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1-06-25 20:54:00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科學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科學教案匯總六篇

          科學教案 篇1

            重點

            月食時三天體的位置關系

            難點

            月食的成因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日食、月食圖片

            教學器材:燈泡、小球、大球、月食成因幻燈片或掛圖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有可能出現日食的情況。今天我們來研究月食。

            (講解)月相我們已經了解了,太陽光照射到月亮上,出現一半亮、一半暗,由于地球上的觀察者不同,因此月亮明亮部分的形狀也不同。月食是另一種情況,明明應該是滿月的時候,卻突然缺了一部分,甚至全部變暗,過了一會后,才又逐漸明亮起來,這種現象的發生與日、月、地三天體的位置有關。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做教材月食成因的實驗,從燈的方向觀察,畫出小球被陰影遮掩的部分并與“月全食過程示意圖”對照。

            (教師提問)燈泡、小球和大球,在月食中分別代表了什么星體?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月食發生時,月亮轉到了地球的陰影中,三星體的位置關系是日——地——月。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教材的“月食形成示意圖”,教師講述月食的類型有月偏食和月全食。教師啟發學生想象地球陰影的形狀(圓錐體形)。當月亮通過圓錐陰影的位置不同時,就會出現偏食和全食的現象。

            (學生活動)根據前面的講解,同學們對教材的關于日食和月食的討論1、2、3進行思考,并說己的想法。教師講述月食發生時,可以觀察的地區比日食要大;只有在農歷的滿月時期,才能發生月食。

            (學生活動)當堂做教材的練習第4、5題。

            列表比較日食和月食。

            發生時間

            類型

            日月地位置

            可觀察范圍

            日食

            月食

            教案點評:

            日食和月食是三天體空間位置變化形成的,為了讓學生完全了解這樣的位置關系,本段落設計了多個活動;因此,將這些活動組織好是本課成功的關鍵。從前面的月相知識引出三天體彼此掩映的知識,然后通過實驗和繪圖,是學生對日食、月食有直觀的體會。最后,教師通過幾何圖形,將學生的直觀體會升華到理論高度。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制品關系的欲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并區分豆制品的能力。

            二、活動重點和難點:

            1、重點:幫助幼兒了解黃豆及其制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2、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制品。

            三、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四、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請幼兒品嘗豆制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2、教師與幼兒邊品嘗邊互相交流。

            3、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營養價值,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制品。

            1、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并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認識黃豆外形特征。

            (1)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征。

            教師提問:

            a.黃豆是什么顏色的?

            b.黃豆是什么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么?

            d.黃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 認識豆制品,了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制品的關系。(教師講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制品。

            (3)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制品?

            (4)幫助幼兒了解豆制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種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過游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眾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結束部分:

            1、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豆芽。

            3、引起幼兒探究黃豆變豆芽的欲望。

            (四)延伸活動:《發豆芽》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認識物體的運動、物體運動的測量等兩課。物體的運動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幾種運動方式,會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物體運動的測量要求學生會測量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會計算物體平動的速度,會進行有關汽車、火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計算。還要求了解我國鐵路發展的一些情況,比如我國鐵路的發展史,旅客列車現在的速度等。

            本單元計授2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物體的運動

            教學內容:教材第51~56頁。

            教學目標:會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知道幾種常見的運動方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板書 物體的運動

            2、吟誦導語

            陀螺轉轉,秋千蕩蕩,雪橇滑滑,大家玩得多歡暢。

            動和靜,快和慢,如何去判斷,怎樣來測量?

            3、物體運動簡介:物體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鳥在天空飛,魚在水里游,車輪轉動,日月運行,有的物體運動方式簡單,有的物體運動方式復雜。我們怎樣知道物體是否在運動呢?比如你坐在火車上,看見旁邊的一列火車在動,你可能一開始還確定不了究竟哪列火車在動。又比如你看到月亮在云朵間走得很急,有時甚至是向東走的,這是真的嗎?要弄清真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物體的運動”。(板書:物體的運動)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你走在馬路上,汽車擦身而過,你會感覺到“汽車真快”,蝸牛慢慢爬上墻壁,你會替它著急,我們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呢?

            2、活動1 物體的運動(參看第53頁圖)

            你見過這些情景嗎?圖中的物體都有一個共同點,位置在不斷變化。位置在不斷變化的物體就是在運動。

            3、觀察撐桿跳高運動員在跳高過程中的位置變化(第54頁圖)。

            4、活動2 物體的運動方式

            常見物體運動方式有平動、轉動、振動等。

            舉例:輪船航行、運動員賽跑等是平動;機器、車輛輪子等的運動是轉動;鐘擺、秋千等的運動是擺動或振動。(鼓勵學生例舉生活中見到的運動的例子)

            5、填表(第56頁)

            6、活動3 做各種方式的運動(參照第56頁材料圖,用圖中材料做平動、轉動、振動等)

            三、小結

            四、作業

            觀察一個運動過程,并描述出來,說說物體的位置變化(如運動的悠悠球、行進中的自行車等)。

            第二課時 物體運動的測量

            教學內容:課本第57~61頁。

            教學目標:會測量平動物體的運動速度,會進行有關速度、時間、路程的計算,初步了解我國鐵路的發展歷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公里上的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奔流不息,鐵路上列車鳴笛飛駛。自行車和摩托車比,摩托車快得多。但摩托車究竟有多快呢?本節我們就要探究一個問題:物體運動的測量。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怎樣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

