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1-06-23 19:22:40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探索兩個分數相加等于1和相應的減法的過程。

            2、會計算兩個分數相加等于1和相應的減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引入本課。

            二、新授:

            1、填符號、寫算式。師出示小黑板,呈現(1)組圖,先分別用數表示兩個圖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適符號的要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如:兩個圖形一樣大,兩個1/2合起來等于1。接著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寫出加法算式。接著鼓勵學生:你能寫出一個減法算式嗎?在學生交流寫出的減法算式時,重點了解學生是怎樣想的。

            3、(2)組圖可仿照上面進行。

            三、看圖列式計算:

            1、讓學生獨立觀察圖,說一說圖表示的意思。

            2、鼓勵學生寫出加法算式,并計算。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思路。

            3、看圖寫減法算式,仿照上述過程進行。

            教材只呈現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學時,還應啟發學生寫出1-2/3=1/3。

            四、練一練:

            第一、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題,先鼓勵每個學生都講一講圖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問題,再根據問題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說說本節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2

            【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過程】

            一、操作活動一(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通過多媒體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過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游戲的方法,老師說明游戲的規則和要求。

            2.師生游戲。教師發出指令,學生嘗試搭立體圖形,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指令有:“橫著擺2個”,“左側正方體上方豎著擺3個”,“在最右側的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等等。

            3.學生同桌間游戲。可以讓一位學生發出指令,另一位搭立體圖形,然后交換。

            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學生的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二、操作活動二(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要求學生通過盡可能少的提問來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提問:你搭的立體圖形用了幾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回答:用了3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3個正方形。

            提問:從側面看是幾個?

            回答:2個。

            提問:上面的方塊在左邊還是右邊?

            回答:右邊。

            是這個圖形。

            三、操作活動三

            教師講解三視圖,讓小組學生根據三視圖信息完成立體圖形的搭建。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教師針對學生的活動合作情況進行升華。學生說一說:今天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3

            教學內容:

            教材P107—109

            教學目標: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 他 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P109 6

            [1]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2]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3]實踐、記錄、統計

            [4]說說從統計數據中發現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10 7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們就要進行一次購物,請同學們看圖!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一講;

            2.誰能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

            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5.重點講解一道乘法題:

            例如: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

            12×4=48(元)

            6.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三、拓展應用

            1.數一數:

            2.買鉛筆

            3.實際應用

            4.7×3+48×6+35+2×8

            2×6+54×9+63+6×7

            5.填表。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了解了怎樣用豎式來計算。下課后,請同學們試一試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去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么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干什么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還能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有3捆樹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需要多少錢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6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驗算,包括沒有余數的和有余數的。

            2、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

            重點難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

            教學流程

            一、口算題

            1、第三題第(1)小題,學生完成;

            2、完成后校對反饋,并且說出口算的算法。

            二、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出示例題圖,觀察圖中的數學信息,并結合問題1進行詳細解讀;

            2、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在學生引導下列式;

            3、計算,得到答案(鼓勵口算并且說一下口算過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驗證計算的正確?講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驗算的時候我們一般用乘法驗算。誰會驗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個數字在乘法中的意義,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題目64÷2并要求驗算,上隨堂本。注意橫式上改寫什么,在反饋的時候重點查。

            6、在做完這兩道題目之后,從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入手,引出驗算的第一種情形:商×除數=被除數。(引導學生,教師不說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驗算,學生說。

            8、完成第三題第(2)小題的口算,并且說說為什么能算的這么快。

            三、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接著出示問題,65元可以買多少塊冰欺凌,還剩多少元?

            2、學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這回要求學生自己檢查橫式,看看有沒有錯誤。

            3、你會驗算嗎?分兩步進行,先從意義出發,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義是買冰欺凌花去的錢,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錢;再用豎式表示理解: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運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甄別,完成第一題的題目,回答問題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積,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來互相驗算”

            5、你能根據我的算式再說出一組像這樣的式子嗎?

