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

          時間:2022-05-27 10:57:27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精選12篇)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1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

            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家長反映: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的家長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1)了解民俗民風。

            (2)自制自玩龍舟。

            材料及環境創設

            粽子,做龍舟的材料,賽龍舟的錄像或圖片。

            設計思路

            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吃粽子、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愛祖國情感。

            a、講講端午節的來歷

            (1)老師講屈原的故事。

            (2)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祝活動包粽子、劃龍舟的意義。

            b、包粽子、吃粽子

            (1)向幼兒介紹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兒用紙片折“粽子”。

            (2)幼兒吃粽子,邊吃邊引導幼兒體會粽子的獨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

            說明:此活動可在生活環節中進行。

            c、制作龍舟

            (1)欣賞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

            (2)制作龍舟。

            將布圍在用兩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貼上各種彩色紙條。

            畫一個龍頭,制作龍的頭飾。

            d、劃龍舟

            組織幼兒進行“龍舟大賽”。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余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里,按鑼鼓節拍作劃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為勝。

            e、延伸

            可以通過學唱《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

            2、指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理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

            3、能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像;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一個大粽子,幼兒每人一個小粽子。

            3、教學掛圖《屈原的故事》;教學音帶《屈原的故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大粽子,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是什么味道?過什么節日要吃粽子?

            ——介紹節日名稱的"端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中國人就要過端午節。

            ——提示語: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這個節日表示什么意思?讓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2、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出示掛圖,播放錄音《屈原的故事》。

            ——提問并小結:現在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原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劃船是為了尋找投江的屈原爺爺,粽子是扔進江里喂魚的,是為了魚兒不傷害屈原爺爺)

            3、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是緊張、歡快的氣氛。

            ——提問:他們在干什么?看賽龍舟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4、了解相關風俗活動

            5、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請幼兒自己動手剝粽子,吃粽子。

            ——請幼兒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此活動安排在端午節的前一周在開展。

            2、組織幼兒自由閱讀相關才來哦,了解粽子的來歷、端午節里的民間風俗。請幼兒用橡皮泥報紙、繩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個粽子展示會。

            3、如果條件許可,活動前可讓幼兒觀看一系列的端午節的活動錄像,如賽龍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讓幼兒觀看一系列端午節里的民間慶祝活動。

            4、請家長與孩子進行娛樂游戲"劃龍船",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教學反思:

            通過“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個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征,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么樣的?上面有什么?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

            ①龍舟上缺少什么?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5

            一、活動簡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特地舉辦端午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意識。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3、了解端午節的相關活動,感受節日的氛圍,明確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

            三、活動內容

            1、手工龍舟制作

            2、包粽子環節

            3、賽龍舟環節

            四、活動準備:

            1、端午節相關書本、彩繪、視頻:

            《快樂的端午節》、《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3、節目互動環節設計:

            ①“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②“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③“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并讓孩子們就端午節的活動,發表見解。

            ④“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⑤“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孩子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4、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

            香包、五彩繩、彩蛋

            ①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

            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②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③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5、賽龍舟活動

            賽龍舟是屈原投湖自殺的時,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以小組/班級為單位,進行賽龍舟比賽,并根據最后的結果頒發參與獎品,可以是香囊、菜單、五彩繩等等。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體驗故事角色,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看圖創編簡單的故事。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粽子,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故事;包有故事紙的粽子(人手一個,上面寫有幼兒的名字);空白故事書;背景版一塊;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師:(出示一個粽子)瞧,這是什么?(粽子)前幾天我們為什么放假呀?(端午節)你們都吃粽子了嗎?粽子好吃嗎?你都吃了什么粽子?

            師小結:原來,粽子里可以包許多好吃的東西,包的東西不一樣,吃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二、傾聽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于粽子的有趣故事,你們想聽嗎?

            幼兒完整欣賞PPT配音故事。

            提問,體驗角色: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個什么大本領?(會講許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講故事了,她想了個什么辦法?

            (4)誰先來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卻說不出來,它怎么叫的?小松鼠著急嗎?

            (幼兒角色體驗,引發編故事的愿望)

            (5)后來,又來了誰?

            小狐貍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卻說不出來,它怎么叫的?小狐貍著急嗎?

            (角色體驗)

            2、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動物們吃了奶奶的粽子,卻不能講故事,你們能幫小動物想個好辦法嗎?

            (幼兒自由想象述說)

            師:我們來聽聽,小動物們想的辦法是不是跟你們想的一樣呢?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三、創編故事

            師:你們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樣,吃了粽子會講許多的故事?

            1、幼兒分組或個別看圖創編故事。

            2、幼兒分享故事。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品嘗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并樂意與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3、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種類的多樣。

            ★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狀、什么口味的?

            2、觀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指導語: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并加以認識。)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3、品嘗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教學反思

            通過這樣多種感官的活動,幼兒才得到了收獲。同時,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實踐操作。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了解端午節包粽子的幾種特有包法、名稱。

            2、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纏繞、捆綁的'方式包粽子。

            3、幼兒能互相幫助,體驗合作包粽子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點:

            了解粽子的來歷和特點,學習包粽子。

            本次活動的難點:

            能將粽子包好并捆緊。

            二、活動準備

            1、有濕度的碎泥

            2、粽葉若干、橡皮筋

            3、范例、課件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情境導入,引入今天主題,激發幼兒學習包粽子的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形狀的粽子?

