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

          時間:2021-08-12 12:06:2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

          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2、體會小熊過橋時的心情,并嘗試用語言、表情或動作表現出來。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故事中小熊敢于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優點。

            教學難點:體會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橋(面對挑戰時)的心理

            活動準備

            1、有走獨木橋的經驗

            2、課件

            3、小熊和熊媽媽圖片、小木橋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與幼兒談話,理解、感知兒歌的內容。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根據圖片學習兒歌。

            A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

            B學習兒歌中的對話: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好孩子,別害怕,眼睛向著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夠走過橋。

            三、朗誦兒歌,創編動作。

            1、集體朗誦兒歌。

            2、加上動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勵孩子們做勇敢的好孩子。教師:你們喜歡小熊嗎?為什么?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過橋》因為有很多人都喜歡這首好聽的兒歌,有人把它編出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屏棄了以往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方法,采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為后面的學習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2、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恰倒好處的運用課件以外,還制作了實物的小木橋,使孩子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小木橋的特性,加上可插圖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們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始終是開放式的,例如在問到怎樣能夠幫助小熊過橋時,幼兒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說拿繩子綁著過去,有的說爬過去,還有的說問小鳥借個翅膀飛過去等等。正是因為提問的開放,孩子們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膽的想象。

            4、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主體的地位。在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聽從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們自主的選擇表演的角色,使孩子們活動的更加自由,更加開心。

            5、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完整,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練。顯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時對于幼兒的回答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出來。為了怕后面的學習時間不夠,教師對此方面的內容有所忽略,如果在這部分能夠放手大膽的讓孩子們發揮的話,效果還會更加明顯。

          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2、體會小熊過橋時的心情,并嘗試用語言、表情或動作表現出來。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4、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熊的心理變化。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故事中小熊敢于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優點。

            教學難點:體會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橋(面對挑戰時)的心理

            活動準備

            1、有走獨木橋的經驗。

            2、課件。

            3、小熊和熊媽媽圖片、小木橋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與幼兒談話,理解、感知兒歌的內容。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根據圖片學習兒歌。

            A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B學習兒歌中的對話: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好孩子,別害怕,眼睛向著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夠走過橋。

            三、朗誦兒歌,創編動作。

            1、集體朗誦兒歌。

            2、加上動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勵孩子們做勇敢的好孩子。教師:你們喜歡小熊嗎?為什么?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過橋》因為有很多人都喜歡這首好聽的兒歌,有人把它編出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屏棄了以往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方法,采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為后面的學習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2、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恰倒好處的運用課件以外,還制作了實物的小木橋,使孩子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小木橋的特性,加上可插圖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們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始終是開放式的,例如在問到怎樣能夠幫助小熊過橋時,幼兒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說拿繩子綁著過去,有的說爬過去,還有的說問小鳥借個翅膀飛過去等等。正是因為提問的開放,孩子們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膽的想象。

            4、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主體的地位。在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聽從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們自主的選擇表演的角色,使孩子們活動的更加自由,更加開心。

            5、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完整,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練。顯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時對于幼兒的回答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出來。為了怕后面的學習時間不夠,教師對此方面的內容有所忽略,如果在這部分能夠放手大膽的讓孩子們發揮的話,效果還會更加明顯。

          【幼兒園中班小熊過橋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熊的心愿》09-22

          幼兒園中班閱讀教案01-15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01-10

          幼兒園中班閱讀教案01-15

          中班主題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熊學刷牙》09-22

          幼兒園中班搓元宵教案01-15

          幼兒園中班《春雨沙沙》教案01-10

          幼兒園中班詩歌教案《梳子》08-23

          小熊住山洞教案7篇12-30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鴨司令》01-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台湾国产1区2区 |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制服 |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