            四、獨立完成除法的驗算

            1、完成第二題的剩下一題,并且請學生板演;

            2、關注豎式中驗算的部分,并且說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3、注意格式的問題:“橫式上的余數有沒有丟”、“橫式上的商會不會寫成被除數”……,找到問題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視;

            4、完成68÷6的驗算過程,查除法豎式有沒有錯余數在驗算的時候有沒有加橫式上有沒有寫錯

            五、全課總結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要重點訓練學生說)

            2、課堂作業:補充p2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7

            口算除法(第1課時)

            教學內容:P1例1、例2

            教學要求:會口算簡單的一位數除多位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組題

            30÷380÷820÷260÷690÷3

            6÷38÷86÷26÷63÷3

            二、展開

            1.例1

            (1)提出問題學生嘗試:口算36÷3

            ①你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直接算。

            ②想一想:區別在哪里,有聯系嗎?

            (2)匯報:你是怎樣得出結果的?(板書學生的算式思路)

            (3)評價:選擇另外方法計算,通過比較,得出

            較簡便。也可以直接這樣想:36÷3=12(強調高位算起)

            2.自己編類似的題目,口算說出得數。

            3.從學生編題中抽取十位上的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的除法。

            (1)學生嘗試練習,說各種方法。

            (2)歸納方法:

            4.練習:

            (1)比一比,算一算。

            9÷324÷456÷7

            90÷3240÷4560÷7

            900÷32400÷45600÷7

            (2)算算,填填。

            40÷2=□90÷3=□70÷7=□80÷4=□

            8÷2=□6÷3=□7÷7=□4÷4=□

            48÷2=□96÷3=□77÷7=□84÷4=□

            5.鞏固

            39÷326÷242÷255÷5

            88÷893÷348÷476÷4

            87÷356÷430÷291÷7

            6.光榮題:從自編題中找出一位數除三位數。

            693÷3說出口算方法。

            三、作業:課堂練習

            四、教學后記: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下面那些話是表示重量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問:你見過下面哪幾種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你知道哪個是重量單位嗎?

            觀察圖像,看看他們在說什么?

            3.總結:生活中,我們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體有多重!

            ⑴稱一稱。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說一說。

            4.單位換算。

            ⑴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

            1.說一說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說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中有何收獲?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9

            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能力目標: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估算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具準備:小黑板、幻燈。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同學們知道,在偏遠山區有很多貧困的學生,今天咱們學校要搞一個活動,為他們獻“愛心”。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2、試著列式解決。

            3、估計商是多少,在小組內說一說估計的過程。

            4、列豎式計算,引出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么辦?

            5、學生獨立計算,在小組內交流計算過程。

            6、全班交流,講清算理。

            7、進行驗算。

            三、拓展應用:

            1、試一試:

            (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先估計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四、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由學生自己進行總結)

            課后反思:

            本節課要使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估算意識與能力。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7-8頁。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方法;

            2、指導學生觀察、思考計算方法;

            3、學會估算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商。

            教學重點:

            被除數十位上的余數再除

            教學難點:

            被除數十位上數不能整除與個位上的數一起再除

            教師準備:

            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把這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兩個班,每個班能分到多少個?

            二、新課學習:

            1、動手分一分,說一說,

            2、我們一起來寫出算式:(弄清算式中每個數字的意思)

            3、52÷2=26(個)

            26

            /--- ̄ ̄驗算:26

            2/52×2

            4----

            -----52

            12

            12

            -----

            4、讓我們來驗算一下。(讓學生自己選擇說明或是計算的方法)

            5、邊說邊做:

            78÷3=84÷6=92÷2=80÷5=

            6、驗算上面的計算題。

            7、根據三個數量,請你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想想做做第5題)

            8、估算:你能估計出下面各題的商是多少嗎?

