的節日氣息。

            活動準備:

            1、端午節一些習俗的圖片或實物。

            2、屈原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沒有來上幼兒園呢?你們家昨天是怎么過端午節的?

            2、老師帶來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東西,慶小朋友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這是什么?誰知道它們的名字?你在哪里看過它們?(向幼兒介紹端午習俗:農歷五月初一講菖蒲和艾草掛在門口,端午節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嗎?(介紹粽子的做法和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5、出示賽龍舟的圖片:除了在門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節人們還會干什么?(結合圖片簡單介紹賽龍舟的場景。)

            6、人們為什么要在端午節插艾草、吃粽子和賽龍舟呢?

            二、端午節的由來

            1、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草和賽龍舟,都是為了一個人,下面老師給你們講講關于這個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圖片,引導幼兒從外形、衣著等方面了解這個人是古代的人。

            3、介紹關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他很愛自己的祖國,為了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議,但是沒有人聽他的,他還被趕出了自己的國家,出去流浪。后來他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欺負了,他很傷心,就跳江自殺了,他跳江的那天剛好是農歷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愛他,怕江里魚會咬他的身體,所以漁夫敲著鑼鼓去打撈他的身體,還一邊把準備好的粽子和雄黃酒倒進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4、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那在端午節,人們要做哪些事情呢?

            三、學習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有人把端午節人們要做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2、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最新幼兒園端午節教案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01-17

          端午節教案范文10篇02-03

          端午節教案范文六篇01-22

          最新幼兒園辭職報告范文01-22

          端午節主題教案02-11

          最新企業個人述職報告范文通用01-11

          最新入團申請書通用范文10-04

          幼兒園組織端午節活動總結范文02-08

          端午節班會教案02-08

          自我鑒定通用范文(最新7篇)01-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