            2、活動1 小車有多快?(參看第58~59頁內容)

            3、活動2 比比誰跑得快

            在操場上量出50米的路程,記錄每個同學跑完50米所用的時間,再計算出每個同學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4、速度的引出 經過同樣的路程,用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得越快,運動的快慢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越高,運動就越快。(根據活動2的記錄找出跑得最快的同學,計算出他的速度,并總結速度計算公式)

            5、速度計算公式:速度=路程÷時間 速度的單位是“米/秒”或“千米/小時”等,分別讀作“米每秒”和“千米每小時”等。

            6、拓展 列車現在在哪里?(參看第60~61頁圖表,分別計算出列車到達長沙、武漢、鄭州等的大致時間)

            ①先計算出T16次列車平均每分鐘行駛多遠,再計算出火車到各站的.時間。

            2294÷1326≈1.730(千米/分)

            707÷1.730=409(分)=6時49分

            16:52+6時49分=23:41

            1069÷1.730=618(分)=10時18分

            16:52+10時18分=27:10(即次日3:10)

            1605÷1.730=928(分)=15時28分

            16:52+15時28分=32:20(即次日8:20)

            ②填表(把計算出的時刻填入下表)

            T16次列車到站時刻表

            站名 廣州 長沙 武漢 鄭州 北京

            路程(千米) 0 707 1069 1605 2294

            到站時刻 16:52 23:41 次日3:10 次日8:20 次日14:58

            根據這個表即可判斷列車任何時刻的大致位置。比如中午12:00時,列車在鄭州與北京之間。

            7、資料(上網查看) 我國鐵路的發展

            鐵路被稱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1997年以來,我國鐵路連續進行了5次提速。目前我國的旅客列車時速已經達到了每小時160千米,中國鐵路正大踏步走向現代化。

            三、小結

            四、作業

            根據T16次列車到站時刻表判斷晚上12:00T16次列車的大致位置。

          科學教案 篇4

            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新能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

            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

            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了解能源的

            師問:

            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

            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

            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

            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師小結:

            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古詩《西湖二首》

            教學目標:

            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了解大明湖景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教才學情分析:

            該詩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該湖也很美誘引學生一睹為快,利于學生細細學習。

            教學難點重點:

            使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教學方法:

            欣賞學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

            光盤、資料卡、投影儀

            教學過程:

            1、教學“詩畫覽勝”部分,師生共同學習《西湖二首》古詩的詩意,領略古詩語言的魅力。重點講解“蓬瀛、桴、槎、曠蕩”等詞語。

            2、學生自學“溫馨點擊”部分,。

            (1)學生自讀,借助工具書學習。

            (2)教師幫助學生對景色特點產生一些理性的認識。

            3、學習“活動廣角”部分

            (1)教流學生對景點的認識,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搜集有關濟南大明湖的資料,比一比,誰搜集的最多最豐富。

            4、總結評價階段

            (1)生自我總結,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2)師表揚積極發言的優秀學生。

            板書設計:

            大明湖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埀影入晴光。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影燕坐凉。

            滄海桴浮成曠蕩,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翅膀,學習使用觀察記錄表。

            2.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3.幼兒能大膽想象,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的翅膀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圖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它們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2.引導幼兒分析討論。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它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

            它會飛嗎?”

            (幼兒相互討論,尋找答案)

            3.教師小結:原來,動物們的翅膀是不同樣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沒有;

            有的有兩對翅膀,有的只有一對;有的會飛,有的不會飛。

            二、動物的翅膀

            1.動物有翅膀就一定會飛嗎?(不是)

            2.哪些會飛哪些不會呢?(雞、鴨、鵝等不會飛,鳥、蜜蜂、蝴蝶等會飛。)

            3.哪些動物的翅膀有羽毛?”(雞、鴨、鳥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沒有。)

            4.哪些動物有一對翅膀,哪些有兩對呢?”(鳥、雞等有一對,蝴蝶、蜻蜓等有兩對。)

            三、了解動物翅膀特點

            1.有一對翅膀的動物: 鳥、雞等

            2.有兩隊翅膀的動物:蝴蝶、蜻蜓等

            3.有羽毛翅膀的動物:雞、鴨、鳥等

            4.沒有羽毛翅膀的動物:蜜蜂、蝴蝶等

            5.有翅膀會飛的動物:鳥、蜜蜂、蝴蝶等

            6.有翅膀不會飛的動物:雞、鴨、鵝等

            四、幼兒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如果我們人也有翅膀那該多好呀!你們想要翅膀嗎?

            如果有一對會飛的翅膀,你想做什么呢?”

          【【必備】科學教案匯總六篇】相關文章:

          【必備】科學教案匯總5篇02-09

          【必備】科學教案4篇02-13

          【精選】科學教案匯總六篇02-10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科學教案三篇01-22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彩虹小班科學教案02-15

          小班科學教案《水》02-15

          【實用】科學教案3篇02-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 | 亚洲日本香蕉电视频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