            64÷5=85÷3=95÷4=91÷2=

            (10多)(20多)(20多)(40多)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第8頁想想做做

            四、:

            說說今天學的除法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五、布置作業:

            P8“想想做做”第2、4題。

            六、教學后記: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1

            內容: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為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計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踐問題。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今天,我們要借小紅“整理書”的具體情境,來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般應該怎么計算。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29頁,認真審視問題情境,弄清楚解決的是什么問題,他已知是什么,求什么,要列什么樣的算式來解決它,請你獨立列出這個算式。

            1、學生列式。

            2、讓學生不計算估算一下這個算式的結果。學生先在小組討論,再讓學生對自己的各種想法在全班交流。

            生1:把11看成10,18×10=180,所以結果應大于180。

            生2:把18看成20,20×11=220,所以結果小于220

            生3:20×10=200,可以知道正確結果大約是200。

            引導學生關注以上三種不同的估算過程及其特點,讓學生質疑,充分發表不同的意見。

            師:根據以上三種結果,能判斷“這個書架能放下200本書“嗎?

            讓學生通過討論這個問題,體會解決這個問題僅靠估算還不行,要進一步探討如何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

            3、讓學生獨立找一找有什么辦法計算:18×11=?與同桌交流各自的算法后,再打開書思考: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2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例2及練習一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3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估算能力和應用能力。

            2、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提高估算能力。

            一、基礎練習

            1、口算練習(出示口算題)

            12×324×213×541×511×2

            230×3120×4620×230×20xx×40

            10×8060×20200×3080×100500×20

            2、計算練習

            36×1248×2356×32

            獨立完成,個別學生板演,小結計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問題解決

            第9題:

            (1)、兒童:15×36=540(元)

            (2)、成人:46-36=10(人)10×30=300(元)

            (3)、540+300=840(元)

            提問:如果今后再碰到類似的情景,但沒有(1)(2)小題作鋪墊,你會解決嗎?

            第10題:

            讓學生人人都經歷估和算的過程,再小組討論交流。

            第11題:

            15÷3×35

            先求一瓶飲料的價錢,再求35瓶飲料的價錢。

            第12題:

            練習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第13~15題:

            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3、11×5+8=63(歲)

            14、15×6×8=720(人)

            15、9×5×8-8=352(分)=3元5角2分

            三、習題拓展

            售票處:大船坐6人、30元;小船坐4人,24元。現在

            有120名老師和學生去秋游。

            (1)租大船需要付多少錢?

            (2)組小船需要付多少錢?

            如果又來了兩個老師參加劃船,怎么租船比較化算?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32-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與復習”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進一步發展學生估算意識,養成驗算的習慣。

            3、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發展估算意識,養成驗算習慣。

            3、體會加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主題圖,問:他們在爭論什么?

            2、獨立回憶“萬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再小組內討論,交流

            二、解決問題

            1、復習三位數加減法豎式計算題

            (1)先進行估算

            (2)獨立完成計算,并說出計算方法

            (3)集體點評

            2、復習驗算

            (1)驗算方法

            (2)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并驗算

            (3)集體討論

            3、復習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1)出示練習八第2題主題圖

            ①說說圖意

            ②小組內討論

            ③獨立解決問題

            ④組織學生集體交流

            (2)和復習第2題

            ①聯系實際再提問

            ②集體討論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5

            教學內容:復習第13-1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熟練地進行筆算,進一步提高除法筆算的能力。

            2.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簡單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簡單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計算

            ⒈筆算

            456÷68403÷8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題的筆算過程。

            提問:筆算除法要怎樣算?遇到什么情況在商里要寫0?

            ⒉文字題

            ①把1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②36里有多少個3?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算式。

            提問:這兩道題為什么都用除法算?

            二、綜合練習

            ⒈第15題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第一道是用除法,第二道題用乘法?

            指出:如果知道兩個數量,要求一個數量是另一個的幾倍,用除法算;如果已知一個數量和另一個數量是它的幾倍,求另一個數量,用乘法算。

            ⒉第16題

            指名口頭補條件,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

            ⒊第17題

            讓學生解答前兩個問題。

            小組討論能解答哪些問題,然后口答問題并列式。

            三、課堂作業

            復習第13、14題。

          【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16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8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16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7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案7篇01-14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1-14

          三年級人教版音樂教案02-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亚洲国产小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中文字幕丰满的少妇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