            (2)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幼兒了解不同形狀的粽子。

            我們吃過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還有四角粽以及團盤粽等。

            2、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學習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點。

            (2)教師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請你們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們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嗎?

            (3)以前,有一種粽葉叫蘆葦葉,它也可以用來包粽子。

            (4)你們知道粽子葉里面是什么嗎?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時,我們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還可以加各種餡。你吃過什么餡兒的粽子呢?

            3、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包粽子的過程,引導幼兒對包粽子的活動感興趣。

            (1)你們包過粽子嗎?今天我們就要用泥巴來學習包粽子。

            (2)教師講解介紹制作方法,教師邊示范。重點講解將粽葉卷成三角狀,以及用橡皮筋將粽子裹緊的方法。

            a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用手在圓錐筒中旋轉一下,讓錐筒更加細長。

            b在錐筒中填入糯米。將沒有米的那端,將粽葉的兩側分別向內折。

            c之后順勢將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口為止,多余的粽葉反復折收在口上。

            d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4、幼兒分組包粽子,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互相幫助,對于能力弱的幼兒及時進行指導。

            四、活動總結

            活動前,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制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資料,互相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結束后,教師與幼兒共同將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展示。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10

            一、活動主題:

            粽享歡樂、共度端午,互贈祝福

            二、活動目的

            通過親自動手包粽子,讓我們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xx日

            四、活動地點

            幼兒園內

            五、活動規則

            團體賽評比規則:視情況而定,把孩子們分為若干人一組,在規定是時間內看哪組包的粽子多。時間結束后,由裁判統一評比,評出前3名。(獎品由園長自行決定)

            要求:質量好、外觀美、遵守紀律、不浪費材料且場地保持干凈

            個人賽評比規則:

            (1)各參賽組推薦出一名組員參加個人比賽;

            (2)每人再包5個粽子,以時間短、粽子大小適中、均勻、四角不露餡(不漏米)、梱扎整齊、不松線評比出前10名。

            六、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宣傳:家長和小朋友們報名參加包粽子比賽

            購買材料:準備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準備:盛裝食材容器、湯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線、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發

            活動評比結束后,各隊伍所包的粽子由組長按每人若干個發放并送上節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項

            1、不要隨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現場凌亂。

            2、注意個人和食材衛生,不應弄混弄亂。

            3、各參賽人員按時到既定地點,應預先了解包粽子的有關方法。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1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

            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12

            活動目標

            1.練習身體側滾的動作并掌握動作要領,提高身體的靈活、協調和平衡能力。

            2.大膽嘗試合作、敢于挑戰,能合作完成向中心側滾完成一個夾心粽任務。在包粽子的游戲中。

            3.樂意參與到游戲中,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長短不一的廢舊橫幅布若干,活動前檢查場地上是否安全,幼兒的衣著、鞋襪是否合適。

            活動建議

            1.創設“粽子王國舉行粽子展覽會”情境,帶領幼兒熱身,重點活動上肢、下肢。

            小朋友們,今天粽子王國要舉行粽子展覽會,讓我們一起去參加吧,引導幼兒隨語言提示做側身走獨木橋、跑步助跳過小河,蹲走過山洞等,進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動作練習。

            2.創設“變身粽寶寶”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用橫幅做粽葉、小朋友做糯米,大膽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進入粽子王國有一個要求,每個人都要把自己變成粽寶寶,請你選一塊橫幅,想辦法把自己變成粽寶寶吧。

            (1)分發廢舊橫幅,人手一張,引導幼兒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導幼兒躺在粽葉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葉固定,然后側滾,在滾了半圈以后記得把手伸出來,然后一直側滾,直到把粽葉裹完。

            (2)創設情境:粽子展覽會就要開始了,可是參加活動有一個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選手才能參加,下面讓我們比一比吧,引導幼兒進行個人包粽子比賽。

            (3)幼兒自由包粽子,教師指導,鼓勵孩子解決游戲存在的問題。

            4.合作包粽子,介紹游戲規則

            創設情境:粽子王國展覽會開始了,今天要展覽的的是夾心粽子,請粽寶寶想辦法變成夾心粽粑。

            (1)自由選擇好朋友,兩個孩子合作包夾心粽子,指導孩子從粽葉兩端向中間側滾,直到把粽葉滾完。

            (2)合作包夾心粽子

            (3)聽音樂,玩游戲。

            5.創設粽子王國游玩的游戲情境,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請幼兒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游戲活動。

          【幼兒園端午粽子教案(精選12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端午節紙粽子教案(精選7篇)05-23

          端午節幼兒園包粽子教案(精選8篇)05-19

          端午節手工粽子教案(精選15篇)05-23

          中班端午節粽子教案(精選8篇)05-23

          小班端午節粽子教案(精選5篇)05-17

          端午節的粽子教案(精選10篇)05-24

          端午節吃粽子教案(精選8篇)05-16

          端午節中班粽子教案(精選6篇)05-13

          端午節包粽子中班教案(精選7篇)05-26

          端午節粽子創意美術教案(精選8篇)05-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婷婷精品人人爱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 |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